《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炼字.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炼字.pptx(6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早读练习(二)1.D徇私舞弊:徇,曲从;舞,玩弄,耍花样;弊,指坏事。为了私人关系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营私舞弊:营,谋求。因图谋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做犯法的事。假公济私: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私人的利益。第1页/共67页早读练习(二)2DA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自给”的主语是“石油”,应改为“生产的石油”。B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的”。C多项定语词序不当。正确词序:我们学校的一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多项定语的次序一般为: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指称或数量词;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2、另外,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第2页/共67页诗歌鉴赏考纲陈述:(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象、法)(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情)第3页/共67页鉴赏诗歌的语言篇句字语言风格赏析句子锤炼字词第4页/共67页诗歌鉴赏复习诗歌鉴赏复习炼 字第5页/共67页“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卢延让“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杜 甫甫“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杜杜 甫甫“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贾 岛岛第6页/共67页轻风 细柳 淡月 梅花
3、 轻风摇细柳轻风舞细柳轻风扶细柳 “扶扶”字使无形的风仿佛有了知觉,使其人格化了,字使无形的风仿佛有了知觉,使其人格化了,而且与而且与“轻轻”“”“细细”的搭配别出心裁。形象地描绘出的搭配别出心裁。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失失”字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淡字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淡淡的月光下点点梅花若隐若现,具有不映不隐的朦胧淡的月光下点点梅花若隐若现,具有不映不隐的朦胧美。美。淡月映梅花 淡月隐梅花 淡月失梅花 第7页/共67页炼字的定义炼字的定义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
4、库中挑选出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妥切、最最形象生动形象生动的词语来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描摹事物或或表情达意表情达意。考考 点点 阐阐 释释第8页/共67页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第9页/共67页副词:副词:但但使龙城飞将在,使龙城飞将在,不不教胡马度阴山。教胡马度阴山。“但但”“”“不不”两字互相呼应,读起来铿两字互相呼应,读起来铿锵有力,有斩钉截铁的意味,传达出戍边将锵有力,有斩钉截铁的意味,传达出戍边将士的豪气、自信和决心,令人振奋。士的豪气、自信和决心,令人振奋。第10页/共67页数量词:数量词:孤
5、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谁怜一片一片影,相失影,相失万重万重云云 “一片影一片影”,何等孤独,何等孤独,“万重云万重云”又是又是何等沉重,两相对比,表达了何等孤独伤感何等沉重,两相对比,表达了何等孤独伤感凄凉之情。凄凉之情。“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郑板桥咏雪)第11页/共67页注意:1.1.该字内涵丰富(表层 深层含义)2.2.该字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3.3.该字有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双关)如:“道是无晴却有晴”4.4.该字有没有运用表达技巧 (以动衬静、化动为静、化虚为实、融情于
6、景、对比反衬)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第12页/共67页1 1、某一联中、某一联中最精炼传神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请简要赏析。2 2、某字、某字历来为人称道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 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请简 述理由。述理由。4 4、诗歌的、诗歌的诗眼是什么诗眼是什么?鉴赏它的妙处。?鉴赏它的妙处。5 5、某个字被认为是、某个字被认为是全诗的关键全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你同意这种 说法吗?为什么?说法吗?为什么?提 问 方 式第13页
7、/共67页玉楼春玉楼春 宋祁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东城渐觉风光好,縠hh 皱波纹迎客棹皱波纹迎客棹zhzhoo。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注:縠注:縠hh 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皱,绉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一“闹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典题示例典题示例第14页/共67页闹,本指热闹,此处指春意盎然。(释含义)红杏的
8、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描景象)作者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花满枝头充满生机的景象。(点技巧,析形象)或:化静为动(以动写静)通感: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表情感)“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是千古名句,有人说著一一“闹闹”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字而境界全出,请说说你的理解。典题示例典题示例第15页/共67页1.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含义)2.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摹情态)3.3.分析该字的表达效果:分析该字的
9、表达效果:技巧技巧+形象形象+情感情感(析作用)(析作用)答 题 步 骤第16页/共67页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注】薰:和暖,温和试析“燃”字的妙用(5分)课课 堂堂 演演 练练1第17页/共67页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注注】薰:和暖薰:和暖,温和温和v“燃燃”是燃烧之意,榴花经雨一洗,更是红得像火是燃烧之意,榴花经雨一洗,更是红得像火焰燃烧。焰燃烧。
10、v榴花本是静物,但用了一个榴花本是静物,但用了一个“燃燃”字,又使它仿佛字,又使它仿佛动了起来动了起来,化静为动。化静为动。v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气。烘托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气。烘托女主人公的喜悦心情。女主人公的喜悦心情。课课 堂堂 演演 练练1第18页/共67页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注注】镶有银字的笙。镶有银字的笙。赏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句中“红”“”“绿”二字的表达效果。(6 6分)课课 堂堂
11、 演演 练练2第19页/共67页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6 6分)“红红”,使,使变红,变红,“绿绿”,使,使变绿变绿(释含义(释含义2 2分)分)时光使樱桃成熟,颜色变红,使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时光使樱桃成熟,颜色变红,使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 (描景象(描景象2 2分)分)“红红”“绿绿”二字化虚为实,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二字化虚为实,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词人借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以捉摸的形象。词人借颜色
12、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的感叹(点技巧,析形象,表情感(点技巧,析形象,表情感3 3分)分)课课 堂堂 演演 练练2第20页/共67页1.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含义)2.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摹情态)3.3.分析该字的表达效果:分析该字的表达效果:技巧技巧+形象形象+情感情感(析作用)(析作用)答 题 步 骤第21页/共67页第22页/共67页炼字 1.1.该字内涵丰富(表层 深层含义)2.2.该字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3.3.该字有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拟人、
13、比喻、双关)如:“道是无晴却有晴”4.4.该字有没有运用表达技巧 (以动衬静、化动为静、化虚为实、融情于景、对比反衬)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第23页/共67页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注】阑:阻隔;阻拦。直饶:纵使。分付:交付。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5分)第24页/共67页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注】阑:阻隔;阻拦
14、。直饶:纵使。分付:交付。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5分)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增强了对江东留恋之情。第25页/共67页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注】阑:阻隔;阻拦。直饶:纵使。分付:交付。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5分)(表层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深层主观)情感的阻隔:想见对方而又不得见,望不见的失望惆怅心境的体现。(思念之情无法传递)第26页/共67页 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
15、使还,已到晋昌岑参片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君从万里使,闻已到瓜州。【注】武威:即凉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晋昌:即瓜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晋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东南。1.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分)2.颔联写得极妙,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分)第27页/共67页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1.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好?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2.颔联写得极妙,结合诗句加以赏析。飘,飘舞之意,把游子思乡之泪随塞外飞花漫天飘舞的情景描述出来,融情入景,景中出情,形象地突出了客泪之多,乡愁之浓。(情景交融、比喻、拟人、夸张等)
16、挂,把游子的乡愁缀满边塞垂柳的情景描述出来,化无形的情感为有形的物象,传神地突出了乡愁的浓烈。(化虚为实、情景交融、拟人等)第28页/共67页释含义释含义描景象,摹情态描景象,摹情态点情境点情境/表感情表感情/谈作用谈作用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炼字炼字理解诗句的内涵理解诗句的内涵指出诗句在指出诗句在选取的选取的意象,创设的意境,词语的锤炼,手法意象,创设的意境,词语的锤炼,手法的运用的运用在描摹形象、表达情感上的作用在描摹形象、表达情感上的作用炼句炼句第29页/共67页P94P94:2 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早行 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
17、红绵冷。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注】更漏:即刻漏,古代记时器。辘轳:井上汲水辘轳转动的声音。斗柄: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的三颗星像古代酌酒所用的斗把,叫做斗柄。1.1.“泪泪花花落落枕枕红红绵绵冷冷”中中的的“冷冷”字字为为什什么么耐耐人人寻寻味味?(5 5分)分)2.2.本本词词最最后后两两句句是是“以以景景结结情情”的的成成功功的的妙妙句句。请请作作简简要的赏析。(要的赏析。(6 6分)分)第30页/共67页1.“1.“泪泪花花落落枕枕红红绵绵冷冷”中中的的“冷冷”字字为为什什么么耐耐人人寻寻味味?说明泪水早已把枕芯湿透,枕着会感到比较冷(说明
18、泪水早已把枕芯湿透,枕着会感到比较冷(解解释为什么会释为什么会“冷冷”)暗示出女子暗示出女子一夜难眠一夜难眠(说出女子的特征说出女子的特征)营造营造/烘托了一种凄清烘托了一种凄清/清冷清冷/伤感的气氛(伤感的气氛(指出氛围指出氛围特征特征)形象巧妙地表现了悲伤的离愁别绪(形象巧妙地表现了悲伤的离愁别绪(点明情感点明情感)“冷冷”一语双关,既指天气寒冷,又指冷泪水湿透枕一语双关,既指天气寒冷,又指冷泪水湿透枕芯(或红绵)而寒冷,暗示出女子一夜不曾合眼,心芯(或红绵)而寒冷,暗示出女子一夜不曾合眼,心情凄冷,烘托出伤别的气氛,表现出别前之凄切。情凄冷,烘托出伤别的气氛,表现出别前之凄切。(含义(含
19、义+技巧技巧+气氛气氛+形象形象+感情)感情)第31页/共67页P94P94:2 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早行 周邦彦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注】更漏:即刻漏,古代记时器。辘轳:井上汲水辘轳转动的声音。斗柄: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的三颗星像古代酌酒所用的斗把,叫做斗柄。1.1.“泪泪花花落落枕枕红红绵绵冷冷”中中的的“冷冷”字字为为什什么么耐耐人人寻寻味味?(5 5分)分)2.2.本本词词最最后后两两句句是是“以以景景结结情情”的的成成功功的的妙妙句句。请请作作简
20、简要的赏析。(要的赏析。(6 6分)分)第32页/共67页2.本词最后两句是“以景结情”的成功的妙句。请作简要的赏析。(6分)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最后两句描绘了男女别后的景象:斗柄横斜,天色放亮,寒露袭人,行人远去,鸡声四起。(指出景物的具体内容)更衬托出别离的伤感/对情人的牵挂不舍/旅途的孤独寂寞。(分析情感)以景结情,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咀嚼)(分析艺术效果)或: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情感委婉、含蓄,显得意犹未尽,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比直抒别情更耐人寻味、更富有感染力。第33页/共6
21、7页释含义释含义描景象,摹情态描景象,摹情态点情境点情境/表感情表感情/谈作用谈作用炼字炼字理解诗句的内涵理解诗句的内涵指出诗句在指出诗句在选取的选取的意象,创设的意境,词语的锤炼,手法意象,创设的意境,词语的锤炼,手法的运用的运用在描摹形象、表达情感上的作用在描摹形象、表达情感上的作用炼句炼句第34页/共67页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怀古金陵怀古 王王 珪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
22、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颈联锻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两处颈联锻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两处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4分分)巩固训练巩固训练第35页/共67页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怀古金陵怀古 王王 珪珪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颈联锻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
23、两处结合诗句作颈联锻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两处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简要赏析。(4(4分分)巩固训练巩固训练 “萧萧萧萧”“惨惨惨惨”修饰修饰“暮吹暮吹”与与“寒云寒云”,两,两个叠词,摹声绘色,写出了晚风凄紧,寒云惨淡,也写个叠词,摹声绘色,写出了晚风凄紧,寒云惨淡,也写出了作者的故国凄凉心绪;出了作者的故国凄凉心绪;“惊惊”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秋风中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秋风中“红叶红叶”飘零的情状,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飘零的情状,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惊惊”;“压压”既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第36页/共67页第37
24、页/共67页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夜书所见夜书所见 叶绍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前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什么情感。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一种作具体分析。3.一二句中“送”“动”两字十分精妙。试作简析。拓展练习【注释】挑:捉。篱落:篱笆。第38页/共67页一二两句描绘了秋风瑟瑟、寒气袭人、梧叶飘飞的画面,渲染了凄凉萧条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念亲人的感情。拓展练习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夜书所见夜书所见 叶绍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
25、上秋风动客情。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前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什么情感。第39页/共67页一二两句描绘了秋风瑟瑟、寒气袭人、梧叶飘飞的画面,渲染了凄凉萧条的氛围;烘托了诗人诗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念亲人的感情。夜书所见夜书所见 叶绍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前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什么情感。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一种作具体分析。借景抒情。一二两句描绘了秋风瑟瑟、寒气袭人、梧叶飘飞的
26、画面,渲染了凄凉萧条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念亲人的感情。渲染烘托第40页/共67页一二两句描绘了秋风瑟瑟、寒气袭人、梧叶飘飞的画面,渲染了凄凉萧条的氛围;烘托了诗人诗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念亲人的感情。夜书所见夜书所见 叶绍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前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什么情感。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一种作具体分析。拟人拟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一“送送”一一“动动”,赋予赋予梧叶、秋风梧叶
27、、秋风以人的动作以人的动作。写出梧叶、秋风不解诗。写出梧叶、秋风不解诗人思乡之苦,送来寒风催生诗人的客愁。人思乡之苦,送来寒风催生诗人的客愁。形象生动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地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念亲人的感情。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念亲人的感情。第41页/共67页一二两句描绘了秋风瑟瑟、寒气袭人、梧叶飘飞的画面,渲染了凄凉萧条的氛围;烘托了诗人诗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念亲人的感情。夜书所见夜书所见 叶绍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前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什么情感。2.
28、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一种作具体分析。3.一二句中“送”“动”两字十分精妙。试作简析。借景抒情。一二两句描绘了秋风瑟瑟、寒气袭人、梧叶飘飞的画面,渲染了凄凉萧条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念亲人的感情。送:送来。动:牵动。梧叶、秋风不解诗人思乡之苦,送来送:送来。动:牵动。梧叶、秋风不解诗人思乡之苦,送来寒风催生诗人的客愁。寒风催生诗人的客愁。融情于景融情于景,渲染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了环境的凄清幽冷,烘托烘托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第42页/共67页 夜书所见夜书所见 叶绍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萧萧梧叶送
29、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前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什么情感。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一种作具体分析。拟人拟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一“送送”一一“动动”,赋予赋予梧叶、秋风梧叶、秋风以人的动作以人的动作。写出梧叶、秋风不解诗。写出梧叶、秋风不解诗人思乡之苦,送来寒风催生诗人的客愁。人思乡之苦,送来寒风催生诗人的客愁。形象生动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地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念亲人的感情。人客居他乡、孤寂落寞、思念亲人的感情。3.一二句中“送”“动”两字十分精妙。试
30、作简析。送:送来。动:牵动。梧叶、秋风不解诗人思乡之苦,送来送:送来。动:牵动。梧叶、秋风不解诗人思乡之苦,送来寒风催生诗人的客愁。运用寒风催生诗人的客愁。运用拟人拟人手法,赋予梧叶、秋风以人手法,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让客观景物染上了主观色彩)的情态,(让客观景物染上了主观色彩)形象生动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地表达了诗人思乡念亲之情。诗人思乡念亲之情。第43页/共67页形象:形象:1.1.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抓住技巧、语言)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抓住技巧、语言)2.2.概括形象的特征概括形象的特征3.3.形象的效果(情感)形象的效果(情感)技巧:技巧:1.1.点出点出技巧技巧2.2.结合诗句分析怎
31、样用这种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这种手法3.3.手法的效果(手法的效果(自身自身+形象形象+情感)情感)炼字:炼字:1.1.解释该字含义解释该字含义2.2.结合诗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结合诗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3.该字的效果(技巧该字的效果(技巧+形象形象+情感)情感)拓展小结第44页/共67页形象:形象:1.1.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抓住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抓住技巧技巧、语言语言)2.2.概括概括形象形象的特征的特征3.3.形象的效果(形象的效果(情感情感)技巧:技巧:1.1.点出点出技巧技巧2.2.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这种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这种手法3.3.手法的效果(手法的效果(自
32、身自身+形象形象+情感情感)炼字:炼字:1.1.解释该字含义解释该字含义2.2.结合诗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结合诗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3.该字的效果(该字的效果(技巧技巧+形象形象+情感情感)拓展小结第45页/共67页形象:形象:1.1.结合诗句分析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抓住技巧、语言)形象(抓住技巧、语言)2.2.概括形象的特征概括形象的特征3.3.形象的效果(情感)形象的效果(情感)技巧:技巧:1.1.点出点出技巧技巧2.2.结合诗句分析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这种手法怎样用这种手法3.3.手法的效果(手法的效果(自身自身+形象形象+情感)情感)炼字:炼字:1.1.解释该字含义解释该字
33、含义2.2.结合诗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结合诗句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3.该字的效果(技巧该字的效果(技巧+形象形象+情感)情感)拓展小结第46页/共67页诗歌鉴赏复习语言风格(特色)第47页/共67页常见的概括语言特色词语:1.清新明快、朴素自然、明白晓畅(平淡质朴,浅显直率、简洁活泼、明白如话、通俗化、口语化)2.华丽绚烂(辞藻华美、形象生动)、含蓄委婉3.沉郁顿挫(慷慨悲壮)、豪迈雄奇第48页/共67页谈谈下面这首诗的语言艺术。春春 怨怨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答: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此诗语言特点是
34、清新自然清新自然,质朴口语化质朴口语化。(特点特点)“黄莺儿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分析分析)这样非常自然地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感情感情)典题示例典题示例第49页/共67页(1)(1)特点:特点: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2)分析:分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5、(3)(3)感感情情:指指出出表表达达效效果果(描描写写形形象象或或表表现了现了感情)感情)答题步骤答题步骤第50页/共67页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长干曲四首长干曲四首(其一)(其一)崔颢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表现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课堂演练课堂演练第51页/共67页江南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采莲曲(白
36、居易)菱叶萦波荷飐(zhn)风,荷花深处小舟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采莲子(其二)(皇甫松)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越女词五首(其三)(李白)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第52页/共67页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2.答题步骤:(1)准确点明语言特色是什么?(2)用诗中有关词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在诗中何处体现。(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v清新明快、朴素自然、明白晓畅(平淡质朴,浅显直率、简洁活泼、明白如话、通俗化、口语化)第53页/共67页诗歌鉴赏考纲陈述:(1)
37、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象、法)(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情)第54页/共67页第55页/共67页踏踏 莎莎 行秦观行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注注秦观贬徙郴州所作。秦观贬徙郴州所作。“砌成此恨无重数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句,一句,“砌砌”字字使用精妙,请你谈谈使用精妙,请你谈谈“砌砌”字的表达效果字的表达效果。第56页/
38、共67页踏踏 莎莎 行秦观行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注注秦观贬徙郴州所作。秦观贬徙郴州所作。(1 1)“砌砌”是是“堆砌之意堆砌之意”。(2 2)一束束梅花,一封封书信,仿佛成了一块块砖)一束束梅花,一封封书信,仿佛成了一块块砖石,层层垒起,以至于达到石,层层垒起,以至于达到“无重数无重数“的极限。的极限。(3 3)一个)一个“砌砌”字把不可言
39、传的抽象的微妙的感情,字把不可言传的抽象的微妙的感情,变为具体形象的东西,给人一种直觉的感受。使人想变为具体形象的东西,给人一种直觉的感受。使人想象到贬徙郴州的词人心中的积恨也如砖石垒成的城墙象到贬徙郴州的词人心中的积恨也如砖石垒成的城墙那般沉重坚实而无法消解。那般沉重坚实而无法消解。第57页/共67页骤雨【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西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1)第三、四句“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第58页/共67页(1)第三、四句“卷”“吼
40、”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1.卷:卷起。吼:吼叫。2.汹涌的浪涛一瞬间卷起了沙滩,就像十万大军齐齐怒吼,像飞流直下的瀑布声发出巨响。3.“卷”字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字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通过描写骤雨突至的紧张场面,突出牧童遇到骤然而至的暴雨的惊慌心情。第59页/共67页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注篱落:篱笆。诗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句用语巧妙,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4分)第60页/共67页夏日三首(其一)北宋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
41、嘈虚枕纳溪声。久判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1)具体说明一下这首诗突出运用了哪种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的。(2分)(2)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作简要分析。(5分)第61页/共67页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1.邀:邀请。纳:纳入。2.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的一样。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3.“邀”字采用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纳”字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形象生动地透露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欣赏(或喜爱之情)。第62页/共67页反衬手法。(衬托手法)幼雀雏燕在檐牙鸣叫,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
42、静。夏日三首(其一)北宋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判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1)具体说明一下这首诗突出运用了哪种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的。(2分)第63页/共67页一、炼字类型一、炼字类型二、提问方式二、提问方式1.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含义释含义2.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描景象,摹情态描景象,摹情态3.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看表达技巧的作用。情或在整体上看表
43、达技巧的作用。点情境点情境/表感情表感情/谈作用谈作用三、答题步骤三、答题步骤炼动词炼动词炼形容词炼形容词炼副词炼副词炼数量词炼数量词课堂小结炼叠词炼叠词第64页/共67页菩萨蛮菩萨蛮 李白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 归程归程?长亭更短亭。长亭更短亭。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空”字在表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情达意上的作用。【答案答案】“空空”在文中是在文中是“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白白地、孤独、形单影只
44、”的意思的意思(释含(释含义)义)。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抒情主人公伫立在玉阶,痴痴地、徒劳地茫然望着暮色中归飞归飞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的宿鸟。鸟归人不归,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愁思(描景象描景象/摹摹情态)情态)。“空空”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字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的孤寂、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惆怅的感情,增添了全词的“愁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味,使主题更加鲜明(点情点情境境/表感情表感情/谈作用谈作用)。巩固训练第65页/共67页天仙子张先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注释】:张先,与柳永齐名。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长于锻炼字句,因善于用“影”字,世称张三影。水调:曲调名。流景:浙去的光阴。景,日光。空记省:白白的记忆与追省。省,反省。并禽:成对的鸟儿。这里指鸳鸯。第66页/共6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67页/共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