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诊概要.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四诊概要.pptx(6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四诊”又称为诊法,是收集病情资料、诊察疾病的方法,它包括望、闻、问、切四个内容。四诊是调查了解疾病的四种不同方法,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诊察疾病的各种现象,进行综合的分析:由表及里,由外到内,去粗取精,去伪纯真的进行辩证,为辩证提供可靠的依据。第1页/共69页在临床运用时,必须将四诊(也即望、闻、问、切四种不同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也就是“四诊合参”,才能全面而系统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下面将四诊内容作简要复习。第2页/共69页一、望诊通过望诊以测知内脏,了解疾病情况的一种诊察方法。即是通过观察病人外部的异常变化就可以测知内在的病变。正如内经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2、。”第3页/共69页望诊的内容:望全身神、色、形、态望诊望局部头面、五官、躯体、四肢、皮肤望舌舌质、舌苔望小儿指纹第4页/共69页(一)望全身(1)望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内经中曰:“得神者存,失神者亡。”说明察神的存亡,对判断正气衰盛、疾病的轻重及预后有其重要意义。(2)望色:望色是通过观察皮肤色泽变化以了解病情的诊法。第5页/共69页青为肝色赤为心色脏腑色黄为脾色五色白为肺色黑为肾色青黑色主痛、瘀、惊风病色黄赤色主热、湿、虚白色主寒、虚、失血第6页/共69页一般而言:色泽鲜明,荣润的说明其病变尚轻,尚浅,气血未衰,属易治,预后良好。色泽晦暗,枯槁的说明其病变深而较重,精气已伤,
3、预后欠佳。第7页/共69页(3)望形体:指病人体型的强、弱、胖、瘦及发育状况而言。一般而言:内盛则外强,内衰则外弱。形体肥胖,肤白无华,精神不振,乏力气短者是形盛气虚,多因阳气不足,痰湿内盛所致。形体清瘦,面色萎黄,胸廓狭窄,皮肤干焦者属形瘦阴虚,常因阴血不足,内有虚火所致。故古人云,“肥人湿多,瘦人火多。”第8页/共69页(4)望姿态:望姿态是通过对病人的动静姿态及形体的异常动作表现的观察,以测知内在病变的诊察方法。如病人坐卧身轻,自能转侧,而常朝外者,多属阳症、热症、实症是邪热内盛,正气未衰表现。如卧时身重,难于转侧,面常朝外,多属阴症、寒症、虚症是正气亏虚,阴寒内盛所致。总而言之,“阳主
4、动,阴主静”第9页/共69页(二)望局部根据病情及诊断需要,对病体某些局部异常变化进行重点、细致的观察,以测知相应脏腑的病变情况。第10页/共69页头为诸阳之会头面发为肾之华,血之容(1)头面第11页/共69页(2)五官目为肝之窍,目的异常变化不仅关系肝,而且也能反映其它脏腑的病变。目眦属血轮候心目胞属肉轮候脾目睛属气轮候肺黑睛属风轮候肝瞳仁为水轮候肾第12页/共69页鼻为肺之窍,胃经之所过,望鼻可以了解肺、脾、胃的病变。主要观察:鼻头色红生粉刺是酒渣鼻鼻柱溃陷多见于梅毒病者外形鼻柱崩塌,眉毛脱落为麻风恶候鼻翼煽动多见于肺热所致肺炎第13页/共69页鼻流清涕多为外感风寒分泌物鼻流浊涕则为风热流
5、浊涕而且有腥臭味者鼻渊第14页/共69页望耳为肾之窍,属少阳经,望耳主要观察耳的色泽及耳内的情况。望口唇唇为脾之外荣,望唇应观察颜色、润燥和形态的变化。第15页/共69页淡白气血两虚颜色青紫寒凝血瘀(缺氧状态)深红营血热盛口唇干枯皱裂燥邪所致润燥口角流涎脾虚湿或胃中积热口唇糜烂脾胃湿热口角歪斜中风形态口开不闭脱症还有心之窍在舌,望舌另行讨论。第16页/共69页(3)望齿、龈齿为骨之余,骨为肾所主。龈为胃经所络,所以齿与肾、龈与胃有着密切联系。望齿、龈主要观察其色泽、形态方面的变化。第17页/共69页(4)望咽喉咽喉为肺胃之通道两侧红肿而痛乳蛾望咽喉喉红肿溃烂烂乳蛾鲜红娇嫩,疼痛不堪阴虚火旺灰白
6、色假膜,擦之不去,重擦出血者白喉第18页/共69页(5)望皮肤皮肤居一身之表,内合于肺,卫气循行其间,而为机体御外之屏障。皮肤颜面皆黄者为黄疸望皮肤虚浮肿胀为水肿干瘪枯槁为津伤或阴虚还要注意观察斑疹,水痘及痈疽疔疖等病症变化。第19页/共69页(6)望排出物观察病人的分泌物和排出物如痰延、呕吐物、二便、涕、泪、经带等。色泽清白,质地稀薄多为虚证、寒证排出物色泽黄赤,质地粘稠,形态秽浊不洁的多为热证、实证色泽暗黑,挟有块物者多为瘀证第20页/共69页(三)望舌望舌,又称为舌诊。望舌是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望舌是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舌为心之苗,又
7、为脾之外候,由于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和许多脏腑相联系,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边属肝、胆。这种舌面分部的理论,是临床的经验总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21页/共69页(1)望舌质主要观察舌质的颜色、干润、形态等方面的变化,对判断脏腑精气盛衰存亡疾病预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第22页/共69页望舌色淡白舌主虚症,虚寒症,舌质淡胖与否是鉴别气虚或阳虚的主要标志。红舌主热证,舌红而干或兼黄厚苔实热症,舌红无苔或少苔阴虚火旺。舌尖红心火旺盛舌边红肝胆热舌中红中焦热盛绛舌主内热较重之象,外感热病而言表示热入营血的标志内伤杂病而言常见于久病、重病紫舌主瘀证、寒证或热证紫暗或有瘀斑多为气滞血
8、瘀证红绎而紫带干多为热证淡紫或青紫润滑多为里寒证第23页/共69页望舌形观察舌质的形体,主要观察如下几个方面:老嫩:粗糙为老,细腻为嫩。荣枯:滋润为荣,干瘪为枯。瘦薄:瘦小为薄,应分清淡白还是红绛。胖大:肥厚肿大者,区分也有无齿痕。齿痕:多见胖大舌。裂纹:舌面有明显的裂沟者。第24页/共69页望舌态:指舌体的动态。强硬多中风之先兆或湿热病,热扰心神。歪斜舌体偏向一侧者中风之特征之一卷缩卷短、紧缩不能伸出者多为危重病第25页/共69页(2)望舌苔是胃气上蒸而生,胃气挟邪气上蒸而成病苔。正常人舌态是薄白均匀,干润适中,不滑不燥,是胃气正常的表现。望舌苔,主要观察舌态的颜色和苔质,以测知病邪的深浅,
9、疾病的轻重及发展变化。第26页/共69页苔色薄白白苔主表证,寒证厚白第27页/共69页黄苔黄苔的形成多因病邪入里,邪已化热或脏腑内热之象。薄黄苔:属邪初入里,里热不甚厚黄苔:邪热较盛,痰热内结焦黄苔:邪热炽盛,津液枯焦之证灰黑而润灰黑苔主里寒、里热证灰黑而干第28页/共69页苔质主要观察舌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脱等变化。薄苔多为病邪轻浅或表证厚薄厚苔多为病邪深重或里证润苔多为病邪尚未伤津,如湿润明显者,又为水湿较盛润燥燥苔多为病邪伤津第29页/共69页腐苔又称豆腐渣苔多为湿浊较重腐腻腻苔又称粘腻苔,多为湿浊、痰饮食积为病。花剥苔多属气阴两伤剥脱镜面舌(光剥舌)胃阴枯竭,胃气大伤第30页/共6
10、9页望舌的临床意义由于舌象的变化能比较客观地反映病情,故对临床辨病、辩证、立法、处方、用药、判断疾病转归、病情预后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第31页/共69页1.判断正气衰盛:舌质红润为气血旺盛舌质淡白为气血虚衰舌苔薄白而润为胃气充沛舌光无苔是胃之气阴衰败第32页/共69页2.辨别病位浅深:在外感疾病中:由薄白苔黄厚苔,说明病情由轻向重发展。如果黄厚苔薄白苔,则说明病情逐渐好转。舌质淡红舌质红舌质绛,说明外感热病由卫分气分营血分。(也说明病邪由表入里、由轻证转为重证的表现。)第33页/共69页3.区别病邪的性质:白苔多主寒,黄苔常主热,腐腻苔多属湿滞、痰浊、食积,青紫舌是瘀血
11、之征。第34页/共69页4.估计病情预后:舌荣有神,舌面有苔,舌苔无异常是正气尚充、胃气未败,预后多吉。若舌质枯晦,舌苔骤剥,舌态异常者多主正气亏损,胃气衰败,病情多凶。我们在考虑舌诊的临床意义时,应联系病史、症状、体征等,应四诊合参,全面分析,才能诊断确切。第35页/共69页(四)望小儿指纹望指纹,望三岁以下小儿两手食指内侧的脉络色泽和形态的观察而言。第36页/共69页风关表示邪浅、病轻气关邪已入里,病情较重1.三关测轻重:命关邪陷病重透关射甲病情危重第37页/共69页红外感风寒2.红紫辨寒热:紫多主热青主风、主痛第38页/共69页浮显主病在表3.浮沉分表里:沉隐不显主病在里浅淡多属虚证4.
12、淡滞定虚实:粗而浓滞多属实证第39页/共69页二、闻诊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以测知患者病况的诊察方法:听声音嗅气味第40页/共69页(一)听声音实证新病声嘶,发声重浊。(1)发声虚证久病声哑,发声低微。危象久病重病,突发嘶哑。实证语音有力多言,或见谵语”。(2)语言虚证语音无力懒言,或见“郑声”。第41页/共69页气微呼吸表浅微弱,阳气虚。气粗呼吸有力,声高而粗外感实热。(3):呼吸喘以气息迫促,喘未必兼哮。哮以喉中痰鸣而言,哮必兼喘。第42页/共69页(4)咳嗽:咳嗽是肺失宣肃,肺气上逆的反映。闻诊时则注意听其声响、痰声的情况可以测知咳嗽的寒、热、虚、实变化。实证咳声重浊有力。虚证咳声低微
13、无力。热证咳声不扬,痰黄而稠。寒证咳声不亢,痰多而稀。燥或阴虚咳嗽多见干咳无痰或少痰而稠。第43页/共69页(5)呕吐:呕吐时胃失和降,胃气上逆的表现。呕有声有物。吐无声有物。干呕有声无物。虚证呕吐缓,声音微弱。实症呕吐急剧,声音宏亮。反胃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还有呃逆、嗳气均为胃气上逆所致。第44页/共69页(二)嗅气味嗅气味是通过闻病人身上或分泌物、排泄物所散发出来的气味,以测知疾病变化的诊察方法。第45页/共69页(1)口鼻之气味:口气臭秽胃热,消化不良。口气腐臭牙疳或内痈。口气酒味嗜酒、酒湿。口气烂水果味消渴重症。口气酸馊宿食,消化不良。(2)血汗之气味。第46页/共69页(3)痰涕之气
14、味。虚症或风寒症清稀无气味。热症痰质腥臭异常。(4)二便之气味:大便臭秽胃肠积滞。小便黄少、浊臭湿热下注。第47页/共69页三、问诊问诊是医生、护士对病人或家属、亲友通过正面或侧面了解病情和病史的重要方法,在四诊中占有重要地位,故问诊为“诊病之要领,临症之首务。”第48页/共69页问诊的主要内容:(一)问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民族、籍贯、住址等。第49页/共69页(二)主诉主诉是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对于主诉的询问:(1)是要把主诉抓准。(2)是要将主诉所述症状或体征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等询问清楚。第50页/共69页(三)问现病史现病史是指主诉
15、所述的疾病,从起病到就诊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疾病的诊治经过。第51页/共69页(四)问既往史既往史又称过去的病史,是指除主诉疾病以外的患病史或健康情况。既往史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1)过去一般健康情况。(2)传染病史和预防接种史。(3)其它疾病史。(4)要务或其它物品的过敏史。第52页/共69页(五)问个人生活史(又称个人史)询问个人生活史,主要包括下列几点:(1)出生地、居住地及经历地。(2)性情、饮食嗜好。(3)婚姻、生育、妇女的月经史。第53页/共69页以了解一些传染病和遗传性疾病的情况。(六)问家族史第54页/共69页(七)问现在症状问现在症状,是指患者就诊时所感觉的痛苦和
16、不适,以及其它对诊病、辩证有意义的全身情况,进行详细询问。问现在症状的内容很多,历代医家总结为“十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第55页/共69页四、切诊切诊包括切脉和按脉两个部分,两者同是医生运用手的感觉,在病人的体表一定部位进行切按,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察方法。第56页/共69页(一)脉诊脉诊,又称”切诊、“候诊”、“按脉”、“持脉”、“打脉”。是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祖国医学的一种独特诊病方法。脉,指脉道,是气血运行的道路。心气推动营血于脉道中运行,成为
17、脉动。所以说,“心动应脉,脉动应指”的形象就为脉象。凡脏腑经络有病,气血盛衰,皆可影响于心,血、脉、使之发生变化而从脉象上反映出来。因此,通过切脉,对于诊察脏腑气血的盛衰,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均有重要意义。第57页/共69页脉诊与脏腑关系:右侧脉寸候肺,关候脾胃,尺候命门。左侧脉寸候心,关候肝胆,尺候肾。正常人脉象:正常人体的生理脉象,称为“常脉”,又称“平脉”,其特点:一息四至五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长不短,不快不慢,脉平和缓,节律均匀,应指中和,其中以三部有脉,应指和缓为重要。第58页/共69页常见的脉象人体脉搏在病理因素的影响下,反映出不同的脉象,称为病脉。病脉
18、分类甚多,内经分忧21种,伤寒论分为23种,脉经有24种,外科精义分为26种,濒湖脉学三指禅又分为27种,脉法全针、四诊诀微均分为29种,景岳全书分为16种,诊宗三味分为32种等。目前常用的是二十七脉加疾脉,即二十八脉。第59页/共69页二十八脉的脉象作分类比较:轻取即得特征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脉类;洪脉形阔大,来盛去衰濡浮细而软相类脉散浮大无根芤浮大中空革浮而搏指,弦芤相兼第60页/共69页轻按不应特征重按始得沉脉类伏推筋着骨乃得相类脉弱极软,沉细无力牢沉弦实大而长第61页/共69页一息不足四至特征一息三至,来去极慢迟脉类缓一息四至,脉来缓怠相类脉涩细而迟,往来难、结往来缓,时止复来第62页
19、/共69页一息六至特征脉来薄疾数脉类:疾脉来急数,一息七至相类脉促来去数,时一止复来动数见于关,无头尾,如豆大第63页/共69页虚细而软特征:按久无力虚脉类细脉细如丝,沉浮应指。微极细而软,按之欲绝。相类脉:代动而中止,不能自还,止有定数。短应指而回,不能满部。第64页/共69页脉大而长特征:应指有力实脉类滑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弦端直以长,如张弓弦。相类脉:紧往来有力,如牵绳索。长过于本位,如揭长竿末梢。第65页/共69页(二)按诊按诊是对病人的肌肤、手足、脘腹及其它病变部位施行触摸按压,以测知局部冷热、软硬、压痛、痞块或其它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的一种诊察方法。第66页/共69页按诊寒热按肌肤:肿胀、疼痛按手足:寒热脘部按脘腹:腹部第67页/共69页谢谢!谢谢!第68页/共69页感谢您的观看!第69页/共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