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0110001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pptx(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页/共52页2横墙承重方案竖向荷载主要传递路线是:板横墙基础地基。横墙承重体系的特点:(1)横墙是主要承重墙。此种体系对纵墙上门窗位置、大小等的限制较少。(2)横墙间距较小(一般在34.5m之间),房屋的空间刚度大,整体性好。这种体系对抵抗风、地震等水平作用和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等方面,较纵墙承重体系有利得多。(3)这种体系房屋的楼盖(或屋盖)结构比较简单,施工方便;但墙体的材料用量较多。横墙承重体系由于横墙间距小,房间大小固定,故适用于宿舍、住宅等居住建筑。第2页/共52页3、纵横墙承重方案竖向荷载主要传递路线是:板(梁)纵墙(横墙)基础地基。纵横墙承重体系的特点:房间布置灵活,房屋的空间

2、刚度和整体性好,适用于教学楼、办公室、医院、图书馆、住宅等建筑。第3页/共52页4内框架承重体系这种体系房屋内部的钢筋混凝土柱与楼盖(或屋盖)梁组成内框架,与外墙共同承重,因此称为内框架承重体系。竖向荷载的主要传递路线是:板梁外纵墙外纵墙基础地基;板梁柱柱基础地基。内框架承重体系的特点:(1)外墙和柱都是主要承重构件,以柱代替承重内墙,取得较大的室内空间而不增加梁的跨度。(2)由于主要承重构件材料性质不同,墙和柱的压缩性不同;基础形式不同易产生不均匀沉降。若设计处理不当,会使构件产生较大的附加内力。(3)由于横墙较少,房屋的空间刚度较差,因而抗震性能也较差。内框架承重体系可用于旅馆、商店和多层

3、工业建筑,某些建筑(如底层为商店的住宅)的底层也采用。第4页/共52页5.2 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混合结构房屋的空间工作第5页/共52页第6页/共52页 房屋空间作用的大小可以用空间性能影响系数 表示。一般通过实测确定。考虑空间工作时,外荷载作用下房屋排架水平位移的最大值;在外荷载作用下,平面排架的水平位移;值愈大,表示整体房屋的水平侧移与平面排架的侧移愈接近,即房屋空间作用愈小。反之愈小,房屋的水平侧移愈小,房屋的空间作用愈大。因此,又称为考虑空间工作后的侧移折减系数,可以用弹性地基上的剪切深梁模型来计算。横墙间距s s是影响房屋刚度或侧移大小的重要因素。不同横墙间距的房屋各层的空间性

4、能影响系数可按表5-15-1查用。与横墙间距s s和屋(楼)盖类别有关。第7页/共52页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分类1、刚性方案当山墙(横墙)间距更短时,由于房屋的空间刚度很大,可以认为屋面没有水平位移。2、弹性方案当山墙(横墙)间距很大时,房屋的空间刚度刚度较小,属平面传力体系。可按屋架或大梁与墙(柱)为铰接的、不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计算。第8页/共52页3、刚弹性方案 当山墙(横墙)间距比较小时,屋面的跨度相对短一些,相应的水平刚度相对较大。楼板处的相对位移比弹性方案小一些。可按屋架、大梁与墙(柱)铰接并考虑空间工作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计算。房屋各层的空间性能影响系数见P121表51。比较以

5、上三种房屋,刚性方案最好,一般应尽量设计成刚性方案,不宜采用弹性方案。第9页/共52页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确定屋盖类别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弹性方案1整体式、装配整体式和装配式无檩体系钢筋砼屋盖或钢筋砼楼盖S3232S722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砼屋盖、轻钢屋盖和有密铺望板的木屋盖或木楼板S2020S483瓦材屋面的木屋盖和轻钢屋盖S1616S36规范规定混合结构房屋静力计算方案划分如下:注:1、表中s为房屋横墙间距,其长度单位为m;2、当屋盖、楼盖类别不同或横墙间距不同时,可按第条的规定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3、对无山墙或伸缩缝处无横墙的房屋,应按弹性方案考虑。第条 计算上柔下刚多层房屋时,顶层可按单

6、层房屋计算,其空间性能影响系数可根据屋盖类别按表51采用。第10页/共52页刚性方案和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应满足下列要求:1、横墙中开有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截面面积的50%;2、横墙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3、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H/2(H为横墙总高度)注:1、当横墙不能同时符合上述要求时,应对横墙的刚度进行验算。如其最大水平位移值umaxH/4000时,仍可视作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2、凡符合注1刚度要求的一段横墙或其他结构构件(如框架等),也可视作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第11页/共52页5.3 墙柱的高厚比验算墙柱的计

7、算高度与厚度之比称为高厚比。在进行墙体设计时除了满足承载力(强度)要求外,还必须限制其高厚比,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允许高厚比及影响高厚比的主要因素:1、影响高厚比的主要因素为:砂浆的强度等级;砌体的类型;横墙的间距;构造支承条件。如刚性方案允许高厚比可以大一些,弹性和刚弹性方案可以小一些;砌体的截面形式;墙体有门窗洞口时。构件的重要性和房屋的使用条件;构造柱的间距。第12页/共52页2、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值 砂浆强度等级墙柱 M7.52617M5.02416M2.52215注:1、毛石墙、柱允许高厚比应按表中数值降低20%;2、组合砖砌体构件的允许高厚比,可按表中数值提高20%,但不得大于28;

8、3、验算施工阶段砂浆尚未硬化的新砌砌体高厚比时,允许高厚比对墙取14,对柱取11。表54第13页/共52页高厚比的验算1、一般墙柱的高厚比的验算对于矩形截面墙、柱的高厚比应符合下列要求:式中H0-墙、柱的计算高度,应按表54采用;h-墙厚或矩形柱与H0相对应的边长;1-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应按表53采用。注:1、当与墙连接的相邻两横墙间的距离s12h时,墙的高度可不受本条限制;2、变截面柱的高厚比可按上、下截面分别验算,其计算高度可按表54的规定采用。验算上柱的高厚比时,墙、柱的允许高厚比可按表表53的数值乘以1.3后采用。

9、第14页/共52页H0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 表54房屋类别 柱 带壁柱墙或周边拉结的墙 排架方向垂直排架方向s2H2HsHsH有吊车的单层房屋 变截面柱上段 弹性方案 2.5Hu 1.25Hu2.5Hu刚性、刚弹性方案 2.0Hu1.25Hu2.0Hu变截面柱下段 1.0H 0.8H 1.0H 无吊车的单层和多层房屋 单跨 弹性方案 1.5H 1.0H 1.5H 刚弹性方案 1.2H 1.0H 1.2H 多跨 弹性方案 1.25H 1.0H 1.25H 刚弹性方案 1.10H 1.0H 1.1H 刚性方案 1.0H 1.0H 1.0H 0.4s+0.2H 0.6s 1 表中Hu为变截面柱的上段高

10、度;H为变截面柱的下段高度;2 对于上端为自由端的构件,H0=2H;3 独立砖柱,当无柱间支撑时,柱在垂直排架方向的H0应按表中数值乘以1.25后采用;4 s-房屋横墙间距;5 自承重墙的计算高度应根据周边支承或拉接条件确定。第15页/共52页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H0,应根据房屋类别和构件支承条件等按表54采用。表中的构件高度H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在房屋底层,为楼板顶面到构件下端支点的距离。下端支点的位置,可取在基础顶面。当埋置较深且有刚性地坪时,可取室外地面下500mm处;2、在房屋其他层次,为楼板或其他水平支点间的距离;3、对于无壁柱的山墙,可取层高加山墙尖高度的1/2;对于带壁柱的山墙可

11、取壁柱处的山墙高度。第16页/共52页第条对有吊车的房屋,当荷载组合不考虑吊车作用时,变截面柱上段的计算高度可按表54规定采用;变截面柱下段的计算高度可按下列规定采用:1、当Hu/H1/3时,取无吊车房屋的H0;2、当1/3Hu/H1/2时,取无吊车房屋的H0乘以修正系数。=1.3-0.3 u/u为变截面柱上段的惯性矩,为变截面柱下段的惯性矩;3、当Hu/H1/2时,取无吊车房屋的H0。但在确定值时,应采用上柱截面。注:本条规定也适用于无吊车房屋的变截面柱。第17页/共52页自承重墙(非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1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h=240mm1=1.2;2、h=90mm1=1.5;3

12、、240mmh90mm1可按插入法取值。注:(承重墙的1=1.0)1、上端为自由端墙的允许高厚比,除按上述规定提高外,尚可提高30%;2、对厚度小于90mm的墙,当双面用不低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包括抹面层的墙厚不小于90mm时,可按墙厚等于90mm验算高厚比。第18页/共52页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2应按下式计算:应按下式计算:2=1-0.4bs/s(55)式中bs-在宽度s范围内的门窗洞口总宽度;s-相邻窗间墙或壁柱之间的距离。当按公式(55)算得2的值小于0.7时,应采用0.7。当洞口高度等于或小于墙高的1/5时,可取2等于1.0。第19页/共52页【例15.1】某办公楼平面如图所示,采用

13、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外墙厚370mm,内纵墙及横墙厚240mm,砂浆为M5,底层墙高4.6m(下端支点取基础顶面);隔墙厚120mm,高3.6m,用M2.5砂浆;纵墙上窗洞宽1800mm,门洞宽1000mm,试验算各墙的高厚比。【解】1.确定静力计算方案及允许高厚比最大横墙间距S=3.63=10.8m,由表5-2,S32m,确定为刚性方案。由表5-3,因承重纵横墙砂浆为M5,得=24;非承重墙砂浆为M2.5,=22;非承重墙h=120mm,用插入法得1=1.44;承重横1=1.0。第20页/共52页办公楼平面图 第21页/共52页2.确定计算高度承重墙H=4.6m,S=10.8m2H=24.

14、6=9.2m,由表5-4查得计算高度H0=1.0H=4.6m。非承重墙H=3.6m,一般是后砌在地面垫层上,上端用斜放立砖顶住楼面梁砌筑,两侧与纵墙拉结不好,故按两侧无拉结考虑,则计算高度H0=1.0H=3.6m。3.纵墙高厚比验算(1)外纵墙(h=370)S=3.6m,bs=1.8m2=1-0.4bs/S=0.8 外纵墙高厚比=H0/h=4.6/0.37=12.4 1 2=1.00.824=19.2满足要求。第22页/共52页(2)内纵墙(h=240)S=10.8m,bs=1.0m2=1-0.4bs/S=0.96内纵墙高厚比=H0/h=4.6/0.24=19.2 1 2=1.00.9624=

15、23满足要求。4.横墙高厚比验算由于横墙的厚度、砌筑砂浆、墙体高度均与内纵墙相同,且横墙上无洞口,又比内纵墙短,计算高度也小,故不必进行验算。5.隔墙高厚比验算隔墙高厚比=H0/h=3.6/0.12=301 2=1.441.022=31.68满足要求第23页/共52页2、带壁柱墙和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ht 带壁柱墙截面的折算厚度,hT=3.5i,i为截面的回转半径,i=(I/A)1/2;I、A 分别为带壁柱墙的截面惯性矩和面积。当确定带壁柱墙的计算高度H0时,s应取相邻横墙间的距离。带壁柱墙的计算截面翼缘宽度bf,可按下列规定采用:(1)多层房屋,当有门窗洞口时,可取窗间墙宽度;当无门窗洞口

16、时,每侧翼墙宽度可取壁柱高度的1/3;(2)单层房屋,可取壁柱宽加2/3墙高,但不大于窗间墙宽度和相邻壁柱间距离;(3)计算带壁柱墙的条形基础时,可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1)整片墙1)带壁柱墙(57)第24页/共52页2)带构造柱墙当构造柱截面宽度不小于墙厚时,可按公式(57)验算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此时公式中h取墙厚;当确定墙的计算高度时,s应取相邻横墙间的距离;墙的允许高厚比可乘以提高系数c:c=1+bc/(56)(P127)式中:-系数。对细料石、半细料石砌体,=0;对混凝土砌块、粗料石、毛料石及毛石砌体,=1.0;其他砌体,=1.5;bc-构造柱沿墙长方向的宽度;-构造柱的间距。当bc

17、/0.25时取bc/=0.25,当bc/0.05时取bc/=0。(P125)注:考虑构造柱有利作用的高厚比验算不适用于施工阶段。第25页/共52页(2)壁柱间墙或构造柱间墙的高厚比 按公式(54)验算壁柱间墙或构造柱间墙的高厚比,此时s应取相邻壁柱间或相邻构造柱间的距离。H0一律按刚性方案考虑。设有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带壁柱墙或带构造柱墙,当b/s1/30时,圈梁可视作壁柱间墙或构造间墙的不动铰支点(b为圈梁宽度)。第26页/共52页第27页/共52页5.4 刚性方案房屋墙柱计算承重纵墙的计算1、单层刚性方案承重纵墙的计算(计算模型)(1)屋面荷载作用(2)风荷载(3)墙体自重(4)控制截面及荷载

18、组合第28页/共52页计算截面宽度:取窗间墙宽度,控制截面:偏压验算、梁下局部受压验算、:偏压验算第29页/共52页2、多层刚性方案房屋承重纵墙的计算(1)计算单元设计时取一段具有代表性的一段墙(一个开间)进行计算。计算截面宽度:有门窗洞口:取门(窗)间墙的宽度无门窗洞口:取计算单元的宽度(2)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计算简图:第30页/共52页第31页/共52页最不利截面的位置及内力计算第32页/共52页I-I截面,楼盖大梁的底面,该处的弯矩最大;如果上下墙体的厚度相同,则竖向力设计值II-II截面处,该处截面面积较小。该处的弯矩:该截面竖向力设计值:截面处:IV-IV截面:第33页/共52页

19、对于梁跨度大于9m的墙承重的多层房屋,除按上述方法计算墙体承载力外,宜再按梁两端固结计算梁端弯矩,再将其乘以修正系数后,按墙体线性刚度分到上层墙底部和下层墙顶部,修正系数可按下式计算:=0.2式中a-梁端实际支承长度;h-支承墙体的墙厚,当上下墙厚不同时取下部墙厚,当有壁柱时取hT。第34页/共52页当必须考虑风荷载时,风荷载引起的弯矩M,可按下式计算:(518)式中-沿楼层高均布风荷载设计值(kN/m);Hi-层高(m)。(3)在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第35页/共52页当刚性方案多层房屋的外墙符合下列要求时,静力计算可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1)洞口水平截面面积不超过全截面面积的2/3;2)层高和总高

20、不超过表55的规定;3)屋面自重不小于0.8kN/m2。外墙不考虑风荷载影响时的最大高度表55基本风压值(kN/m2)层高(m)总高(m)0.44.0280.54.0240.64.0180.73.518注:对于多层砌块房屋190mm厚的外墙,当层高不大于2.8m,总高不大于19.6m,基本风压不大于0.7kN/m2时可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第36页/共52页承重横墙计算刚性构造方案房屋由于横墙间距不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纵墙传给横墙的水平力对横墙的承载力计算影响很小,因此,横墙只需计算垂直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1、计算简图刚性方案的计算简图通常取1米宽的墙体作为计算单元。楼板削弱了墙体,将连接处视

21、为铰支座。第37页/共52页2、最不利截面位置及内力计算轴心受压时,可以取IIIIII处为最不利截面,该截面处的轴向力为3、截面承载力计算按受压构件计算;局部受压验算。横墙上设有洞口时,取洞口中心线之间的墙体作为计算单元;有楼面大梁作用于横墙时,应取大梁间距作为计算单元;第38页/共52页5.5 弹性和刚弹性方案房屋计算弹性方案单层房屋计算计算时采用下列假定:屋架或屋面梁与墙、柱顶端为铰接,墙、柱下端则嵌固于基础顶面;把屋架或屋面梁视作一刚度无限大的水平杆件,在荷载作用下无轴向变形,所以排架柱受力后,所有柱顶的水平位移均相等。第39页/共52页弹性方案房屋柱顶水平位移 第40页/共52页弹性方

22、案单层房屋计算步骤第41页/共52页刚弹性方案单层房屋计算第42页/共52页房屋各层的空间性能影响系数i 表51 屋盖或楼盖类别 横墙间距s(m)16202428323640444852566064687210.330.390.450.500.550.600.640.680.710.740.7720.350.450.540.610.680.730.780.8230.370.490.600.680.750.81注:i取1n,n为房屋的层数。第43页/共52页刚弹性方案房屋墙、柱内力分析步骤 第44页/共52页刚弹性方案多层房屋计算1、刚弹性方案多层房屋静力计算方法在水平荷载(风荷载)作用下,刚弹

23、性方案房屋墙、柱内力分析可按如下两步进行,然后将两步结果叠加,即得最后内力:1、在平面计算简图中,各层横梁与柱连接处加水平铰支杆,计算其在水平荷载(风荷载)作用下无侧移时的内力与各支杆反力Ri(图b)。2、考虑房屋的空间作用,将各支杆反力Ri乘以由表51查得的相应空间性能影响系数i,并反向施加于节点上,计算其内力(图c)。第45页/共52页2、计算上柔下刚多层房屋时,顶层可按单层房屋计算,其空间性能影响系数可根据屋盖类别按表51采用。下面各层按刚性方案计算。3、上刚下柔多层房屋不可取,刚度突变。第46页/共52页5.6 地下室墙概述特点:(1)地下室墙体计算一般为刚性方案;(2)由于地下室墙体

24、较厚,一般可不进行高厚比验算;(3)荷载类别多;(4)当墙下大放脚材料强度较低时,还应验算大放脚顶部的局部受压。第47页/共52页地下室墙体的荷载取一有代表性的计算单元。(1)上部墙体传来的荷载Nu,作用与上层墙体截面的形心上;(2)首层地面梁、板传来的轴向力Nl,作用于距墙边内侧面0.4a0处;(3)土的侧压力qs;有地下水无地下水(4)室外地面活荷载第48页/共52页地下室墙体的计算简图和截面验算1、计算简图当D/D0.7时,下端支座弯矩为:E砌体的弹模;C地基刚度系数M0下支座固定时的固端弯距第49页/共52页2、内力计算及截面验算(1)地下室上部截面,按偏心受压验算,同时验算大梁底面局部受压;(2)地下室下部截面,一般情况按轴心受压验算,当当D/D0.7时,按偏心受压验算,当墙下大放脚材料强度较低时,还应验算大放脚顶部的局部受压。(3)截面按最大弯矩及相应的轴力按偏心受压验算。第50页/共52页3、施工阶段抗滑移验算回填土阶段,此时上部结构产生的轴向压力较小,应按下式验算基底的抗滑能力Qsk:土侧压力(有地下水时应包括地下水)标准值Qpk:室外地面施工活荷载产生的土侧压力标准值u:基础与土的摩擦系数Nk:回填土时基础底面的实际轴向压力标准值第51页/共52页感谢您的观看!第52页/共5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