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性污染控制噪声污染及其控制概述.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性污染控制噪声污染及其控制概述.ppt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1.噪声(视频)1.1 噪声的定义 物理学观点:物理学观点:噪声是指各种频率和声强杂乱无序组合的声音。心理学观点:心理学观点: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之为噪声。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之为噪声。医学观点:医学观点:医学上认为超过60分贝的声音是噪声。第1页/共27页1.2 噪声的特点噪声只会造成局部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性和全球性污染;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在环境中富集;噪声源停止运动后,污染即消失;噪声声能是噪声源能量中很小的部分,一般认为再利用价值不大,故声能的回收尚未被重视。第2页/共27页1.3 环境噪声及其分类 环境噪声: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
2、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环境噪声分类:工业生产 建筑施工 交通运输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污染: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一种奇特的嗡嗡噪音第3页/共27页1.4 噪声的危害 危害一:危害一:对听力的影响对听力的影响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害 第4页/共27页p听听力力损损失失:人耳暴露在噪声中,导致听觉灵敏度下降,在各频率的听阈升移,简称阈移,以声压级分贝为单位。p声声疲疲劳劳(暂暂时时性性听听力力阈阈移移):又称听觉疲劳,暴露在较强烈的噪声环境中一段时间,导致听阈升移,如果在安静的地方休息一段时间,听阈又恢复到暴露前的水平
3、。第5页/共27页噪声性耳聋噪声性耳聋(永久性听力阈移永久性听力阈移):又称噪声性耳又称噪声性耳聋,长期暴露在强噪声环境,导致内耳器官发聋,长期暴露在强噪声环境,导致内耳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无法恢复暴露前的听阈。噪声生器质性病变,无法恢复暴露前的听阈。噪声性耳聋有性耳聋有2个特点:个特点:需要一个持续的累积过程;需要一个持续的累积过程;无法治愈。无法治愈。暴振性耳聋暴振性耳聋(急性噪声性耳聋急性噪声性耳聋):高强噪声(超高强噪声(超过过140 dB)第6页/共27页听听 力力情情 况况耳聋耳聋标准标准轻轻 度度耳耳 聋聋中中 度度耳耳 聋聋显著显著 耳聋耳聋重度重度 耳聋耳聋极端极端耳耳 聋聋
4、 听力损失听力损失dB(A)2525-4040-6555-7070-9090*听听力力损损失失:国国际际标标准准化化组组织织规规定定,用用500、1000和和2000 Hz听听力力损损失失的的平平均均值值来来表表示示,用用听听力力阈阈级级衡衡量。量。*听力阈级:听力阈级:指耳朵可以觉察到的纯音声压级指耳朵可以觉察到的纯音声压级。表表1 噪声对听力的影响噪声对听力的影响第7页/共27页与噪声性听力损与噪声性听力损失失有关的因素:有关的因素:噪声强度、频率、接触时间噪声强度、频率、接触时间第8页/共27页噪声可能诱发疾病,这与人的体质、噪声强度和频率有关。噪声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大脑皮层的兴
5、奋与抑制的平衡失调,导致条件反射异常,使人感到疲劳、头昏脑胀等,如果这种平衡失调得不到及时恢复,久而久之,就形成牢固的兴奋灶,导致神经衰弱症。危害二:危害二:噪声可以诱发疾病噪声可以诱发疾病第9页/共27页噪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还会影响其它器官*心脏病*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伤害视觉功能*对血液成分造成影响*对儿童的智力发育造成影响第10页/共27页大型喷气式飞机以超声速低空掠近时,由于空气冲击波引起强烈噪声会使地面建筑物受到很大损伤,烟囱倒塌和建筑物被破坏,如墙壁开裂、窗玻璃和瓦损坏等。危害三:危害三:噪声损害设备和建筑物噪声损害设备和建筑物第11页/共27页低于40dB
6、,影响较小;40-45dB,睡眠人的脑电波就出现觉醒反应;高于55dB,严重干扰睡眠;60dB的噪声可使 70%的人从睡眠状态中惊醒。危害四:危害四:影响睡眠影响睡眠第12页/共27页噪声干扰语言:噪声干扰人们谈话、听广播、打电话、上课、开会等。在噪声很大的车间里,人们无法用语言表达思想,特别当被掩盖危险报警声信号时,容易发生事故。(掩蔽效应)掩蔽效应)噪声降低劳动生产率:在强噪声环境工作,心情烦躁,干活容易疲劳,反应迟钝,导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在噪声刺激下,人的注意力不易集中,不仅影响工作速度,降低工作质量,而且容易出差错,甚至出事故。第13页/共27页2.噪声控制噪声控制声源传播途径传播途
7、径接收器接收器抑制抑制噪声源噪声源控制控制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保护保护接收器接收器2.1 噪声控制的途径噪声控制的途径第14页/共27页从声源降低噪声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段选用发声小的材料制造机件改革设备结构改革传动装置改革生产工艺噪声控制技术手段一:噪声控制技术手段一:声源降低制噪声声源降低制噪声第15页/共27页最常用的方法最常用的方法闹静分开闹静分开利用声源的指向性降低噪声利用声源的指向性降低噪声利用地形地物降噪利用地形地物降噪绿化降噪绿化降噪利用声学控制手段降噪利用声学控制手段降噪吸声、隔声、消声吸声、隔声、消声噪声控制技术手段二:噪声控制技术手段二:声传播途径中的控制声传播途径中的控制第
8、16页/共27页利用声学手段降噪实例(隔声)利用声学手段降噪实例(隔声)北京轻轨铁路两侧的声屏障北京轻轨铁路两侧的声屏障第17页/共27页利用声学手段降噪实例(隔声)利用声学手段降噪实例(隔声)隔声窗第18页/共27页利用声学手段降噪实例(消声)利用声学手段降噪实例(消声)第19页/共27页利用声学手段降噪实例(吸声)利用声学手段降噪实例(吸声)第20页/共27页利用声学手段降噪(吸声)利用声学手段降噪(吸声)第21页/共27页防护面具防护面具耳塞耳塞防声棉防声棉耳罩、头盔耳罩、头盔隔声岗亭隔声岗亭噪声控制技术手段三:噪声控制技术手段三:接收器的保护措施接收器的保护措施第22页/共27页耳罩、
9、护耳器、头盔耳罩、护耳器、头盔第23页/共27页耳罩、护耳器、头盔耳罩、护耳器、头盔第24页/共27页2.2 噪声控制的程序调查声源及污染状况:分析频率及时域特性选择噪声允许标准(据噪声源和所影响环境)设计控制方案(据降噪量和噪声频谱特性)工程评价:声质量评价、经济、适应性评价工程实施后,综合分析评价是否达标第25页/共27页 嗡嗡噪音:是指人耳无法听到的持续、扩散性低频交流噪音的总称,据报道这种奇特噪音现象出现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一些噪音源已被测定,比如研究人员发现美国新墨西哥州陶斯地区有该噪音,因此该噪音也被命名为“陶斯嗡嗡噪音”。这种奇特的噪音存在于世界各地,尤其在欧洲地区最多,在夏威夷岛的嗡嗡噪音与火山作用有密切关系,但记录到的噪音却与火山地区相隔数十英里之遥。嗡嗡噪音经常被描述为一种听起来像柴油机空转时发出的声音,很难用麦克风探测记录,至今科学家仍无法准确解释其成因和来源。第26页/共2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7页/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