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绪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篇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绪论.ppt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西方建筑体系 古希腊建筑-11BC2BC 古罗马建筑-8BC 4AD 中世纪建筑-4AD15AD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15AD16AD 巴洛克时期建筑-16AD17AD 古典主义建筑和洛可可风格-17AD18AD 现代主义建筑-19AD20AD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20AD至今三、学习外国建筑史的意义1、了解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了解历史规律;2、培养浓厚的建筑兴趣;3、掌握系统的建筑思想及理论;4、初步确立自己的建筑观;5、提高分析评价建筑的能力;6、提高建筑创作水平。第1页/共17页第一篇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第一章 古代埃及的建筑一、自然状况 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两岸,
2、气候炎热少雨,北部地区是沙漠,南部地区是陡峭的山岩,木材奇缺。二、人文状况1、宗教:早期为原始拜物教崇拜高山大漠长河;后来为多神教阿蒙(太阳神)、玛待(众神之母)、孔斯(月神)。2、社会:奴隶主中央集权专制制度。法老掌握神权是最高统治者,社会阶层依次是:法老-僧侣-军官-农民-奴隶。3、文字:象形文字。4、历史时期:BC3500河西岸,陆续出现一些奴隶小国,BC3000埃及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首都位于下埃及的孟菲斯圣。BC16由于战争迁都上游的底比斯BC16,被波斯帝国消灭。古埃及建筑史可划分为:古王国时期(27BC(27BC22BC)22BC)、中王国时期(21BC(21BC18BC)18B
3、C)、新王国时期(17BC(17BC11AD)11AD)。第2页/共17页三、建筑实例(一)古王国时期(27BC(27BC22BC)22BC)建筑代表:金字塔。最初是仿照住宅的“玛斯塔巴”(MASTAB)式,即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经多层阶梯状金字塔逐渐演化为方锥体式的金字塔陵墓。多层阶梯状金字塔以在萨卡拉的昭塞尔(Zoser)金字塔为代表。在墓群的祭祀厅堂及附属建筑上仍有木构痕迹。方锥形金字塔以在吉萨的三大金字塔:库夫(Khufu)、哈夫拉(Khafra)、孟卡乌拉(Menkaura)为代表,金字塔墓主要由临河处的下庙、神道、上庙(祭祀厅堂)及方锥形塔墓组成。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4、大斯芬克斯。昭塞尔吉萨金字塔群斯芬克斯第3页/共17页玛斯塔巴阶梯金字塔弯曲金字塔吉萨金字塔群金字塔的演化:第4页/共17页金字塔的演变特点:1 1、型制:平台式阶梯式方锥型;2 2、作用:功能实用型(死者住宅)艺术纪念型(法老纪念碑);3 3、材料:土坯砖石材,更适合纪念性建筑;4 4、装饰手法:仿木柱饰石材风格,简洁,稳定;5 5、祭祀厅堂:由墓顶转向塔前,位置重要性相对下降,突出纪念 意义;6 6、构图:由平缓向集中式高耸发展,更适合纪念性建筑;7 7、对待死者:由祭祀向纪念发展,强调崇拜。祭祀厅堂由墓顶塔前,由祭祀功能转为纪念功能,由重要变为次要。第5页/共17页(二)中王国时期(21
5、BC(21BC18BC)18BC)建筑代表:崖墓峡谷里的陵墓。首都迁到上埃及的底比斯,在窄狭的峡谷的峭壁上开凿出石窟陵墓,如曼都赫特普三世(Mentuhotep)墓。型制:规模宏大的神庙祭祀厅堂成为建筑的主体,布置在悬崖前,在严整的中轴线上按纵深序列布局,大厅采用梁柱结构,加强了内部空间的作用,最后一进是凿在悬崖里的圣堂,悬崖被巧妙地组织到陵墓的外部形象之中。特点:1、地理条件对建筑形式的影响,底比斯地区峡谷窄狭、多悬崖崖墓;2、用梁柱结构建造了比较宽敞的内部空间(祭祀厅堂)更适于纪念性的艺术要求,结构技术的发展梁柱结构;3、轴线空间序列布局渲染气氛,适合纪念性建筑的要求;4、雕刻技术高超:强
6、调内部空间的重要意义;5、复杂的宗教已大体形成,皇帝崇拜已经渐渐摆脱了原始拜物教,祀庙中神仪典的重要性超过了皇帝威力的象征性形象。第6页/共17页曼都赫特普三世墓第7页/共17页(三)新王国时期(17BC(17BC11BC)11BC)建筑代表:太阳神庙。形成适应专制制度的宗教,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著名的太阳神庙,如卡纳克和鲁克索的阿蒙(Amon)神庙。其布局沿轴线依次排列高大的牌楼门、柱廊院、多柱厅(神殿)、密室和僧侣用房等。庙宇的两个艺术重点:一是多柱厅神殿内神庙的建筑艺术重点已从外部形象转到了内部空间,二是从雄伟阔大而简洁的纪念性转到内部空间的神秘性与压抑感。典型型制:沿着纵
7、深轴线依次排列着高大的门围柱式院落层层次次的大殿(大殿里有许多粗壮的石柱)僧侣用房、庙前有两旁排列着斯芬克斯(头号首狮身像)的神道,和象像征太阳神的方尖碑,神殿内部石柱粗大密集,空间逐层缩小,光线昏暗气氛神秘。卡纳克神庙第8页/共17页鲁克索阿蒙神庙第9页/共17页两个艺术重点:大门和大殿 1、大门外部的实体的,富丽堂皇,戏剧性,喧闹热烈。包括牌楼门及其门前的神道及广场,是群众性宗教仪式举行处,力求富丽堂皇而隆重以适应戏剧性的宗教仪式;门的样式是高大的梯形,石墙夹着不大的门道,门前有一两对皇帝的圆雕坐像和方尖碑。尺度宏大给人以压抑感,它们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形成丰富的构图。突出大门的高大,厚重
8、。2、大殿内部的空间的处理。是少数人膜拜皇帝之所,力求幽暗而威严以适应仪典的神秘性。大殿里布满了粗壮高大的柱子,中间两排柱子人为地加高形成高侧窗,窗口有石栅,光线散落在地面上、柱子上,缓缓变换,使大殿里充满了神秘虚幻的气氛,大殿里的浮雕、圆雕以及顶棚的夜空处理,处处给人以恩主的威仪,颜色鲜艳,尺度很大,朝圣的人无法知道这大殿有多大,仿佛每棵柱子后面都连着更远的空间,于是心理受到强烈的压近,甚至觉得恐惧,这时才隐约看到正中的皇帝坐像。第10页/共17页四、古埃及建筑的成就和艺术特点 1、奴隶主中央集权制给贵族以物质力量,从而创造出的建筑形象逼人;2、掌握了突出建筑纪念性的基本构图原则;a、规模尺
9、度宏大(大于人体4倍的物体会有压抑感,而压抑感是崇拜的起点);b、形体简单、稳定多为几何体。如:金字塔、神庙的大门;c、轴线明确对称按纵深序列布局;d、利用纵深构图渲染气氛;e、气势宏伟、严肃、永恒、兼有压抑神秘。3、利用大自然来加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如大漠中的金字塔,峡谷中的崖墓。第11页/共17页第二章 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一、自然状况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也就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下游),和伊朗高原,是亚非欧三洲文化交会的地域,气候炎热多雨,盛产粘土,缺乏木材和石材,建筑常有土夯的台基。二、人文状况 历史:约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四世纪。包括早期的阿卡德苏马连文化,以后依
10、次建立的奴隶制国家为古巴比伦王国(19BC一16BC)、亚述帝国(8BC7BC)、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539年)和波斯帝国(公元前6前4世纪),这一时期是两河下游文化最灿烂的时期。这个纷乱复杂的历史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但没有形成稳定的有长远影响的建筑传统,外来的各种建筑文化常常揉杂在一起。三、建筑技术成就 两河流域缺石少木,故从夯土墙开始,至土坯砖、烧砖的筑墙技术,并以沥青、陶钉、石板贴面及琉璃砖保护墙面,使材料、结构、构造与造型有机结合,创造了以土作为基本材料的结构体系和墙体饰面装饰方法,集技术、艺术、功能于一体反映建筑的结构逻辑。第12页/共17页四、代表性建筑 (一)山岳台(Zigg
11、urat)(Ziggurat),又译为观象台、月神台、庙塔是古代西亚人崇拜山岳、天体、观测星象而建的多层塔式高台建筑。型制土坯砌筑或夯土的多层高台,外形呈阶梯状,四角正对方位,顶上有神堂,由阶梯或坡道到达台顶,坡道有正对着主体的,也有沿正面左右分开的,成螺旋式的。乌尔的山岳台基底为6545m,总高21m,生土夯筑,外贴一层砖饰面。乌尔的山岳台 作用山岳台既是宗教建筑又是科教建筑,是早期的多功能高台建筑。宗教意义崇拜天体山岳 科教意义观测星象 构图“山的住宅”集中式高耸构图纪念性形象与金字塔相似。第13页/共17页(二)亚述帝国的萨艮王宫(Sargon)(Sargon)由210个房间围绕30个院
12、落组成,防御性强。由四座碉楼夹着三个拱门的宫城门,为两河下游的典型建筑形式。门洞处的人首翼牛雕像(又称五腿兽)很有特色。(三)新巴比伦王国的新巴比伦城及其城北的伊什达(Ishtar)城门,用彩色琉璃砖装饰。采用在大面积墙面上均匀排列、重复动物形象的装饰构图。王宫内建有“空中花园”。巴比伦伊什达城门(侧视图)巴比伦伊什达城门(复原图)第14页/共17页(四)波斯帝国的帕赛玻里斯(Persepolis)(Persepolis)王宫型制:依山建于高12米,面积约450300的大平台上。大体分三个区域:北部是两个仪典性的大殿接待厅和百柱厅,东南是财库,西南是后宫,三者之间以一个“三门厅”作为枢纽,布局整齐但无轴线关系。仪典大厅的柱长细比很大,石柱雕刻精致。艺术水平很高,但有损建筑的结构逻辑。帕赛玻里斯王宫第15页/共17页五、古西亚建筑的特点与成就1、西亚建筑属高台建筑,建筑材料以粘土为主;2、饰面技术:少数题材反复使用 构图图案化不作写实的背景 不表现空间等 完全符合琉璃砖大量模制的生产特点和小块拼镶的施工工艺,它们的平面感很强,适应于土坯墙建筑的结构逻辑。第16页/共1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7页/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