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咨询的常用技术.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0026439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PTX 页数:214 大小:83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心理咨询的常用技术.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14页
学校心理咨询的常用技术.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心理咨询的常用技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心理咨询的常用技术.pptx(2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贯注与倾听技术一、贯注与倾听技术 定义 指咨询者全神贯注地听取来访者的叙述,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及体势变化,并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表达对来访者叙述内容的关注与理解。第1页/共214页内容说明内容说明贯注与倾听是心理咨询中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首要条件之一。倾听不同与一般社交谈话中的聆听。正确的倾听要求咨询员以机警和共情的态度深入到来访者的烦恼中去,细心注意来访者的所言所行,注意对方如何表达自己的问题,如何谈论自己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对所遇问题做出反应。还要注意来访者在叙述时的犹豫停顿、语调变化以及伴随言语出现的各种表情、姿势、动作等,从而对言语做出更完整的判断。第2页/共214页 贯注

2、与倾听,不仅在于听,还要有适当的反应。反应包括言语的,如“是的”、“噢”、“说下去”、“我明白了”、“你再说的更详细些”,等等。也包括非言语的,如身体微微前倾,做开放姿态,目光注视对方(但不能长时间的直视),时而点头表示理解,面部表情随着来访者情绪的变化而变化。第3页/共214页功能功能 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鼓励来访者进行宣泄,开放自己,坦诚表白。澄清问题,促进咨询员对来访者的 理解和来访者对自己的了解。第4页/共214页使用时机与注意事项使用时机与注意事项 贯注与倾听贯穿于心理咨询的任何阶段,并伴随其他技术(具体化、情感反应、简述语义、复述等)共同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心理咨询过程也是贯

3、注与倾听的学习过程。使用贯注与倾听技术要注意防止以下几点偏颇:第5页/共214页急于下结论 有些初学者往往在真正了解来访者所叙述的事情真相之前,便急于下结论,提供咨询意见。这有许多弊端:第6页/共214页首先,来访者感到咨询员没耐心听自己的述说,会因为讲话被打断而扫兴,容易影响咨访关系的建立。其次,咨询员对来访者问题的把握会因此不够全面、准确。若来访者意识到了这一点,就会对咨询员所作的判断和提供的意见表示怀疑。第三,由于倾听不够,咨询员对来访者的个性、思维方式、情感特点等就可能了解不多、把握不准,从而影响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7页/共214页轻视来访者的问题 有些初学者缺乏共情,认为来访者的

4、问题是小题大作、无事生非、自寻烦恼,因而流露出轻视、不耐烦的态度。第8页/共214页 虽然有些来访者的问题在他人看来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对于来访者而言却是一个困扰他的难题,因为他的思维方式、认知模式影响了他对事物做出客观、理智的评价,这也就是心理问题的特点。对于咨询员来说,重要的是如何让来访者真实地感知到问题的性质,转变其观念。轻视来访者的问题,某种意义上说明咨询员还不了解心理问题的实质,另一方面也说明咨询员还缺乏共情的特质。第9页/共214页干扰、转移来访者的话题 初学者在了解情况尤其是寻找问题根源时,由于把握不准问题背后所潜藏的东西,不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常常打断来访者的叙述而转移话题,结

5、果搞得来访者无所适从,不知道说什么好。正如一幅漫画所讽刺的,有一个打井的人,眼看快要出水了,他却放弃了前期的努力,去挖第二口井、第三口井这种缺乏耐心,随意干扰、转移来访者话题的做法,是需要加以警惕的。第10页/共214页 作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 有些初学者喜欢对来访者的所言所行作正确与否或道德上的评判。比如,“你讲话怎么有这么多的口头禅”,“你这种想法是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这件事明明是你错了,你还说别人的不对”,“你这种价值观念是不正确的”,等等。并非说不能作这样的评判,但这样的评判一是不要轻易下;二是不要在来访者还在叙述问题时就讲;三是不要仅仅只下判断而没有具体而有说服力的解释;四是尽量少下

6、或者改用别的方式。一般来说,如果咨访关系建立得较好,咨询员的分析适时适度,有根有据,则效果较好,否则可能会起反作用。初学者必须认识到,来访者是来求助的,而不是来听批评、指责的。最好让来访者自己来评价,而不是由咨询员把自己的价值观念、是非标准强加于他。第11页/共214页练习题练习题【1】试分析咨询员的下列回应:来访者: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是一个虚伪的人。她表面上喜欢我,骗取我对她的信任,可背地里为了她的儿子能保送进重点中学,利用职权出卖了我(忿忿不平地捶桌子)。老师平时总是对我们说,待人要真诚,为什么她自己就不能真诚待人呢?第12页/共214页咨询员1:(面对来访者,开放的身体姿势,身体稍微前倾,

7、目光与来访者接触,偶尔点头表示对来访者的理解)嗯,你能不能具体谈一谈事情的经过?咨询员2(打断来访者的谈话)你怎么能用“骗取”这样的字眼来形容老师呢,这样是不礼貌的。咨询员3:(面对来访者,身体后仰,眼神游离不定)第13页/共214页参考答案:咨询员1(正确)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传达对来访者的关注与倾听,并鼓励来访者继续谈下去。咨询员2(不正确)转移来访者话题,并对来访者作了价值评判。咨询员3(不正确)急于下结论,提忠告,不利于咨访关系的建立。第14页/共214页 二、简述语义技术二、简述语义技术 定义简述语义(paraphase),又称释义或说明,是指咨询员把来访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

8、整理,再反馈给来访者。第15页/共214页 内容说明简述语义应简洁、明了。有些来访者因受问题或情绪困扰过久,刚来到咨询室时思维混乱,语言杂乱无章,甚至自己都不知所云。咨询员选择来访者所表达的实质性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有“拨云见日”之效。对于某些带有敏感性的词汇和一些重要的词语,仍以来访者用过的词汇为好。第16页/共214页 功能 检查咨询员对来访者问题的理解程度。来访者有机会重新解释自己的思想,重新探索自己的问题,深化谈话内容。有助于来访者更清晰的做出决定。第17页/共214页 使用时机与注意事项 简述语义适用于咨询的初期。使用简述语义技术时需注意:能够抓住来访者言语或思想的实质进

9、行简述。能完整概括来访者的叙述,不遗漏重要信息,力求简洁、明了。第18页/共214页 练习题 【1】对咨询员的下列回应做出评价 来访者:我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我想我在各方面都应该做的最好、最优秀我希望别人在谈起我时会说:这姑娘什么都行,又聪明又能干,特讨人喜欢。可是,总是事与愿违,我似乎什么都没做好,老师不喜欢我,同学关系也不满意,我快烦透了。咨询员:你希望自己做什么都能做好,让别人觉得自己挺聪明、能干,希望别人喜欢自己,对吗?第19页/共214页 来访者:嗯,差不多吧,我什么都想做的十全十美。咨询员:愿做一个完美的、无可挑剔的人?来访者:嗯(点头)。第20页/共214页 参考答案:咨询员

10、两次发言用的都是简述语义技术。第一次是对前面来访者的大量谈话内容的总结,使来访者对自己问题的实质进一步思考,第二次说明使双方对问题的实质的认识都得到了深化。第21页/共214页 【2】使用简述语义技术回应来访者的叙述。来访者:我和女朋友已经相爱半年了,可我父母有不同意见,我母亲喜欢我女朋友,但我父亲反对我大学里谈恋爱,我为此很烦恼,书也看不进,晚上常失眠,不知怎么办好!第22页/共214页 参考答案及评析:咨询员1:你的父亲反对你和女朋友的事 (不正确,过于笼统)咨询员2:你认为你和女朋友彼此相爱,你母亲也同意,但你的父亲不赞成,因为他不希望你在大学期间谈恋爱,是这样吗?(正确,咨询员以简明的

11、话语把来访者的思想反馈给了来访者)咨询员3:父亲反对你恋爱,你非常恨他。(不正确,咨询员3用的不是简述语义技术,而且有些主观武断)第23页/共214页 三、情感反应技术 定义 指咨询员细心辨别来访者言语与非言语行为中明显或隐含的情感,并将其反馈给来访者,以便协助来访者觉察和接纳自己的感受。第24页/共214页 内容说明 情感反应技术往往包括三到四个部分:人称代词“你”;感受性的动词,如“你觉得”“你似乎感到”;情绪性的字眼(常是情绪名称),如“愤怒”、“悲伤”等;有时还有附加的说明、解释部分。第25页/共214页 来访者所使用的情绪性词语,是观察其对周围环境认知的很好线索。比如某来访者谈及自己

12、的某同学时,可能用“他可真有趣”或“他真令人讨厌”这样的词语,这些情绪性词语往往表达了来访者的心境。咨询员可由此了解到来访者的思想、情感,同时通过自己的情感反应,使来访者获得更为清晰的感知。来访者在面谈中往往会出现混合情感或矛盾情绪,如“我很想去找个女朋友,可心里又有些怕,感到很矛盾。”发现来访者身上这些混合情绪的涵义及其影响程度,对于咨询来说意义颇大。富有技巧的咨询员常常善于寻找来访者困扰中的矛盾情绪予以突破,这样有助于来访者尽快地觉察自己的问题。第26页/共214页 功能 情感反应技术的基本作用就是引导来访者注意和探索自己此时的感受和情绪体验,或把这些感受和与之伴随的情景、事实联系起来,达

13、到对自己的整体性认识。有时,情感反应也有稳定来访者心情的作用。例如,“换句话说,你讨厌他的莽撞粗鲁”;“你对妈妈有一种既亲近又嫌恶的感情”;“本来你就对他有些不中意,现在反而是他先提出分手,你感到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咨询员利用这些语词所做的情感反应,便对稳定来访者的情绪具有积极作用。第27页/共214页使用时机与注意事项情感反应技术往往与简述语义技术一起使用。一般来说,咨询员对来访者的情感与思想的反应是同时的。如“你说你的同事在背后挑拨是非”,这是一句简述语义;而“你似乎对他非常气愤“,是情感反应技术;“你的同事在背后挑拨是非,你为此感到非常气愤,是这样吗?”则是两种技术合用。两种技术的区别在

14、于简述语义技术着重于来访者言谈内容的反馈,而情感反应则着重于来访者的情绪反应。第28页/共214页 练习题【1】用“你感到”开头,写出一个准确反映来访者情感的回应句子。来访者(受训练的售货员):我的脸红问题控制了我的整个生活。我努力避开教练员的视线,这样我就可以不被提问,而且,我退缩着不敢参加小组讨论。因为有这样的举止,我感到自己很没用。第29页/共214页参考答案:咨询员:你感到害怕,脸红是你生活中的大事,而且你感到自己是个相当不适应的人,你避免被提问和参加小组讨论。来访者(14岁女孩):我希望拥有朋友,希望人家喜欢我。为了受人欢迎,我费了很大的劲,但别的女孩不是不理我,便是取笑我。她们为什

15、么要一直伤害我?我做错了什么?第30页/共214页参考答案:咨询员:你感到迫切需要朋友,需要被人喜欢,可是尽管你用了很大努力,其他女孩仍然不理你、嘲笑你。这确实伤害了你,你在想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2】对以下来访者的叙述,用“你感到因为”的格式作出恰当的情感反应。来访者(女学生):这对我不容易。以前我从来没和其他人谈论过我的家庭,我父母很可能不喜欢我跟你谈论他们,而且我会感到不忠实。无论怎样,我不知道我该做什么。第31页/共214页参考答案:咨询员:你感到不能轻松自如,不能肯定该如何进行下去,因为你以前从没有与其他人谈论过你的父母,你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会赞成,你也不知道这样谈论他们是不是妥当。

16、来访者(男学生):一想到要去校园我就紧张不安。不知怎么的我好像害怕每一个人,只想离开他们,当我像这种状态的时候,即使我真的去了,每个人也都会发现我有什么毛病。第32页/共214页参考答案:咨询员:一想到要去校园你就感到不安,因为不知怎么的,你觉得似乎有点害怕别人,只想离开他们。而且你感到即使你真的作了努力,他们也会注意到你有毛病。第33页/共214页【3】咨询员对来访者的下列回应是否恰当:来访者(男青年):我和他们一样出色,可他们似乎认为他们可以欺侮我。哼,他们不能,我也有我的权利。我被人看得一钱不值,我很恼火,我再也不能忍受了。咨询员:你感到你受到欺侮,被人小看了,这使你很气愤。第34页/共

17、214页参考答案:恰当。该反应准确表达了来访者气愤恼火的情绪。来访者:我似乎处在一种双重困境中。我越努力就越不自然;而如果我不努力,我就会讨厌这种咨询的方式。看来无论怎样我都会失败,这真让人泄气!咨询员:你感到泄气,觉得自己处在一种必败的境地,因为你不喜欢努力,以免表现出生硬,你也不喜欢不努力,以免表现得很糟糕。第35页/共214页参考答案:恰当。咨询员首先分辨了来访者的情感,再用“因为”引出了对来访者情绪反应的原因分析,即内容简述。第36页/共214页 四、具体化技术 定义 指咨询员协助来访者准确、清楚地了解个人所表达的思想、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第37页/共214页内

18、容说明具体化技术使人们联想到要寻找具体的事物,但心理咨询中具体化的含义不止于此。在咨询中具体化是要找出事物的特殊性,事物的具体细节,使重要的、具体的事实及情感得以澄清。咨询者使用具体化技术,要注意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澄清具体事实;二是搞清楚来访者所说的词汇的具体含义。第38页/共214页在来访者的叙述中,经常存在模糊、混乱、矛盾、不合理的地方,这往往是引起来访者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要运用具体化技术,搞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或者对方当时究竟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情绪、情感的变化等,澄清当时的具体事实。还有的时候,来访者会使用一些与其自身环境背景有关的词汇,这些词汇往往具有特定

19、的含义,咨询者一经发现就应及时了解其含义,避免来访者含糊、概括地对自己进行界定。第39页/共214页 咨询员要促进来访者准确地讲述其所面临的情境及对情境的的反应,可以借用开放式方式实现,如:“你的意思是”“你说你觉得你能说得更具体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所说的是指什么?”“你能给我举个例子吗?”等等。第40页/共214页 此外,会谈的基调和深度也常常与会谈中是否涉及到具体问题有关,因而具体化技术决定着咨询的质量,并且影响到咨询关系的建立。只有在咨询过程中真正理解对方的经历、处境、感情等,才可能达到共情的境地。第41页/共214页 功能 具体化技术的功能在于:借助于具体化技术,咨询员可澄

20、清来访者所表达的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及问题,把握真实情况,同时亦使来访者弄清自己的所思所感。具体化过程的本身也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没有具体化这种技术,把握的信息很可能是模糊的、错误的,从而很难使咨询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第42页/共214页 使用时机与注意事项具体化技术常常在如下情境中使用:1.问题模糊的情境。当来访者谈到自己的问题时往往会用一些含糊的字眼,如“我烦死了”、“我感到绝望”等。当来访者被自己的某种情绪所笼罩时,通常就陷入困扰之中。有时来访者表达不清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或者自己也搞不清楚事情到底是怎样的,自己究竟是怎么想的,这时他们所体验到往往是一种不确定、模糊的感觉。咨询员此时的任

21、务,就是要使这种模糊的情绪、思想逐渐清晰起来。第43页/共214页2过分概括化的情境。当来访者用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思维方式待人看物的时候,如当来访者把对个别事件的意见上升为一般性的结论,把对事物的看法发展到对某人的看法,把有时演变为经常,把过去扩大到现在和未来时,咨询员就需要运用具体化技术深入了解事情的真相,帮助来访者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和本来面目。第44页/共214页 3概念不清的情境。同样一句话、一个概念、一个词,其含义或程度会因人而异,有时甚至相距甚远。在咨询过程中,如果发现来访者的说话比较杂乱和空泛时,咨询员可以用具体化技术予以澄清,层层解析,由表及里,这样不仅有助于咨询员对来访者所述

22、问题的了解,也有助于来访者的自我认识。如有位来访者不断强调自己得了“强迫症”,经过咨询员的具体询问,了解到来访者其实只是有了几次重复关门的回忆,其程度远远没有达到“强迫”的地步。第45页/共214页使用具体化技术时应当注意:一般来说,大多数来访者是愿意讲出具体的事情、经历或情绪体验的。但当某些情绪体验对来访者影响极大,他们有可能因此而受到很深伤害时(如受虐待或遭强暴的痛苦体验等),这时就不应马上与来访者讨论具体的事情与经历。第46页/共214页 另一方面,咨询员本身的反应要针对来访者特殊的、独一无二的情况进行,不可随便使用一些常见的和普遍性的词汇,或随便给人贴上标签。如 “我觉得你太自卑”、“

23、你的性格过于内向”、“你是个悲观主义者”等。咨询员的反应往往会对来访者产生很大影响,起到暗示、强化、评判的作用,因而在作出反应时需格外谨慎。第47页/共214页练习题 【1】咨询员对当事学生的下列回应使用了什么技术?请略加分析。当事学生:我觉得很苦恼,班里的同学们对我不好。咨询员:你说班里的同学们对你不好,是谁对你不好?在哪些事情上对你不好?你能给我举些具体例子吗?当事学生:有几个同学老喜欢开我的玩笑,有两次把我弄得很难堪。咨询员:还有吗?当事学生:我想有一两个知心朋友,在班里却一直未能如愿。第48页/共214页参考答案:使用了具体化技术。经过咨询员的具体询问,可以发现来访者的问题根源在于过分

24、概括化的思维,一是把个别人扩大到全班同学,二是把开玩笑当作对自己不好。这样一来,影响了对同学对集体的看法,使人际关系出现不和谐,进而影响到个人的情绪。第49页/共214页【2】咨询员对来访者的下列回应使用了什么技术?请略加分析。咨询员:你说你有些事要反复去想,总是放心不下,那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来访者:反正看书时看着看着就看不下去了。(含糊地回答)咨询员:那么最近一次看书时,你看见什么就反复去想呢?来访者:比如看到一个化学公式,我就想为什么会产生二氧化硫?以前的知识我是不是还记得?然后又想,为什么两个氧和一个硫相结合,而不与两个硫结合。由这儿又想到氧原子和硫原子的电子数第50页/共214页参考答

25、案:使用了具体化技术。“有些事要反复去想”,有可能属于强迫性思维。但如果不具体询问,便很难作出准确判断。第51页/共214页【3】咨询员对来访教师的下列回应使用了什么技术?请略加分析。来访的教师:我这个学生简直不可救药了!我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咨询员:你能告诉我这个学生都有什么具体表现吗?来访的教师:比方说他上课时不好好听讲,爱做鬼脸引同学哄笑;时常不做作业;跟家长撒谎;欺负别的同学;经常迟到早退第52页/共214页参考答案:使用了具体化技术。经过具体询问,咨询者了解了当事学生的具体问题,同时也使来访的教师在叙述过程中澄清了一些个人的认识。第53页/共214页 五、共情技术定义 共情(emp

26、athy)一词,中文有多种译法,如同感、共感、同理心等。简言之,指咨询员一边倾听来访者的叙述,一边进入来访者的精神世界,能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体验这一精神世界,并且能跳出来以言语准确地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第54页/共214页 内容说明共情被认为是心理咨询中咨访关系建立的首要因素,是咨询的基本特质。它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转换角度,真正使自己“变成”来访者,用他的眼睛和头脑去知觉、体验、思维。按罗杰斯的看法,共情就是“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己的精神世界一样”。设身处地地倾听来访者的叙述。第55页/共214页 回到你自己的世界中来,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你从来访者那里觉察到的东

27、西做一番整理,理解他们。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做出反应,引导来访者对其感受做进一步的思考。在反应的同时留意对方的反馈信息,必要时应直接询问对方是否感到自己被理解了。第56页/共214页 共情的功能 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修正咨询员对来访者的理解。协助来访者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了解自己内在深层的想法和感受。第57页/共214页 使用时机与注意事项心理咨询专家按照不同的水平,对共情做了分类,不同类型的共情其使用要求是不一样的。伊根把共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初级的共情”,一种是“高级准确的共情”。为了说明伊根所说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共情,我们举一个例子。第58页/共214页 一位男性来访者长期在外

28、工作,一次回家后发现妻子有外遇,愤怒之下砸了家里的东西。他在谈及此事时说:“我当时气极了,真想把家里的东西全部砸了,不过了”(他的双眼蒙上了一层雾气,十指痉挛似地扭在一起)(初级共情的反应)咨询者:我可以理解你当时的这种心情 (高级准确共情的反应)咨询者:要是我也可能会这样想你是不是觉得这件事对你的伤害太大了?第59页/共214页 在这个例子中,在初级共情的水平上,咨询者认识到来访者又重新体验到了事情发生时的情。咨询者的反应是以其自身为参照系统的,是在与来访者交换自身体验的水平上进行的。而在高级准确的共情水平上,咨询者设身处地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并进一步引导来访者,使对方的思维不是一般地停留在

29、原水平之上。在会谈中若能适当地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加速咨询的进展。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地选择时机,对对方缺乏理解,同样的方式却可能对咨询起破坏作用,也就是说运用高级准确的共情可能增加咨询过程中的风险因素。第60页/共214页卡可夫则把共情分成5种不同水平,从有害的反应(第一层次)到交换式的反应(第三层次)再到累积的共情(第四、五层次)。下面举例来说明这5种层次的反应。来访者:我觉得很难过、很难过,因为我从来没担心过高考,就算想,也只是估计自己能不能取得优异成绩。唉!想不到居然名落孙山,真是越想越不服气。第61页/共214页 今年的高考其实并不难,班上成绩中等的人都考入了大学,没想到一向佼佼者的我我觉

30、得考试根本就不能正确评估一个人的成绩,况且读书也不是为了考试,这样我也就想开了,决定参加工作算了,但我的父母却骂了我一顿,坚持说考上大学才有出息,一定要我参加补习班,然后再考。和他们争了几天,没有结果,我都烦死了。第62页/共214页 (第一层次)咨询员:你为什么感到如此悲伤?(第二层次)咨询员:你一向成绩很好,但想不到高考却失败了。(第三层次)咨询员:因为高考失败,所以你感到很失望,很难过。(第四层次)咨询员:因为高考失败,所以你感到很失望,很难过,也不清楚前面的路该如何走,心中很乱。第63页/共214页 (第五层次)咨询员:你一向成绩很好,从来没想到高考会失败,因此你感到特别失望与难过,也

31、有点气愤。与父母商量后,似乎非读书不可,但自己实在有点不甘心,因而内心很矛盾。从上例可见,第一层次的回答中,咨询员似乎根本没有留意当事人所说的话,而他问来访者为何这样悲伤,是个很不妥当的问题,反映了他不但没有留心倾听,而且还完全忽略了来访者所表达的重要感受。第64页/共214页 在第二层次的回答中,咨询员的反应虽然在内容上和来访者表面所说的一致,但他仅仅注意了来访者表面的感受,故在反应中只有内容上的复述,缺乏感情的响应。从他的反应中,可看出他的倾听不很准确,以致了解得不够全面。卡可夫认为,若在咨询过程中产生有效的结果,咨询员最起码要具有第三层次的共情。在此层次上,咨询员的反应与来访者表达的意义

32、和感受比较一致,但未能对来访者较深的感受做出反应,即没有对隐藏于言语背后的感受做出共情反应。第65页/共214页第四层次的共情程度较高。在咨询员的反应中,他表达的感受已深于来访者所能表达的感受,即咨询员把来访者深藏于言语背后的感受也表达了出来,因此来访者可由此来体验和表达起初未察觉和未能表达的感受,同时还可以掌握这些感受背后的涵义。第66页/共214页 达到第五层次的咨询员,做到了最准确的共情。无论在表面或深入的感受上,都很准确。上例中,他不但明白当事人很失望、难过这表面的感受,甚至连很深入的情感,如气愤、不甘心和矛盾等,也都做了准确的反应。此时,咨询员已能对来访者作全面而准确的共情了。第67

33、页/共214页在使用共情技术时,还应注意防止以下几种不良倾向:直接劝诫。如 “你应该这样”,“你应该谈这个问题,而不是谈那个问题”,等等。简单评判。如“我认为那是错误的”,“你太骄傲自大了”,等等。空洞说教。如“青年人必须志向远大,以工作为重,爱情需服从事业”,等等。第68页/共214页 贴标鉴与诊断。如 “你存在自卑情绪”,“你的行为方式是神经症性的”,等等。虚弱的保证,试图使来访者高兴。如“你的明天一定会比今天好”,“你一定能考入大学”,等等。排斥消极情感,不能接纳来访者的全部情感。如“你不应该吹牛”、“人不应悲观沉沦”,等等。第69页/共214页 练习题【1】咨询员能否进入来访者的参考框

34、架去充分感受来访者的思想、感情,是共情的重要前提。请确定下列咨询员的反应是否达到了“从来访者的参考框架出发”的要求。来访者:我已有一段时间不能集中注意力了,我父母非常希望我能在大学里取得成功,而我一想到辜负了他们的期望就很心烦意乱。第70页/共214页 咨询员1:你因为不能集中注意力而担心会使父母失望。咨询员2:在你上大学前,你是能有效学习的。咨询员3:不能集中注意力,你觉得辜负了你父母的期望,这确实令人心烦意乱。第71页/共214页参考答案:咨询员1(是);咨询员 2(不是);咨询员3(是)。【2】按照卡可夫关于共情的五个层次的分类,辨别下列咨询员的反应属于哪一层次。来访者:这是我第一次离开

35、家,在中学时,我过得很好,在家里我有不少很好的朋友,我不知道大学会怎么样?第72页/共214页 咨询员1:是啊,我们每一个人都总有一天要离开家,要长大的,这没什么了不起的。咨询员2:你喜欢以前的生活和朋友,现在你离家,不知道在这儿你会怎么样,有些茫然。咨询员3:你 看 上 去 又聪明又漂亮,你会过得很好的。第73页/共214页 参考答案:咨询员1的反应是评判性的,傲慢的,属于第一层次;咨询员2的反应是准确的,属于第四层次;咨询员3的反应只是一种渺茫的保证,没有完全认识到来访者的疑虑和茫然,属于第二层次。第74页/共214页 【3】请用高级共情回应来访者的下列叙述。来访者:我告诉你,我恨我的父亲

36、。我恨他,没有什么理由,我就是恨他。他是好人一个,有正义感,他从来没打过我,但是我就是恨他。不过恨父亲是件很不孝的事,特别是当没有理由恨他的时候。这使我感到烦恼、不安、担忧。第75页/共214页 咨询员1:当然你会感到罪恶感,特别是找不到理由恨他的时候,更会使你感到忧虑。不过你只看到恨他的这一面,其实你之所以会有罪恶感,证明你仍然爱他。咨询员2:没有理由地恨你父亲,使你感到有罪恶感,也使你感到忧虑、担心。第76页/共214页参考答案:咨询员1正确反映了来访者自己未觉察到的感受,属于高级共情反应;咨询员2使用的是简述语义技术,而非高级共情反应。第77页/共214页六、探询技术定义指咨询者帮助来访

37、者积极认识、思考其成长中的挫折与障碍,帮助来访者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认清个人的愿望及克服困难的方法。第78页/共214页 内容说明探询是一个以讨论为基础、以启发为目标的积极思考过程。因此,它要求咨询者在帮助来访者认识与思考其当前困难、挫折与自我成长的关系时,多提问题,少加评论;多做启发,少做说教;多鼓励对方讲话,少讲个人意见;多提开放式问题,少提封闭式问题。当然,咨询员在使用探询技术时并非必然采取被动、消极的态度,完全认同来访者所讲的每一句话。第79页/共214页 与此相反,咨询员要学会以提问来 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以讨论来加深来访者对面临困难与自我成长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以便使其开阔视野,加

38、强自信,发展自我。采用探询技术不一定都使用开放式问题,咨询者也可以采取陈述、插话的方式。第80页/共214页 功能探询是心理咨询的必要手段与结果。探询技术的目的在于助人自省自明。探询不仅是一个使来访者自我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促使来访者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过程。换句话说,它旨在帮助来访者从不同角度思考其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及解救方法。第81页/共214页 使用时机与注意事项 当咨询员通过倾听与共情,基本了解清楚来访者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对来访者的心理冲突进行讨论的时候,就可以使用探询技术。当然,咨询员也可以运用探询技术作为对来访者心理冲突的原因进行深入了解的手段,同时展开讨论。但总的来说,探询技

39、术的使用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咨访关系的基础上。第82页/共214页在运用探询技术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多作讨论,少作评论。启发来访者从不同角度看待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商量的口吻让来访者表达自己对所讨论问题的立场与观点。第83页/共214页帮助来访者辩证地看待个人成长中出现的困难与挫折。咨询者切忌主观武断,教训他人。在未了解清楚来访者情况之前,就迫使来访者接受自己的逻辑分析与价值观,易使来访者对咨询者产生依赖或怨恨,而无法从其生活困难与挫折的认识与解救中成长起来。第84页/共214页练习题【1】在下例中咨询员使用了什么技术?请归纳并略 加分析。学生:老师,我这个人最笨了,什么也学

40、不好。我真 不喜欢每天来上学,可没办法啊!咨询员:那你平常喜欢做什么?学生:我喜欢画画。咨询员:现在有没有你画的画?拿给我看一看。学生:有(从书包里拿出绘画作业本),你看。咨询员:画得蛮不错嘛!老师还给了你好成绩啊!第85页/共214页学生:是啊!绘画课是我惟一喜欢上的课,王老师也喜欢我,还经常把我画的画给大家看。咨询员:那你一定在下课后画了不少画啦,是吗?学生:是。我一下课回家就画画,有的时候连作业都忘了做。咨询员:那就是说,你在画画上花的时间要多于做作业的时间啦?学生:对啊!因为我喜欢画画嘛。咨询员:如果你在作业上也多花些时间,你的学习成绩便会好一些,是吗?学 生:也许会好一些。但我就是喜

41、欢画画,其 他什么都不喜欢,也做不好。第86页/共214页咨询员:你刚才说你这人很笨,什么也做不了。可你的绘画不是很好的嘛?一点儿都不笨呀?学生:老师,除了画画外,我真是什么也做不了。咨询员:你为什么能画画好呢?学生:因为我喜欢画画,每天都在画。王老师,我爸爸妈妈还有同学们都说我画得好。咨询员:我看你画画好是因为你喜欢它,每天都花很多时间在它上面,连做功课的时间都被占用了,所以绘画好,其他成绩不好。你如果在其他课上也花那么多时间,能说自己学不好吗?第87页/共214页学生:我对其他课就是没有兴趣嘛!而且妈妈总是说,我跟她一样,数学不开窍。咨询员:你不喜欢数学课是因为你妈妈说你学不好?你自己感觉

42、呢?学生:其实我小学一二年级时算术课成绩还是不错的,到了三年级就不行了。家里又没有人帮助我,到了四年级就更差了。咨询员:你看你以前算术课成绩还不错,只是因为没有人帮助你,加上你自己不用功,妈妈又不给你鼓励,所以才落后下来。我相信只要你肯下功夫,再找人帮你辅导,你会赶上来的。你说是吗?学生:我想我是可以的。第88页/共214页参考答案:咨询员使用的是探询技术。在上述对话中,咨询者针对该学生的学习自卑心理展开讨论,通过她对绘画的兴趣和突出表现,使她看到自己学习不好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因为功夫下得不够所致。探询过程中,咨询者并没有想当然地讲“学习不用功,当然不会有好成绩”之类的话,而是从找学生的成功

43、点着手,探询成功的原因,如咨询者的反应。第89页/共214页咨询者在使用探询技术过程中,也没有主观武断地要求来访者应该怎么做,而是委婉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其讨论,如反应。咨询员继续引导学生探索绘画好的原因(反应),使其认识到自己学习不好不是因为脑子笨,从而使学生正视到自身的潜力,下定决心改变困境,最后终于说出了咨询员想让其说出的话(反应)。第90页/共214页【2】在咨询员对来访者的下列回应中使用了什么技术?请略加分析。咨询员:这个星期天你丈夫行使他对孩子的访问权,但最后的结果是他把你乱骂了一通,于是你出现了这些头疼脑热的症状。我对你丈夫来这儿的时候干了一些什么,已经有了相当清楚的了解,不过如果

44、你能讲清楚你干了一些什么,也许会使事情更清楚。第91页/共214页来访者:噢,我可啥都没干。咨询员:这么说这个星期天,他只是毫无理由地让你受罪,或者说是存心要搞得你心里难受。来访者:噢,不完全是这样。我问他关于增加孩子抚养费的事,还问他为什么老是拖拖拉拉地找不到好点的工作。第92页/共214页参考答案:咨询员使用了探询技术。通过探询,咨询员帮助来访者填补了事情经过中空缺的部分。起初,来访者把自己描绘成彻头彻尾的受害者,而把丈夫描述成完完全全的攻击者,但这也许不是事情的全部经过。通过探询,来访者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第93页/共214页【3】咨询员对来访者使用的探询技术是否适宜?请加以分析。王小文

45、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他平时学习不努力,屡欠作业,因此经常遭到家长打骂斥责。在四年级时,听说他父母在闹离婚。五年级开学至今五个月,功课比以前明显退步了,而且人也变得沉默寡言,整日闷闷不乐。更有甚者,小文的母亲还经常动手打他,拿他当出气筒,小文的手臂上时常伤痕累累。该校的辅导主任接待了这位即将被校方控告的母亲。以下是他们初次见面的咨询对话。来访者是王小文的母亲,咨询员为辅导主任。第94页/共214页来访者:王小文是我亲生的孩子,我怎么会故意虐待他呢?(眼睛望着地板)咨询员:王小文平时一定令您气恼吧?来访者:你说得对。这个星期他差劲得很。前天,他默写又不及格了。做妈妈的怎么能不气恼?咨询员:嗯。来访者

46、(紧接着说):对了,默写不及格你说不该受罚吗?咨询员:我也做过孩子的父亲,我很理解你的心境。但打孩子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第95页/共214页来访者:其实,打他是想叫他用功温习,难道你以为我不爱他吗?何况父母有权打自己的儿子哩!(激动得脸都红透了)咨询员:所以你前天打王小文啦?来访者:是的,他什么时候默写及格,我什么时候就不再打他。咨询员:(望着她)这是你第几次打小文啦?来访者:(没好气地)第二次、第三次,怎么啦?第96页/共214页参考答案:咨询员使用的主要是探询技术。在探询过程中,咨询员有几处不适宜的反应。在反应中,咨询员显然犯了主观武断的错误,他虽然口头上声称理解小文母亲的心情,但“打孩子

47、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句话很具有评断性,迫使来访者为自己的行为辩护。在反应中,咨询员“这是你第几次打小文啦?”的问话也很有挑衅性,破坏了咨访双方刚刚建立的一点思想沟通。总的来说,探询技术的使用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咨访关系上,咨询员在咨询初期不能操之过急,使来访者对咨询抱有戒心。第97页/共214页七、摘要技术七、摘要技术定义定义摘要技术是指咨询者把来访者的口语叙述、情绪感受和行为进行综合整理,以概括的形式向来访者表述出来。第98页/共214页内容说明内容说明摘要即倾听式总结,是会谈过程中咨询者倾听活动的结晶。咨询者把前面讨论的来访者的各种情况(情感、事实、观点等)系统清理一遍,把来访者所表述出来的

48、主要内容梳理成串,分门别类,再把它反馈给来访者,以利于咨询双方在此基础上的深入探讨。摘要可视为一个谈话段落或一次会谈的总结。第99页/共214页功能功能摘要是咨询者每次会谈必用的技巧之一。摘要的作用主要在于给来访者一种运动感,使其感到在探索思想、情感以及问题原因方面正在取得进展。同时,摘要也使得咨访双方对前一段会谈的内容有了一个重新审视的机会。来访者通过这次审视,能再一次回顾自己的陈述,或得以补充资料,或得到反馈以确定咨询者是否正确地理解了自己。另外,摘要往往自然地构成会谈的一次单元式间歇,使双方获得一个喘息之机。第100页/共214页使用时机与注意事项使用时机与注意事项摘要技术可用于一次面谈

49、结束前,也可用于会谈某一阶段的完成时刻,还可随时用于咨询的整个过程中。只要咨询者认为对来访者所说的某一内容已基本清楚,就可做一小结性的摘要。第101页/共214页摘要技术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当来访者谈话时,咨询者要留心其各种主题和情绪性表现。2把关键性的观念、情感的基本意思加以综合,用概括的语句表述出来。3不要随意增添新的东西。第102页/共214页4在确定是否需要做出摘要的时候,必须考虑这样一些问题:是为了在会谈之初调动来访者的积极性吗?是为了使来访者散漫的思想和情感集中吗?是为了结束这一话题的讨论吗?是为了检查自己对会谈进程的理解吗?是为了鼓励来访者更全面地探索自己吗?是为了向来访者

50、确认会谈正很好地进行吗?是为了在结束咨询关系前作一个改进的总结吗?第103页/共214页【2】请对下列一段咨询对话使用摘要技术:来访者(男大学生):最近,我一直喜欢的女孩答应做我的女朋友,我很高兴,但又有些担心。咨询员:能具体说说你的担心吗?(具体化技术)来访者:我不是一个十分优秀的人。一直以来,我在同学们的心目中都只是平凡普通的。她为什么会答应我的追求呢?她是真的爱我,还是因为我的坚持而可怜我呢?第104页/共214页咨询员:你感到怀疑,因为你不能确定她是否会爱上平凡的你。(情感反应技术)来访者:是的,这是我担心的一个原因。还有,我原来在班上是非常不出格的,现在才大一,班里很少有同学谈恋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