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宜兴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苏省宜兴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评估试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A殉职(xn)啜泣(cu)狭隘(i)B佩服(pi)热忱(chn)嘶哑(s)C坍塌(tn)纯粹(cu)瞬间(sn)D慷慨(kn)滑稽(j)禁锢()2、下面各组词语中,字形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A狭窄清亮山青水秀一髻白花B高渺利落淅淅历历夜狼自大C脉膊水澡汗流夹背杜鹃滴血D秀气诱惑迫不急待尤然而生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老头子的执迷不悟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B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骇人听闻,福岛核危机令人震惊。C他没有提出新的见解,只随声附和了几句。D北京艺术展开设了雕塑展览专场,展出的大量雕塑作品妙笔
3、生花。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B这位建筑师的独特设计和出色业绩,已被有关单位采用。C在本届世乒决赛上,中国队将与美国队争夺冠亚军。D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写秋天农村晚景,渲染悲凉气氛的句子是“_,_,_”。(2)点明主旨,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刘义庆的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完成小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
4、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下面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约定B太丘舍去:离开C下车引之:牵拉D元方入门不顾:顾及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与家君期日中。过中不至”一句点明不守信用的是客人而不是陈太丘。B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C“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D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3翻译下列句子与
5、人期行,相委而去。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朝花夕拾的节选语段,完成下面小题。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
6、,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
7、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
8、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
9、时候叫我来背书。1通读选文,概括作者的心情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读完本文你对鲁迅有什么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下列对观沧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登临的地点和方向。“观”字统领全诗,“临”写出了诗人观海的勃勃英姿。B诗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山和岛屿。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由高到低写出了小岛景物的生机勃勃。C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想象沧海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D诗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直抒胸臆,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发出人生感慨,言尽而意无穷。2请你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六、语言表达(共10分)某初一班级,围绕“交友之道”开展一次学习活动。同学们就“应交什么样的朋友”这个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写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表明自己的观点。七、作文(共40分)我们所处的社会中也有很多默默“种树”的人,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耕耘,种植着希望和幸福。你见过这样的人吗?试为他写一段文字,记录下他的事迹,并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