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桐城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安徽省桐城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测试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孟夏(mng)花骨朵(g)细碎(su)B扳尖(bn)德熙(x)逛菜市(gung)C吆唤(yo)乒乓(png)鸡(zng)D一碟(di)柔和(h)井冈山(gng)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跌宕夜渔静穆惊心动魄B凫水烧灼蓦然意味深长C忌惮怅惘磅礴人情事故D撺掇燎原锵然大彻大悟3、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B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C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D谈
3、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他是一个有缺点但对生活无比热爱的人,这比对生活失掉信心的人更为可爱。B和他十年前离乡时一样,依然是孑然一身,两手空空。C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它还是得到了我。D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过去了。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理解性默写填空。茅盾白杨礼赞(1)作者赞扬白杨树是“伟丈夫”的句子是“_,_,_,_,_,_,_”。(2)揭示主题,表达作者对白杨树的赞扬的句子是“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
4、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有删减)【乙】长江入川,谓岷江。岷江之来,合蜀众水,出三峡为荆江。河道凸凹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旅。顺流之舟顷刻数十里,不及顾视,一失毫厘与崖石遇,则糜渍漂没不见踪迹。故凡蜀之可以充内府、供京师而移用乎诸州者,皆陆出,而其羡余不急之物,乃下于江,若弃之然
5、,其为险且不测如此。(2)出峡始温为平流。故舟人至此者,必沥酒再拜相贺,以为更生。(节选自宋欧阳修峡州至喜亭记,有删减)【注】捍:同“悍”,强悍。旋:同“漩”,漩涡。羡余:地方以赋税盈余的名义向朝廷进贡的财物。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略无阙处略:_(2)绝𪩘多生怪柏绝:_(3)不及顾视顾:_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不见曦月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B自非亭午夜分上自劳军(周亚夫军细柳)C出三峡为荆江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若弃之然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3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河道凸凹/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旅
6、。B河道/凸凹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旅。C河道凸凹/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旅。D河道/凸凹倾折回直/捍怒斗激/束之/为湍触之为旅。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出峡始温为平流。5【甲】【乙】两文都对三峡的水进行了描写,请概括它们的写法有何相似之处,都突出了三峡水怎样的特点。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
7、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
8、时真是太聪明了!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甚是仔细”“颇踌躇了一会”两个加点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有哪些理由可以说明父亲不必送“我”?而父亲一定要送“我”上车,并且嘱咐了那么多话,其原因是什么?4作者在南京“勾留了一日”,但在南京的见闻为什么一句都没写?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怎样的情感?2这首诗中的“秋色”应该理解为绚烂的景象还是肃杀的景象?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六、语言表达(共10分)考试结束不久,你作为学校广播站一名小记者去采访一位英语考满分的同学,原先设想的问题是:“你的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英语的能力?”但看到他的父母也在场,你发现这个问题不合适,就改变了原先设想的问题。(1)原先设想的问题不合适的原因是什么?(2)怎么问才比较恰当?请你重新设计这个问题。七、作文(共40分)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让我们感动,这种心理变化往往改变我们今后的生活,捕捉生活瞬间,记录心路历程。请以“那一瞬间,我_”为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