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北宁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辽宁省北宁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测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徽宗(wi)题跋(b)酒肆(s)B摄取(sh)遒劲(jn)纤夫(qin)C舳舻(zh)枢纽(sh)漕运(co)D停泊(p)簇拥(c)沉檀(tn)2、下列各语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登,就向空中飞去。B吕伟精采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C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D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终于圆了航母舰载机着舰这一强军梦。B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一幕真是惊心动魄。C科研人员殚精竭虑,使我国的无
3、人战机在当代天空叱咤风云。D中国军人展示出震耳欲聋、蓬勃向上的“中国力量”。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看着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刺痛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B从古希腊开始,英雄都是神衹和将军,而罗曼罗兰却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C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解决并提出了这个问题。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提供了证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理解性默写填空。茅盾白杨礼赞(1)作者赞扬白杨树是“伟丈夫”的句子是“_,_,_,_,_,_,_”。(2)揭示主题,表达作者对白杨
4、树的赞扬的句子是“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图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孙叔教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
5、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犹病诸。”(孙叔敖遇狐丘丈人)【注释】仆:对自己的谦称。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尧、舜其犹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先苦其心志(苦:痛苦)B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C仆闻之(闻:听说)D主恶之(恶:讨厌,厌恶)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故天将降
6、大任于是人也/不知木兰是女郎B舜发于映亩之中/子知之乎C曾益其所不能/其一犬坐于前D然后知生于忧患/孙叔敖曰:不然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恒过,然后能改。(2)可以免于患乎?4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开往春天的生命之车朱鸿达第一次坐长途汽车,是10年前的事。那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莘县第一中学。开学前一天清晨,天蒙蒙亮,我和父亲便步行到村东头的路口等长途汽车。当时我刚16岁,从未远离家门。月明星稀,凉风习习。在小路上,
7、父亲提着一个装满被褥的塑料袋子走在前面,我低着头斜挎着一个红色的背包跟在他身后,却不知为何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似乎只有跟在父亲身后才能获得一丝安全感。那时的父亲正值不惑之年,和我今日的年龄相仿,但作为“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很少进县城。老家距县城较远。当时道路很差,长途汽车也未更新换代,途中随时上下旅客,50多公里的路程,往往需要3个多小时。漫长的路途,我和父亲并排坐着,彼此没有交流,我呆呆地望着窗外稍纵即逝的风景。偶尔,匆匆一瞥间能看到父亲清癯的脸颊、额头的皱纹和双鬓花白的头发,几次想和父亲说话,却欲言又止。时光匆匆,短短的三年,父亲的黑发却变成了村北
8、河沟里花白的芦苇荡,而额头则被岁月用无情的刻刀刻满皱纹,脸颊变得更加黧黑和清瘦。三年后,我到济南上大学。从未去过济南的父亲依旧和我在村东头坐上了开往济南的长途车。在省城生活学习了四年的我,变得自以为是,对父亲的言语或行为颇有微词,常常打断他的言行,然后理直气壮地反驳。而父亲无奈的目光总是默默地从我视线中移开,然后低下头缄默不语。年少轻狂的我,从未真正体会过父亲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以致很多年后,当我再次回想这段往事,常常自责自己的幼稚和无知。大学毕业后,我坐着长途汽车从济南回到故乡,母亲骑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到村东头,站在瑟瑟的秋风中等我。我不知道她等了多久,只是依稀记得她见到我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
9、容。我把行李放到三轮车上,然后和母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抬头望去,故乡已在眼前,而未来的路却一片迷茫。转身望着渐行渐远的长途汽车,心想,再次远行不知道是何时?经历了峰回路转,经历了辗转流离。蓦然回首,发现自己生命的脚步早已沿着村口那辆长途汽车走遍了大江南北,而生命的根脉仍在故乡的土壤里成长。后来,每次远行仍是父亲送我,而每次迎接我的永远是母亲慈祥的笑容。曾经我从未在意,为何每次都是父亲送行,母亲接我?多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父亲默默地带我走上更远更广阔的路,母亲则迎接我回到故乡,回到温暖的家。记忆中,在农村生活大半辈子的母亲,除去种地做饭,几乎没有机会去县城,也没机会坐长途汽车,她的生命植根在故
10、乡的院落,植根在故乡的土地上,把生命最灿烂的时光留给了子女,留给了庄稼,以致她生命活动的半径在方圆十几里的范围内。我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很久,母亲几次较远的车程便是附近的舅妈家、伯父家和姨妈家,这里安放着她的亲情与牵挂。时光如长途汽车一去不返,只留下蹉跎的岁月。今天,我有了自己的汽车,想带父母出去转转,却发现二老如故乡那株斑驳衰老的老榆树已经没有力气前往更远的地方了,而仅存不多的时间都留给了儿孙,他们正乘着一辆破烂不堪的长途汽车摇摇晃晃地驶向生命的终点。去年的秋末,家里添了一辆电动三轮车,购买前我征求父母的意见,他们坚定地说,不用买,买了也没用。而当我把三轮车骑到他们面前,他们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11、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时至今日,每次远行,望着满头白发和满脸皱纹的父母而心酸。他们曾带我走过人生的四季,领着我走过生命的十字路口,最后走向人生的春天,我却只能看着他们一天天衰老,渐渐地离我而去。而我也会送走我的儿女,依依不舍的望着他们坐上长途汽车,渐行渐远的消失在我泪眼模糊中。(选自散文选刊2021年3月,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选文回忆了父亲送我坐长途汽车上学和远行而母亲总是在村头接我回家的事,引发了我对生活、对亲情的思考。B文中我对父亲的感情是这样变化的:从高中时的依赖到大学时的不屑,很多年后深感自责,而现在是满怀感恩之情。C文章第段加横线的句子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
12、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刻画了父亲衰老沧桑的形象。D文章第段中说我生命的脚步走过大江南北,“而生命的根脉仍在故乡的土壤里成长”,这里的意思是说我在外面闯荡不容易,还是要回到故乡发展。2文章第段中说“常常自责自己的幼稚和无知”,请结合上文,说说我的“幼稚和无知”表现在哪里?3文章第段写了母亲生命活动的半径很小,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结合文章,探究一下题目“开往春天的生命之车”的含义。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对颈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直”与“圆”既在写
13、景形态上形成了鲜明对照,又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寂、雄浑、寥廓的景象。B诗人笔下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感而不伤的情感基调,是典型的壮景写情的手法。C颈联景物既为下联景物的出场设定了特殊背景,又暗示了孤寂、感伤、前路茫然的悲观心态。D诗人用白描手法,借助对四种最物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奇异的塞外风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对使至塞上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
14、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在前线大破敌军的军情,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3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春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六、语言表达(共10分)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动劳碌劳作)着。(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风味趣味)。(3)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教管理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4)大革命失败了,我和家庭完全(杜绝隔绝断绝)了。七、作文(共40分)【片段仿写】请你运用这种“倒金字塔结构”写一则身边的消息。(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