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A阴晦(hu)寒噤(jn)嗤笑(ch)鄙夷(y)B黛色(di)隔膜(m) 恐吓(xi)恣睢(su)C阔绰(chu)褴褛(l)拮据(j)别墅(sh)D煞白(sh)嬉闹(x)稠密(chu)撩逗(lio)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尖嘴猴腮平起平座千恩万谢狗血喷头B万惯家私不省人事东张西望淋淋漓漓C不三不四痰迷心翘昏昏沉沉喜从天降D方面大耳今非昔比不由分说夹七夹八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孔子文化影响深远,根深蒂固,如同一棵千年老树,深深地根植在人们心里。B预防腐败比惩治腐败更重要,制度建设比事后追责更
3、重要,所以反腐的关键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杜绝腐败。C书店对于城市的意义不言而喻,世界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有一句话:“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D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杨志一路上处处小心,时时留意,最终还是中了吴用等人的计,丢失了生辰纲。B范进中举,喜极而疯,是喜剧,还是悲剧?同学们看法不一。C求贤若渴的刘备屡次寻访诸葛亮不遇,增加了故事的张力和神秘感,也为诸葛亮的出场做足了铺垫。D刘姥姥因为不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但是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
4、写(共6分)5、古诗文名句填写(1)谁家玉笛暗飞声,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故园东望路漫漫,_。(岑参逢入京使)(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的句子是:_,_。(4)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5)花无语,人有情,花草香里说人性。莲里有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_”的高洁;梅里有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坚守;落英间有龚自珍“_,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6)中考,是我们人生路上需要翻越的一座山峰。认准目标全力以赴,你一定会体会到杜甫望岳中“_,_”的豪迈。(7)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_,_”来表
5、达自己不畏奸邪、推行新政的决心,显示了高瞻远瞩的气概。(8)2016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秘鲁国会重要演讲中引用了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_,_”表示了中国和拉美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开辟增长源泉、拓展合作空间、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难得机遇。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
6、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
7、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既以亭名。【注释】志:记。扶风、岐山: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占:占卜。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乙卯:古代用干支纪日,此指农历四月初二。后文甲子指农历四月十一日。丁卯指农历四月十四日。
8、忭:高兴,快乐。1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林壑尤美/怨天尤人蔚然深秀/一枝独秀B名之者谁/莫名其妙伛偻提携/旧事重提C饮少辄醉/浅尝辄止渐闻水声/闻所未闻D往来不绝/绝处逢生杂然前陈/新陈代谢2与例句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忧者以喜,病者以愈A醒能述以文者B可以一战C属予作文以记之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请将【甲】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结合两文内容,简要说明“与民同乐”这一思想在欧阳修和苏轼身上是如何体现的。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成功在气质气质是一个人的综合素养的外在体现。当我们从人群中穿过,能够从匆匆人流中发现哪些人是成功
9、者,哪些人是失败者吗?其实,区别他们很简单。成功者和失败者走路的姿势、速度、眼光、表情、神态是迥然不同的。一个成功者,行走的速度是快捷的,目光如剑,神态自信,他周身洋溢着自信自强的气质。而一个失败者,走路拖泥带水,目光呆滞短浅,表情暗淡。我们很轻易地就能判断,这是一个缺乏决断力和自信力的人。成功的气质来源于持久、充足的自信。一个人坚信自己的能力能够超越苦难,坚信自己的魄力能够打开困境,坚信自己的智慧能够出奇制胜,就一定能够独立自主地走向成功。而一个失败者,所缺乏的正是这种坚定的自信力,缺乏心理上的必胜信念,因此缺乏先行一步的勇气,最后只能听凭命运的摆布,陷入不可救药的泥潭。对于一个人来说,才干
10、是最重要的因素,但是自信可以创造奇迹。自信心能够把一个人的才干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能够帮助其把握住每一个成功的机会。在一个自信者面前,我们能感觉这是一个可以托付大事的人,是一个可以依靠信赖的人,你会感觉到安全和踏实。而一个失败者就不同了,那种穷途末路的无奈,那种无计可施的窘迫,那种无能为力的尴尬,只能让我们选择躲避。从世界上杰出的人物中,我们还会发现,自信更是一种大无畏的领袖气质。欧阳修在与梅圣俞书中有一段话:“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当时的欧阳修是文坛领袖,发现了年轻的苏轼,竟然有这样的胸襟!当时,还有王安石、曾巩等一批年轻才俊,在欧阳修的举荐之下,纷纷走上
11、文坛,宋代一时人文繁荣。一批年轻人在欧阳修的引领下出来了,他们取代欧阳修了吗?没有,欧阳修与他们一起,组成了宋代最璀璨的文学星空,相互辉映。而欧阳修,因为领袖气度,更显气质不凡。他们在一生当中,坎坷多难,但是愈挫愈奋,最终走向人生的巅峰。他们的身上似乎从来就没有忧郁、胆怯、恐惧这些词汇。这种成功的气质,不是与生俱来的,每一个人都有这种气质,只是有的人把它挖掘出来,而有的人终生都让它沉睡着。其实任何一个人,都可以点燃这种埋藏在内心深处的自信之火。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选择,确立自己的起跑线,锁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一往无前,永远乐观,抛弃犹豫,相信自己能够把事情做好,坚信自己必定会走向事业的成
12、功,遇到困难决不瞻前顾后、气馁后退,你的人生同样能够灿烂光明。人生没有注定的失败者,失败者是败在自己信心脚下的人。(选自读者文摘,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3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4下面哪则材料适合作为论据证明本文的论点?请简述理由。材料一: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培根材料二: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萧伯纳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1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破”“挂”的妙处。2梳理本诗中作者的情感脉络。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请认真观察下边的漫画,然后用一句简洁的话给漫画拟一个标题。(要求:不超过10个字,所拟标题一定要起到醒目和警示的作用)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明月清风,荒滩戈壁,是自然的给予;成功快意,失落伤怀,是生活的给予;点赞鼓励,吐槽鞭策,是他人的给予我们在获得中、给予中一路走来,我们又将拿什么给予别人?请以“给予”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