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模考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模考试卷.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迸溅(bng)挑逗(tio du)啜泣(zhu)屡次(l)B伶仃(lndng)枯槐(hui)绽开(zhn)酒酿(ling)C嶙峋(ln)伫立(zh)峭壁(qio)痴想(ch)D琼浆(qing ) 沉淀(dn)目眩 (xun)小憩(q)2、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无常”的形象受到民众喜爱的主要原因是善良。B“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是对三味书屋的寿镜吾老先生的描写。C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想拯救国民的书写。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开家乡到南京
3、、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随着天气变暖,空气湿度增大,各种病菌也油然而生。B先生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C他每天东奔西走,忙得不亦乐乎。D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本人愿意洗耳恭听。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参加智慧阅读活动,同学们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B这件事情太过复杂,具体详情以后我再告诉你。C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D在水流湍急和能见度极差的情况下,潜水员进入“东方之星”沉船搜救,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极其困难。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
4、默写(共6分)5、古诗默写。次北固山下王湾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俭以养德()(2)非宁静无以致远()(3)险躁则不能治性()(4)意与日去()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静以修身投以骨B年与时驰陈太丘与友期行C夫君子之行又数刀毙之D淫慢
5、则不能励精学而不思则罔3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遂成枯落,多不接世。4文章中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立志、学习、惜时三个条件,请你谈谈这三个条件之间的关系。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法)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罗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我的水在两
6、天前就喝光了,所以急需找到饮用水。村子里有的水井,早已干涸。我继续向前走了五个小时,还是没有找到水,连一点儿希望都没有,到处是干旱的土地和杂草。我看见远处有一个黑影,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让我喝了他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不太爱说话,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他住在一座结实的石头房子里。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汤。他刚刚刮过胡子,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递上烟草袋,他说他不抽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
7、,不张扬。不一会儿,他拿出一个小袋子,倒出一堆橡子,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着。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受好奇心的驱使,我请求再住一个晚上。相处一起,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够扰乱他的生活,他要赶着羊儿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昨夜精挑细选的橡子,连同袋子,浸到一桶水中,背着那桶水离开屋子。他带了一根铁棒,大概像拇指那么粗,一米半长。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未,用铁棍在地上戳一个坑,轻轻地往抗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
8、。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吃过午饭,他又开拾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实。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环,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颗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他今年五十五岁,名叫艾力泽布菲,以前有个自己的农庄,他先失去儿子,接者妻子也去世了。他说,选择搬到高地,这地方没有树,没有树就设有生机。他决定,既然没重要的事情做,那就种树吧。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第二
9、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五年的军旅生涯使我差不多忘记了“植树的牧羊人”。大战结束后,我再度踏上那条通往高原的道路。艾力泽布菲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他彻底执行着他的计划,种橡树,种山毛榉树,还种白桦树。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看起来壮观极了。我们在他种的森林中转悠了一整天。这片树林分为三大块,最大的一块有十一公里宽。还有种在谷底的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这是从这个男人的双手及心灵中创造出来的,没有任何外界技术的支援。我明白了,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这位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
10、多难!1945年的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经87岁了。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一切都变了,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了一片沃土。老人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绿洲,这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有删改)1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关注时间和主要事件,圈出关键词,快速梳理文章内容。时间主要事件1913年初次遇见_的牧羊人。_再次遇见身体很硬朗的牧羊人。从1920年起每年都要去看_的牧羊人。_最后一次见到87岁年迈的牧羊人。2朝华文学社将这个感人的故事拍摄成题为牧羊人一心一意种橡树的短片,以下是小宁的创意设计,交流中,你与他分享了自己的思考。(1)画面将呈现怎样的色调?原
11、因是什么?(2)画而将呈现怎样的牧羊人?理由是什么?(3)画外音以“我”的视角介绍牧羊人的好处是仆么?3走进牧羊人的世界,我们看到了他植树不一般的意义。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文末“老人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绿洲,这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这句话的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观沧海,完成问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诗人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_是动态,“山岛竦峙”是静态,相互映衬,再写草木“_,_”,
12、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涌起”(用原文回答)(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写景诗句的一项是()A幸甚至哉,歌以咏志B杨花落尽子规啼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六、语言表达(共10分)假如西游记中的沙僧来参加学校阅读社团的招聘,你是录取或淘汰他,请作出选择,并请你写出理由。七、作文(共40分)按要求作文。淡雅的菊花,寄托史铁生顽强的信念;一次冒险的经历让作者自己明白了“把困难化大为小,化整为零,从而实现人生目标”这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你的周围,一定也有一种事物或某件事引发你的思考和感悟,请你以“_牵动我的情思”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写落叶、小草、跑道等);写出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