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7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动中国观后感700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感动中国观后感700字 感动中国以多年胜利举办的事实,在中国电视传播历史上创建了一个铸造民族精神的经典案例。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感动中国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观后感1 “分毫”指的是数量较小的金额,“千万”指的是数值极大的金额,两者分别可以看作穷人与富豪。分毫积攒往往是节俭朴实的人,千万捐献则往往是慷慨大方的人而“分毫积攒”并“千万捐献”的人,也许也就只有这对夫妇了。 为何这对夫妇如此让人感动? 他们一分一毫地积累着财宝,若不知道他们的最终目的,也会被他们的坚持不懈惊羡到,他们当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因为艳羡别人整日大鱼大肉、饰品衣服多如山而抛弃另一方一走了之,反之,两人之间的
2、深厚感情是任谁也抹不掉的,与当今社会男男女女频繁交往分手、动不动离婚的塑料感情形成了显明的对比。这也让人们感叹夫妇和善本性的同时,对他们忠贞不渝、白头偕老的爱情感到艳羡。 一生省吃俭用的夫妇俩,始终都过着朴实清淡的日子,一套绒睡衣穿了大半辈子。一般人“分毫积攒”,都是在肯定的时间内想积累为数不少的财宝,而获得旁人的艳羡目光,保住自己的面子,炫耀钱财、夸耀自己的经济实力,表面上斗志昂扬满面红光,实则心中空荡没有些许深刻的思想。又或是见到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想存钱去买些尝尝鲜,这或许包含了自身的强大毅力与独立自主的优秀品质,但与这对夫妇几十年如一日的积攒相比根本是小巫见大巫。 如若仅仅只
3、是标题中的“分毫积攒”四个字,那也不会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千万捐献”好像始终被认为是富豪的专利,也许是人们条件反射地认为只有钱多的人才会情愿捐如此大数额的款。而如今这一对夫妇俩不同于常人的做法,着实立定了人心难测的定论。 夫妇俩捐献的巨额财宝,光是数值就足够让人感动,而了解了他们艰难的积攒经验之后,更是不禁让人站起为他们鼓掌,为他们献上鲜花与掌声。最珍贵的品质并非是如复一日的积累,而是情愿抛弃自己的荣华富贵去帮助那些穷困潦倒的人们,赐予他们变更人生的机会。当全场观众掌声雷动之时,一时间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能让人们感动到如此地步的,也许就是这些平凡却又和善节俭的纯朴百姓吧。 感动中国观后感2
4、有一种暖和,不须要语言,就能传递,叫感动;有一种力气,不求震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感动。 题记 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阎肃、徐立平、莫振高、官东、买买提江吾买尔、王宽等。 其中王宽很让我感动,他是郑州戏曲圈里的一位老艺术家,1998年退休后,王宽夫妇接连收养了6名老家的孤儿。为了供给这些孩子吃饭穿衣、读书学艺,王宽确定放下自己国家一级演员的身材,去茶楼卖唱,这一唱就是7年。王宽老师用他的行动向大家传达爱的意义。 他的颁奖词是重返舞台,放不下人间悲欢,再当爷娘,学的是前代圣贤,为救孤,你古稀高龄去卖唱,为救孤,你含辛茹苦十六年,十六年,哪一
5、年不是三百六十天,台上,你苍凉开腔,台下,你给人间作了榜样。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收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于眼泪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语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感动中国观后感3 昨晚如约打开电视机,准时收看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节目。 与往年一样的结果,在这个不平凡的“末日年”里面,又有许多已经死亡的“草根英雄”在感动着中国。他们有国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却都以不同的宏大事迹感动着这个麻木而又世俗的国度。 我看这个节目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催泪弹”,其威力堪比北朝鲜当局刚刚施行的那枚核弹,使人在刚刚过去这个喜庆的春节假期里,还获得有一个
6、感受悲情的时刻。每一个获此殊荣的“英雄”其实都表演了一场悲剧,他们给自己的家庭带来的是恒久的痛。一贯擅长煽情的央视就不能厚道点呀,能不能不这样矫情呢?在节目进行中,我一边观看一边猜想,我自己梳理了一下,2022年我又被那些人和事所感动过呢?由于是同行,我首先想到了“最美女老师”张丽莉,还想到了“最美司机”吴彬,还有更多创建了很多“国之第一”纪录的人,尽管我这一票并不能有什么作用,并不能算数! 感动之余,我也有更深的思索: 1、精神的觉醒 感动中国到昨天就已经整整十一个年头了,其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让我们看到了国人一种从物质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转变。与发展快速的物质水平相对比,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7、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落后了太多太多,以至于被西方某些国家称为是“没有信仰的民族”。但是,感动中国的传承与发扬让我们看到了国人对道德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思索与探究,感动中国,其实是国人对优秀精神的一种寄予,是虚无缥缈的灵魂与现实接轨的媒介,是美妙品质发扬传承的载体。 2、榜样的力气人性的力气 感动中国,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当获奖者的事迹通过感动中国传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经静默无闻的他或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亿万中国人的榜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与其说是被获奖者的无私感动,不如说是被他们人性中的那种真善美感化、激励,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们内心翻腾,化作一
8、种独特的动力,使我们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向他们学习,社会的风气因此而变更。这就是感动中国的力气,是榜样的力气,更是人性的力气。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3、时间的消逝带走感动 每年都有感动中国人物评比,人们选择坐在电视机前接受一次灵魂的洗礼,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心情好像始终很沉重,眼泪总是停不住,但典礼结束以后,人们又复原了之前的一切,内心安静的没有一丝波澜好像人们把感动中国变成了一种心情的宣泄途径,把一年的泪水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流干净,其次天重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麻木不堪地活着,期盼着下次感动中国。不信的话,可以扪心自问,你能叫出几位曾经感动过你的他或她的
9、名字?大多是随着时间的消逝遗忘了吧。不管怎样,我希望被遗忘的仅仅是名字,是符号,而不是其背后蕴含的一种精神。 感动中国观后感4 感动中国人物播出了,假如不是在姥姥家看了会电视,我还不知道今日就演感动中国。 看完感动中国,我真心觉得,闲着是罪恶的,奢侈钱也是罪恶的。闲着,其实就是奢侈时间,那么概括起来,奢侈是罪恶的,应当怎么办?应当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金钱,珍惜资源。当有真的感受的时候,这些词句就不是空话和口号,不空洞也不高大。有的时候我会觉得闲,会觉得不知干什么好,似乎找不到意义所在,而现在,在刚看完感动中国人物之后的剧烈感情下,我觉得,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后忙完自
10、己份内的事也不会觉得闲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时候我也会想,有什么好捐助的啊,他们有那么穷吗,再说政府干嘛去了? 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没有怜悯困难人群的感情基础,我没有见过那种场面,或者通过媒体看过几眼已经被岁月冲澹了,但是一旦把那个画面放到我眼前,我会被震撼,然后内心松软的说不出话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成长环境艰苦的孩子长大了会更加惦念自己当时那种穷乡僻壤,会更加懂得怜悯困难的孩子,不是说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们没见过,没有那个触动。所以说,让所谓温室里的花朵去“体验生活”,体验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义的。 今日晚上含着眼泪看完央视播出的20_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感受颇深!用他们的话说
11、,做一件好事简单,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简单了!那须要毅力,须要忍受许多常人不能忍受的苦痛!这就是我们宏大的中华民族!和善,正直,乐于助人,坚毅,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 感动中国观后感5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看完各家媒体对黄文秀事迹的报导,我心中久久不能安静。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太快,快到许多人已经遗忘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初心为何物。可能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孩提时代,说起自己的人生志向,那肯定是要成为宏大的数学家或者科学家,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做贡献。而随著年纪的增长,思维以及认知的具化,志
12、向慢慢成为考一所好高校、找一份好工作、经济独立、独善其身.全部生活的零碎,都不再能够拼凑得起最初幻想的蓝图。或许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来越浅薄,或许是因为相识到了自己的渺小,或许是对于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的认知超越不了“小我”。而黄文秀的事迹,正是能够让我们在感动、感慨的同时,从这些情感碰撞中再去找到自己的初心,用榜样的力气荡涤灵魂、砥砺初心、呼喊担当。 时代呼喊党员干部的担当。黄文秀在扶贫日记中写道:“一位世界闻名的社会学家说过,一个国家的落后在于精英的落后,而精英的落后在于讪笑民众的落后,我们党深刻明白这个道理,从而提出要教化扶持一批人脱贫,并且扶贫要扶志和扶智,这样一个切实为群众谋发
13、展、谋福利的党,我怎么能不响应号召呢?”广阔党员干部,在开展扶贫工作中,更是要以身作则,树立为人民服务、建功立业的决心和信念。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不得,畏手畏脚怕出错而不做事要不得,纸上谈兵不深化群众、不深化基层调研要不得,“数字”脱贫和虚假脱贫更要不得。我们肩上担负着使命、责任、信仰、人民群众的期望而负重前行,前行的路上或许荆棘满布,或许有过不被理解、不被接纳,但又何足无惧,当一个人的思想强大到足以凌驾时间与空间,当一个党员干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妙生活作为自己的追求,忘“小我”而追求“大我”,便可以做到宠辱不惊,便可以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气。 时代呼喊青年一代的担当。现在许多青年学
14、生从小就生长在两代人给他们搭建起的“温室”里,对于人生的规划可能更多的在于实现自我。因此,“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种在少年时代就树立起来的雄伟志向、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对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引导中显得尤为重要。黄文秀身为北京师范高校的硕士毕业生,毕业后没有贪恋大都市的繁华,没有衡量个人的得失而选择一条可能更开阔、更安逸的道路,而是选择回到家乡、反哺家乡、建设家乡。笔者认为,黄文秀事迹也应当宣扬到更多的学校、更多青年学生的视线,不是说简洁的激励广阔青年到基层去工作,而是为了引导青年一代的价值观,是要他们博览群书、全面发展、求真务实、不断增加自己的综合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更远大的人生志向,为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由此,国家才有希望,民族才有将来。 感动中国观后感700字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