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 三 分数乘法第3节 分数乘法(三)教案 北师大版(共4页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下册 三 分数乘法第3节 分数乘法(三)教案 北师大版(共4页DOC).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第3节分数乘法(三)教材第2830页的内容。1经历运用面积模型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乘分数的乘法运算。3会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体会分数乘分数的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重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掌握直接约分的方法。师:教材中的情境图制成的课件。生:一张1520 cm长的长方形纸条,一张长方形纸。师:我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这节课就从我国古代哲学名著中的一段话开始我们的数学探究之旅。我国古代的著名哲学著作庄子天下中有这样一段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
2、竭。庄子天下(课件出示)师:谁来读一下?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出示解释)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设计意图:以我国古代哲学著作的一小部分内容为情境引入,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一、探究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1师:每天截一半,这里的一半,是指什么?一半用分数怎么表示?请你们利用手里的长方形纸条折一折,试着求出3日之后剩下部分占这根木棍的几分之几。(课件出示)(1)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生:把这条纸平均分成两份,第一次剪去他的,还剩;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就是求的是多少,从图中可以看出是;第三次再剪去剩余部分的,就是求剩余部分的是多少,从图中可以看出是。(2)师:你能把他刚才讲的过程再说一遍吗
3、?(3)课件出示主题图中相应内容,师生对答:第一次剪,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了( 2份 ),剪去它的,还剩( );第二次剪剩余部分的,剩余部分是( ),也就是将剪去它的,还剩( );第三次剪剩余部分的,剩余部分是( ),也就是将剪去它的,还剩( )。2师: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庄子说的这段话的意思吗?生独立列式,师指名板书后对照。1设计意图:用分数乘法诠释我国古代的哲学道理,用图形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分数单位乘分数单位的意义和计算方法。3师:观察这几组式子,和我们前两课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吗?生:前两节课学习的是一个分数乘以一个整数,这节课的两个乘数都是分数。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分数乘法(三)。(板
4、书课题)4师:你能由此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吗?生: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5师:那么的计算结果又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用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想一想,再算一算。(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交流。(2)学生代表投影仪展示:先把一张长方形纸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表示这张纸的;再把这张纸的看作单位“1”,同样把它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也就是的,即(是整张纸的)。设计意图:着重于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根据算式的意义,运用直观操作的方式展现了探索过程,为后面归纳计算方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3)师:,猜一猜,这是怎么计算得到的?生猜测,汇报。
5、预设:。6师: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我们通过这几道题来验证一下吧。课件出示:(1)生动手折一折,算一算。(2)汇报结果,指名学生说计算过程,并演示推算过程,指名板书。(3)师:通过刚才的验证,你能说一说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生: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板书)师:别忘了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板书)(4)师:这种方法与前面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生:不矛盾,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这样“分子相乘,分母相乘”的方法就适用于所有的分数乘法。设计意图:让学生提出猜想,并验证自己的猜想,在这个过程中,扩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
6、时,让学生明白分数乘法运算的推理过程,打通数学知识的内部联系。二、试一试1师:乐乐认为:一个数与分数相乘,积一定小于这个数。你同意吗?(学生可能同意,也可能不同意。)2师:请举例来说明你的想法。(1)生独立列式,小组讨论,明确结论。(2)汇报:乐乐说的不完全正确,同一个数乘以不同的分数,得到的数可能大于这个数,也可能小于这个数,还可能等于这个数本身。3师:算一算,并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教材第29页相应的情境图)(1)学生独立计算,探索规律,小组总结。(2)师: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与、相乘,积小于;与相乘,积等于;与、相乘,积大于。生2:我发现、都是真分数,小于1;
7、是假分数等于1;、也都是假分数,大于1。小结:一个数(0除外)乘真分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假分数,积等于或大于这个数。1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独立计算,并让学生通过画图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2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3题。建议学困生可通过画图的方式理解计算过程。3教材第30页练一练第5题。同学们,这一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对于今天的学习,你们还有哪些疑问?分数乘法(三)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五年级学生乐于探究,课始,从古代著作引入“为什么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一半会永远截不完呢?”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8、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又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无限的思想。在引导学生经过不断地思考去获得规律的过程中,着眼点不能只在规律的本身,更重要的是一种“发现”的体验,在这种体验中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本课时从教学的整体设计上是由特殊去引发学生的猜想,再来举例验证,然后归纳概括,力图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不完全归纳思想。这其间渗透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讲完这一课,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课上教师充分尊重学生们说的权利和做的权利,开展了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给学生们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大部分时间是以参与探索者的身份出现,与学生们一起研究,师生之间体现了平等、和谐的伙伴关系。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三月二十七日2022年3月27日星期日2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