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 3《图形的运动(一)》第1课时《图形的平移》教案 冀教版(共7页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 3《图形的运动(一)》第1课时《图形的平移》教案 冀教版(共7页DOC).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第一课时 图形的平移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36、37页图形的平移。教学提示: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辨认锐角、钝角,建立了有关几何图形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而作为新课程新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教材从生活实例入手,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平移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方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学生能
2、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教学难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三角尺,直尺。学具准备:三角尺,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出示滑沙场的图片)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好多好玩的游乐项目,想看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注意观察其中的一些物体是怎样运动变化的。播放录像:滑沙场中缆车、滑沙等游乐项目的动态画面。谈话:(同时出示2个静态的画面)这几种游乐项目的运动方式相同吗?它们
3、分别是怎么运动的,请大家用手势比画比画。学生用手势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讲解:像缆车、滑沙等二个游乐项目,物体沿着一个直直的方向移动,移动时只有位置变了,其他的什么都没变,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初步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表象。】二、合作探究、认识巩固平移的特点。1、说一说。小组讨论(巩固对平移的初步认识)。师:刚才我们观察了那么多的平移现象,现在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们各自见过的平移现象。(教师巡视、指导)师:请出一个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他们小组的讨论情况。生:电梯上下、国旗升降、抽屉拉动师:
4、同学们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说的很好。我们的数学总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还有很多平移的现象,相信大家只要勤于观察和思考,还会有更多的发现。2、做一做。现在想请一个孩子到黑板上来平移这张大公鸡的卡片。老师先贴在黑板上,听老师的口令,平移这张卡片,如果上面的孩子平移正确了,请你送给他掌声,明白吗?谁还想来平移这张卡片,哪个孩子来像老师一样给他发口令?小结:细心的孩子发现没有,我们每次平移后,卡片的位置有变化吗?卡片的方向有变化?【设计意图:让学生做一做,实际上是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上,通过操作、判断和发现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帮助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概念,从而突破知识建构过程中的困难。】3、认识
5、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教师:出示课件:把纸片从A处向右平移到B的位置,移了几个方格。学生拿出方格纸自己操作,小组交流。交流平移的过程、方法结果。教师演示课件,讲解演示正确操作过程。师强调:只要数一数纸片的一条边或一个点向右平移了几个方格,就是这个纸片向右平移了几个方格。不能只数它们中间的格数。并课件出示(要想知道一个图形平移了多少格,只需要看这个图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边平移了多少格就可以了)。【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在小组中感知交流,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三、巩固新知。1、学生小组合作找一找课间活动中的平移现象。(每组至少找2个)
6、2、判断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答案:略四、达标反馈。1、下列哪些是平移现象,在括号里画“”。 2、图形由到的运动是( )现象。 3、教材第37页练一练1题。答案:1、大楼里的电梯 2、平移 3、略。五、课堂小结。师:孩子们,这节课过得可真快,你有什么收获呢?生:我知道了平移是图形的一种运动。生:平移的特点是图形的大小、形状、方向不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生:平移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六、布置作业。教材第37页练一练2、3、4题。答案:2.笑脸、白鸽、箭头可以通过平移互相重合。 3.略4.略板书设计图形的平移1、物体沿着一个直直的方向移动,移动时只有位置变了,其他的什么都没变,这样
7、的现象叫做“平移”。2、特点:物体的大小、形状、方向不变,只有位置发生变化。教学反思“平移”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现象,教学中不仅仅是使学生感知和初步认识平移,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还要使学生初步认识平移的实质。据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感知出发,通过大量的情景设置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集体的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注意到布置学生的课后实践,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兴趣。 在教学设计中,我分三个层次,环环相扣,由感知到认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去引导学生探究和思考,并引导学生充分进行讨论,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是创设情景从学生
8、身边的现象出发,引入新课,让学生从感知中初步认识平移。其次是通过学生的集体讨论和探究。在对平移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平移的两大特点,即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其三是巩固提高。在认识了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向哪个方向平移,移动了多少格?进而引导学生画出简图。之后,我还安排了学生进行总结,布置了课后实践。总之,我觉得选择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也贴紧了课本知识。为此对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效果都是有利的。教学资料包。(一)教学精彩片段。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移动课本和文具盒。(创设感知情景)师:请同学们把课本移到自己的左边,把文具盒移到自己的右边,使自己面
9、前的桌面空一块位置来。2、推窗户。(创设感知情景)师:教室里需要通风,请同学们把窗户推开。师:如果教室很冷,我们得把窗户怎么样呢?生:推上。师:对,请同学们把窗户推上。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像这样需要移动的工作。3、移动纸盒。(创设感知情景)师:同学们,这有一个大纸箱,现在要把它放到另一边,你们有什么办法?(学生操作,用不同的方法把纸箱放到一边)师:刚才,同学们有的用推、有的用拖、有的用搬,用了很多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把箱子移到另一边去。生活中像我们移动箱子这样的例子也是太多了。4、出示生活场景挂图。(创设感知情景)师:(出示:(1)建筑工地升降机图。(2)观光缆车图,启发学生思考)它们是怎样移
10、动的?它们移动的时候,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师:(在学生回答之后进行总结)像把课本和文具盒移动、窗子推开和关上、纸箱移到另一边、升降机升降、缆车开动等等现象。这些物体都沿着直线方向移动,移动的过程只是位置变了,其他什么都没变,这样的现象就叫做“平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平移”的知识,好吗?(板书课题)(二)教学资源包。平移把图形沿某一方向作平行移动一定的距离,就是平移; 那么,平移的要素:移动的方向;移动的距离 平移的性质:平移只是改变图形的方位,图形的大小不变,所以,原来的图行与平移后得到的图形完全一样。(三)资料链接。数学故事在神秘的数学王国里,胖子“0”与瘦子“1”这两个“小
11、有名气”的数字,常常为了谁重要而争执不休。瞧!今天,这两个小冤家狭路相逢,彼此之间又展开了一场舌战。 瘦子“1”抢先发言:“哼!胖胖的0,你有什么了不起?就像100,如果没有我这个瘦子1,你这两个胖0有什么用?” 胖子“0”不服气了:“你也甭在我面前耍威风,想想看,要是没有我,你上哪找其他数来组成100呢?” “哟!”“1”不甘示弱,“你再神气也不过是表示什么也没有,看!10还不等于我本身,你哪点儿派得上用场啦?” “去!10结果也还不是我,你1不也同样没用!”“0”针锋相对。 “你”“1”顿了顿,随机应变道,“不管怎么说,你0就是表示什么也没有!” “这就是你见识少了。”“0”不慌不忙地说,
12、“你看,日常生活中,气温0度,难道是没有温度吗?再比如,直尺上没有我作为起点,哪有你1呢?” “再怎么比,你也只能做中间数或尾数,如1037、1307,永远不能领头。”“1”信心十足地说。听了这话,“0”更显得理直气壮地说:“这可说不定了,如0.1,没有我这个0来占位,你可怎么办?” 眼看着胖子“0”与瘦子“1”争得脸红耳赤,谁也不让谁,一旁观战的其他数字们都十分着急。这时,“9”灵机一动,上前做了个暂停的手势:“你俩都别争了,瞧你们,1、0有哪个数比我大?”“这”胖子“0”、瘦子“1”哑口无言。这时,“9”才心平气和地说:“1、0,其实,只要你们站在一块,不就比我大了吗?”“1”、“0”面面相觑,半晌才搔搔头笑了。“这才对嘛!团结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9”语重心长地说。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二年三月二十七日2022年3月27日星期日2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