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四 比例《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说课稿 苏教版(共3页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下册 四 比例《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说课稿 苏教版(共3页DOC).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 号参赛者,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38-39页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首先我说一下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的意义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本节课借助图形的直观变化,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为后面学习比例的意义,成正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以及图形的相似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2、过程与技能: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并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在教法上采用了情境导入,直观演示,合作交流,讲练结合的方法 ,学法上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给学生大量自由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历自主探索、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 ,通过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亲身经历“做
3、数学”的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学习探索发现,巩固练习拓展延伸,总结评价畅谈收获四个方面来教学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两张图片,一张很小看不清楚,放大就能看清楚,另一张很大也看不清楚,缩小才能看清楚。拖动鼠标,使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这一环节让学生们通过两张图片的放大和缩小,初步感知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再感知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有一定规律的,到底存在什么规律?既导入了新课,也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二自主学习,探索发现这一环节分三个层次1观察发现,讨论交流首先出示例1,然后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放大前后的长有什么关系?宽有什么关系?通过交流,使学生发
4、现:长方形放大后和放大前相比,长和宽都是原来的2倍,即放大后与放大前的比,放大前的宽与放大后的宽相比都是2:1.2知识延伸,加深理解接着,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把长方形按1:2的比例缩小,缩小后的长和宽各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图形的缩小。通过对比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有什么异同点,引导学生发现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本质属性:比值大于1是放大,比值小于1是缩小,其中变化后的量作前项,变化前的量作后项。然后增设一个练习,下面哪些是图形放大,哪些是缩小?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晰概念的内涵,并为下面比例,比例尺的学习埋下伏笔。3动手操作,提高技能教学例2。把长方形按比例放大或缩小,首
5、先让学生们说一说“按3:1的比放大”的含义,使学生明确:放大后的长和宽各应是原来的多少倍,各应画多少格。然后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放大后的图形。接着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按1:2的比缩小”后的长方形,再展示自己的图形并交流思考方法。重点引导学生说一说缩小后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多少格。最后引导学生将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对比,说说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放大和缩小是图形的各部分按指定的比发生变化,而且这个比是不变的。放大和缩小后图形的形状没有变化,只是大小变化了。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讨论交流等更好的运用本节课学的知识,实现教学目标。三 综合实践,学以致用基础练习:试一试,练一练综合练习:练习九的第1题四,问答小结,分享收获首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图形放大或缩小的例子,在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这样学生在实际画了之后在生活中寻找图形放缩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进一步感受“相似形”的实际意义。板书最新精品资料整理推荐,更新于二二一年八月四日2021年8月4日星期三22:4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