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6销售中的盈亏问题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6销售中的盈亏问题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资料推荐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销售问题教材分析: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商品销售中的进价、标价、折扣率、利润(率)、售价等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利润=实际售价一进价等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总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商品销售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2.重、难点:理清标价、折扣率、利润(率)、售价等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准等量关系. 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引言前面我们结合实际问题,讨论了如何分析数量关系,利用相等关系列方程以及如
2、何解方程。本节开始,我们将进一步探究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设计理念: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前面已有所讨论,本节承上启下,进一步探究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1.某商品原来每件零售价是元,现在每件降价,降价后每件零售价是 ;2.某种品牌的彩电降价以后,每台售价为元,则该品牌彩电每台原价应为 元;3.某商品按定价的八折出售,售价是元,则原定价是 ;4.某商场把进价为1980元的商品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获利,则该商品的标价为 ;5.我国政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问题,决定下调药品的价格,某种药品在1999年涨价30%后,2001降价70%至元,则
3、这种药品在1999年涨价前价格为 元。设计理念:学生对进价、标价、售价、打折等商品销售中的一些概念的含义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通过引例,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引入新课。三、提出问题、探究新知问题(教科书第102页探究1):某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设计理念: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用问题的形式来探究新课内容,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需要数学。四、讨论交流、解决问题1.引导学生大体估算盈亏情况;2.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讨论解决;(1)商品销售中的盈亏如何计算?(2)两件衣服的进价、售价分别是多少?3.得出结论后,将结论与学生先前
4、的估算进行比较;4.教师归纳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设计理念:先由学生估算(培养学生敏感意识)然后通过师生合作交流,学生自主探索,得出结论,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五、巩固练习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我国股市交易中每天、卖一次各交千分之七点五的各种费用,某投资者以每股10元的价格买入上海某股票1000股,当该股票涨到12元时全部卖出,该投资者实际盈利为多少?设计理念:巩固本课中商品销售盈亏的求法,再次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六、小结与作业(一) 课堂小结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小结:1.由学生谈谈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学后有何感受?2.商品销售中的基本等量关系有哪些?设计理念:由学生概括本课中学到
5、的知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二)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07页习题 6题;2.备选题:某商品的进价是1000元,售价为1500元,由于情况不好,商店决定降价出售,但又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那么商店可降多少元出售此商品;一年定期的存款,年利率为,到期取款时须扣除利息的20%,作为利息税上缴国库,假如某人存入一年的定期储蓄1000元,到期扣税后可得利息多少元?某商场将某种DVD产品按进价提高35%,然后打出“九折酬宾,外送50元打的费”的广告,结果每台DVD仍获利208元,则每台DVD的进价是多少元?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每件成本价是400元,销售价为510元,本季度销售了件,为进一步扩
6、大市场,该企业决定在降低销售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经过市场调研,预测下季度这种产品每件销售价降低4%,销售量将提高10%,要使销售利润(销售利润=销售价-成本价)保持不变,该产品每件的成本应降低多少元?七、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本课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引入新课,讲授新课过程中,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进行适当引导、点拨、启迪。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弄清商品销售中的盈亏的算法。加法对“进价”“标价”“售价”及“利润”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学生通过对新讲授的问题的估算,最后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也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