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提分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提分卷.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臼齿(ji)濒临(bn)卑微(bi)疲倦(jun)B点缀(zhu)微薄(b)遏制()炫耀(xun)C凋谢(tio)赐予(c)不朽(xi)飓风(j)D死寂(j)蔓延(mn)洗涤(tio)震颤(zh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轮廓甲胄油光可签抑扬顿挫B适值罚跪气宇轩昂面红耳热C凄然吹嘘广袤无垠合颜悦色D帐蓬滞留颔首低眉鹤立鸡群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A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B楼房鳞次栉比,街道平坦宽阔,这是临沂市城区的美好景象。C我们必须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
3、勤奋学习,绝不能有半点虚伪和骄傲。D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B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C身在边缘之人往往能欣赏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独一无二的独特景观。D通过他一辈子的奋斗,使他的生活状况大为改观。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1)_,贫贱不能移,_。此之谓大丈夫。(2)_,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3)折戟沉沙铁未销,_。(杜牧赤壁)(4)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4、)(5)_,星河欲转千帆舞。(6)雁门太守行中渲染气氛凝重而战斗惨烈的诗句是:_,_。(7)要避开喧嚣,不必归隐山林,精神超脱,也能进入幽避旷远之境,就像陶渊明所说的:“_?_。”(8)杜甫春望中的诗句“_,_”以花鸟之物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时伤世的情感。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郦道元)【乙】沅水又东历临沅县西,为明月池、白璧湾,湾状半月,清潭镜激,上则风籁空传,下则泉响不断。行者莫不拥楫嬉游,徘徊爱玩。沅水又东历三石涧,鼎足均峙,秀若削成。其侧茂竹便娟,致可玩也。又东带绿萝山,绿萝蒙幂,颓岩临水,实钓渚渔咏之胜地,其迭响若钟音,信为神仙之所居。(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沅水)【注释】沅(yun)水:沅江,发源于贵州,流入湖南。临沅县:古县名,汉置,故城在今湖南省常德市西。明月池:在湖南省元陵县东二百里。白璧湾:在今湖南省桃源县西南。鼎足均峙:三方均匀耸峙,即鼎足而立。蒙幂(m
6、):蒙覆遍布的样子。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1)实钓渚渔咏之胜地实:_(2)信为神仙之所居信:_2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每句限划一处)(1)每 至 晴 初 霜 旦(2)上 则 风 簌 空 传3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以“总分总”的结构叙写,布局自然,思路清晰,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B乙文描绘了沅水的流经路线、清澈如镜的特点,以及绿萝山的青翠山色和人们嬉戏游玩以致流连忘返的兴致,引人入胜。C甲乙两文都以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描写了山,但甲文描写了山的连绵不断,高大雄伟,乙文写出了山的苍翠清幽。D甲乙两文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凝练,景色描写细致,且
7、都通过自然美景表达了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4把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行者莫不拥楫嬉游,徘徊爱玩。5乙文中虽然描写了多处地方,但是读来却不觉松散。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原因。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列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苏州园林(节选)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
8、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
9、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岣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游览苏
10、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文本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中国早在步入春秋战国时代,就进入
11、和亲协调的阶段,所以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段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理想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构景手段很多,比如讲究造园目的、园林的起名、园林的立意、园林的布局、园林中的微观处理等。在微观处理中,通常有以下几种造景手段,也可作为观赏手段。一、抑景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二、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
12、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三、对景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四、框景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五、漏景园林的围墙上,或
13、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摘自中国网(有删改)【文本三】中国园林的风格陈从周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中国园林在建造之先,首先考虑的是静观与动观的问题。所谓静观,就是园中给游者留有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庭院专主静观;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的网师园,妙在静中生趣;后者如苏州的拙政园,奇在移步换景。立意在先,文循意出,动静
14、之分,要看园林面积的大小。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因生动。我曾经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叫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而且要有画意。窗外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是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立峰是一种抽象雕刻品,美人峰细看才象;鸳鸯厅的前后梁架形式不同,不说不明白,一说才恍然大悟,竟寓鸳鸯之意。过去有些园名,如寒碧山庄、梅园、网师园都可
15、以顾名思义,园内的特色是白皮松、梅、水。尽人皆知的西湖十景,更是佳例。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曲直自如,灵活应用。园林中两侧都是风景,随直曲折一下,使经过的人左右顾盼皆有景,信步其间便使路程延长、趣味加深。由此可见,曲本直生,重在曲折有度。园之佳者就像诗之绝句,词之小令,都是以少胜多。寥寥几句,有不尽之意,弦外之音犹绕梁间。我说园外有园,景外有景,也包含着这层意思。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时”。花影、树影、云影、水影,风声、水声、乌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交响成曲。所谓诗情画意盎然而生,与此有密切关系。园林中的大小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园林空间,越分隔,感到越大,越有
16、变化。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华丽之园难简,雅淡之园难深。简以救俗,深以补淡,笔简意浓,画少气壮,艳而不俗,淡而有味,是为上品。无过无不及,得乎其中;须割爱者能忍痛,须补添者无各色;下笔千钧,反复推敲;刚以柔出,柔以刚现造园之理,与一切艺术无不息息相通。所以我曾经说,明代的园林与当时之文学、艺术、戏曲有着相同的思想感情而以不同形式出现。文学艺术讲究意境,造园也有意境。“景露则境界小,景隐则境界大”,“引水须随势,栽松不趋行”,“几个楼台游不尽,一条流水乱相缠。”这虽然是古人咏景说画之辞,造园之理也与此相同。造园是综合性的科学艺术,并且包含哲理,观万变于其中。浅言之,要以无形的诗情画意,构有形的
17、水石亭台,借晦明风雨,使景物变化无穷。再加上南北地理之殊,风土人情之异,因素便更增多。所以,探究古园却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不把握中国园林的风格特点,妄加分析,就会像汉代的读书人解释儒家经典一样穿凿附会。如此说来,欣赏园林还需要丰富的生活,渊博的知识。(有删改)【注释】山间小路。【幽篁】生长在僻静之处的竹子。【各色】这里指坚持己见,不按常理办事。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上三个文本都能让读者对中国园林有一定的了解,但角度不同。【文本一】重在特点的说明,【文本二】介绍构景方法,【文本三】则重点介绍园林风格。B中国园林有重含蓄的特点。如造园时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寒碧山庄”因园
18、内栽种的多是白皮松而得名,取名耐人寻味,可以顾名思义。C【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结构都是先总后分,【文本三】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这样的结构使说明内容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易于读者快速掌握文章内容。D三个文本都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突出事物的特点。如【文本一】第段中把苏州园林的建筑跟古代宫殿的建筑作比较,【文本三】第段中把曲与直作比较。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2)园之佳者就像诗之绝句,词之小令,都是以少胜多3【文本二】中的漏景方法,在【文本一】和【文本三】中有体现吗?请具体说明。4根据【文本二】,说说下列图片表现出的园林构景方法。(1)_(2)_5【文本
19、三】第段中说“文学艺术讲究意境,造园也有意境”,园内景物该怎样布局才能有意境?并从【文本一】中举出一例加以说明。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说说诗句“甲光向日金鳞开”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仅限三处)。军 士 吏 被 甲 锐 兵 刃 彀 弓 弩 持 满七、作文(共40分)按要求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