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长治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山西省长治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测试题.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时间 : 90分钟 满分 : 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阅卷人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照样子,写词语。暖洋洋_走来走去_大口大口_2、课文回顾。(1)“群儿戏于庭”中“庭”字的意思是_。(2)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就如墨子中所说的:“_”。(3)与人为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像孟子中说的“_,有礼者敬人”,所以我们要做一个仁爱的人,这样才能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3、品读诗句,完成练习。荷
2、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理解诗句中“擎”的意思,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步骤进行: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推测,“擎”字可能与_(填身体部位)的动作有关。查字典确认,先查_部,再查_画。查到的读音是_,意思是_。联系生活实际可知,“擎雨盖”指与荷花生长在一起、形状很像“擎雨”的盖子的_ 。用自己的话写出这两句诗的意思:_。4、根据课文,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做题。风景( )( )物产( )( )瑰( )( )比( )( )不平成( )结( )( )( )可口银光( )( )各( )各( )(1)看到词语,我想到了这些地方:_(2)我能用词语_形容鱼,用词语_形容鲜花。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采莲
3、曲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中用衬托手法描写不见人影闻歌声的诗句是:_,_。2大自然的声音全文采用先_后_的写作方法。作者从_ 、_、_三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_的热爱之情。3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通过回忆作者童年和父亲在滹沱河岸树林的经历,赞美了父亲同时也提醒人类_4读不完的大书中“大书”指的是_。6、把下面的谚语补充完整,再完成后面的练习。_,泰山移。二人_,其_断金。_臭皮匠,顶个_一个篱笆三个桩,_(1)我知道:这四个谚语告诉了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A我们要想办好一件事,人越多越好B只有和有能力的人合作,才能获得成功C只要团结协作,就能发挥出巨大的能量(2)我积累:下面
4、的谚语中蕴含的道理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B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C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二、书写题7、我能把词语写得正确、美观。yo yunbokhu tnynshdg三、信息匹配8、选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填在括号里。意思:A.思想内容;B.指表示一点心意;C.某种趋势或苗头;D.趣味。(1)老屋想,这倒很有意思。()(2)大家受累了,得买些东西意思一下。()(3)天气渐渐暖了,树木有点儿发绿的意思了。()(4)这首诗的意思我终于弄明白了。()四、现代文阅读9、阅读理解。庐山的云雾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
5、,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密)的色。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 漂)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 带)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暮)。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1用“”选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字。
6、2从文中找出与下面句子意思相符合的词语,写在括号里。(1)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开。()(2)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3画横线的句子中,将山头的云雾比作_,将半山的云雾比作_。4请在文中分别找出第段和第段的中心句,用“”画出来。5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请用文中的两个词语概括:_、_。五、语言表达10、照样子,写句子。(1)例:小镇的秋天很美。小镇的秋天真美呀!海底世界很奇妙。_(2)例:星星在天空中闪烁。星星在天空中,眼睛一眨一眨的。小草从地里长出来。_(3)例:盘古的身体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前面的树林里有一只()小鸟。11、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改为反问句)_六、书面表达12、习作上文中,由于作者认真观察,写出了黄昏的乡村真美。请你也观察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围绕一个意思,把观察时印象最深的地方写下来,注意写好这个主题,描写出观察时事物的变化。语句要通顺,书写要认真,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