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09-03和学新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发展.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09-03和学新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发展.pptx(7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程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和学新 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课程改革的背景二、课程改革推进的现状与趋势三、课程实施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四、教材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内容框架一、课程改革的背景(一)社会转型与人的转型(二)人的转型与教育转型(三)教育转型与课程转型(一)社会转型与人的转型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的转型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的转型现代化的后发追赶型模式现代化的后发追赶型模式19921992年党的年党的“十四大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核心和关键:人的现代化核心和关键:人的现代化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中国
2、加入WTOWTO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人才标准:知识的创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标准:知识的创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二)人的转型与教育转型人的转型:从被动依附向积极主动、超越人的转型:从被动依附向积极主动、超越教育转型:教育转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增强学校自主性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增强学校自主性(三)教育转型与课程转型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
3、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了9个方面的改革:“课程改革目标课程改革目标”:目标、内容、结构、实施、管理、评价目标、内容、结构、实施、管理、评价“课程结构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等等十余年来,在教育部的推动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传播了新的课程理念,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传播了新的课程理念,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体系;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发
4、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很大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很大的转变;考试评价制度取得一定的进步。考试评价制度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十余年的探索也始终伴随着质疑甚至反对的声但是十余年的探索也始终伴随着质疑甚至反对的声音,新课程的很多设想也因为现实条件的限制而未音,新课程的很多设想也因为现实条件的限制而未能付诸实施。能付诸实施。二、课程改革推进的现状与趋势(一)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二)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三)课程改革推进的发展趋势(一)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 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政府主导,自上而下四个阶段:四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前期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试点实验阶段 全面推广阶段全面推广阶
5、段 改革深化阶段改革深化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1.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情况调研 19961996年年7 7月至月至19971997年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年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6 6所所大学及中央教科所的课程专家,对大学及中央教科所的课程专家,对19931993年秋实施的年秋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状况进行调研。总计调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状况进行调研。总计调查了全国了全国9 9个省(市)与县镇的个省(市)与县镇的1600016000名中小学生,名中小学生,20002000多名校长、教师和多名校长、教师和5050多位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多位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调查的主要内容
6、包括课程目标的落实状员会委员。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的落实状况、教学内容的适宜性、教与学过程中的问题、考况、教学内容的适宜性、教与学过程中的问题、考试与评价的问题等。试与评价的问题等。19971997年底年底,完成了九年义务教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实施状况调查报告,指出了现行课程育课程方案实施状况调查报告,指出了现行课程体系确实存在着一些有悖于素质教育要求的问题体系确实存在着一些有悖于素质教育要求的问题 19971997年年9 9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烟台的素质教育会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烟台的素质教育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议上,明确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
7、生素质为目标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会后,组织专家开始进行的课程体系。会后,组织专家开始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期研究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期研究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方面,对在两大方面:一方面,对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后期以来国年代后期以来国际和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与际和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与经验研究;另一方面,开始规划与设计面向经验研究;另一方面,开始规划与设计面向2121世纪世纪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至19981998年年底,基本形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课底,基
8、本形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的框架结构以及推广新课程的政策与策略。程体系的框架结构以及推广新课程的政策与策略。19981998年年1212月国务院批转发布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月国务院批转发布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中将基础教育课程文件中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列入改革列入“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新世纪的基础,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此被提上议事日程。教育课程改革就此被提上议事日程。2.颁布纲要,制定方案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编写新教材 19991999年年1 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正式成立了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正式成
9、立了“基础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由来自师范大学、省教,由来自师范大学、省教研室、教科院的课程、教育、心理方面的专家及中研室、教科院的课程、教育、心理方面的专家及中学的校长代表学的校长代表4040多人组成。多人组成。经过广泛深入的讨论和反复修改,形成了课程改革经过广泛深入的讨论和反复修改,形成了课程改革的总纲领的总纲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2001年年6 6月,经国务院同意,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月,经国务院同意,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上,正式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上,正式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教育部先后在北京师范
10、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教育部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教科所等单位设立了央教科所等单位设立了1818个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个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心 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概览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概览,涉及涉及9 9大大类类7878个总项目。至个总项目。至20002000年年7 7月,通过课题申报、评月,通过课题申报、评审、签署合同等程序,审、签署合同等程序,3434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立项,共有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革项目立项,共有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以及教学一线的教师两千余人参与新课程的研家以及教学一线的教师两千余人参与新课程的研制制
11、教育部在2001年7月召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确定全国27个省、直辖市的38个区县为第一批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全面部署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验推广工作。公布了供实验区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义务教育阶段全日制学校语文、数学、英语等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实验稿)。组织编写、审查通过了义务教育各学科新课程实验教材试点实验阶段试点实验阶段 1.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开始实验 根据纲要根据纲要“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要求,的要求,20012001年年9 9月,实验工作正式启动。月,实验工作正式启动。20
12、012001年年1010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意见,提出对首批国家级实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意见,提出对首批国家级实验区由教育部直接组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验区由教育部直接组织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部分教育管理者、培训者和骨干教师的一级培训,区部分教育管理者、培训者和骨干教师的一级培训,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其他人员培训由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其他人员培训由省“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要按照负责组织实施,要按照“先培训,后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做好新课程实施前的原则做好
13、新课程实施前的师资培训工作的师资培训工作 2002年春季又有北京市的1个区和浙江省的3个县(市)被确定为国家级实验区 2002年秋季,全国又有530个县(区、市)确定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参加实验的学生数达870余万人,约占同年级学生总数的18%-20%。新课程实验开始大范围铺开 2002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推动实验区进行考试和评价制度的改革,实验区的探索推动了新课程的顺利前进 20032003年秋季,又有年秋季,又有10701070个县(区)参加新课程实个县(区)参加新课程实验。至验。至20032003年秋季开学,全国共有年秋季开学,全国共
14、有16421642个县(区)个县(区)、35003500万中小学生(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人数万中小学生(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人数18.6%18.6%)使用新课程)使用新课程 20032003年的下半年开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了年的下半年开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了义务教育阶段各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义务教育阶段各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经过三年的实验探索,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按经过三年的实验探索,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按照教育部规划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照教育部规划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2.2.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准备与实验阶段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准备与实验阶段 教育部自教育部自20012001年起就酝酿普通
15、高中的课程改革,经过两年的时间年起就酝酿普通高中的课程改革,经过两年的时间的研究,制订出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英语、的研究,制订出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语文、英语、数学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数学等十五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20032003年年3 3月印发了普通高月印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课程方案(实验)。20042004年秋季,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自治区)的普通年秋季,在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自治区)的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开始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达高中起始年级开始实验,参加实验的学生达127127万人,约占全国普万人,约占全国普通高中当年招生人
16、数的通高中当年招生人数的15.5%15.5%。教育部组织开发了培训教材,面向实验省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领导、教育部组织开发了培训教材,面向实验省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领导、骨干校长和教师开展了国家级研修和培训,组织编写并审查通过骨干校长和教师开展了国家级研修和培训,组织编写并审查通过了了1414个学科个学科274274册教材供实验区学校选用册教材供实验区学校选用 20052005年,江苏加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年,江苏加入高中新课程改革。20062006年秋季,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范围进一步扩大,天津、辽宁、年秋季,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范围进一步扩大,天津、辽宁、浙江、福建、安徽开始全面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17、浙江、福建、安徽开始全面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全面推广阶段全面推广阶段 1.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的全面推广 20042004年年6 6月月1616日,教育部召开了日,教育部召开了“2004“2004年全国基础教育年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课程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并加快推进基,全面部署并加快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会议指出今后几年课程改革的推进思础教育课程改革。会议指出今后几年课程改革的推进思路是照路是照“面上推广、点上深化面上推广、点上深化”的方针的方针,使基础教育课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既向广度发展程改革工作既向广度发展,也向深度进军。要全面实施也向深度进军。要全面实施
18、义务教育新课程义务教育新课程,逐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逐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 20042004年年9 9月,全国起始年级启用新课程的学生数已经达月,全国起始年级启用新课程的学生数已经达到同年级学生数的到同年级学生数的65%70%65%70%20052005年秋季起,全国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全面实施新课年秋季起,全国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程 为了推进新课程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得到进一步深为了推进新课程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得到进一步深化研究,化研究,20042004年教育部印发了国家基础教育课年教育部印发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程改革实验区2004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年初中毕业考试
19、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实验区精心组织,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实验区精心组织,积极推进,稳妥实施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积极推进,稳妥实施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并为改革提供政策保障;生制度的改革,并为改革提供政策保障;20052005年教育部又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年教育部又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继续在意见,继续在550550多个课程改革实验区实施中考多个课程改革实验区实施中考改革改革 2.高中阶段新课程的全面推广20072007年秋季,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和
20、陕西省全年秋季,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和陕西省全面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面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育部要求教育部要求20102010年以前高中新课程在全国全面推开,年以前高中新课程在全国全面推开,要求没进入高中新课程的省份做好高中新课程实施规要求没进入高中新课程的省份做好高中新课程实施规划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划和各项前期准备工作 20082008年,江西、山西、河南、新疆、新疆兵团和上海年,江西、山西、河南、新疆、新疆兵团和上海开始高中新课程改革。开始高中新课程改革。20082008年年4 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20082008年中小学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
21、计划的通知,简称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简称“国培计划国培计划”,提出为配合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根据高中课改进提出为配合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根据高中课改进展,在展,在20072007年高中新课程培训的基础上,采取网络培年高中新课程培训的基础上,采取网络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对20082008年新进入高中课年新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江西、山西、河南、新疆程改革实验的江西、山西、河南、新疆5 5个省区及新疆个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近生产建设兵团等近1010万名高中学科教师进行万名高中学科教师进行5050学时的学时的专题培训。专题培训。2009年,湖北、云南
22、、河北,内蒙古自治区四省区加入高中新课程改革 2010年,重庆、四川、贵州、西藏、甘肃、青海六省(区、市)也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自此,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 改革深化阶段改革深化阶段 1.1.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从从2000-20052000-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完成了新课程体系的制定、实年,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完成了新课程体系的制定、实验和修订;验和修订;2005-20102005-2010年,逐步在全国全面推行新课程体系年,逐步在全国全面推行新课程体系 。20052005年以后进入了一个深入推进的新阶段年以后进入了一个深入推进的新阶段
23、20052005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力建设计划的通知 20062006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制定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制定20062006年度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年度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20072007年,教育部全面启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工作,年,教育部全面启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工作,组织了组织了1919个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邀请了个学科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邀请了180180余位来自中科
24、院、余位来自中科院、社科院、高等学校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优秀教师、教研员参与社科院、高等学校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优秀教师、教研员参与课程标准修订工作课程标准修订工作 20082008年教育部启动的国培计划,除了对该年进入高年教育部启动的国培计划,除了对该年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的教师进行培训外,还重点对中中新课程实验省份的教师进行培训外,还重点对中西部农村地区边远农村地区采取对口支援,西部农村地区边远农村地区采取对口支援,“送培送培到省,集中培训到省,集中培训”,结合远程教育方式,直接培训,结合远程教育方式,直接培训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共计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共计3030余万名,大大提高了中余万名
25、,大大提高了中小学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小学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20092009年、年、20102010年、年、20112011年的国培计划,继续加强了年的国培计划,继续加强了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班主任、紧缺薄弱学科教师进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班主任、紧缺薄弱学科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在深入推进阶段,教师的培训力度行系统的培训。在深入推进阶段,教师的培训力度和范围在不断的加大,培训方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和范围在不断的加大,培训方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2011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继续深化基础教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继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指出育课程改革,并指出201120
26、11年课程改革工作的重点是年课程改革工作的重点是正式颁布经过正式颁布经过1010年实验后修订并审议通过的义务教年实验后修订并审议通过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做好相关教材育阶段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做好相关教材建设规划和修订、送审及审查工作,进一步加强语建设规划和修订、送审及审查工作,进一步加强语文、历史和思想品德教材建设;研究制定中小学教文、历史和思想品德教材建设;研究制定中小学教材选用管理办法,推动教材管理规范化;进一步完材选用管理办法,推动教材管理规范化;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加强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加强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的研究和指导,建
27、立并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制度的研究和指导,建立并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启动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研制工水平考试制度;启动基础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研制工作作 20112011年年1212月月2828日颁布新的日颁布新的1919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高中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深化 20102010年年7 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在提到高中阶段教育未来十年规划时,正式颁布,在提到高中阶段教育未来十年规划时,提到要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提到要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
28、,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20112011年,国家在国培计划、高考评价制度改革上进一年,国家在国培计划、高考评价制度改革上进一步加大力度步加大力度 20122012年年5 5月,出台了月,出台了6666个国培标准一个课程资个国培标准一个课程资源建设规范和一个国培标准使用指南,指导和源建设规范和一个国培标准使用指南,指导和规范国培工作规范国培工作(二)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二)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1.1.新课程推进速度过快新课程推进速度过快2.2.政策保障不够坚实政策保障不够坚实 3
29、.3.师资培训不能满足新课程推进的要求师资培训不能满足新课程推进的要求4.4.课程推进存在不平衡现象课程推进存在不平衡现象 5.5.课程资源严重不足课程资源严重不足 1.1.新课程推进速度过快新课程推进速度过快教育部的实验规划:20012001年秋季年秋季,全国确立全国确立3838个国家级新课程实验区个国家级新课程实验区,正式开正式开始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始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2002 2002 年秋季年秋季,扩大实验范围扩大实验范围,启动省级实验区的工作,启动省级实验区的工作,全国实验规模达到同年级学生的全国实验规模达到同年级学生的10%-15%10%-15%;20032003年,在全国
30、范围内年,在全国范围内,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达到同年级学生的35%35%左右;左右;20042004年,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年,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的的65%-70%65%-70%左右;左右;2005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将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将使用新课程使用新课程 实际推进过程:实际推进过程:20022002年秋季年秋季,省级实验区参加实验的学生数高占同年级学生总数省级实验区参加实验的学生数高占同年级学生总数的的18%-20%18%-20%20032003
31、年,参加新课程的学生总数占同年级学生数的年,参加新课程的学生总数占同年级学生数的40%-50%40%-50%,这些,这些比例都比原计划要高比例都比原计划要高尤其是省级实验区的数量呈几何倍数扩张,如北京和内蒙古尤其是省级实验区的数量呈几何倍数扩张,如北京和内蒙古,2001,2001年两市年两市(自治区自治区)均未确立实验区均未确立实验区,2002,2002年则分别确立了年则分别确立了1818个和个和1616个个实验区;而江苏、浙江、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份仅实验区;而江苏、浙江、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份仅20022002年就分年就分别新增了别新增了5454个、个、4949个、个、3232个和个和32
32、32个省级实验区。个省级实验区。20052005年秋季起,全国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年秋季起,全国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从实验到全面推广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全国不分区从实验到全面推广仅仅用了四年时间,全国不分区域、不论当地条件如何纷纷实施新课程,这样的推域、不论当地条件如何纷纷实施新课程,这样的推进速度是不可思议的进速度是不可思议的 。改革的质量会大打折扣。改革的质量会大打折扣 首先,地方政府和学校执行变形。在课程改革的决策与设计高端,是完整意义上的在课程改革的决策与设计高端,是完整意义上的“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到了省市中间层次,渐渐变成,到了省市中间层次,渐渐变成“新教
33、材试验新教材试验”,再往下,简化成,再往下,简化成“学习方式变学习方式变革革”,再到乡中心校一级,就成了,再到乡中心校一级,就成了“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最后到了村校,就剩下,最后到了村校,就剩下“拖桌子拖桌子学生四人学生四人小组学习小组学习”其次,改革的质量难以保证 理性的课程改革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理性的课程改革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继承与革新并存的过程继承与革新并存的过程 美国的科学课程标准,动员了千万力量,花了整整四美国的科学课程标准,动员了千万力量,花了整整四年时间才公布,而且各州是否采用全凭自愿。年时间才公布,而且各州是否采用全凭自愿。我国的各门新课程标准实际编
34、制时间不满一年,教材我国的各门新课程标准实际编制时间不满一年,教材编写时间更短,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从国家编写时间更短,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从国家级实验到全部推广,在五年之内实现级实验到全部推广,在五年之内实现有一项针对上海市、徐州市、常州市以及内蒙古自治有一项针对上海市、徐州市、常州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等四个城市和地区的中小学教师问卷调查,结果显区等四个城市和地区的中小学教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示,“教师在对升学考试与新课程推进工作适应程度教师在对升学考试与新课程推进工作适应程度的问题上,仅有的问题上,仅有1%1%认为认为适应适应,39%39%觉得觉得基本适基本适应应,而,而40%
35、40%不适应不适应,且有,且有20%20%很不适应很不适应。”2.2.政策保障不够坚实政策保障不够坚实 纲要提出:纲要提出: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作用;建立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建立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的制度;的制度;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深入讨论、关心并支持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深入讨论、关心并支持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项经费
36、。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项经费。教育部在高考、中考、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实验区给予政策支持。教育部在高考、中考、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实验区给予政策支持。从新课程的前期准备到全面推广,以及现阶段的深化改革,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但在落实和执行方面不到位、不配套地方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政策执行能力不足地方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政策执行能力不足 :不能:不能很好理解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条件不具备很好理解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条件不具备一些教育主管部门潜在的不作为心态一些教育主管部门潜在的不作为心态 :把课程改革:把课程改革视为一般性业务工作,政府口头重视,行为却不到视为一般性业务工作,政府口
37、头重视,行为却不到位,经费投入欠账太多位,经费投入欠账太多 。把课改理解为编教材。把课改理解为编教材配套保障的不完备配套保障的不完备 :理论基础不明确、经费不到位、:理论基础不明确、经费不到位、评价机制改革滞后评价机制改革滞后 3.师资培训不能满足新课程推进的要求师资培训不能满足新课程推进的要求 国家对新课程师资培训十分重视,但是由于推进速国家对新课程师资培训十分重视,但是由于推进速度快,培训任务重,新课程师资培训中仍存在的一度快,培训任务重,新课程师资培训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着培训的质量,进而影响到新课程的些问题,影响着培训的质量,进而影响到新课程的推进效果推进效果 师资培训有形式化倾向
38、师资培训有形式化倾向 :形式欠缺持续性:形式欠缺持续性 、内容缺、内容缺乏针对性乏针对性 、方法存在机械性、方法存在机械性 、效果欠缺评估、效果欠缺评估师资培训体系不完善师资培训体系不完善 :国家培训、省级培训、校本:国家培训、省级培训、校本研修三位一体是一个十分理想的培训模式研修三位一体是一个十分理想的培训模式目前的培训,还主要是以专家的话语为主导,缺乏专家和一目前的培训,还主要是以专家的话语为主导,缺乏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的研修活动,不仅三级培训没有很好的建立起联线教师共同的研修活动,不仅三级培训没有很好的建立起联系,很多地方的校本研修因为缺少指导根本就无法建立,有系,很多地方的校本研修因为
39、缺少指导根本就无法建立,有些地方的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甚至很少给予新课程师资培训些地方的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甚至很少给予新课程师资培训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4.课程推进存在不平衡现象课程推进存在不平衡现象 城乡差异明显 校际差异明显 学段差异明显 不同学段在落实新课程的要求上可谓乱象丛生,中不同学段在落实新课程的要求上可谓乱象丛生,中考和高考依然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多数学校依旧考和高考依然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多数学校依旧延续着旧的评价机制下的教育方式延续着旧的评价机制下的教育方式 5.课程资源严重不足课程资源严重不足 校内课程资源不足:图书资料、网络设备、实验器材 的短缺校外资源利用不
40、足:忽略社区资源的利用(三)课程改革推进的发展趋势1.建立上下结合的推进方式建立上下结合的推进方式2.2.建立科学决策、深入贯彻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科学决策、深入贯彻的政策保障体系3.3.提高师资培训的针对性,健全师资培训体系提高师资培训的针对性,健全师资培训体系 4.关注差异,抓住重点推进新课程关注差异,抓住重点推进新课程 5.调动多方力量,缓和课程资源不足的压力调动多方力量,缓和课程资源不足的压力 1.建立上下结合的推进方式建立上下结合的推进方式建立以学校改革为主的自下而上的推进方式 要建立起兼顾中小学校自身改革的推进思路,让中小要建立起兼顾中小学校自身改革的推进思路,让中小学校主动探索新课
41、程的实施,在自身变革的基础上消学校主动探索新课程的实施,在自身变革的基础上消化吸收新课程,建立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吸收新课程,建立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的校园文化,从学校内部形成支持新课程改革的氛围化,从学校内部形成支持新课程改革的氛围 改革政府自上而下的推进方式主要是做好经费保障、教师培训和反馈评价机制改革主要是做好经费保障、教师培训和反馈评价机制改革工作工作 ,适度放权给学校,让学校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适度放权给学校,让学校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使学校对于新课程推进不合理之处有一定的否决权使学校对于新课程推进不合理之处有一定的否决权 形成上下结合联合推进的模式 2.2.建立科学决策、深入
42、贯彻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科学决策、深入贯彻的政策保障体系 科学决策,适时调整课程改革方案科学决策,适时调整课程改革方案 建立问责制,提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执行力建立问责制,提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执行力 加大经费投入,改革评价制度加大经费投入,改革评价制度 三、课程实施改革的现状与趋势什么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就是把一个新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实现预期课程实施就是把一个新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实现预期课程理想,引起预期变革的动态过程。课程实施主要课程理想,引起预期变革的动态过程。课程实施主要是通过教学引起课程变革,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教学,是通过教学引起课程变革,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教学,而是要以教学为主要途径把课程计
43、划、方案付诸实践。而是要以教学为主要途径把课程计划、方案付诸实践。除此之外,课程实施还包括观念的转变、教师培训、除此之外,课程实施还包括观念的转变、教师培训、经费、体制变革、硬件设施等,涉及到整个教育系统经费、体制变革、硬件设施等,涉及到整个教育系统的变化以及课程知识的更新、教学过程的改变、校长的变化以及课程知识的更新、教学过程的改变、校长和教师角色的更新、学生角色的变化、社区文化环境和教师角色的更新、学生角色的变化、社区文化环境的相应改变等等的相应改变等等(一)课程实施变革的现状1.重视课程实施,深刻地认识到了课程实施的复杂性以往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课程设计,对课程实施存在简单以往我们更多关注的
44、是课程设计,对课程实施存在简单化理解,课程实施方面的研究也屈指可数化理解,课程实施方面的研究也屈指可数 现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现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认识到课程实施不只是。认识到课程实施不只是简单的将课程方案通过教学付诸实践的过程,而且还包简单的将课程方案通过教学付诸实践的过程,而且还包含有理念的革新、师生角色的变化、评价体系的转变等含有理念的革新、师生角色的变化、评价体系的转变等等等 纲要涉及了课程的总体规划、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纲要涉及了课程的总体规划、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改革领导、管理、工作方针、原则以及具体课程实施程改革领导、管理、工作方针、原则以及具体课程实施的改革目标等的改革目
45、标等 2.明确了国家、地方、学校三个不同层次的课程实施的责任和使命 国家主要负责设计国家课程,制定国家课程标准,总国家主要负责设计国家课程,制定国家课程标准,总揽、统筹全局。揽、统筹全局。地方主要负责制定实施国家课程标准,同时依照国家地方主要负责制定实施国家课程标准,同时依照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需要课程标准,结合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需要开发实施地方课程,并对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情况进开发实施地方课程,并对学校层面的课程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行监督和指导学校担负着将国家课程标准付诸教学实践的任务,可学校担负着将国家课程标准付诸教学实践的任务,可以以学校为基地,课程
46、理论专家、校长、教师、社区以以学校为基地,课程理论专家、校长、教师、社区人士共同开发、实施学校课程人士共同开发、实施学校课程 3.突出课程实施的开放、动态、交流、对话、合作等特征 课程实施不再仅仅是一线教师的课程实施不再仅仅是一线教师的“单打独斗单打独斗”,而,而是课程理论专家、一线教师、家长、社区人士、新是课程理论专家、一线教师、家长、社区人士、新闻媒体等等社会各界协同配合,积极参与,发挥各闻媒体等等社会各界协同配合,积极参与,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实施的开放的、民主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实施的开放的、民主的过程过程 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形成对课程方案的不同解释,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
47、形成对课程方案的不同解释,为设计者、实施者、社会各界人士的对话提供了一为设计者、实施者、社会各界人士的对话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个交流的平台 4.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发生了变化课程: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全部经验的总和,包括课程: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全部经验的总和,包括人类共同的、相对学生来说的间接经验,学生在有人类共同的、相对学生来说的间接经验,学生在有组织的活动中获取的直接经验与体验以及隐性课程组织的活动中获取的直接经验与体验以及隐性课程等等等等 教学: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教学: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启发、构与提升
48、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情感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教师:合作者、引导者、辅导者、研究者、沟通者教师:合作者、引导者、辅导者、研究者、沟通者学生: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5.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探究教学和体验教学。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为探究教学和体验教学。自主学习得到了提升:自主学习得到了提升:“我要学我要学”探究学习被学生接受探究学习被学生接受合作学习成为常见的教学组织
49、形式合作学习成为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45.7%45.7%的学生认为教师采用了的学生认为教师采用了“讲授与探究相结合讲授与探究相结合”的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22.5%22.5%的学生认为新课程实施以的学生认为新课程实施以“学生探究学生探究为主为主”,28.9%28.9%的学生认为学生在新课程实施中的学生认为学生在新课程实施中“以学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生合作学习为主”6.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得到整合 7.7.课堂环境和教学控制方式发生了变化课堂环境和教学控制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学体现出了不确定性、多样性、多变性,课堂丰富多彩,形式教学体现出了不确定性、多样性、多变性,课堂丰富多彩,形式新颖,气氛热烈。教师
50、更是由一个执行者转变为了决策者,更多新颖,气氛热烈。教师更是由一个执行者转变为了决策者,更多的采用的采用“非结构非结构”、“开放式开放式”的课堂控制方式的课堂控制方式 表表现现方面方面传统课传统课堂堂环环境境新新课课堂堂环环境境教教师师与学生与学生教教师师中心中心学生中心学生中心学生的学生的发发展展单单方面方面发发展展多方面多方面发发展展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习方式方式独立学独立学习习合作学合作学习习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习状状态态接受学接受学习习探究学探究学习习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习反反应应被被动动反反应应主主动动参与参与学学习习活活动动的内容的内容基于事基于事实实知知识识的学的学习习批判思批判思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