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doc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79882354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九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九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重、难点: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2、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器材:烧杯、冷热水、温度计、体温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观赏一段有春、夏、秋、冬的影片 问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如何转化?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学生猜测) 教师:刚刚有同学说“温度”(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有关温度的学问 温度计 二、 进展新课: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试验:课本70页试验:图4.4-1示 结论:人们凭感觉推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行靠

2、, 必需实行其他较好的方法。 (2)、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推断出这哪杯水的温度比拟高? 学生结论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 实物观看各种温度计 构造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分类:试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实物、录像观看) 3、摄氏温度:字母C代表摄氏温度 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 它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 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0到100分成100等份,每1份就是1。低于0用负数表示 例:37读作37摄氏度 -45读做零下45摄氏度 4、体温计: 1 构造、量程、分度值 2使用 5、试验用温度计的使用: 探究:

3、怎样使用?要留意些什么问题? 总结:(1)使用前 观看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或低于量程 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 (2)使用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底或壁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连续留在被 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外表相平 (让学生读数,把结果写出来)单位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依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温度计的使用方面,按课本要求让学生进展探究,但肯定要把步骤总结并进展板书。 可以对几种温度计进展比照 #184022九

4、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2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的教师”。可见,兴趣对学习多么重要。心理学指出: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由此可见,要想让学生学好物理,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最终学好,用好。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创设情境,导课好玩 “授业无趣,必不乐学”。物理规律和原理一般都比拟抽象、概括,假如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填鸭式讲授,对学生就缺乏吸引力,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昏昏欲睡。那么,怎样在授课一开头的时候,就能引起学生剧烈的求知兴趣呢?这就涉及到一个怎样导入课题的问题。 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应想方设法创设各种好

5、玩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在此情境中感受到物理的生动活泼和趣味性,从而对本节内容产生深厚的探究热忱。例如讲“汽化和液化”时,演示“纸锅烧水”,会立刻吸引学生的留意力。在“流体压强和流速”教学中,教师用力向漏斗管口吹气,请学生观看下方紧贴漏斗壁的乒乓球是否会掉下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由此引入新课,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新学问的欲望。除演示试验作为引子外,还可以叙述一些趣味小故事,也能吸引学生的留意力,引起学生兴趣。例如讲授“重力”时,可以讲一下牛顿和苹果的故事,既展现了“万有引力”的物理情景,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举例寓趣,设疑激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化枯燥为生动,擅长举例是一条行之有效的

6、做法。例如讲授“声音可否在液体中传播”时,举例:“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来说明问题,在进展“汽化和液化”教学时,举例: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杯子会“出汗”,用此来说明液化原理,可以活泼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设疑”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依据教学中的进程,教师适时地提出一个个“为什么”,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学问的兴趣,使其主动思索,大胆答复,从而真正把握学问。例如讲“压强”时设疑:为什么英雄握不烂鸡蛋,而放在桌上,只要一个手指往下一按,就压破?讲“汽化和液化”时设疑:为什么喝热茶时我们要先吹吹气再喝?像这类设疑,既贴近生活,又能激发学生的奇怪心,引起兴趣。 三

7、、新颖试验,见之生趣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观看和试验为根底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新颖好玩的试验,会使他们感到新奇和奇怪,可以给他们带来丰富的乐趣。例如在学生学习“摩擦力”这一节时,教师演示“筷子提米”,让学生在不行思议中感受到物理的魅力;在讲“透镜”时,教师让学生用凸透镜把太阳光会聚到火柴上,亲眼目睹火柴的热闹燃烧,惊异之余,兴趣倍增;在学习“升华和凝华”时让学生体会:竟然可以用蜡和树枝塑造漂亮的冰雪世界通过这样生动好玩的试验,把理论学问转变成了亲眼所见的事实。使学生在欢快的“嬉戏”中,学到实在的学问,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四、联系实际,强化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

8、物理学问不仅是为了熟悉自然,了解自然,更重要的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这就要求教师擅长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既在实际中发觉学问,又要在实际中运用学问,稳固学问。比方:在学习了“电磁铁”以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电磁铁,比比看谁制作的磁性更强;学习了“重力”之后,让学生动手制作不倒翁和重锤线,并告知他们:重锤线可使建筑工人工作起来更便利,而制作销售不倒翁使商家获得了巨额的利润。强调:学问就是财宝。通过这样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例子,可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学问的趣味性和有用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只要真正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去指导课堂设计,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才智,解颐笑语,深入浅

9、出,把“外在”的信息,即物理课题以新颖的方式提醒在学生面前,就肯定能使课堂气氛活泼,引人入胜,从而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学问,稳固学问。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184023九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问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 观看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奇怪,初步领会自然现象的美妙与和谐。 重、难点: 焦点、焦距的定义。 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教学器材: 激光源、各种透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10、一、前提测评: 完成光路图: 空气玻璃 水空气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我们常常用到一些玻璃器件。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么作用? 进展新课: 1、透镜:一些玻璃做的透亮的器件(实物观看)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图3.1-1示) 2、透镜的做法: 主光轴:连接圆心的直线 光心:透镜的中心光心在主光轴上。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转变 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焦点和焦距: 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有几个? 焦

11、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单位是什么? 5、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6、两种透镜上能画三条特别的光线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依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透镜。 教学后记:对光心、主光轴的学问进展补充。会聚、发散的结论。 #184024九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问和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 经受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洁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胜利的喜悦。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

12、意识。 重、难点: 照相机的原理。 凸透镜成像的特征。 教学器材: 透镜、纸片、放大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 光心有什么特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仪器用到透镜? 进展新课: 1、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照相机的构造:镜头凸透镜 胶卷 快门 图3.2-1示 2、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10分钟) 3、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构造:图3.2-4示 4、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际是一个凸透镜 怎样使用? 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依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

13、,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课本练习。 写出照相的一些技巧。 教学后记: 考虑二个问题:如何讲解构造、原理时详细化? 如何连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84005九年级物理沪科版教案5 教学目标:1、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重、难点:1、试验探究熔化、凝固的规律。 2、正确得出熔化、凝固的规律。 教学器材:烧杯、水、温度计、海波、蜡、酒精灯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常用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什么?单位是什么?是怎样

14、规定的?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体温计的测温方法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可以转化?(学生答复、并举例,教师总结:) 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下面我们先学习熔化与凝固 探究试验:课本75页,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 猜测与假设 设计试验 进展试验 数据记录: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的温度/ 蜡的温度/ 利用数据作出图像

15、然后说明凝固的过程,并在坐标中作出海波、蜡的凝固图像。 学生探究、查找规律,教师总结如下: 2、熔化和凝固: 固体 晶体: 在熔化时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 非晶体: 在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熔点。 晶体有肯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凝固点。 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见课本熔点表),记住冰的熔点。 3、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 4、介绍一些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依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1、完成物理时习在线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2、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且难度较大,节奏可以放慢些,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必要的学问:如:图形图像、物质状态等 九年级物理教育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