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产业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296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产业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2961.pdf(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人教版 2022 年高中地理产业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选择题 1、我国 H 企业是世界著名的家电品牌,市场开发部通过对空调,冰箱等产品在巴基斯坦的销售情况的专门调研,认定投资巴基斯坦的市场潜力很大,2001 年 H 企业进入巴基斯坦(人口接近 2 亿,近年来经济增长迅速),随后在著名工业中心拉合尔市投资兴建了工业园区,并在园区内建立巴基斯坦国内唯一的家电研发实验室,模拟各类环境进行实验测试。下图为巴基斯坦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市场开发部认定投资巴基斯坦的市场潜力很大的依据最不可能是()A.纬度较低,热带、亚热带范围广 B.人口数量多,且经济不断发展,
2、购买力不断增强 C.我国的友好邻邦,投资环境良好 D.巴基斯坦为内陆国家,气候大陆性强,夏季炎热(2)与伊斯兰堡相比,H 企业在拉合尔市投资兴建工业园区的主要优势是()2 A.纬度低,市场需求更大 B.靠近河流,用水方便 C.工业基础较好、协作强 D.临近铁路,交通便利 (3)H 企业建立家电研发实验室主要目的是()A.满足市场对产品个性化的需求 B.安置更多巴基斯坦普通劳动力 C.提高巴基斯坦的家电研发能力 D.促进一带一路事业的更好发展 答案:D C A【提示】区域的区位分析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巴基
3、斯坦纬度较低,多为热带气候,对冰箱、空调需求大,A 正确;人口众多,且经济不断发展,购买力不断增强,B 正确;我国友好邻邦,投资环境良好,C 正确;巴基斯坦南部临海,不是内陆国家,D 错误。3 (2)由材料可知,拉合尔市是巴基斯坦著名工业中心,所以其优势是工业基础较好、协作强。(3)由材料可知,研发实验室不仅可以模拟各类环境进行测试,还能结合模拟实验数据提高产品对多种环境的需求,从而使产品满足多种环境需求。2、“光伏农业”就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新疆地区利用生态光伏农业的现代化设施(如下图所示),“南果北种”取得了
4、显著成效,使热带植物在西北边陲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光伏农业”的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A.全球气候变暖 B.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 C.国家政策的支持 D.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2)新疆“光伏农业”能够规模发展的有利条件是()热量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广人稀 A.B.C.D.(3)我国西北地区“光伏农业”投入规模化生产后将对农业带来的影响有()增加耗能成本改变生产方式促进产业转型产量过剩 A.B.C.D.答案:B C B 4 【提示】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
5、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3)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光伏农业”就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它是将现代科学技术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当中,主要依赖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B 正确。全球气候变暖、国家政策的支持、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并不能促成“光伏农业”的成功实施,ACD 错误。故选 B。(2)热量不是光伏产业主要因素,错;新疆地处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对;昼夜温差大,仍是
6、从气温角度分析,不是光照,错;光伏产业转化太阳能,占地面积广,新疆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对。故选 C。(3)“光伏农业”主要利用太阳能,不会增加耗能成本,错;“光伏农业”利用现代科技技术,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同,对;“光伏农业”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交流推广,使“南果北种”取得了显著成效,使热带植物在西北边陲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农业产业转型,对;“光伏农业”可以增加产量,但我国人口众多,市场需求量大,不会导致产量过剩,错。故选 B。5 3、我国粮食增产存在区域差异,粮食产销格局已由“南粮北调”转为“北粮南运”。如表为“我国主要粮食产区1985 年和 2015 年粮食产量全国占比统计表”。据
7、此回答(1)(2)题。粮食产区 东北区 黄淮海区 长江中下游区 江南区和华南区 1985 年占比(%)9.52 21.59 20.40 24.58 2015 年占比(%)19.24 23.12 15.93 15.45 影响黄淮海区与东北区粮食增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耕作制度 B.水土资源 C.光热资源 D.地形条件 近年来,江南区和华南区部分地区出现双季稻改单季稻的季节性撑荒,其主要原因是()。A.水稻种植技术提高 B.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 C.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D.劳动力成本上升 答案:B D【提示】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和措施 解析:暂无解析【解
8、答】东北区地广人稀,后备土地资源充足,蒸发较弱,水资源较黄淮海区丰富,故粮食增产潜力大,黄淮海区人口稠密,水资源紧缺,粮食增产潜力小;黄淮海区耕作制度两年三熟,东北区一年一熟;光热资源、地形条件一6 直稳定,不足以影响占比那么大的变化。水稻种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农业,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农村外出劳动人员增加,导致农村劳动力减少,造成双季稻改单季稻的季节性撂荒;气候变暖更有利于双季稻;农业结构调整,就不是撂荒,应该种植其他农作物。4、农业生产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征,除自然条件外,种植历史及技术都影响一个区域农作物种类及产量。据此完成下列题目。(1)近年来,我国水稻种植北限逐渐北移,主要原因是
9、()A.全球气候变暖 B.降水增加 C.土壤改良 D.大棚种植(2)山东省寿光市在广袤盐碱地上建立的无土栽培蔬菜生产基地仍然能获得高产,其主要原因是()A.水源充足 B.劳动力丰富 C.土壤改良好 D.科技投入多 答案:A D【提示】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1)略(2)略【解答】(1)影响农作物大面积种植纬度变化的决定因素是热量,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是水稻种植北限北移的主因。故选 A。7 (2)山东寿光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水源充足不符合当地的地理特征。劳动力丰富符合当地地理特征,但不能把“盐碱地广布”与“蔬菜高产”联系起来。从文字材料中可知盐碱地上的蔬菜种植并不是种植在土壤中的
10、,而是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因此与土壤改良关系不大,与科技投入密切相关。故选 D。5、榆中县地处陇西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被黄土覆盖,是我国夏季冷凉蔬菜(常见的种类有花菜、甘蓝、娃娃莱、辣椒、苦苣等)的盛产区,其夏莱的特点之一是有机质含量高。每年废弃莱及莱叶可达 60 多万吨,主要采取集中倾倒、就地掩埋等措施。下表为榆中县三个不同区域自然条件和人口数量分析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中部川塬河谷成为榆中县冷凉蔬菜主产区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海拔较高 B.降水量多 C.地广人稠 D.市场广阔(2)榆中县冷凉蔬菜有机质高,主要得益于()A.病虫害少 B.昼夜温差大 C.光照充足 D.土壤肥沃(3)榆
11、中县长期规模化种植蔬菜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污染 B.物种减少 C.土地沙化 D.湿地退化 答案:C B A【提示】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8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据表可知,榆中县中部川塬河谷耕地面积最大,人口数量最多,为榆中县高原夏菜的种植提供了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支撑。(2)白天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夜晚气温低,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使高原夏菜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3)对于废弃菜及菜叶,榆中县菜农主要采取集中倾倒、就地掩埋等措施,同时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致使耕地开发过度,环境污染严重。6、被誉为“重稀土之乡”的江西省龙南县,20 世纪 70
12、年代开始发展稀土产业,成为目前全国唯一拥有完整稀土产业链的县,尤其在稀土发光材料、永磁材料等多种电子信息产业基础性材料加工方面具有优势。近年来,“三南”(龙南、全南、定南)共商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围绕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在粤港澳大湾区进行招商,加速产业集群发展。下图为龙南县及周边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相较于全南、定南,龙南县产业发展的突出优势是()A.地形平坦 B.劳动力廉价 C.交通便利 D.水源充足(2)“三南”协同发展,加速产业集群发展的目的是()获得规模效益减小环境污染共用劳动力减少同类产品的竞争 A.B.C.D.9 答案:C D【提示】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影响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
13、件与发展特点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影响。(2)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解答】(1)读图可知,与全南和定南相比,龙南更靠近铁路线、公路线、高速公路,交通更便利,故 C 正确。故选 C。(2)“三南”协同发展,加速产业集群发展的目的主要有获得规模效益、减少同类产品的竞争,正确;加剧环境污染,错误;共用劳动力不是产业集聚的目的,错误。故选 D。7、墨西哥某火山(19N,98W)海拔 5453m,海拔 2800m 以上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从海拔 28004000m 依次分布着灌木丛、橡树林、混合林、冷杉林、松林和高山草甸,其物种丰富度(物种种类的数量)的变化
14、如图 5 所示。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带谱分布差异较小。据此完成 1113 题。10 (1)该山地海拔 2800m 附近物种丰富度相对较低,可能是由于()A.水分条件较差 B.乔木物种占据优势 C.热量条件不足 D.土壤淋溶作用强烈 (2)该山地海拔 3600m 以上草本植物丰富度呈上升趋势,主要得益于()A.积温减小 B.降水增加 C.光照改善 D.风速较小(3)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带谱分布差异较小,反映出当地()A.东北信风性质干燥 B.受海洋调节作用显著 C.两坡大气交换频繁 D.纬度低,太阳辐射强 答案:A C A【提示】11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整
15、体性的表现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A(2)C(3)A 8、内蒙古商都县农民宋华兴利用大棚晚熟桃延迟栽培技术使桃上市时间整整迟了两个月,深受市场欢迎。桃喜光耐旱不耐涝,桃延迟栽培主要是在选用晚熟品种的基础上,通过温度调节,抑制、推迟生长和果实成熟。大棚周围在冬季严寒时,用方筐衬塑料装水自然冷冻,靠温室后墙摆放,形成冰墙,整个生长季的管理与露天栽培相同,主要是春、秋两头的温度调控。上市前,助手在管理桃树中因管理失误,导致马上要上市的桃开裂造成损失。依据材料完成下列题目。(1)延迟栽培技术中关于温度调控科学合理的措施是()A.夏季大棚内开空调制冷,桃成熟的
16、时间延迟 B.早春采取打开草苫,使桃树延开花 C.早春采取盖严草苦和加冰墙的方法降低温室温度,使桃树延迟开花 D.采用晚熟品种栽种温室中,通过增加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调节温度(2)关于助手管理失误造成桃开裂的原因,最可能的是()12 A.过量灌溉,造成桃开裂 B.打开草苫时间过长,日照强造成桃开裂 C.盖严草苦时间过长造成桃开裂 D.锄草时造成桃树根系受伤缺水开裂(3)管理员此次不当管理所采取的措施对大棚土壤造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日照时间过长;土壤干燥 B.大水漫灌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C.过量施肥,土壤有机质含量过高 D.锄草使土壤孔隙度增加,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变好 答案:C A B【提
17、示】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整个生长季的管理与露天栽培相同,夏季为桃的生长季,大棚内不需要开空调制冷,A 错误;早春对大棚内温度的调节主要是保持低温,延迟桃树开花,打开草苫会加大大棚内外空气的流通,使棚外的暖空气进入到棚内,不利于延迟桃树开花,C 正确,B 错误;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会使温度升高,加快生长,不会延迟,D13 错误。故选 C。(2)过量灌溉,导致植株摄取的水分过多,桃因为水分的摄取量超过了生长所需而开裂,A 正确;晚熟桃上市的时间接近冬季,打开草苫时间过长,会导致桃树受低温影响,且接近冬季,日照强度不会造成桃开裂,B错误;盖严草
18、苫时间过长,隐蔽的环境桃长得慢,不会开裂,C 错误;锄草时造成桃树根系受伤,植株获取的水分减少,槐树会因为缺少水分而落叶,桃果肉起皱,不是开裂,D 错误。故选 A。(3)此次不合理的管理是过量灌溉,干早和半干旱区过量灌溉后会造成土壤的次生盐碱化,A、C、D 错误,B正确。故选 B。综合题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干热风是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灾害性天气,在下图所示区域一般出现在 5 月初至 6 月中旬,此时正值冬小麦生长旺盛期,植物蒸腾急速增大,干热风往往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甚至枯萎死亡。临汾是山西省干热风灾害严重、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的地区。图中阴影部分是临汾干热风多
19、发中心,干热风灾害最严重。14 (1)说明图中阴影区域种植冬小麦的有利条件。(2)分析图中阴影区域干热风灾害严重的原因。(3)简述干热风的防御措施。答案:(1)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区(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区);地处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开阔;汾河流经,灌溉水源较充足;土壤肥沃。(2)距海较远,空气湿度较小;谷地地形,夏季风经过时,气流下沉增温。(3)营造农田防护林;选用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适时合理灌溉,增加空气湿度;调整播种期,改进耕作和栽培技术等。解析:本题以材料为背景,以图为载体,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区域干热风灾害严重的原因和防御措施,考查学生提取15 信息的能力、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
20、践力。(1)种植冬小麦的有利条件主要围绕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热量、地形、水源、土壤等)条件去分析。山西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处汾河谷地,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水源较充足。黄土深厚、土壤肥沃。(2)分析干热风灾害严重的原因,主要从位置和地形两个角度去考虑。从位置考虑,这里距海较远,降水较少,空气干燥,从地形考虑,地处谷地,夏季风经过河谷时气流下沉增温,加剧干燥。(3)干热风的防御措施可从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水源等方面分析;从生物措施考虑:可通过营造防护林、选择耐旱抗热的小麦优良品种等措施应对干旱,从技术层面考虑:通过调整播种期、改
21、进耕作和栽培技术等措施应对干旱,从水源角度,可以给小麦补充水源,适时合理灌溉,增加空气湿度。小提示: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使粮食生产具有特殊性。因地制宜地利用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形成高原特色农业,青藏高原很有可能成为我国未来的粮仓。(1)推测青藏高原种植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问题。(2)简述青藏高原未来可能成为我国粮仓的依据。答案:(1)海拔高,热量不足,农作物种类少;冻土广布,可耕地面积有限(土地资源质量差);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生态环境脆弱。(2)生产潜力:海拔高,光照强烈,利于光合作用合成有机质;气温低,病虫害少;污染少,农产品品质高。土地供给
22、潜力:内部地形起伏和缓,土地利用率低,土地利用潜力大;农业技术潜力:育种、温室、大棚等农业技术进步,热量对种植业发展限制减少;机械水平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商品化前景:地广人稀,利于大规模生产和商品化经营。16 解析:本题以青藏高原的相关资料为载体,主要涉及农业区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海拔高,所以热量不足,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的作物各类较少;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生态环境脆弱,冻土广布,可耕地面积有限,只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青藏高原的藏南地区降水较丰富,水资源丰富,河谷地带源充足,藏北地区荒漠广布,水资源分布
23、不均衡。(2)青藏高原发展粮食生产有着独一无二的气候条件,光照强烈,日较差大,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气温低,生长周期长,且病虫害少,青藏高原,基本无工业,污染少,农产品品质高。青藏高原虽然号称”世界屋脊“但其内部地形起伏和缓,远看是山,近看成川,平坦程度在我国四大高原中仅次于内蒙古高原,有利于耕作与管理。从长远看,便于机械化耕作,还可缓解当地农业劳动力短缺的矛盾。宜农荒地多,土地利用潜大,青藏高原地广人稀,每平方千米不足 3 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与我国东部农耕区比较,,藏高原巨大的土地潜力优势十分明显,这是青藏高原粮食生产发展和扩大的物质基础。随着农业扶植的提高,育种、温室、大棚等农业技
24、术进步,热量对种植业发展限制减少,青藏高原未来潜力巨大。小提示: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冰洋上,是亚欧大陆距北极点最近且有常住居民的地区。该群岛由崇山峻岭组成,完整保留着十几亿年前至今的连续岩层,近 60%的地表被冰河及雪原覆盖,角峰、冰刃、冰斗等地貌景观广布。与格陵兰岛近 3000 米的巨厚冰层相比,斯瓦尔巴群岛平均冰层厚度只有几十到几百米。群岛周围被浮冰环绕,夏季(610 月)部分海域浮冰消融可通航。下图示意斯瓦尔巴群岛的位置。17 材料二:目前,俄罗斯在斯瓦尔巴群岛周边海域的浮冰上陆续建立了若干个浮冰漂流科考站。这些科考站建在坚实的、面积达数十或数百平
25、方千米海冰上,拥有完备的科考设施,一般可供科学家工作 23 年。下图为拍摄的浮冰漂流科考站图片。(1)分析该群岛成为北极地区重要科考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18 (2)乙地比甲地海水水温高,试分析其原因。(3)简述与岛 b 上陆基科考站相比,浮冰漂流科考站在科考活动方面的优点和不足。答案:(1)距离北极近,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相对较好,气温适宜;连续岩层保留完整,地貌类型多样,地质科考条件优越;冰层厚度相对较小,岩石样品收集难度较低。(2)乙地比甲地纬度低,太阳辐射较多;北部的岛屿、山脉削弱了冷空气对乙地的影响;位于海峡处,受外海寒流影响较小。(3)优点:可以随浮冰漂流,科考范围广,更便于观测北
26、冰洋海洋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不足:受海冰碰撞、消融影响大,使用寿命短,有安全风险;位置不固定,设备维护和物资补给较为困难。解析:本题以斯瓦尔巴群岛见北极科考站为材料,设置了三个小题,涉及到科考基地有利自然条件分析、水温差异原因分析、浮冰科考站优点和不足等知识,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1)斯瓦尔巴群岛成为北极重要科考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可以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貌冰盖厚度等方面加以分析。斯瓦尔巴群岛是亚欧大陆距北极点最近且有常住居民的地区,因此距离北极近,地理位置优越;与格陵兰岛近 3000 米的巨厚冰层相比,斯瓦尔巴群岛平均冰层厚度只有几十到几百米,表明气候条件相对较好,气温适宜;崇山峻岭上角峰、冰刃、冰斗等地貌景观广布,地质科考条件优越;冰层厚度相对较小,岩石样品收集难度较低。(2)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地形、洋流的影响。乙地水温高的原因:乙地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多;乙地北部有岛屿山脉,削弱了北方冷空气对乙地的影响;乙地位于海峡处,受外海寒流影响较小。(3)与岛上陆基科考站相比,海上浮冰科考站利用浮冰移动的特点,具有考察范围广,便于观测洋流运动、海洋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的优点;但受海冰碰撞、消融的影响,科考站而使用寿命短;随着浮冰的漂移,位置不固定,19 设备维护及物资补给较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