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测验试卷10906.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测验试卷10906.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知识测验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0.5 分 请在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所选的答案字母涂黑 1、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为了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他人存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是侧重于 的定义。A、本能论 B、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 C、心理学 D、社会学 2、社会心理学这一术语,最早是由 提出来的。A、里夫 B、罗斯 C 夫勒 D、麦独孤 3、社会心理学开展的经历描述阶段是从 A、18 世纪中叶20 世纪 20 年代 B、18 世纪 50 年代20 世纪初 C、20 世纪 20 年代20 世纪 50 年代 D、19 世纪在叶20 世纪初 4、社
2、会行为是人对 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响系统 A、社会环境 B、现实生活 C、周围环境 D、即时环境 5、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二者是有区别的,后者是 A、外显的 B、隐的 C、客观存在的 D、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交互作用 6、口头调查又称为 A、纸笔法 B、量表法 C、访谈法 D、档案法 7、访谈也可以分为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前者是 访谈,后者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进展的,常见的有访谈等。A、面对面 B、有构造 C、有目的的 D、聊天式的 8、每一问题都给出假设干可能的答案,被调查者从中选择认为恰当的一个有时是多个答案,这样一种方法叫 A、有构造式谈话法 B、构造问卷 C、访谈法 D、问卷法
3、9、按照一定目的搜集大量资料过去及现在的,通过容分析进展研究的一种方法,叫 。A、容分析法 B、实验法 C、档案法 D、观察法 10、实验法是研究者在实验条件下,即 的非自然情境中进展研究的一种方法。A、定量分析 B、人为控制 C、准确 D、研究因果关系 11、实验法最主要的是考察 。A、数量变化 B、开展趋势 C、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D、差异检验 12、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叫 。A、社会学习论 B、强化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 D、联想理论 13、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A、霍曼斯 B、班杜拉 C、勒温 D、布鲁默 14、社会交换论认为,是人的本质。A、人际交往 B、对挫折
4、的反响 C、认识世界 D、趋利避害 15、符号互动论强调 和符号在社会主义行动中的作用。A、心理生活空间 B、事物的意义 C、意识与无意识 D、认知的作用 16、心理生活空间是由 提出来的。A、弗洛伊德 B、詹姆斯 C、巴甫洛夫 D、勒温 17、“人格开展的八阶段论是由 提出来的。A、弗洛伊德 B、埃里克森 C、霍妮 D、埃森克 18、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行事的过程,称为 。A、政治社会化 B、性别角色社会化 C、角色社会化 D、语言社会化 19、个体承受社会化最好的时期是 A、青少年期 B、成年期 C、儿童期 D、老年期 20、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
5、相应的心理状态。A、态度 B、心理倾向 C、社会角色 D、人际关系 21、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称为 .1 A、自我 B、他我 C、镜我 D、客我 22、开展了一种对自我概念定性测量的方法“我是谁。A、高尔顿 B、高顿 C、瑟斯顿 D、埃里克森 23、身份是由 决定的。A、角色 B、自我认同 C、地位 D、社会期待 24、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称为 A、社会知觉 B、自我自觉 C、归因 D、自我评价 25、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历网络,称为 。A、自我概念 B、图式 C、角色认同 D、自我评价 26、个体首次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总是按照个体已往经历,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展归类等,明确它
6、对个体的意义以及使个体行为获得明确定向,这一过程称为 A、归因 B、图式的激活 C、印象 D、印象形成 27、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信息出现的顺序对印象形成有重要作用。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称为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定型 D、印象形成 28、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其品质。这个现象称之为 A、刻板印象 B、近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印象形成 29、对*一群体成员特征的认识,带有价值倾向的概括化印象即是 。A、定型 B、近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刻板效应 30、对认知者来说,印象管理与印象形成的区别是 。A、印象形成是信息输入,印象管理是信
7、息输出 B、印象形成是信息输出,印象管理是信息输入 C、印象形成是信息输入,印象管理也是信息输入 D、印象形成是信息输出,印象管理也是信息输出 31、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观点。认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这个理论称为 A、印象形成理论 B、图式理论 C、个别差异理论 D、控制点理论 32、*些人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开展与结果进展控制,这类人被了罗特称为 。A、外控者 B、控者 C、外向者 D、向者 33、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的心理过程,称为 。A、需要 B、注意 C、兴趣 D、动机 34、人的*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
8、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 。A、归因过程 B、力过程 C、动机过程 D、转换过程 35、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是一种 。A、线性关系 B、函数关系 C、加权关系 D、倒 U 型关系 36、亲合起源于 。A、本能 B、依恋 C、学习 D、社会性 37、个体从事*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到达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称为 。A、主观期望 B、成就动机 C、抱负水平 D、业绩要求 38、既指个体到达目标的情境,又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状态。A、动机受阻 B、焦虑 C、需要 D、挫折 39、侵犯的社会学习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A、罗伦茨 B、伯克威茨 C、多拉德 D、班杜拉 40、是
9、个体对*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响时所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它具有评价性。A、态度 B、归因 C、动机 D、利他 41、美国学者 提出态度形成包括服从认同化三个阶段。A、班杜拉 B、凯尔曼 C、米勒 D、多拉德 42、对畏惧与态度转变的研究说明,能到达较好的说服效果。A、低程度畏惧 B、中等程度畏惧 C、高程度畏惧 D、任何程度的畏惧.1 43、海德提出了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称为 。A、认知失调理论 B、三阶段论 C、社会交换论 D、平衡理论 44、海德提出的有关态度改变的理论,可简称为 A、P-O-*模式 B、P=f(P,C)模式 C、TIRO 模式 D、A-B-C 模式 45、社会交换论认为态
10、度改变的关键是 。A、诱因的强度 B、回避动机 C、趋向动机 D、到达平衡状态 46、把人际关系分为八种类型,是由 提出来的。A、费斯廷格 B、维奇 C、海德 D、克拉奇菲尔德 47、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A、人际关系 B、利他关系 C、喜欢 D、人际吸引 48、专指人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交流、交往。A、人际互动 B、人际交往 C、人际喜欢 D、人际吸引 49、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为到达共同目的,彼此互相配合的一种行为,称为 A、合作 B、竞争 C、让步 D、妥协 50、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主要以 来划分的。A、信息流动的方向 B、一方是否传递更
11、多的信息 C、一方是否主动 D、信息源及承受人的位置是否互换 51、是另一种可完成精细信息沟通的体语形式。A、身体语言 B、身体运动 C、目光接触 D、面部表情 52、个体运用身体或肢体动作表达*种情感及态度的体语,我们称之为 。A、姿势 B、外部语言 C、身体运动 D、触摸 53、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原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称为 。A、印象管理 B、社会影响 C、人际吸引 D、从众 54、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更为低下的现象。称为 A、社会促进 B、社会惰化 C、利他 D、从众 55、解释社会促进与社会惰化现象时,学者认为,他人在场,个体动
12、机水平将会个提高,因此其 应被抑制。A、弱势反响易于表现,而优势反响 B、强化反响易于表现,而竞争反响 C、竞争反响易于表现,而强化反响 D、优势反响易于表现,而弱势反响 56、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及体语以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发生影响,使承受暗示者的意见和观点或者按所暗示的方式去活动,叫 。A、社会促进反响 B、模仿 C、感染 D、暗示 57、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一样的情绪和行为,这个现象叫 。A、优势反响 B、模仿 C、社会感染 D、暗示 58、作为一个群体是社会的细胞,即社会生活的根本单位。A、参照群体 B、家庭 C、学校 D、角色组 59、侧重于社会学的
13、社会心理学定义强调 。A、社会环境的影响 B、心理过程的影响 C、他人的影响 D、人际互动 60、研究阶层的心理特征,应该属于社会心理学的 层面。A、个体 B、群体 C、社会 D、中间 61、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伦理原则,其主要目的是 A、有道德可承受性 B、防止对被试心身安康造成伤害 C、保护被试 D、求得被试理解 62、美国学者提出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概念,为社会心理学的发挥提出了一种新的尝试。A、19 世纪 80 年代 B、20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50 年代 D、20 世纪 90 年代 63、进展参与观察法,主要需注意的是 A、客观公正 B、作为被观察群体的一员 C、密切互
14、动 D、防止观察者与观察者的互动关系的负面影响 64、在追问技巧中,当被访者犹豫不决或不理解时可用 A、说明式追问 B、详尽追问 C、重复性追问 D、系统追问.1 65、符号互动论主,,自我是 互动的结果。A、主我和客我 B、客我和环境 C、主我和他我 D、他我和客我 66、一位求助者难以转换在工作单位是领导、管理者的角色,而在家中是听从、顺从父母的孝顺儿子的角色,他面临的角色失调是 A、角色间冲突 B、角色不清 C、角色冲突 D、角色失败 67、勒温的场论的最主要的观点是 A、认同感 B、信息加工论 C、系统论 D、控制论 68、按照勒温的场论,消除心理紧是 A、驱力的减少 B、平衡状态被打
15、破 C、寻求需要的结果 D、正诱发力的增加 69、人的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化过程、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 为根底的。A、社会知觉 B、社会交往 C、社会认知 D、人际关系 70、个体进展社会认知时,图式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A、从上到下的信息加工 B、从下到上的信息加工 C、以材料为根底的信息加工 D、网络化的信息加工 71、个体在成败归因中,往往成功时倾向于归因,失败时倾向于外归因,此种现象称之为 A、社会视角的影响 B、竞争条件下的特殊归因 C、自我价值保护 D、动机性归因 72、态度的化是指 。A、个体真正从心相信并承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一
16、个有机的组成局部 B、个体自愿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使自己与他人一致 C、个体按社会规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 D、个体以理智与情感,即认知和情感成分为根底习得一定的态度 73、舒茨的三维理论在解释群体与群体分解中提出了 A、六种人际关系原则 B、群体整和原则 C、包容原则和情感原则 D、群体分解的控制原则 74、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是按照个体本意做出的,却是个体的 A、有意识的行为 B、真实存在的行为 C、随大流的行为 D、自愿的行为 75、自我意识具有同一性,如果同一性发生混乱,将出现人格障碍。此处谈论的是 A、自我概念的特点 B、自我概念的构造 C、自我概念的功能
17、 D、自我概念的开展阶段 76、老年人常说,年轻人“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表达了一种 A、刻板印象 B、定型 C、光环效应 D、偏见 77、根据凯利的归因协变原则,如果特异性信息程度高,则,该行为主体会把行为作 A、外在归因 B、在归因 C、平衡归因 D、控制源归因 78、社会赞许动机对个体社会行为非常重要,表达在 A、它对个体产生积极的约束作用 B、它使个体获的周围人的积极关注 C、它给予个体以积极的强化 D、它使个体的行为符合社会规 79、助人和利他行为中有一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其意思是 。A、他人在场有利于促进亲社会行为 B、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 C、他人在场,回鼓励助人者 D、
18、他们在场,使助人者体会到社会赞许,增进助人行为 80、态度的深度是指 。A、态度方向的程度 B、态度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 C、对态度对象的卷入程度 D、赞同或反对的程度 81、美国学者舒茨认为,决定个体与其社会情境的联系,如不能满足可能回导致心理障碍及其他严重问题,如精神崩溃。A、人际关系需要 B、对自尊需要 C、社会赞同的需要 D、成就的需要 82、舒茨的三维理论在解释群体形成中认为 A、经过控制情感包容的过程 B、经过包容控制情感的过程 C、经过情感控制包容的过程 C、经过情感包容控制的过程 83、哈特菲尔德认为爱情是生理唤起和心理标签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是根据 的“情绪二因素理论 A、弗鲁姆
19、 B、海德 C、班杜拉 D、沙赫特 8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可分四个层面,其中人际层面是指 。.1 A、个体的社会化 B、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C、个体间的互相作用 D、社会规对人的影响 85、经历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 的根底,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展客观的描述和分析。A、观察 B、哲学 C、实证 D、经历 8 6、社会惰化的研究指出,随着群体规模 ,个体付出的努力 。A、减小 增加 B、增加 减小 C、减小 减小 D、增加 增加 87、超越格式塔学派,提出了解释人类行为的场理论,被人称为社会心理学之父。A、麦独孤 B、罗斯 C、勒温 D、奥尔波特 88、被人称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A、
20、麦独孤 B、罗斯 C、勒温 D、奥尔 89、社会心理学研究者要采取实事的科学态度,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和臆测。这个原则叫 A、系统性原则 B、价值中立原则 C、伦理原则 D、动态原则 90、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中,最令人质疑的是它的 A、努力增强解释力 B、生态学效度 C、使研究结论一般化 D、有其适应围 91、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论中,注意过程指 。A、言语编码 B、动机获得强化 C、表象转译为行动 D、选择性观察 92、社会学习论中的研究重点在有于 A、当时的情境 B、个体的情绪 C、外在行为的解释 D、个体的主观感受对行为的影响 93、人际联系 下的平衡状态要比人际联系 下的平衡状态更令人愉快
21、。A、肯定情况 否认情况 B、否认情况 肯定情况 C、积极联系 消极联系 D、消极联系 积极联系 94、社交焦虑是一种 时,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A、社会生活 B、在回放焦虑情境 C、群体压力 D、与人交往 95、沙利文认为,社会不平安感引起的焦虑就其本质来讲源于 ,它往往不利于人的自尊的形成。A、人际关系 B、社会关系 C、社会 环境 D、外压力源 96、失眠患者在归因时往往认为失眠是 原因造成的。因此可以改变他们的归因模式来使失眠程度得到缓解。A、外部 B、部 C、神经衰弱 D、焦虑 97、由各种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是 A、环境知觉 B、对他人的知觉 C、社会知觉 D、
22、社会认知 98、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是在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的。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定型效应 D、光环效应 99、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会越来越具有 A、紧迫性 B、理性 C、全面性 D、情境性 100、社会情绪是 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A、社会生活 B、群体 C、人际交往 D、客观环境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1 分 请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所选的答案字母涂黑 10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的研究可分为三个层面,即 A、微观的个体层面 B、宏观的社会层面 C、中观的群体层面 D、宏
23、观的组织层面 102、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想对社会心理学起了“催化作用,其中有 。A、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B、达尔文的进化论 C、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D、法国的群众心理学 103、访谈过程与技巧包括 。A、准备工作 B、应对拒绝的技巧 C、接近被访谈者 D、谈话与提问技巧和追问技巧 104、学习有三个机制,即 A、模仿 B、联想 C、社会交换 D、强化 105、再社会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 A、继续社会化 B、早期社会化 .1 C、没有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社会化 D、终生社会化 106、按角色获得方式可将角色分为 。A、先赋角色 B、功利角色 C、自觉角色 D、成就角色 107、詹姆斯提出自尊
24、的经典公式,意思是说,自尊取决于 A、自信 B、社会的强化 C、成功 D、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108、在对他人的许多特征知觉设时,根据这些特征的重要性可分为 A、重要特征 B、边缘特征 C、外表特征 D、中心特征 109、下述 的归因是属于外归因的。A、把行为原因归于其他人的影响 B、把行为原因归于自己的运气不好 C、把行为原因归于所要完成的工作太难 D、把行为原因归于工作条件不适宜 110、属于社会动机的有 A、亲合动机 B、成就动机 C、社会赞许动机 D、自我实现动机 111、挫折侵犯学说有以下几个要点.A、人在受挫折后,一定会产生侵犯行为 B、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 C、抑制
25、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 D、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112、态度具有 等性质 A、社会性 B、在性 C、稳定性 D、对象性 113、态度转变模型包括 几个方面。A、沟通者 B、沟通信息 C、目标承受者 D、情境 114、在使用态度量表进展测量时,主要测量的是 A、态度的深度 B、态度的外显度 C、态度的方向 D、态度的强度 115、人际关系三维理论中的三维指的是 A、包容需要 B、支配需要 C、权力需要 D、感情需要 116、互补对于喜欢是重要的,主要有 等互补。A、感情的互补 B、需要的
26、互补 C、社会角色的互补 D、人格特征的饿互补 117、沟通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包括 。A、暗含沟通 B、人际沟通 C、言语沟通 D、群众沟通 118、以下哪些属于美国学者霍尔根据研究提出的四种人际距离:。A、公众距离 B、社会距离 C、个人距离 D、亲密距离 119、从众的功能有 A、一个社会需要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 B、从个体来看,他只有在多方面与社会主导倾向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C、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是按照个体本意做出的,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 D、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 120、影响从众的因素有 A、社会规的
27、影响 B、防止地偏离的恐惧 C、个体人格因素 D、群体因素 121、社会感染的特点包括 。A、双向性 B、恐惧性 C、爆发性 D、群体性 122、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包括 A、需求不满 B、价值观不一致 C、夫妻的性差异 D、远离的自我 123、家庭生命周期包括 阶段。A、形成 B、扩展 C、稳定 D、空巢 124、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系统原则有 。A、客观公正原则 B、理论与实际的辨证统一 C、反响原则 D、动态原则 125、下述 心理现象是属于行为主义理论研究的框架的.1 A、观察学习 B、模仿 C、心理紧 D、力必多 126、下述 因素有利于提高一个人的自尊。A、成功行为的反响 B、制定切
28、实可行的目标 C、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 D、说服孩子追求他认为有价值的目标 127、下面 的表达是正确的。A、控者对可能的失败也不疑心将来可能会有所改善 B、外控者往往会把责任推卸于外部因素 C、控者面对困难情境,愿付出更大努力 D、外控者遇到困难往往企图寻求救援 128、社会动机亦称 。A、原发性动机 B、衍生性生机 C、自然动机 D、精神性动机 129、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有 。A、目标的吸引力 B、对到达目标所承受风险的估计 C、成功与失败的主观概率 D、个体为实现目标实施自己才干的时机 130、海德认为 。A、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否认的,或两种是肯定的,一种是否认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29、B、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C、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否认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D、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肯定的,一种是否认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131、影响者通过以下 的手段来影响被影响者。A、强制 B、沟通 C、法权 D、参照 132、以下哪几项是社会促进的效应.A、认同效应 B、结伴效应 C、自己人效应 D、观众效应 133、家庭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 机制实现的。A、性别期待 B、认同 C、模仿 D、教养 134、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不同,前者包括了 A、对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B、对人格特征的了解 C、对行
30、为原因的判断和解释 D、对他人特质的判断 135、倒 U 型曲线和强化理论,都对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作出了解释,它们都是正确的,主要取决于活动的性质和类型,因此 A、简单的活动任务中,动机与活动效率呈线性关系 B、简单的活动任务中,活动效率随工作动机提高而上升 C、复杂的活动,如智力,则中等动机水平与高活动的效率相关 D、当任务难度增加时,最正确动机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136、下述 现象应属于态度的单维量表。A、瑟斯顿蔡夫的等距量表 B、克特的累加量表 C、奥斯古特的语义分化量表 D、博加达斯的社会距离量表 137、哈特菲尔德等人把爱情分成 几类。A、激情爱 B、伙伴爱 C、实用爱 D、
31、占有爱 138、作为符号互动论的核心概念“符号包括 A、语言 B、文字 C、动作 D、姿势 139、“好面子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突出的现象。有学者认为,面子一方面代表了自己的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个体的 A、社会形象 B、印象管理 C、维持人际关系 D、社会地位 140、社交焦虑的特点包括 A、离开焦虑情境还会体会到焦虑 B、往往伴随生理病症 C、缺少社交支持 D、常常自我贬低 141、贝克威茨对挫折侵犯理论提出了修正,他认为导致侵犯行为的发生还有两个因素,()和 。A、侵犯个性 B、愤怒 C、侵犯线索 D、群众传媒 142、社交焦虑形成过程和因素比较复杂,包括 A、儿童期经常受挫折 B、自我意识
32、感强 C、自卑 D、模仿 143、嫉妒情绪的特点 A、具有针对性 B、具有情境性 C、具有对抗性 D、具有普遍性.1 144、态度与价值观有根本的不同,在于 。A、价值观更抽象 B、价值观是具体的 C、态度具有间接性 D、价值观有间接性 145、投射测验的根本假设是,个体会将自己的()、或 投射到其他对象上,知觉成对象的实际上为我们自己具有的特征。A、需要 B、情感 C、观念倾向 D、行为 146、自我暴露的程度,由浅到深的水平包括 。A、情趣爱好 B、态度 C、自我概念 D、隐私 147、网络成瘾的种类大体上可以分为 等。A、网络交友成瘾 B、聊天成瘾 C、网络游戏成瘾 D、网络成瘾 148、心理学家通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 、之间等关键的人际关系的融洽,才是人生幸福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A、他人 B、夫妻 C、亲子 D、亲密朋友 149、社会惰化的主要原因,是个提在群体活动中 ,。因而 。A、责任意识降低 B、被评价的焦虑减弱 C、情境的模糊性增加 D、行为的动力相应下降 150、模仿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即 A、典范模仿 B、非典范模仿 C、有意模仿 D、无意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