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勘测、可研、规划设计与预算编制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标准农田建设勘测、可研、规划设计与预算编制技术方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实施方案介绍4。1、项目概况XX 县 2016 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涉及 XX 县 3 个乡镇,建设规模约 3。5 万亩。XX 县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呈南北略高,渐向中间腹地姑溪河倾斜. 东北和中部有部分丘陵山地,境内以平原为主,主要有冲积平原、冲积湖积平原、湖积平原等,平原圩区占总面积 65%。项目区农村道路、沟渠分布众多,田块权属分割凌乱,农业生产成本高。项目实施后,可以改变现有田块局部格局,使项目区成为田块规整、路网相通、水利设施完备的高产稳产区.项目实施后预计生产能力可提高 15左右,生产成本降低 10%15。项目区将按照“田规整、路成框、林成网、旱能浇、涝能排的要求进行高标
2、准建设。通过项目的实施,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以达到提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增加粮食产量的目的。项目目的是通过完善项目区内交通设施,便于农田耕作;通过完善田间灌溉设施,使现有骨干水利工程发挥更大效益,提高项目区内耕地抵御干旱的能力;通过完善田间排水沟,使项目区内的田间排水系统与骨干排水沟合理衔接。项目立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协调统一,资金和资源合理配置,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项目区通过土地整治,水源工程的实施,提高
3、了植被覆盖率,农田生态景观和生态屏障功能进一步发挥,当地生态环境得到改善。XX 县 2016 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建设将充分发挥项目区特色,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改善项目区水源环境,发展节约、集约灌溉模式,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打下基础。土地整治已成为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惠民工程。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实施, 不仅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而且可以直接给农民带来经济收入,如项目建设期间, 农民投工投劳,可以直接增加收入 .其次通过项目实施 ,为农民提供了接触新技术、新农业的机会,提高了农民的耕作水平。4。2、勘测、可研、规划设计编制技术要求4.2 。1、勘测为满足土地整理规划设计要求,勘测工作拟形成如
4、下成果:(1) 勘测技术报告;(2) 项目区控制点(平面、高程)布局;(3) 土地利用勘测现状图; (4)影像资料;(5)野外勘测记录; (6)其他相关资料. 现分别说明如下:4。2。2、勘测技术报告勘测技术报告编写提纲至少应包含如下内容: 4。2。2。1、采用的技术标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勘测编制暂行办法、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及CB/T7929、GB/T5791 的有关要求、全国土地分类、工程测量技术规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标准。4。2.2.2、基础工作(1)外业测绘(仪器设备、勘测精度、技术方法等) 采用 1980 西安坐标系及 1985 国家高程基准。投标人应在投标文件详细列明用于现场
5、测量的仪器的名称、型号、单位、数量。 权属调查投标人应在 XX 县国土资源局配合下,组织权属单位有关人员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要求到现场指界,现场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测图方式测量界址点坐标,平面控制点坐标、高程控制点坐标. 地类勘测根据全国土地分类的要求,通过权属人员现场指界及实地勘测,利用地范围内及其附近的各类界限测绘到现状图上,并对标注地类进行了核实,与实地不一致的,在勘测技术报告及面积量算表中注明。 界址点及控制点设置界址点设置项目区边界主要拐点设置界址点。并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埋设界址桩。平面控制网测设高程控制点测设 基础设施勘测包括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防护设施等.(2)内业
6、处理 处理方法将外业数据传入计算机,根据实测草图,用制图软件绘制图. 面积计算及汇总根据地类勘测成果,及全国土地分类的要求统计各类地类面积。面积汇总按项目区所涉及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分类汇总。 成图技术土地利用现状图将 Cass 图件导入 MapGis 制图系统,造区、成图。线性工程纵横断面图用百图 CAD 软件绘制干渠纵横断面图 、支渠纵横断面图、斗渠纵横断面图, 典型农渠纵横断面图。用百图 CAD 软件绘制干沟纵横断面图、支沟纵横断面图、斗沟纵横断面图、典型农沟纵横断面图。用鸿业 CAD 软件绘制田间道纵横断面图、典型生产路。4.2。3、相关说明本次勘测工作的工作底图为当地国土部门提供的
7、 1:10000 土地分幅现状图, 再由相关土地管理部门现场指定权属界线,现场实测的方式而成。4.2。3。1、界址点说明在项目区土地勘测中,因界址点较多,将主要突出的界址点加以标注,标注顺序以项目区左上角为起点,顺时针方向标注. 4.2.3.2、工作评述及自检情况说明投标人需对本本土地整理项目的内外业成果进行有效检核,并需符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关于申报 2009 年市级投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和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项目有关事宜的通知的要求。项目承担单位经办人电话勘测单位经办人电话项目位置项目区涉及的分幅现状图图号项目区部面积实际整理面积项目涉及的镇、村备注勘 测 定 界 表界址点坐标成果
8、表坐标界址点编号备注XYJ1J2 J3J4坐标系:1980 西安坐标系平面控制点坐标成果表高程系:1985 国家高程基准坐标平面控制点编号备注XYZP1P2 P3 P4高程点坐标成果表坐标高程点编号备注XYZG1G2高程系:1985 国家高程基准编号名称类别数量(米)现状特征位置基础设施统计表说明:1、名称即为各基础设施的名称,如田间路、生产路、大口井;2、类别是指基础设施的分类,如田间路可分为 6 米土、4 米土、6 米沥等, 渠可按照深度和宽度分类;3、数量指各个(条)基础设施的长度、面积等;4、现状特征指该基础设施处于哪种使用状态,如废弃、维修、重建或正常使用等.5、在登记设施的同时,将
9、其标注在图上,做到图表相符。4.2 。3。3、项目区界址点及控制点布置图(1)绘制界址点按规范规定测设项目区界址点,并埋设固定桩. (2)平面控制网布设为项目规划设计及施工放线提供依据,确定在项目区内建立平面控制网. 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的原则。 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一致。布设呈矩形。 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桩位必须用砼保护,砌砖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4.2。3。4、土地利用现状图(1)基本要求:土地利用现状图,要求既能反映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又能显示出项目区地形地貌,以满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之需
10、要。(2)比例尺 : 1:2000.(3)上图要素1 线状地物:农村道路、田间道路、生产路、沟、渠、主要田埂、田坎、高压线(标明电压等级)、低压线.其中:排水沟、渠道要注明首尾部底高程,以便计算比降,还要编号标注横断面尺寸;道路要编号标注宽度和路面型式(沥青路、水泥路、土路等);2 平原地区每一正常面积田块高程点不少于 8 个,且分布均匀; 山丘平整区至少每 2 平方厘米注记一个高程点,堤坎全依比例尺施测, 满足按断面法计算土方量的要求。3 其它地物:村庄、机井、变压器、桥、涵、闸、渡槽、跌水等;4 水系:标注河流、坑塘、湖泊、水库等,水源涉及到塘坝、水库、河道等,需要标注该蓄水工程的特征水位
11、,如堤顶高程、溢洪水位、灌溉渠首水位等; 地类图斑:准确反映不同地类的范围界线,可以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图转绘; 图式:应符合地形图图式( GB/T7929199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标准;9 项目区外附近的重要地物,如道路、干渠、河流、排水承泄区等;10 图幅整饰:内容包括图名、图例、比例尺、坐标系统、指北针、编制单位、日期等.11 现状图编号规则、图廓整饰、图面配置、地类图式、工程图式等,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制图标准编制。(4)土地平整区大比例地形图对于平整区域地形复杂的地片,可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 (5)影像资料 土地平整用数码相机拍摄,包括项目区全貌,典型区外貌(小麦、玉米、花生、菜地等
12、),规划平整区外貌,规划新增耕地区外貌等。 基础设施对项目规划涉及到的基础设施要拍照:包括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防护等设施.每同类设施(如农桥)应分四个层次: 工程完好的,按类型拍照,统计数量,并在图上落实位置;2 需要修复的,按类型拍照,统计数量,并在图上落实位置;3 需要报废重建的,按类型拍照,统计数量,并在图上落实位置。4 报废后不重建的,按类型拍照,统计数量,并在图上落实位置。4.2。4、可行性研究报告技术要求投标人编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选定项目区。 (3)查明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4) 查明项目区土地利用
13、限制因素。(5) 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新增耕地面积等基本指标。(6) 确定项目建设标准。(7)基本查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等项目建设条件。(8)选定项目规划方案,确定具体建设内容。 (9)基本确定权属调整方案。 (10)基本确定项目实施方案和工程管护方案。(11) 选定主体工程的施工方案,基本选定主体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基本确定施工进度.(12) 提出主要工程量,估算项目投资。(13) 进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影响、经济效益和耕地质量分析. (14)提出综合结论.(15)提交成果;可行性研究报告,成果资料一式四份,文本统一用A4 纸打印,图件按 A3 标准,统一封面,分别装订成册,做到整齐
14、美观,并附光盘 2 份。4。2。5、规划设计及预算编制要求4。2。5。1、项目工程设计的要求(1)工程设计(道路、渠系、电力、建(构)筑物)标准要符合各行各业相关规范、技术标准要求。主要田间道、井房、管护房、射频控制器、变电室、地下电缆、机井、提水站等的设计可参照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推荐的标准样式,也可创新设计,但标准不得降低。(2)土地平整设计与平整方法要合理,典型田块选取应有代表性,土地平整提倡分田块平整方法,无论通过典型田块推算还是分田块计算土方工程量,都应有土方量计算依据和过程;有具体到每一田块的土方工程量统计.(3) 灌溉取水方式、灌水方式应合理,水利工程应充分利用现有农田水利设施。(4
15、) 根据国家规范及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要求,项目区内村庄与村庄、村庄与田块之间的一级田间道路面宽度不大于 6 米,路基宽度不大于 8 米,连接生产路与一级田间道的二级田间道路面宽度不大于 5 米,路基宽度不大于 6 米,田块与田块间的生产路路面宽度不大于 3 米,路基宽度不大于 4 米。主要支道和田间道硬化设计。(5)设计图件中必须包括典型田块设计,田块大小与规划土地利用类型相适应。(6)设计说明书中应有单体工程的实际依据,计算公式、参数选取等说明。(7)设计说明中应详细阐述施工条件、方法,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8)单体工程设计图应附工程量统计、比例尺、图名、图签填写齐全、清楚。4.2.5.2
16、、项目投资预算编制的要求(1) 预算编制应符合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要求,预算项目与设计项目应一致。(2) 预算编制材料价格应采用济南市最新工程造价信息以及当地材料价格信息。(3)其他直接费用、现场经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及税金等的费率计取应合理,费用的计取基数应符合相关规定,计算方法应正确.(4) 前期工作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工程监理费、拆迁补偿费、不可预见费取费应合理,有关费用拆分应符合要求。(5) 直接工程费单价表中材料消耗量应符合定额规定,选用的材料价格和机械台班价格计算应当正确,并附材料价格表和机械台班费计算表。(6)定额套用应当正确,不得重套、高套或漏项.(7)
17、各分项工程的计算过程、合计及累计应当正确;表格间、预算说明、规划文本数据应当一致。4.2 。5。3、应提交的成果资料(1)1:2000 地形测量; (2)可研报告及规划报告;(3)规划设计图件; (4)预算文件;(5)其他规范要求附件。以上成果资料一式六份,文本统一用 A4 纸打印,图件按 A3 标准,统一封面, 分别装订成册,做到整齐美观,并附光盘 2 份。4.3 、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4。3。1、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保护法;(6)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8)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4。3。2、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1)地籍调查规程(TDT 1001-2012);(2)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73-2010);(3)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6)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8)土地勘测定界规程(TD/T 10082
19、007);(9)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10)1:500、1:1000、1:2000 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11)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TD/T1011-10132000);(1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13)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 年); (14)地籍测绘规范(CH 5002-1994);(15)工程测量规范(GB/T5002693).(16)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14);(17)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10332012);
20、(18)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19) 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TD/T1037-2013);(20) 土地整治项目设计报告编制规程(TD/T10382013); (21)土地整治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TD/T10392013);(22)土地整治项目制图规范(TD/T10402013); (23)土地整治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TDT1041-2013)(24)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13);(2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26)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503632006); (27)土壤环境质
21、量标准(GB 156182008);(28)泵站设计规范(GB/T 502651997);(29)防洪标准(GB 50201-94);(30)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 202032006);(31)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99);(3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 (33)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 4992001);(34)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井管标准(SL/T 15495);(3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 (36)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综2011128 号)(37)国土
22、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1299 号)(38)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282 号)(39)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316 号)(40)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 363 号)(41)国土资源部关于适应新形势切实搞好土地开发整理有关工作的通知(42)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76 号)4.4 、勘测工作任务按照国家测绘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包括权属界线、土地利用类型界线、基本农田
23、界线、行政界线和项目区范围线的外业调绘工作;通过控制测量、界址点埋设、界址点测量和地形测量等,编制土地勘测定界图和项目区范围图;根据勘测成果量算面积;最终形成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完成勘测工作。具体包括以下任务:4.4.1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协调、组建队伍、资料收集、实地踏勘和制定技术方案。4。4。2、外业调绘主要包括权属界线调绘、土地利用类型界线调绘、行政界线调绘、基本农田界线调绘和项目区范围线的调绘等。4。4.3、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包括首级平面控制测量、加密控制测量和图根控制测量.4。4。4、界址点埋设包括指界人现场确定界址点位置并按要求埋设界址标志。4
24、。4。5、界址点测量使用 GPSRTK 或全站仪等仪器设备,采用解析法测定界址点坐标。4.4.6、地形测量包括地物要素的取舍原则及数据采集的技术要求。4。4。7、编制土地勘测定界图及项目区范围图根据测绘成果编制土地勘测定界图和项目区范围图。4。4.8、面积量算和汇总包括项目区各地块的面积计算和整个项目区各地类面积的汇总情况.4。4.9、编写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按要求编制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4。5、项目区可研及规划设计可研及规划设计阶段的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建设条件分析土地合法 基础 利用合规 设施 限制性分析分析因素分析公众参与土地水土新增适宜资源耕地性分平衡来源析分析分析分析田块设计标准灌溉设
25、计标准拟定设计标准工程布局与方案比选工程布局方案比选排涝设计标准道路设计标准防护林设计标准现状图和规划图农田防护土地田块与生态环平整布局境保持工程布局方式比选灌溉田间 与排道路 水工工程 程布布局局灌溉 输水 排水水源 方式 方式比选 比选 比选.预算编制依据 预算书工程量汇总工程设计设计报提取单体工程量告土地平整工程灌溉田间农田与排道路防护水工程工程工程典型其他田块工程设计土方 土方计算 调配机井 管道设计 设计水工 道路建筑 结构物设计设计单体设计道 路 防护图断 面 林设设计计施工组织设计土地权属调整实施措施与工程管理4.5.1、项目建设条件分析项目区建设条件分析是制定工程建设标准的前提
26、,经过对项目区建设条件系统分析研究之后才能对项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规划设计中建设条件分析主要包括:(1)合法合规性分析:本项目必须符合现行的土地、水利、交通、农业、电力、林业、环保等法律、法规及规章,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程规划方案合理、科学,切合实际,实施措施得当,可操作性强。项目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2)基础设施分析:详细分析项目区道路交通设施、灌溉与排水设施、电力设施、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设施;农村居民点建设发展现状;从自然、农业设施以及其他因素等方面分析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3)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通过对项目区自然条件限制因素、基础设施
27、条件限制因素以及其它限制因素的分析 ,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4)土地适宜性分析:对项目区内的现有耕地及宜农未利用地分别进行评价分析,确定其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5)水土资源平衡分析:通过计算项目区可供水量和需水量,分析项目区水土资源是否平衡.(6)公众参与度分析:项目规划设计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和项目区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4。5。2、拟定设计标准设计标准是开展工程设计的依据和前提.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中,主要涉及到田块、灌溉、排涝、道路、农田防护林等方面的设计标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对各个设计标准均有
28、所规定。(1) 田块设计标准主要根据项目区实际地形地貌、项目区所属工程区划分、实际耕作经验等方面确定耕作田块布置、田面坡度、田块规格等。(2) 灌溉设计标准综合反映灌溉水源对区域灌溉用水的保证程度。根据相关规范确定项目区灌溉设计保证率、水利用系数、田间水利用系数、灌溉水利用系数等标准。(3) 排涝设计标准是指排水设施计划达到的排涝能力,它是确定排涝流量和排水工程规模的重要依据.确定项目区几日暴雨几日排除,确定排渍深度、耐渍深度、耐渍时间等标准。(4) 田间道路设计标准是对道路路线和构造物的设计与施工在技术性能、几何形状以及尺寸、结构组成上的具体尺寸和要求.确定项目区田间道路级别、材质、规格、纵
29、坡等标准。(5) 农田防护林设计标准是农田林网工程布局的一般规定.分别从防护林主林带走向、田间道两侧种植行数、株间距、树种、树苗胸径、树苗高度、主林带间距等方面合理布局农田防护林工程.4.5 。3、工程布局与方案比选确定项目区的类型分区,根据不同类型分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工程布局。按照项目时间情况安排工程布局先后顺序,一般首先进行道路布局,其次进行灌溉与排水工程布局,最后是田块和农田防护工程布局。但不严格规定先后顺序,还要综合考虑各项工程的布局要求以及他们之间的优化组合。比选是通过对难以取舍的工程布局之间的分析、对比,最终确定项目实施布局方案的过程.一般从技术可行性、运营成本、使用便利性、投资
30、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最终确定项目所有布局方案.4。5。4、工程设计工程设计是对项目各项工程的详细、专业的设计。(1)道路工程设计: 确定项目区内保留的硬化路、砂石路和土路等; 确定项目区内需维修的硬化路、砂石路; 根据村庄位置,结合现有的骨干道路,规划田间道和生产路,确定田间道、生产路的材质和相关尺寸(路面宽度、厚度,路肩宽度,路基厚度等),绘制道路横断面设计图和典型纵断面设计图等。(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包括机井工程设计、灌溉渠道横断面设计、排水沟横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水工建筑物设计,输配电工程设计等;(3)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包括田面高程设计、土方量计算、土方调配等;(4)农田防护与
31、生态环境保持工程设计,包括确定防护林行数、株距、树种、胸径等;(5) 其他工程设计,主要包括标识牌设计;(6) 典型田块设计.4.6 、项目规划技术路线图规划设计技术路线图4.7 、总体规划设计思路土地整治项目按工程内容分为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工程。按本项目的特点设计思路如下:4.7 。1、土地平整工程对现有田块进行归并,充分利用田块间的零星未利用地,根据实测地形图对不能满足灌溉要求的田块进行适当平整;对废弃沟渠、坑塘进行整理使其成为耕地,平整方法采用挖深填浅,土方尽量平衡;对项目区内废弃的农村居民点和坟地进行整理,在规划前实地勘测具体工作量,并对土壤进行深翻耕,确
32、保新增耕地质量。(1) 土地平整的原则与土地利用工程规划相结合,与田、沟、路、林等工程密切结合。通过土地平整达到灌水均匀,利于排水,改良土壤,满足作物高产稳产对水分的需要等。通过土地平整达到便于耕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农田产量。有利于水土保持,便于经营管理。耕作田块的布置主要根据地形条件确定,项目区内田块大多数由道路和渠道围成,根据项目区范围、原有主要道路以及机械耕作的需求,一般设计田块长200500m,宽为 200300m。(2)土地平整方法项目区大部分耕地较为平坦,项目拟对地势起伏较大的田块和新开垦的未利用地进行平整;项目区平整土方采用方格网法计算。首先根据各个田块现状高程点,拟定各田块设计高
33、程,再按各现状高程点控制面积的权重,计算各田块的挖方、填方及表土剥离土方量,汇总得田块的总土方量.4。7.2、农田水利工程灌溉工程:按照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的规定,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采用渠系灌溉.排水工程:按照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的规定,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拟采用明沟排水。电力工程:按照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的规定,根据项目区可利用现有高压线路位置、走向和变压器位置,按方便接入和就近原则确定高压线路的布设,高压线走向与道路相一致,以便于维护。4.7。3、田间道路工程新建田间道路设计遵循以下原则:路线最短,联系简捷;道路纵坡、弯道半径等技术指标符合安徽省土地开发
34、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要求;新修道路与现有道路、规划田块、居民点相协调,有利于田间生产管理;保护生态环境, 防止水土流失.4.7.4、防护林工程林带宽度对于防护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宽度的增减对占地多少,又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林带宽度的确定必须建立在防风效率与占地比率统一的基点上,依据本项目区的情况,设计在田间道路两侧种植防护树木。通过田、水、路、林、村的综合开发建设,能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同时,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为建立现代农业奠定良好的生态环境.4。8、规划设计编制过程成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及技术小组。县级人民政府成立由县主
35、要领导及国土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农村土地整治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方案,解决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审查规划方案等工作。成立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由项目所在地乡(镇)政府分管领导、乡(镇)国土所等主管部门代表和村民代表组成,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乡(镇)国土所.工作小组的任务是负责项目的组织与协调等工作。项目规划方案主要由我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编制,同时由县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任组长,土地、水利、交通、林业、环保、财政、农业等部门专家为成员的技术小组,负责与规划设计组共同解决规划中的技术问题.4。9、项目实施编制工作方案4。9。1、工作内容本项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1)XX 县 2016 年高
36、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 1:2000 地形图; (2)XX 县 2016 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3)XX 县 2016 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报告、预算及工程设计图册等。4。9.2、时间安排据招标文件要求,项目工期比较紧迫,任务量较大,勘测和可研及规划设计单位在准备阶段即可介入开展工作。项目计划工期共 2 个月(6 月 1 日7 月 31 日),详细工作进度安排如下。(1)准备工作(6 月 16 月 3 日,3 天)甲方根据资料清单协调相关单位并收集资料,我单位从人员、软硬件、技术三方面全面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并分两个专班分别负责勘测定界和规划设计工 作。准备踏勘所需
37、的调查表格及底图,其中底图以甲方提供的项目区最新的二调变更调查矢量和影像成果为基础。勘测定界和规划设计人员进行前期现场踏勘, 制定各种技术路线和布局方案,为接下来正式开展的工作做好前期准备.(2)勘测(6 月 46 月 20 日,17 天)该工作由勘测专班组织进行。根据项目进度要求分为若干个小组,划分片区进行实地测量。外业调绘项目区权属界线、地类界线、行政区界线、基本农田范围界线和项目区用地范围线后,开展控制测量、界址点测量和地形测量。内外业结合形成勘测定界图和勘测定界报告。(3)可行性研究(6 月 216 月 30 日,10 天)该阶段由可研及规划设计专班组织进行。专班负责人统筹安排时间,确
38、保可行性研究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4)规划设计(7 月 1-7 月 22 日,22 天)该阶段由可研及规划设计专班组织进行.作为本项目的核心工作,专班负责人统筹安排时间,确保规划设计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首先项目人员与勘测定界小组同时工作,进行实地踏勘工作,此项工作用时约 10 天。以行政村为调查单元,在村民陪同下,详细了解项目区的种植作物种类、耕作习惯、灌溉水源情况、田间道路情况、水工建筑物破损情况等.及时将踏勘情况落实上图,并撰写踏勘报告。踏勘结束后,制图人员根据勘测定界图和踏勘工作草图,通过图形整饰和工程布局比选最终完成现状图和规划图的制作。项目技术负责人开展设计报告的编写,同时工程设
39、计人员同步开展单体工程设计等工作 ,最后进行预算编制工作. 各项工作人员之间及时沟通,协调配合.(5)成果审查修改与评审验收(7 月 23 日-7 月 31 日,9 天)可研及规划设计专班完成初步设计成果后,提交公司内部自检,自检通过后提交当地乡镇政府 ,由当地乡镇政府组织村民代表与设计单位一起讨论设计方案,对有异议的地方经过讨论协商确定最终的解决方案,各方签字确认,设计单位及时对方案进行修改 .最后将修改完善的规划设计成果报马鞍山市国土资源局,通过后即可备案。4。9.3、工作方案(1)工作准备主要包括现场勘测、收集乡基本农田整治规划的相关资料及文献、相关资料分析;(2)综合整治规划设计;(3
40、)项目预算;主要包括基础资料的整理、项目区基本农田整治规划和设计等.(4)项目规划设计初稿 XX 县 2016 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勘测 XX 县 2016 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XX 县 2016 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预算书 XX 县 2016 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规划图(5)专家论证(6)完善成果(7)项目预算(8)成果印刷4。9.4、计划工作量根据项目进展计划和项目分工,计划投入 25 人左右,分别负责规划设计与预算及成果检校等;根据乡基本农田整治规划相关规范性文件的需要,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严格按照文件标准进行图件设计、规划设计,做到成果尽善尽美;若我方中标,
41、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合理的技术方案和规范性标准,为规划设计和预算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各阶段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4.9。4。1、工程勘察(1)现场踏勘首先由本公司技术人员对项目区进行实地考察,对项目区的地形地貌、农用地、建设用地、农村道路、农田配套设施等进行数量统计合并分析以便安排施工时间及施工内容初步设定控制点的大致范围。(2)控制测量测量基准平面坐标系统采用 1980 西安坐标系统;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基准;图名采用土地整理项目名称,比例尺按业主要求。控制点布设在每个测区内布设 3 至 5 个 GPS 控制点,其中每一对点互相通视。作业过程及精度须满足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42、要求。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项目区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采用RTK 在高级点上直接进行,其精度满足测图为准。(3)细部测量外业数据采集及图形编辑使用全站仪极坐标法采集各个细部点的平面及高程数据 ,并同时绘制测站草图。设站时仪器对中误差不大于 5mm,已知点设站并照准一图根点或高等级点为起始方向,观测另一图根点或高等级点作检核,并对上一站所测的明显地物点进行重复测量,作为检核。细部测量所采集数据的编号与绘制测站草图的编号一致,对少数隐蔽地区的地物点采用等精度的其它方法测量,根据其几何关系推算出坐标。对当天采集的数据及时输入微机,通过数据处理、格式转换及图形编辑工作。编辑的图形通过微机屏幕显示,对照野外草
43、图,逐一检查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打印出图供野外检查。地形、地貌测绘及取舍地形、地貌测绘及取舍严格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地形图上高程注记点分布均匀,丘陵地区间距 50m,平坦地区不超过 70m,地形变换处均有高程点注记;部分丘陵地形、山顶、鞍部、凹地等不明显处等高线均加示坡线,等高距为 1 米;建筑区不要绘等高线;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均用相应线型区别表示;铁路、公路的路堤、路堑的坡顶、坡脚及铁路轨顶、铁路和公路的桥面及涵洞底部等均按规范测注高程点;建筑区中有明显道路线的和两侧有水沟的道路,均准确绘出路边线,道路与房屋无明显边线,可通行的不绘道路边线;生活小区、单位等内部道路上的检修井需测绘;河流、
44、水塘的边线,有加固坎的绘加固坎符号,没有加固坎的均以水涯线表示,河流注记流向及名称;电力线杆、通讯线杆、铁塔位置实测,同一线杆上架有多种线路时,表示其主要线路,并做到各种线路连贯,线类分明;测区外围的电力线、通讯线按实际方向连接,建筑区内少于三个电杆的低压线和通讯线不表示,围墙、栅栏、篱笆、铁丝网和活树篱笆均按图式表示,各种植被填充间距均比绘图软件规定放大一倍。现状图绘制利用南方CASS 多用途数字化测绘系统软件,对外业数据形成的地形图, 进行各种地物的图层编辑,分类注记归属到相应层,满足现状图各种要素注记要求,然后使用绘图软件生成符合业主要求的图幅,采用图名 作为图形文件名存盘。(4)检查验收检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