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一级建造师一本通《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与实务》.docx

上传人:暗伤 文档编号:79782349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87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一级建造师一本通《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与实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2021年一级建造师一本通《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与实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一级建造师一本通《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与实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一级建造师一本通《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与实务》.docx(6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 年一级建造师一本通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与实务1L410000 通信与广电工程技术1L411000 通信与广电工程专业技术1L411011 现代通信网及其发展趋势一、现代通信网及其构成要素(一)通信网的概念通信网交换的信息包括用户信息(如语音、数据、图像等)、控制信息(如信令信息、路由信息等) 和网络管理信息三类。(二)通信网的构成要素硬件上看,通信网由终端节点、交换节点、业务节点、传输系统 构成,它们完成通信网的基本功能: 接入、交换、传输。1.终端节点最常见的终端节点有电话机、传真机、计算机、视频终端、智能终端和用户小交换机 。2.交换节点交换节点是通信网的核心设备,最常见的有电话交

2、换机、分组交换机、路由器、转发器等。 3.业务节点最常见的业务节点有智能网中的业务控制节点(SCP)、智能外设、语音信箱系统,以及 Internet 上的各种信息服务器等。4.传输系统硬件组成应包括:线路接口设备、传输媒介、交叉连接设备等。 传输系统一个主要的设计目标就是提高物理线路的使用效率。二、现代通信网的功能和分类(二)通信网的分类1.按业务类型分:电话通信网(PSTN、移动通信网)、数据通信网(X.25、Internet、帧中继网)、 广播电视网【对应着三网融合:电话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有线电视网】2.按空间距离和覆盖范围分:广域网、城域网、局城网3.按信号传输方式分:模拟通信网、数

3、字通信网4.按运营方式和服务对象分:公用通信网、专用通信网(防空通信网、军事指挥网、遥感遥测网)5.按通信终端分: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三、现代通信网的发展趋势1.网络信道光纤化、容量宽带化2 网络传输分组化、IP 化3. 接入宽带化、IP 化、无线化44. 三网融合:电话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有线电视网5. 下一代网络泛指一个以 IP 为中心。分组化的、分层的、开放的结构是下一代网络的显著特征。 SDN(基于软件定义网络)技术:实现了 控制功能和转发功能的分离 ,通过软件的方式可以使得网络的控制功能很容易地进行抽离和聚合。【软交换核心思想业务提供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分离】NFV(网

4、络功能虚拟化)技术:通过组件化的网络功能模块实现控制功能的可重构,可以灵活地派生出丰富的网络功能 SDN 是 NFV 的基础,SDN 将网络功能模块化、组件化。网络切片是 NFV 最核心的内容。1L411012 传送网、业务网和支撑网一、业务网构成一个业务网的主要技术要素包括网络拓扑结构、交换节点设备、编号计划、信令技术、路由选择、 业务类型、计费方式、服务性能保证机制等。其中交换节点设备是构成业务网的核心要素。目前现代通信网提供的业务网主要有公用电话网、数字数据通信网、移动通信网、智能网、互联网等。 二、传送网传送网节点主要有分插复用设备(ADM)和交叉连接设备(DXC)两种类型,是构成传送

5、网的核心要素。传送网也称为基础网,由传输介质和传输设备组成。(一)传输介质信息能否成功传输则依赖于两个因素:传输信号本身的质量和传输介质的特性。(三)传送网节点技术l.SDH 传送网是一种以同步时分复用和光纤技术为核心的传送网,优点:强大的网络管理功能;灵活的复用映射结构;标准统一的光接口和网络节点接口,使得不同厂商设备间信号的互通、信号的复用、交 叉链接和交换过程得到简化。2. 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是基于 SDH 平台同时实现 TDM、ATM 和以太网等业务接入的接入处理和传送,并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是 SDH 与以太网初步融合的产物。适用于已经部署大量 SDH

6、网的运营商。3. 光传送网(OTN)是在光层组织网络的传送网,它结合了 SDH 和 WDM 的优势,解决了 MSTP 刚性管道运作效率低等问题。OTN 在 WDM 的基础上引入了 SDH 强大的操作、维护、管理能力。4.分组传送网(PTN)伴随着传送网分组化的应用而产生,PTN针对分组业务流量的突发性和统计复用传送的要求而设计,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多业务提供,PTN 主要是为了解决 SDH/MSTP 对数据业务深度扩展能力方面的限制。三、支撑网一个完整的通信网除有以传递通信业务为主的业务网之外,还需有若干个用来保障业务网正常运行、 增强网路功能、提高网路服务质量的支撑网路。包括公共信道信令网

7、、同步网、管理网。(一)信令网一般由信令点(SP)、信令转接点(STP)和信令链路组成。(二)同步网处于通信网的最底层,负责实现网络节点设备之间和节点设备与传输设备之间信号的时钟同步、帧同 步以及全网的网同步。(三)管理网2.管理网主要包括网络管理系统、维护监控系统等,由操作系统、工作站、数据通信网、网元组成 , 其中网元是指网络中的设备,可以是交换设备、传输设备、交叉连接设备、信令设备 。1L411013 核心网核心网是指通信交换网络,担负着建立信源和信宿之间信息连接的桥梁作用,交换技术是核心网的核 心技术。一、交换技术(一)电路交换利用电路交换进行数据通信或电话通信必须经历建立电路、传送数

8、据或语音和拆除电路三个阶段。 1.工作方式电路交换系统有空分交换和时分交换两种交换方式:2.电路交换的特点给用户提供了完全“透明”的信号通路。(1) 通信用户间必须建立专用的物理连接通路, 呼叫建立时间长,并且存在呼损;(2) 对通信信息不做任何处理,原封不动地传送(信令除外),对传送的信息不进行差错控制;(3) 实时性较好,但线路利用率低。(二)分组交换分组交换的思想是从报文交换而来的,它采用了报文交换的“存储一转发”技术。为适应不同业务的 要求,分组交换可提供虚电路方式与数据报方式两种服务方式。1. 虚电路方式的特点:虚电路方式是面向连接的方式,虚电路方式适用于较连续的数据流传送,如文 件

9、传送、传真业务等。2. 数据报方式的特点:数据报不需要预先建立逻辑连接,称为无连接方式;数据报方式适用于面向事 物的询问/响应型数据业务。3.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点(1) 信息的传输时延较小,而且变化不大,能较好地满足交互型通信的实时性要求。(2) 易于实现链路的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提高了链路的利用率。(3) 容易建立灵活的通信环境。(4) 可靠性高。(5) 经济性好。(三)ATM 交换采用固定长度的数据包,信元由 53 个字节组成,开头 5 个为信头,其余 48 个为信息域,或称净荷。(四)软交换软交换的核心思想是业务提供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分离。 二、移动核心网的发展2G GSM:核心

10、网采用电路交换技术,主要支持语音业务,移动核心网只有电路域。(电路交换)2.5G GPRS:移动核心网出现了分组域。(电路(电路交换)+分组)3G UTMS R99:引入了全新的无线空口 WCDMA,增强了无线部分,核心网部分基本不变(电路(电路交换)+分组)3G UTMS R4:核心网电路域由电路交换到软交换演进,分组域基本没变。(电路(软交换)+分组)3G UTMS R5/R6/R7:核心网由电路域、分组域、IP 多媒体子系统组成。(电路(软路交换)+分组+IMS)4G LTE R8/R9:空中接口频分多址代替了码分多址。移动核心网不再具有电路域部分,只有分组域 EPC, 只提供分组业务,

11、通过 IMS 的 VoIP 实现语音业务。(分组+IMS)1L411014 接入网接入网所覆盖的范围由三个接口来定界:网络侧:经业务节点接口(SNI)与业务节点(SN)相连; 用户侧:经用户网络接口(UNI)与用户相连;管理方面:经 Q3 接口与电信管理网(TMN)相连。接入网的主要功能可分解为用户口功能(UPF)、业务口功能(SPF)、核心功能(CF)、传送功能(TF) 和系统管理功能(AN-SMF)。三、无源光网路(PON)无源光网络(PON)是指在 OLT(光线路终端)和 ONU(光网络单元)之间 的光分配网络(ODN),即传输设施在 ODN 中全部采用无源器件。PON 的 优 点 体

12、现 在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 1.较好的经济性、2.组网灵活、3.安装维护方便、4.抗干扰能力强。PON 成为实施“宽带提速”和“光进铜退”工程的技术基础。1L411015 互联网及其应用三、TCP/IP 协议TCP 的功能:把数据分成若干数据包,给每个数据包写上序号,以便接收端把数据还原成原来的格式。对数据检查和处理错误(顺序颠倒、数据丢失、数据失真、数据重复),必要时还可以请求重发。 IP 的功能:给每个数据包写上源地址(发送主机地址)和目的地址(接收主机地址),利用路由算法进行路由选择的功能。(一)IPv4 的局限IPv4 中 IP 地址的长度为 32 位,理论上可编址 1600

13、万个网络、40 亿台主机。采用 A、B、C 三类编址方式。(二)IPv6 的优势1. IP 地址的长度为 128 位,理论上可提供的地址数目比 IPv4 多 296倍2. IPv6 使用更小的路由表。遵循聚类原则,大大减小路由表长度。3. IPv6 增加了增强的组播支持以及对流的控制。为服务质量控制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平台。4. IPv6 加入了对自动配置的支持。网络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5. IPv6 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对 IP 报文进行校验。1L411020 光传输系统1L411021 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二、光传输媒质 1.纤芯和包层由两种光学性能不同的介质构成,内部的介

14、质对光的折射率比环绕它的介质的折射率高。(纤芯的折射率大于包层的折射率)2.光在光纤中传播,会产生信号的衰减和畸变,其主要原因是光纤中存在损耗和色散。损耗和色散是 光纤最重要的两个传输特性,它们直接影响光传输的性能。(1) 光纤传输损耗:损耗是影响系统传输距离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纤 自身的损耗主要有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散射损耗主要包含瑞利散射损耗、非线性散射损耗和波导效应散射损耗。当然,在光纤通信系统中还存在非光纤自身原因的一些损耗,包括连接损耗、弯曲损耗和微弯损耗等。 这些损耗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光纤传输距离的长短和中继距离的选择。(2) 光纤传输色散:色散是光脉冲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到达输出端时发

15、生的 时间上的展宽。产生的原因是光脉冲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不同模式,在传输时因速度不同,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不同而引起的 波形畸变。五、光波分复用(WDM)波分复用通道对数据格式是透明的,即与信号速率及电调制方式无关,在网络发展中,是理想的扩容 手段。采用 WDM 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单模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低损耗波段) ,在大容量长途传输时可以节约大量光纤。稀疏波分复用(CWDM):信道间隔为 20nm;密集被分复用(DWDM):信道间隔从 0.2nm 到 l.2nm。1L411022SDH 系统的构成及功能一、SDH 的基本网络单元构成 SDH 系统的基本网元主要有同步光缆线路系统、终端复用器(

16、TM)、分插复用器(ADM)、再生中继器(REG)和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SDXC) 。51. 终端复用器(TM):是 SDH 基本网络单元中最重要的网络单元之一发送端:可将 63 个 2Mbit/s 信号复用成为一个 STM-1 信号输出。接收端:将一个 STM-1 信号解复用为 63 个 2Mbit/s 信号输出。2. 分插复用器(ADM):将同步复用和数字交叉连接功能集于一体。除了能完成与 TM 一样的信号复用和解复用功能外,它还能利用其内部时隙交换实现带宽管理。ADM 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网元,利用时隙保护功能,可以使得电路安全可靠性提高。在 1200km 的 SDH 保护环中,任意一个

17、数字段由于光缆或中继系统原因,电路损伤业务时间不会大于 50ms。3. 再生中继器(REG):将衰减和色散畸变的光脉冲信号, 转换成电信号后,进行放大、整形、再定时、再生成为规范的电脉冲信号,经过调制光源变换为光脉冲信号,以延长通信距离。4. 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SDXC):主要功能是实现 SDH 设备内支路间、群路间、支路与群路间、群路与群路间的交叉连接,还兼有复用、解复用、配线、光电互转、保护恢复、监控、电路资料管理等功能, 或者说 ADM 设备具有数字交叉连接功能,其核心部分具有强大交叉能力的交叉矩阵。能够得到如 SDH 保护环网中电路一样的保护。1L411023DWDM 系统的构成及

18、功能二、DWDM 系统主要网元及其功能1.光合波器(OMU):在高速大容量波分复用系统中起着 关键作用,其性能的优劣对系统的传输质量有决定性影响。位于发送端。主要类型:介质薄膜干涉型、布拉格光栅型、星形耦合器、光照射光栅和阵列波导栅(AWG) 2.光分波器(ODU):位于接收端,其主要类型与光合波器类同。3.光波长转换器(OTU):按在系统中位置4.光纤放大器(OA):不需要经过光-电-光变换而直接对光信号进行放大的有源器件。功率放大器(BA):用于提高系统的发送功率。发送端预放大器(PA):用于提高信号的接收灵敏度。接收端光线路放大器(LA):用在无源光纤段之间抵消光纤的损耗、延长中继长度。

19、 5.光分插复用器(OADM):将需要上下业务的波道采用分插复用技术 终端至附属的 OTU 设备。工程中的主要技术要求是通道串扰和插入损耗。6.光交叉连接器(OXC):是实现全光网络的核心器件,功能类似于 SDH 中的 SDXC,差别在于 OXC 在光域上实现信号的交叉连接功能,可以把输入端任一光纤(或其各波长信号)可控地连接到输出端的任一 光纤(或其各波长信号)中去。三、DWDM 设备在传送网中的位置在传送网中 SDH 与 DWDM 之间是客户层与服务层的关系。WDM 只是光网络层的核心网元。441L411024PTN 系统的特点及应用(二)分组传送网(PTN)的分层结构PTN 网络结构分为

20、通道层、通路层和传输媒介层三层结构(三)PTN 的功能平面PTN 的功能分为传送平面、管理平面和控制平面三层。(四)PTN 的关键技术1.通用分组交叉技术2.可扩展性技术3.运营管理和维护技术4.多种业务承载和接入:电缆接口包括 TEM E1、IMA E1、xDSL、FE、GE; 光纤接口包括 FE、GE、10GE、STM-n 。5. 网络级生存性技术:线性保护倒换: 1+1、1:1、1:N 方式,支持单向、双向返回和非返回倒换模式。环网保护支持转向和环回机制。6. QoS 保证技术7. 频率和时间同步技术:采用时钟同步方案:基于物理层的同步以太网技术:只支持频率信号传送, 不支持时间信号传送

21、。基于分组包的 TOP 技术:只支持频率信号传送,不支持时间信号传送。IEEE1588v2 精确时间协议技术:采用主从时钟方案,实现主从时钟的频率、相位、时间的同步1L411030 微波和卫星传输系统1L411031SDH 数字微波系统的构成一、微波通信的基本概念一般来说,由于地球曲面的影响以及空间传输的损耗, 每隔 50km 左右,就需要设置中继站。三、数字微波站的基本组成(一)天馈线和分路系统1. 微波天线的基本参数为天线增益、半功率角、极化去耦、驻波比。由于微波天线大部分采用抛物面 式天线,所以天线还应采取一定的抗风强度和防冰雪的措施。2. 馈线有同轴电缆型和波导型两种形式。一般在分米波

22、段(2GHz),采用同轴电缆馈线,在厘米波段(4GHz 以上频段)因同轴电缆损耗较大,故采用波导馈线。波导馈线系统又分为圆波导馈线系统、椭圆软波导馈线系统和矩形波导馈线系统。(五)基础电源基础电源为浮充制式蓄电池直流供电,标称电压为-48V,正极接地。蓄电池应是密封防爆式的。 柴油发电机组和开关电源:具备自动启动和倒换性能,并具有远端遥测、遥信和遥控功能。1L411032 微波信号的衰落及克服方法一、电磁波衰落的分类(一)大气吸收衰落:共振吸收。对于频率较低的电磁波站距在 50km 以上,大气的衰耗和自由空间衰耗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二)雨雾引起的散射衰落:10GHz 以上频段,中继站之间的距离

23、主要受到降雨衰耗的限制。(三)闪烁衰落:快衰落,持续时间短,电平变化小,一般不足以造成通信中断。(四)K 型衰落:又叫多径衰落,微波线路经过海面、湖泊或平滑地面时特别严重,甚至 会造成通信中断。(五)波导型衰落:当电磁波通过对流层中这些不均匀大气层时将产生超折射现象,往往会通信中断。 三、克服电磁波衰落的一般方法利用地形地物削弱反射波的影响将反射点设在反射系数较小的地面(如从水面移至森林或凹凸不平的地面) 利用天线的方向性(调整天线角度,减小反射波进入接收端的成分)用无源反射板克服绕射衰落,使用无源反射板或背对背天线可使电波绕过障碍物。分集接收(采用不同的接收方法接收同一信号,频率分集和空间分

24、集,目前采用最多的是空间分集。) 分集接收并不能解决所有的衰落,如对雨雾吸收性衰落等只有增加发射功率,缩短站距,适当改变天线设计才能克服。高性能的微波信道还要把空间分集和自适应均衡技术配合使用,以便最大限度地降低中断时间。1L411033 卫星通信系统的结构及工作特点一、卫星通信系统(二)卫星通信的特点(1) 通信距离远,建站成本与距离无关,除两极外均可建站。(2) 组网灵活,便于多址连接。(3) 机动性好。(4) 通信线路质量稳定可靠。(5) 通信频带宽,传输容量大,适合多种业务传输。(6) 可以自发自收进行监测。缺点:保密性差电波的传播时延较大,存在回波干扰存在日凌中断和星蚀现象二、VSA

25、T 卫星通信网VSAT:小站(VerySmallApertureTerminal,甚小口径终端),VSAT 系统可工作于 C 波段或 Ku 波段。(一)VSAT 网络的主要特点1. 设备简单,体积小,耗电少,造价低,安装、维护和操作简单,集成化程度高,智能化(包括操作智能化、接口智能化、支持业务智能化、信道管理智能化等) 功能强,可无人操作。2. 组网灵活,接续方便,独立性强,一般作为专用网,用户享有对网络的控制权。网络结构模块化, 易于扩展和调整网络结构。可以适应用户业务量的增长以及用户使用要求的变化。3. 通信效率高,性能质量好,可靠性高,通信容量可以自适应,适用于多种数据率和多种业务类型

26、。4. 可以建立直接面对用户的直达电路 ,它可以与用户终端直接接口,避免了一般卫星通信系统信息落地后还需要地面线路引接的问题。5. VSAT 站很多,但各站的业务量较小。6. 有一个较强的网管系统,互操作性好,可使用不同标准的用户跨越不同地面网而在同一个 VSAT 网内进行通信。1L411040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1L411041 移动通信系统组网技术及发展一、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1.无线电波传播复杂2.移动在强干扰条件下工作: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同频干扰。同频干扰是移通信特有的。3.容量有限4.系统复杂:具有网络搜索、位置登记、越区切换、自动漫游等功能。 三、数移动遵信的组网技术(一)小区制覆盖

27、方式1.带状网带状网主要用于覆盖公路、铁路、河流、海岸等,若基站天线采用全向天线,则覆盖区域的形状是圆 形的。一般情况下,带状网宜采用定向天线。2.蜂窝网将所覆盖的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的半径可根据用户的密度在 1-10km 左右。(1)小区的形状:正六边形小区形状最接近理想的圆形。(2)区群的组成:为了保证同信道小区之间相隔足够的距离,附近若干小区都不能使用相同的信道, 这些不同信道小区组成一个区群,小区数量则称为区群小区数。(3)同频小区的距离区群小区数越多,同频小区的距离就越远,则抗同频干扰的性能也就越好。(4)中心激励与顶点激励基站设置在小区的中央,采用全向天线形成圆形的覆盖区

28、域,称为中心激励方式;基站设置在每个小 区六边形的三个顶点上,每个基站采用三幅 120 度扇形辐射的定向天线,分别覆盖三个相邻小区的三分之一区域,每个小区由三幅 120 度扇形天线共同覆盖,称为顶点激励方式。(5)小区分裂当用户密度不均匀或用户密度变化时,设定小区面积和小区数量的方法,称为小区分裂。分裂后的每 个小区分别设置基站,并相应降低天线高度和减小发射机功率。(二)越区切换和位置更新1.越区切换(1) 硬切换:硬切换“先断后连”的过程。硬切换多用于 TDMA 和 FDMA 系统。(2) 软切换:软切换是“先连后断”的过程。软切换是 CDMA 系统独有的切换方式。(3) 接力切换:接力切换

29、是一种基于智能天线的切换技术,实现快速、可靠和高效的切换。是TD-SCDMA的核心技术之一。1L411042 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一、网络构成(一)移动交换子系统(NSS)移动交换子系统主要完成话务的交换功能,。移动交换子系统主要由移动交换中心(MSC)、访问位 置寄存器(V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鉴权中心(AUC)、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等组成。1. 移动交换中心(MSC):MSC 是 NSS 的核心部件。2. 访问位置寄存器(VLR):VLR 是一个动态的数据库。3. 归属位置寄存器(HLR):HLR 是一种用来存储本地用户信息的数据库。(二)基站子系统(BSS)一个 B

30、SS 系统由一个 BSC 与一个或多个 BTS 组成。(三)操作维护子系统(OSS)一般由网络管理中心(NMC)和操作维护中心(OMC)两部分组成。1L411043 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四、三种制式的主要技术特点(一)CDMA2000 采用软切换:先连接后断开。(二)TD-SCDMA1.TD-SCDMA 采用 TDD 双工方式,集 CDMA、FDMA、TDMA 三种多址方式于一体。4.TD-SCDMA 采用智能天线技术作为系统的关键技术。(接力切换)(三)WCDMA 采用更软的切换技术,优化了软切换的门限方案,实现无缝切换。1L411044 第四代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四、关键技术1.正交频分复用

31、、2.多输入输出、3.智能天线、4.软件无线电、5.基于 IP 的核心网、4G 核心网是一个基于全 IP 的网络。1L411045 第五代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三、中国的 5G(一)关键指标5G 系统的能力指标包括用户体验速率、连接数密度、端到端时延、峰值速率、性等关键技术指标和频谱效率、能效、成本效率等性能指标。具体情况如下:设备密集度达到 600 万个/km2;流量密度在 20Tbs/km2 以上;移动性达到 500km/h,实现高铁运行环境的良好用户体验;用户体验速率为 Gbps 量级,传输速率在 4G 的基础上提高 10-100 倍;端到端时延降低到 1/10 或 1/5,达到毫秒级水平;实

32、现百倍能效增加、十倍频谱效率增加、百倍成本效率增加。(二)主要场景5G 的主要技术场景有四个: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 。(三)核心技术在核心技术方面,包括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全频谱接入、新型多址技术以及新型网络架构。 新型网络结构,采用 SDN、NFV 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更灵活、智能、高效和开放的 5G 新型网络。1L411050 通信电源系统1L411051 通信电源系统的要求及供电方式一、通信电源系统的要求通信设备对电源、系统的要求是:可靠、稳定、小型、高效。交流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是标志其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通信设备电源端子输入电压允许变动范围为额 定值

33、的-10%+5%,频率允许变动范围为额定值的-4%+4%,电压波形畸变率应小于 5%。直流电源的电压和杂音是标志其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通信设备电源端子输入电压允许变动范围为-57-40V,直流电源杂音应小于 2mV,高频开关整流器的输出电压应自动稳定,其稳定精度应0.6%。二、通信电源系统的供电方式1. 集中供电方式:通信局(站),交流供电系统属于一级供电。2. 分散供电方式:大容量的通信枢纽楼,所需的供电电流过大。3. 混合供电方式:无人值守的光缆中继站、微波中继站、移动通信基站。4. 一体化供电方式:如小型用户交换机。1L411052 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一、交流供电系统交流供电系统包

34、括交流供电线路、燃油发电机组、低压交流配电屏、逆变器、交流不间断电源(UPS) 等部分。二、直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由直流配电屏、整流设备、蓄电池、直流变换器(DC/DC) 等部分组成。三、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有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等。 1.交流工作接地可保证相间电压稳定。2. 直流工作接地可保证直流通信电源的电压为负值。3. 保护接地可避免电源设备的金属外壳因绝缘受损而带电。4. 防雷接地可防止因雷电瞬间过压而损坏设备。1L411053 通信用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一、蓄电池的工作特点及主要指标蓄电池由正负极板、隔板(膜)、电池槽(外壳)、排气阀或安全阀以及电解液(硫酸)五

35、个主要部 分组成。2.蓄电池的主要指标包括电动势、内阻、终了电压、放电率、充电率、循环寿命 。二、蓄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在充电终期采用较小的电流值是有益的。(1)初充电:就是电池生产或组装完毕的第一次充电。(2)浮充充电:用整流设备和电池并联供电的工作方式,由整流设备浮充蓄电池供电,并补充蓄电 池组已放出的容量及自放电的消耗。(3)均衡充电即过充电,因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产生比重、容量、电压等不均衡的情况,应进行均衡充电, 使电池都达到均衡一致的良好状态。均衡充电一般要定期进行。如果出现放电过量造成终了电压过低、放电超过容量标准的 10%、经常充电不足,造成极板处于不良状态、电解液里有杂质、

36、放电 24h 未及时补充电、市电中断后导致全浮充放出近一半的容量等情况时,都要随时进行均衡充电。1L411054 通信用太阳能供电系统一、太阳电池的特点3.太阳电池种类(1) 单晶硅太阳电池:效率可达 18%,多晶硅太阳电池效率可达 14%,非晶硅太阳电池效率可达 6.3%。(2) 砷化镓太阳电池:抗辐射能力很强,耐高温,主要用于宇航及通信卫星。(3) 硫化镉太阳电池有两种结构,一种片状电池;一种薄膜电池,最高效率可达 9%。1L411060 光(电)缆特点及应用1L411061 光纤的特点及应用一、光纤结构和类型纤芯的折射率大于包层的折射率(这是光纤结构的关键) 。二、光纤通信的工作窗口光纤

37、通信选用的波长范围在 8001800nm,并称 800900nm 为短波长波段,主要有 850nm 一个窗口; 13001600nm 为长波长波段,主要有 1310nm 和 1550nm 两个窗口。第一代系统,波长为 850nm,最低损耗为 2.5dB/km,采用石英多模光纤。第二代系统,波长为 1310nm,最低损耗为 O.27dB/km,采用石英单模最低色散光纤。第三代系统,波长为 1550nm,最低损耗为 O.16dB/km,采用石英单模最低损耗与适当色散光纤。四、多模光纤多模光纤只适用于低速率、短距离的光纤通信,目前数据通信局域网大量采用多模光纤。 五、单模光纤单模光纤避免了模式色散,

38、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传输。1.G.652 标准单模光纤,满足了 CWDM 技术的需要,更加适合城域网建设的需要。2.G.653 色散位移光纤,该种色散位移光纤在 1550nm 的色散为零。3.G.654 截止波长位移光纤,该种光纤在 l550nm 处的衰减最小。如海底光缆。4.G.655 非零色散位移光纤,G.655 单模光纤目前的产品种类有 G.655A、G.655B 和 G.655C 三类,G.655 光纤是为适于 DWDM 的应用而开发的。5.G.657 接入网使用的弯曲损耗不敏感的单模光纤,其中A 类光纤与 G.652D 光纤能完全兼容,B 类则不要求与 G.652D 光纤兼容。我国人

39、户光纤(FTTH,FiberToTheHome)均以 G.657A 光纤为主。1L411062 光缆的分类及特点二、光缆的特点(一)层绞式结构光缆优点:容纳的光纤数量多,光纤余长易控制;光缆的机械、环境性能好。 缺点为:光缆结构、工艺设备较复杂,生产工艺环节繁琐,材料消耗多。 适用于直埋、管道和架空。(二)束管式结构光缆优点:光缆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捷;对光纤的保护优于其他结构的光缆,耐侧压,因而提高了网络 传输的稳定性;光缆截面小,重量轻,在束管中,光纤数量灵活。缺点:光缆中的光纤数量不宜过多(分离光纤为 12 芯、光纤束为 36 芯、光纤带为 216 芯) ,光缆中光纤余长不易控制,成品光

40、缆中松套管会出现后缩。特别适宜架空敷设。(三)骨架式结构光缆优点:对光纤具有良好的保护性能,侧压强度好;结构紧凑、缆径小;光纤密度大,可上千芯至数千 芯;施工接续中无需清除阻水油膏,接续效率高。缺点:制造设备复杂、工艺环节多、生产技术难度大。 适用于管道布放,在我国仅限于干式光纤带光缆。(四)接入网蝶形引入光缆蝶形引入光缆又称作皮线光缆、皮纤,光缆中的光纤数一般为 1 芯、2 芯或 4 芯,也可以是用户要求的其他芯数。蝶形引入光缆主要用于光缆线路的入户引入段,住宅用户接入蝶形引入光缆宜选用单芯缆。1L411063 通信电缆的分类及特点四、双绞电缆的结构、分类和特性双绞电缆的特性阻抗有 100、

41、120、150。(一)五类双绞线缆CAT5 电缆的最大衰减值随传输信号频率的增高而增大,近端串音衰减值随传输信号频率的增高而减小。(二)超五类双绞电缆超五类双绞电缆与普通的五类双绞电缆相比,它的近端串音、衰减和结构回波损耗等主要指标都有很 大的提高。1L411070 广播电视系统1L411071 广播电视技术基础二、声音广播基础知识数字音顿地面广播是将传送的模拟声音信号经过 脉冲编码调制(PCM) 转换成二进制数代表的数字信号。三、电视广播基础知识(一)电视基础知识彩色三要素:亮度、色调、饱和度。电视三基色:红、绿、蓝。(三)数字电视基础2.数字电视标准美国的先进电视制式委员会 ATSC 标准

42、、欧洲的数字视频广播 DVB 标准、日本的综合业务数字广播 ISDB标准和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 DTMB 标准。3.数字电视分类高清晰度电视指每秒 25 帧隔行扫描、每帧有效像素为 19201080,宽高比为 16:9 的数字电视系统步图像质量接近 35mm 胶片的影像质量。1L411072 广播电视系统组成一、广播电视系统基本组成广播电视技术系统由节目制作、节目播出、节目传输、节目信号发射和节目信号监测与接收五个环节 构成。节目播出是广播电视技术系统的第二个环节,是传播广播电视节目通道的起点,播出方式有录播、直 播和转播三种。四、数字广播电视系统(二)数字电视系统组成1L411073 广播电视

43、技术发展趋势一、数字音频广播和高清晰度电视2.高清晰度电视的特点:(1) 图像清晰度高,垂直分解力增加一倍, 每帧扫描行数 1000 行以上。(2) 音频质量高,可支持 4.1 声道或 5.1 声道的数字环绕节目源。(3)抗干扰能力强,不受干扰、增益、相位错误和串音的影响。(4)传输码率高, 10bit 量化时,未压缩的 HDTV 信号码率为 1485Mbps。(5)信号监视和分析的设备复杂。3.超高清晰度电视的技术特征:(1)支持 3840 x 2160 (4K)和 7680 x 4320 (8K) 两种分辨率,具有更好的大屏幕体验。(2)高动态范围和宽色域,支持更宽的亮度明暗范围和更广的显

44、示色域,可带来更艳丽完美的展现。(3) 高帧率,采用逐行扫描,帧率最高可达到 100P 或 120P ,提供更好的动感呈现。(4) 高量化深度, 10bit 量化和 12bit 量化,可让画面更加细腻。(5)高质量音频,支持基于声道、基于对象和基于场景编码的多声道音频系统。1L411080 广播电视中心关键技术1L411081 广播中心技术一、技术用房声学指标当声能衰减到原值的百万分之一(即声能衰减 60dB)所需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它的大小与房间容积、墙壁、地板和顶棚等材料的吸声系数有关。演播室或录音室的噪声包括室外噪声和室内噪声。空气声是指经过空气传播的噪声,如门缝、穿线孔 和通风管道等

45、透过的声音,脚步声是最常听到的撞击声。二、技术用房的声学要求声学处理:一是应有适当的混响时间,并且房间中的声音扩散均匀;二是应能隔绝外面的噪声。演播室或录音室的混响采用自然的长混响和强吸收的短混响。前者用于供大型交响乐团演奏的录音室。1L411082 电视中心技术三、电视中心工艺(一)电视节目制作1.电视演播室一般分为大型(400m2 以上)演播室、中型(200m2 左右)演播室和小型(100m2 以下)演播室。 3.电视节目编辑系统编辑是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核心,节目编辑分线性编辑系统和非线性编辑系统两大类,线性编辑系统的构成要件主要有磁带、编辑录像机和编辑控制器。(二)电视节目播出 2.电视

46、节目的播出方式电视自动播出主要采用传统自动播出系统和硬盘播出系统两种。传统自动播出系统是以数字切换台为中心。数字播出系统是以视音频服务器为核心。在播出系统中,可以选择硬盘播出、硬盘和磁带混合以及磁带播出三种方式的控制系统。1L411083 广播声学技术一、声音广播的相关声学知识1.声音的基础知识声音的特性:由响度、音调、音色三要素描述。响度与声波的强度有关,音调与频率有关,音色与波 形有关2.立体声原理(1) 双耳定位:用双耳收听可以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远近。(2) 听声:左右音箱对称放置中线两侧,间距 3-4.5m,与听音者水平夹角 60-90,最佳听音角度 60-70二、5.1 声道环绕立体声按照 ITU-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