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篇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的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篇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的工作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篇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的工作方案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的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xx市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2022年工作要点有关要求,结合我市职业教育实际,制定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书记易炼红同志在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积极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加快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推动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提质升级,推动建立校企协调育人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专业人才
2、,促进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二、组织机构为深入推进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工作,结合工作实际,经研究,成立推进产教融合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教体局教育股,由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三、主要措施(一)推动学校与企业深度对接。引导支持企业积极与职业学校合作,职业学校要主动适应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培养、送教到企、顶岗实习见习等校企合作模式。职业学校要依托企业培训教师,参加企业生产实践,企业选派工程技术人员为学校提供教学服务。鼓励企业在学校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实验中心,鼓励学校在企业设立教室和实训基地。鼓励企业发挥生
3、产经营的优势,解决学校的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以生产项目带师生实训,弥补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开展订单培养、送教到企。(二)高标准建设好旅游中专。将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整体搬迁到新校址,保留老校区作为分部,实行一校两区,确保职业教育学位。在新校区再征地100亩,增加4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总学位数达到3000个以上,完成省级A档(优质)中职学校的必备硬件条件,为加入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打下基础。同时,完善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建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与供给资源平台,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全方位对接,推动xx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扶持旅游中专做大做强,支持市旅游中专加入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按照“
4、小学院,大学校”的办学模式,重点培养五年一贯制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整体提升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三)统筹专业设置与实训基地建设。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筹制定职业学校、产业园区、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建设规划,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与我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体系。要按照专业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岗位要求相对接的原则,引导所属职业学校,依托当地支柱产业的人才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围绕产业设专业,进一步提升特色专业内涵。大力培养一批与xx红色研学旅游相关的专业人才,推动市旅游中专的专业及课程设置与新兴产业紧密结合,加大人工智能、互联网、5G、VR技术以及
5、大健康产业等专业人才培养。支持学校加强传统工艺专业建设,围绕茶叶制作、陶瓷、雕刻、竹编等代表性传统工艺进行人才培养。支持、鼓励学校建设或校企共建一批校内实训基地,服务重点专业建设,提升校企合作育人水平。(四)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支持有较强代表性、影响力和改革意愿的行业、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对企业与学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研发中心、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可按规定享受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按照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扶贫培训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积极发挥职业院校作用助力就业
6、扶贫培训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继续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积极开发面向重点人群的就业创业培训项目,推动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五)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园区企业与旅游中专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工学结合、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方式,使职业学校通过利用园区企业资源提高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职业学校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不断扩大与与园区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加快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年内落实3家企业与职校达成合作,创办一期电子信息“定制班”、一期“工匠班,为园区企业量身培养一批定向生。(六)保障园区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要高度重视保障产业园区高层次引进人才、高管子女以
7、及园区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坚持免试就近、公平公开入学原则,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园区务工人员子女有学上、上好学。积极做好关于做好2022年随迁子女入学工作的实施方案的制订、宣传和解读工作,简化入学手续,积极为园区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落实同等待遇,将园区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市学生统一管理,同享各项政策,在评优奖励、帮扶资助等方面做到平等对待,确保园区务工人员子女进得来、学得好。(七)加快建设江西软件职业大学xx新校区。积极配合做好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xx新校区建设工作,分三期建设,8月份将完成第一期建设,预计9月份正常交付使用。项目全部竣工后,预计实现在校本科生1万人、职校学生1万人。
8、四、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推进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层层压实责任,细化举措,有序高效推进各项工作。(二)做到统筹推进。推进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工作要与深入推进xx市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工作有机结合,统筹安排,合理整合资源,围绕工作目标,制定规划图和实施路径,做到协同推进。(三)加强工作调度。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积极做好协调调度工作,强化要素保障。要对照方案要求,围绕工作目标,结合实际,落实工作任务清单,按照各项工作任务的时间节点,细化措施,逐项抓实抓细,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要
9、加强督导,及时查摆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精准施策,积极开展“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行动,确保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取得实效。自治区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随着我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0、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满足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经过5年10年左右时间,职业教育基本完成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提高质量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大幅提升新时代我区
11、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优势特色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人才资源支撑。具体目标:到2022年,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教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重点培育4所高水平高职学校、12个骨干专业群和一批中职优质校、优质专业,培育认定一批自治区级公共实训基地,形成覆盖全区优势特色产业、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打造10个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0个以上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专业教师轮训基地。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打造一批优秀的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培育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和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产教融合集团。职
12、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顶岗实习实践一般为6个月。“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达到50%。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进一步推广。一、构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格局(一)统筹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将产教融合发展纳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产业发展需求同步规划,与产业建设同步实施,与技术进步同步升级,将教育优先、人才先行融入各项政策。自治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xx都市圈建设协同发展规划等,要统筹优化教育与产业结构,同步规划产教融合发展政策措施、支持方式、实现途径和重大项目
13、。引导职业教育资源逐步向产业和人口集聚区集中,形成以服务国家和自治区各类开发区、园区为主的职业教育布局。推动自治区职业教育园区提质升级,打造集教育、产业、科研、创新创业、城市于一体的产教融合科创园或“科教城”。以xx、xx、xx、xx、xx五个地级市为主,统筹职业教育资源,推动职业院校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办好一批县级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1个2个对接县域经济发展的专业群,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面向脱贫攻坚主战场,重点支持贫困县(区)中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二)统筹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按照“管好两端、规范中间、书证融通、办学多元”原则,严把教学标准和毕业生质量标准两个关口。将标准化建设作为
14、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服务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和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与人才支持。推动职普融合,发展“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技工教育,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实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改革试点,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用结合培养模式。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构建中职、专科高职、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贯通,以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组成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职业培训联合体,引导行业企业、社会力量深度参与职业培训,建立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政策互通
15、、资金互补、数据联通、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职业院校扩大补贴性培训规模,全面提升培训质量。对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对违规收取费用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二、提升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三)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实力。强化县(市、区)人民政府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主体责任,整合各类资源,优化专业结构,将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为集学历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职业培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基地,提高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完善招生机制,建立高中阶段教育(含技工学校)统一招生平台,稳
16、定并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落实国家职普比有关规定。实施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就业重点群体的锻造计划,全面提升其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和学习层次。实施控辍保学计划,帮助部分学业困难学生按规定在中等职业学校完成义务教育和接受职业技能学习。(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实施高职扩招专项计划,扩大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招生规模,健全“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重点支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实施自治区“双高计划”建设。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支持高等院校和
17、科研院所联合企业共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支持高等院校创新创业学院(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军民融合发展,推动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向军事人才培养开放。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支持符合条件的自治区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五)畅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渠道。推动具备条件的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变,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开办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遴选若干中职、专科高职、本科院校实施3年中职教育与4年本科教育(“3+4”)、3年高职教育与2年本科教育(“3+2”)贯通培养招生试点。采取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形式,探索实施“本硕衔接”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六)促进职普融合发展
18、。鼓励中高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设立“职业体验日”,自治区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面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遴选一批劳动教育实践和职业体验基地,开展职业教育体验观摩活动。鼓励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互选、资源互通。试点探索普职融通的综合高中建设。三、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七)建立完善德技兼备的育人机制。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培育建设一批精品项目。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上好思政课。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深
19、入推进职业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改革完善职业院校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八)优化学校治理结构。完善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形成以学校章程为统领、规范行使办学自主权的现代学校制度。建立健全学校理事会制度,鼓励引入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推动学校优化内部治理,充分体现一线教学科研机构自主权,积极发展跨专业教学和科研组织。鼓励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设立产教融合管理、协调和服务专门机构。(九)推进教材教法改革。健全教材选用制度,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普遍选用最新版本教材。启动实施自治区级规划教材建设,推广一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探索行
20、动导向、项目式、工作过程导向等新教法。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推动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积极参与“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大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完善激励机制,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十)健全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落实职业院校专业目录、专业教学、课程、顶岗实习等国家教学标准,逐步构建与国家教学标准相配套的自治区级职业教育标准体系。职业院校依据国家教学标准自主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
21、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学业水平考试。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完善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将考核结果作为政策支持、绩效考核、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建立职业教育定期督导评估和专项督导评估制度,落实督导报告、公报、约谈、限期整改、奖惩等制度。四、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十一)推动产教深度融合。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制定自治区专业建设指导意见,实施对接重点产业发展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重点支持计划,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建立职业教育与开发区、园区工作对接机制,实行职业院校与开发区
22、、园区管理机构或企业互派领导挂职制度。每年组织开展全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接活动,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支持和平台搭建。实施自治区级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积极申报国家产教融合建设项目。建立自治区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培育产教融合型服务组织(企业),建设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打造一批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力争建设1个2个国家级高水平实训基地。创新自治区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运营模式,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和运行经费保障分担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十二)加快校企深度合作。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依托或联合职业院校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通过购
23、买服务、委托管理等,支持企业参与公办职业院校办学。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发挥行业骨干企业引领作用,鼓励校企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或产教融合集团,带动中小微企业参与,推动实体化运行。鼓励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等方式,支持职业院校与重点骨干企业共建兼具教学、生产和研发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大力开展生产性实训。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新机制,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教育合作
24、,开展合作办学和人才联合培养。定期选派职业院校骨干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赴国外研修访学。支持职业院校学生赴国外研习访学。进一步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港澳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十三)加强校企协同育人。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推动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相衔接。促进“引企入教”,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推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职业院校新设专业原则上应有相关行业企业参与。完善学生顶岗实习、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制度,实施“企业办班”“教学工厂”“生产实训一体化车间”等多种育人模式。优化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制度,鼓励企
25、业积极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并保障学生享有获得合理报酬等合法权益。(十四)完善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体系。落实企业职工培训制度,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确保教育培训经费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企业未依法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不得享受政府推进企业职工培训各项政策资金补助。鼓励企业完善职工继续教育体系,提升职工技术技能、学历层次、就业创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完善职工技能大赛制度,组织开展“塞上技能大师”“自治区技术能手”评选表彰活动。支持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合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行业技术比武、创新成果评选等活动。支持企业建立职工技能等级提升奖励制度和在岗职工学历进修奖励办法。(十五)建好“双师型”教师队伍
26、。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设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改革招聘办法,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自2020年起,除持有相关领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毕业生外,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特殊高技能人才(含具有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人员)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对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高技能人才,可由院校自主考核招聘。允许企业技术能手和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在履行好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所在单位同意,可相互兼职兼薪。允许职业院校教师按照
27、合同约定依法依规自主支配横向经费,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并依法取得报酬。允许职业院校在绩效工资总量内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支持职业院校专设流动岗位,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兼职任教,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践,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对教师在自治区和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中取得名次的实行表彰奖励。五、强化职业教育政策保障(十六)落实产教融合优惠政策。建立完善产教融合发展研究体制机制,开展职业教育理论、决策咨询研究和技术研发、重大项目攻关。扩大
28、和落实高职院校在人事管理、机构设置、职称评聘、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制定并落实中等职业学校人员配备相关政策。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民办职业教育准入、审批制度,探索民办职业教育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将深化产教融合作为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推进降成本、补短板的重要举措。对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成绩突出的认定为“产教融合型”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和落实相关税收政策。经过认定的试点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投资符合条件的,可按投资额的30%抵免该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企业投资或与政府合作建设职业院校的建设用地,按科教用地管理,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通过划拨
29、方式供地,鼓励企业自愿以出让、租赁方式取得土地。职业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自办企业等所得扣除必要成本外的净收入,可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计入当年本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但不受总量控制,不作为调控基数。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与单位工资总额基数,在分配时重点向参与校企合作等项目的人员倾斜。(十七)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在保障教育合理投入的同时,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实施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工程。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各地
30、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可适当高于当地普通高中。到2020年,各市、县(区)要将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及公用经费拨款全部落实到位。落实高等职业教育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的标准水平。按要求落实职业院校助学金扩面提标和奖学金政策,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倾斜。加强对专项经费的监督检查,实施以绩效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投入和奖补措施,对重大项目开展全过程绩效评价,追踪项目实施效果。(十八)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水平。支持技术技能人才凭技能提升待遇,鼓励企业职务职级晋升和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逐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技术工人收入水平和地
31、位。支持职业院校与技术技能大师、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大师工作室,并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支持技术技能大师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重大项目联合攻关。积极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享受同等待遇。对职业院校参加技能大赛取得成绩的学生,按有关规定抵顶一定学分;取得突出成绩的,抵顶相关专业课程以及进行表彰奖励等。(十九)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财政、农业农村、国资、扶贫、税务、科技、民政、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商务、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退役军人、地方金融监管、市场监管、总工会等部门组
32、成的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自治区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担任召集人,原则上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也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召开专题会议,统筹协调全区产教融合和职业教育工作,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重大问题,部署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改革创新重大事项。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协调,做好相关政策配套衔接,在国家和区域战略规划、重大项目安排、经费投入、企业办学、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形成政策合力。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把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摆在区域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组织领导,抓好统筹协调,积极推动落实,形成履职责、敢创新、重实效的良好工作局面。组建自治区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保障。(二十)营造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良好环境。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匠心筑梦”职业教育专栏,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等活动,持续举办好全区职业技能竞赛,广泛参与全国职业技能竞赛。宣传展示大国工匠、劳动模范、能工巧匠、高素质劳动者的事迹和形象,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以及社会各界充分理解、积极支持、主动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