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物理备考交流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考物理备考交流1.ppt(1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20122012年高考物理备考交年高考物理备考交流(一)流(一)12纲 要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复习计划的制定复习计划的制定 一、制定复习计划的依据 二、复习计划的目的要求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复习计划的实施复习计划的实施 一、一轮复习 基础能力过关 二、二轮复习 综合能力突破 三、三轮复习 应用能力提高23第一部分复习计划的制定一、制定复习计划的依据一、制定复习计划的依据依据一:高中物理依据一:高中物理高考说明高考说明的要求的要求 考什么?考什么?依据二: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依据二: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 怎么考?怎么考?依据三: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依据三: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怎怎 么错么错 依据四
2、:以课本为纲以资料为辅依据四:以课本为纲以资料为辅 怎么做?怎么做?34(一)一(一)一高中物理高中物理高考说明高考说明的要求的要求1.明确明确高考说明高考说明的地位的地位 考试说明是试验区高考的根本大法、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教学的依据。试验区五年的高考证实了这一点。2.注意注意高考说明高考说明中的限制性说明中的限制性说明高考说明是在考纲基础上做了减法调整,对一些考试内容做了适当限制,个别考点降低了要求等。要领会其精神、提高备考效率、不要贪多求全作低效复习。3.分清分清高考说明高考说明中中、要求的界限要求的界限.的含义如下:.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它
3、们。.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45(一)(一)高中物理高中物理高考说明高考说明的要求的要求4.吃透吃透高考说明高考说明对能力的要求对能力的要求A.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条件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5(一)(一)高中物理高中物理高考说明高考说明的要求的要求4.吃透吃透高考说明高考说明对能力的要求对能力的要求A.理解能力:【例题】(2
4、008年新课标15)一个T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110,R2120,R340 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 V,内阻忽略不计则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 V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 V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欧姆规律、电阻的串并联公式等直流 电路的基础知识和规律解决问题。abcdR1R2R37(一)(一)高中物理高中物理高考说明高考说明的要求的要求4.吃透吃透高考说明高考说明对能力的要求对能力的要求B.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
5、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 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 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的表达出来。【例题】(2007年新课标卷1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R1和R3均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R2的滑动触点在a端时合上开关S,此时三个电表A1A2和V的示数分别为I1I2和U。现将R2的滑动触点向b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AI1增大,I2不变,U增大BI1减小,I2增大,U减小CI1增大,I2减小,U增大DI1减小,I2不变,U减小7(一)(一)高中物理高中物理高考说明高考说明的要求的要求4.吃透吃透高考说明高考说明对能力的要求对能力的要求C.分析综合能力:
6、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 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 中其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 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 的问题。【例题】(2007年新课标23)倾斜雪 道的长为25 m,顶端高为15 m,下端 经过一小段圆弧过渡后与很长的水平 雪道相接,如图所示。一滑雪运动员 在倾斜雪道的顶端以水平速度v08 m/s飞出。在落到倾斜雪道上时,运动员靠改变姿势进行缓冲使自己只保留沿斜面的分速度而不弹起。除缓冲外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过渡轨道光滑,其长度可忽略。设滑雪板与雪道的动摩
7、擦因数0.2,求运动员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距离(取g10 m/s2)9(一)(一)高中物理高中物理高考说明高考说明的要求的要求4.吃透吃透高考说明高考说明对能力的要求对能力的要求D.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 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E.实验能力:“四能三会”:能独立完成“物理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 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 使用仪器,会观 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 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 仪器去处 理问题。
8、91010(二)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二)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1.课改后四年高考物理试卷对比分析课改后四年高考物理试卷对比分析A.选择题(不定向选择选择题(不定向选择每小题每小题6分,分,共共计计48分)分)2007年年2008年年2009年年2010年年2011年年14万有引力天体运动电流的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物理学史物理学史 安培定则 地磁场分布 15力与运动的关系电路的串并联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胡克定律力与运动的关系16v-t图象电磁感应电磁血流计(复合场)动能定理、功、瞬功率的念,功和能的关系17正弦交流的u-t图(瞬时值、有效值、频率、电功)v-t图象瞬时功率平均功率 带电粒子
9、在电场的运动变压器的变压规律与变流规律18力电小综合F-t,v-t图象功的计算匀强电场中电势的计算、立体几何 受力分析、力的正交分解、牛顿第二定律查动能定理19电路动态变化分析交流电的产生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U-I图象 电源的效率开普勒第三定律20电磁感应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力和运动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对数函数电场力方向、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轨迹的关系21电场力及其做功共点力平衡电容器力学综合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牛顿第二定律a-t 图象1111(二)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二)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1.课改后四年高考物理试卷对比分析课改后四年高考物理试卷对比分析B.实验题实验题(15分)分)20
10、07年年2008年年2009年年2010年年2011年 22 影响圆柱影响圆柱形电容器形电容器电容的因电容的因数的推测数的推测;多用电的多用电的读数(电流表、读数(电流表、电压表、欧姆电压表、欧姆表表)2323游标卡尺游标卡尺和千分尺和千分尺的读数的读数 考查验证考查验证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定律实验,器材与误差器材与误差分析。分析。等效法测等效法测量微安表的量微安表的内阻内阻22 用伏安用伏安法测电源电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动势和内阻、电压表的改电压表的改装;装;测量动摩测量动摩擦因数:打点擦因数:打点计时器纸带的计时器纸带的处理、匀变速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牛
11、顿的应用、牛顿定律的应用等。定律的应用等。2424 路灯路灯的自动控的自动控制电路制电路 电流表、电流表、电压表的读电压表的读数以及滑动数以及滑动变阻器的使变阻器的使用,用图像用,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法处理实验数据数据测量滑块在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的加速度.用用图像法处理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实验数据1212(二)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二)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1.课改后四年高考物理试卷对比分析课改后四年高考物理试卷对比分析C.论证计算题(论证计算题(32分)分)2007年年2008年年2009年年2010年年2011年23 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功能关系、功能关系、何条。何条。
12、双星总质量双星总质量的推算。牛顿的推算。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及匀速圆周运及匀速圆周运动规律的用。动规律的用。2424动能定理的动能定理的应用应用 考察学生运考察学生运动学知识的运动学知识的运用(短跑)。用(短跑)。这在高考中不这在高考中不多见。多见。考察学生考察学生运动学知运动学知识的运用。识的运用。24 带电粒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场中的运动难点:几难点:几何条件的应何条件的应用用 带电粒子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先电场运动(先电场后磁场后磁场,难点难点:几何条几何条件的应用件的应用2525 带电粒子带电粒子复合场中的复合场中的运动(先电运动(先电场后磁场
13、)场后磁场)难点:几难点:几何条件的应何条件的应用用 带电粒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在磁场中的运动动难点:几何条难点:几何条件的应用件的应用 带电粒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中的运动难点:几难点:几何条件应何条件应用用1313(二)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二)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1.课改后四年高考物理试卷对比分析课改后四年高考物理试卷对比分析D.选考题(选考题(任选一道任选一道)2007年年2008年年2009年年2010年年2011年年30A2-22-2力矩平衡力矩平衡30302-22-2:皮带传动:皮带传动 力矩的平衡。力矩的平衡。3333(1 1)皮带传动)皮带传动(2 2
14、)液压千斤)液压千斤顶顶取消取消2 2系列系列取消取消2 2系列系列30B3-33-33-3气体的实气体的实验定律的应验定律的应用,热力学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第一定律的应用。应用。31313-33-3:热力学第一:热力学第一定律、玻马定律定律、玻马定律的应用。的应用。3434(1 1)气体状态)气体状态参量、热力学参量、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一定律;(2 2)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状变化:状态状变化:状态方程;方程;(1)晶体与非晶体的特性(2 2)应用气体)应用气体实验定律实验定律(1 1)气体的内能随)气体的内能随状态变化的关系状态变化的关系.气气体压强变化与体压强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哪些因素有关
15、。(2 2)玻意耳定律。)玻意耳定律。30C 3-4 3-4 3-4机械振动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与机械波32323-43-4:简谐振动:简谐振动和简谐机械波;和简谐机械波;几何关学。几何关学。3535(1 1)受迫振动)受迫振动(2 2)光的折射)光的折射与全反射与全反射(1 1)几何光学)几何光学 (2 2)波的叠加)波的叠加问题。问题。(1 1)考查机械波的)考查机械波的形成。形成。(2 2)折射和计算介)折射和计算介质的折射率。质的折射率。30D3-53-53-5动量守动量守恒定律的应恒定律的应用(弹性正碰)用(弹性正碰)33333-53-5:衰变;验证:衰变;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3
16、636(1 1)光电效应)光电效应(2 2)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与动量守恒的综合的综合(1 1)能级跃迁)能级跃迁(2 2)动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应用定律应用(1 1)光电效应)光电效应(2 2)动量守恒机械)动量守恒机械能能 守恒定律应用守恒定律应用14(二)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二)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2.研究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研究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把握总体考复习方向把握总体考复习方向(1)特点特点:坚持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命题思想。有一定的连续 性和稳定性,整个试卷无偏题、怪题,难度太大的试题,试题具有情境求新、新而不偏、不避陈题、推陈出新的特点。(2)重点重点:试题
17、内容注重基础,突出考查物理的主干知识知识核心内容。(3)热点:热点:重要的物理模型高考命题的是命题的热点。(4)境点境点:试题很好的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命题的指导思想,科技前沿、生活、生产等问题往往是高考命题的情景。体现了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的方向也为高考复习指明了方向。14(二)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二)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2.研究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研究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把握总体考复习方向把握总体考复习方向(5)难点:难点:试题对能力的要求是高考的难点。尤为突出的是:A.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
18、力要求高a.图像问题图像问题2007年:16题(v-t图像)17题(u-t图像)30题(选考3-4,由波动图画振动图)2008年:17题(v-t图像)18题(F-t,v-t图像)19题(i-t图像)2009年:17题(F-t图像)19题(I-t图像)34题(选考3-3,V-T图像)2010年:16题(v-t图像)19题(u-I图像)20题(lg(T/Tolg(R/Ro)图像)23 题(R-t关系图线)2011年:21题 (a-t 图象 )23 题(s/t-t)24题 v-t 图时(二)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二)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2.研究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研究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把握总体
19、考复习方向把握总体考复习方向(5)难点难点:试题对能力的要求是高考的难点。尤为突出的是:A.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高b.几何关系 2007年:21题 24题 32题(选考)2008年:14题 19题 24题 32题(选考)2009年:25题 18题(三维图形)2010年:25题 34题(选考)2011年:19题 25题 34题(选考3-4 选考)c.数学公式涉及面广17(二)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二)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2.研究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把握总体考复习方向B.依托实验,突出创新在过去的五年中,高考实验题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跳出了课本分组实验的范围,不仅延伸到演示实验中,
20、而且连年出现了探究性实验。关于试验能力提出了“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在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中,更明确地把“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作为五个考试目标中的一个目标。它必将是今后高考物理实验命题的另一个热点。1718(二)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二)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2.研究高考物理试题的特点把握总体考复习方向2007年:22题(实验)中对平行板电容迁移到圆柱形,决定平行板电容器的三 个因素迁移到圆柱电容器。2008年:第22题(实验)中,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迁移到测滑动摩擦因数。2009年:23题(实验)路灯的自动控制电路:电路的设计、励磁线 圈允许加的最
21、大电压和保护电阻 的阻值范围的计算、电磁开 关结构的改 造、电磁铁的其它应用等。2010年:23题(实验)中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热敏电阻,将和两个适当的 固定电阻连接,以使该电路的等效电阻的阻值随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近似 为线性的,验证这个设计。涉及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以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2011年:23题(实验)中考查学生能否用所学运动学知识推导出实验有关量的关系式,同时考查学生作图的基本能力以及由实验图线得某个物理量的能力。这对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注意迁移创新提出了较高的要求。(6)存在的问题:选考题每年客观地存在着各选考模块难度不均衡的问题。1819(二)新
22、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二)新课程高考物理试卷的特点3.明确难度结构特点明确难度结构特点找出复习主攻方向找出复习主攻方向高考是集基础性、选拔性于一体的大众化考试,其命题难度结构是有一定梯度的,分析历年物理试卷结构可知,不同档次的题目比例一般呈现为3:5:2。容易题约30%中档题约50%即80%的题目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能力。较大难度题约20%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要求,选拔性强。难题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的,它仅对特优生有意义。所以,应对高考要瞄准80%不太难的题,提高中低档题的正 确率及解题速度,是复习的主攻方向。19204.对对2012年新课程高考地区试题的预测年新课程高考
23、地区试题的预测(1).三个稳定三个稳定试卷结构和考查题型相对稳定 核心知识与主干知识的考核稳定 试题的难度将会与2011年的大体持平214.对对2012年新课程高考地区试题的预测年新课程高考地区试题的预测(2)四个关注四个关注A.选择题关注:物理学研究方法,物理学史,力的平衡,运动图象,天体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电路动态分析(包括交流电等)、非匀强电场中的电学参量,电磁感应现象。B.实验题第第1 1题是小实验题题是小实验题关注:基本物理量测量如电学仪表的读数力力学学或电小实验,以检查考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为主。第第2 2题将会是电学实验的设计性、题将会是电学实验的设计性、探究性实验。学生要掌握常规仪
24、表的读数和使用;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如处理纸带的逐差法、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列表法、测量电表内阻的图象法等常规方法;同时要注意仪器、仪表(量程)的选择,电路的设计与选择,灵活应用学过的方法处理问题,以及简单的误差分析(定性);注意实验器材连接的规范性;关注(部分)设问的开放性等等。224.对对2012年新课程高考地区试题的预测年新课程高考地区试题的预测(2)四个关注四个关注C.计算题 第1道题是联系实际、涉及多过程的运动学问题(应用动力学及功能观点解题的可能性较大,运动学的可能性较小),中等偏下难度,绝大多数考生可以得高分。第2题会是电磁学综合题,思维能力(特别是空间或平面几何等数学方法)
25、要求较高,中等偏上难度(建模的难度不会大),会有较好的区分度。计算题关注的核心内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平抛运动,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平衡、加速、偏转,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以及电磁感应与力学及能量问题的综合。23(2)四个关注四个关注D.选考内容的题 题型会比较灵活,但难度不大,每道题第一小题,为多选;第二题每道题第一小题,为多选;第二题会以会以1-21-2个问呈现。个问呈现。选修3-3关注: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体积、压强、温度之间的关系,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热力学定律,三个气体实验定律的简单应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选修3
26、-4关注:简谐运动、简谐横波的图象,波长、波速、频率间的关系,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选修3-5关注: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近代物理初步中涉及的物理学史内容,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能级,物质波,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核能。4.对对2012年新课程高考地区试题的预测年新课程高考地区试题的预测2424(三)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三)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概念不清概念不清原理模糊原理模糊部分考生对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的不牢,一些基本概念掌握的不准;一些规律认识模糊。通过对选择题,可以明显感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对于一些大题出
27、现的错误也是由此类问题引起。知识零乱知识零乱考虑不全考虑不全多数考生对整个高中物理知识不能全面统认识,重要的知识点深度不够,一般了解的知识 点广度不够。遗忘是相当严重的问题,不善于归纳总结。不能全面地考虑问题。25(三)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三)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思路不通思路不通不会建模不会建模 绝大多数考生对一些典型的物理模型认识不清,看完一道题不能很快建模或者不能建立准确的物理模型,严重阻碍了学生顺利解题,不能熟练运用牛顿定律等重要规律大致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实验不熟实验不熟方法不会方法不会绝大多数考生考生对实验基本工具的使用不熟悉,实验技能、实验方法训练不够,造成综合用能力较差,因
28、而得分整体较低,失分较高。主要原因是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不够,另外学生实验设计综合能力很弱,不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526(三)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三)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漏洞百出漏洞百出处处失分处处失分绝大多数考生解题欠规范解题是否规范是提高分数的瓶颈,学生在解题时其中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漏洞百出,处处失分,解题出现了严重的不规范。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题中没有给的物理量要有设定,字母表达的物理量要符合“习惯”,题中用到的公式、定理、定律要说明根据。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暴露的问题还是甚多。时间失控时间失控留有空白留有空白不会周密的计划,合理安排时间。不会处理难题易题的关系:难
29、题不愿放弃,死扣死啃,浪费了大量的宝贵的时间,而大量的易题却没有时间做,即不会“舍得”,有舍方有得。262727(四四)以课本为纲以资料为辅以课本为纲以资料为辅1.高考复习的首要任务:建立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A.教材:以课标为依据,以知识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目 标,并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有经验的教学专家学者组织编写的,有步骤分阶段呈现给学生物理知识、方法和物理思想的学生读本。B.教材的优势: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28(四四)以课本为纲以资料为辅以课本为纲以资料为辅2.高考复习的重要任务:优化方法和能力结构,培养 和提升应试能力A.参考资料:以考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方法的归 纳和总结为
30、主线,以提升应 试能力为目的,并充分 考虑最近几年考题的特点,由有经验的一线教师组 织编写 的学生复习备考读本。B.参考资料的优势:方法的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与 提升。3.注意:高考复习必须按高考的要求(考试说明和高 考试题的特点)、学生基本情况来处理教材,选择或 编写复习资料。282929抓住本学科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行重新组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结构,能够举一反三。注重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归纳,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强化训练,在复习知识的同时,再用与之配套的各类检测来检验,步步为营,既巩固了知识,也提高了综合能力。1.复习达到的目的要求复习达到的目的要求通晓高中物理知识
31、体系 掌握高中物理的研究方法 加强对物理规律的认识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制定复习计划注意事项制定复习计划注意事项巩固基础、难点重点突破和综合应用是相互渗透,相互掺杂。每轮复习都要精选练习题,既注重夯实基础又注重能力的培养。二、高考物理复习计划的制定二、高考物理复习计划的制定30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复习计划的具体实施复习计划的具体实施一、一轮复习是基础能力过关一、一轮复习是基础能力过关(一)主要任务复习中应注意整理结构、理清体系关系;建构框架,寻找章节线索,攻克本章重难点问题。梳理知识点,使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研究方法,五种能力全面系统展开,“点、线、面、体”形成一体。应当稳扎稳打,不要过快
32、过深,以知识复习为主。主要解决概念不清、知识零乱、计算不准、原理模糊等问题。31(二)实施方法:(二)实施方法:按照知识体系,分块按章复习(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实验、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全面复习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关注热点与强化弱点相结合;课内复习与学生自主复习相结合;质量与速度并重,精讲、精练、勤辅导,忌轻描淡写和拖泥带水。把重难点放在力学、电磁场必修的几大块上和部分选学内容上面,目的是使学生提高对力学规律的全面系统理解。并精选复习材料和习题,夯实基础。重视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132二二、二轮复习是综合能力突破二轮复习是综合能力突破(一一)主要任务:主要任务:通过专题复
33、习整合知识结构,掌握考点知识;总结解题思路,优化解题方法;整合重点试验,提升学生实验能力;联系实际,关注热点问题。解决思路不通,方法不会,综合应用能力差的问题。(二)实施方法:(二)实施方法:该阶段应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及新课改高考试题的特点选定专题。即要注重各部分知识间的有机整合、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归纳,同时也要对实验整合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热点问题。突破重点难点,以五种能力的提升核心,力求举一反三,以少胜多的目的。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2331整合主干知识,掌握考点知识由于理综高考中物理试题数量有限,不可能覆盖高中的全部内容,但核心内容、主干知识一定会考。因此,对同
34、一知识点的能力考查会不断翻新变化,比如今年以理解能力的形式考,明年可能以推理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的形式考,或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设问考查。从一定程度上讲,善于概括、归纳,并且认真去做整理工作的人,能够在二轮复习中学得更好,有较大的提高和突破。3334知识专题知识专题五大力学五大力学规律总结与应用3435一一.三个规律三个规律三个三个规律规律对象对象 内容内容 能解决的问题能解决的问题优优 势势牛顿第二定律单个物体 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收的和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a =F/m a.定量计算恒力作用下的运动程。b.定性分析变力作用下的运动程。c.解决瞬时问题。d.解决匀速圆周运
35、动问题。e.解决非匀速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解决瞬时问题 动能定理单个物体 合外力对物体所作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a.定量计算恒力作用下的运动程。b.定量计算变力作用下的运动过程和 曲线运动的问题。求变力做功 动量定理单个物体 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增量。I=m vt+m v0 a.定量计算恒力作用下的运动程。b.解决打击碰撞的问题 解决打击碰撞 3536诸例分析诸例分析:1.牛牛顿顿第二定律第二定律能解决的能解决的问题问题(1)定量计算恒力作用下的运动程36【例题】(山东省烟台市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学段检测卷)某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现用平行于水平面的力F拉该物体,得到加速
36、度a和拉力F的关系图象如图13所示。试求:(取g=10m/s2)(1)该物体的质量。(2)该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37诸例分析诸例分析:1.牛牛顿顿第二定律第二定律能解决的能解决的问题问题b.定性分析变力作用下的运动程【例题】(20102010年年课标卷课标卷).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点运动的v-tv-t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 A.A.在在O Ot t1 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时间内,外力做正功 B.B.在在O Ot t1 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C.在在t t2 2时刻,外力
37、的功率最大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D.在在t t1 1t t3 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3738诸例分析诸例分析:1.牛牛顿顿第二定律第二定律能解决的能解决的问题问题b.定性分析变力作用下的运动程定性分析变力作用下的运动程【例题例题】(20102010江苏徐州)一辆汽车质量为江苏徐州)一辆汽车质量为1 110103 3 kg kg,最大率为最大率为2 210104 4 W W,在水平路面由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最大,在水平路面由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最大速度为速度为v v2 2,运动中汽车所受阻力恒定,运动中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发动机最大牵引力为发动机最大牵引力为3 31
38、0103 3 N,N,其行驶过程中牵引力其行驶过程中牵引力F F与车速的倒数与车速的倒数 的关系如图所示的关系如图所示.试试 (1)(1)根据图线根据图线ABCABC判断汽车作什么运动?判断汽车作什么运动?(2 2)v2v2的大小;的大小;(3 3)整个运动中的最大加速度;)整个运动中的最大加速度;(4 4)当汽车的速度为)当汽车的速度为10 m/s10 m/s时发动机的时发动机的 功率为多大?功率为多大?3839诸例分析诸例分析1.牛牛顿顿第二定律第二定律能解决的能解决的问题问题b.定性分析变力作用下的运动程 【例题】(2004北京理综)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的直金属导轨MN、PQ平行放置在倾
39、角为的绝缘斜面上,两导轨间距为L,M、P两点间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一根质量为m的均匀直金属杆ab放在两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整套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导轨和金属杆的电阻可忽略。让ab杆沿导轨由静止开始下滑,导轨和金属杆接触良好,不计它们之间的摩擦。(1)由b向a方向看到的装置如图2所示,请在此图中画出ab杆下滑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示意图;(2)在加速下滑过程中,当ab杆的速度大小为 v时,求此时ab杆中的电流及其加速度的大小;(3)求在下滑过程中,ab杆可以达到的速度 最大值。3940诸例分析诸例分析1.牛牛顿顿第二定律第二定律能解决的能解决的问问C.解决瞬时
40、问题【例题】(2010 年全1)如右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坂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4041诸例分析诸例分析1.牛牛顿顿第二定律第二定律能解决的能解决的问问C.解决瞬时问题【例题】如图所示,A、B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1与m2,用一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相连,一长为l1的细线与A球相连,置于水平光滑桌面上,细线的另一端拴在竖直轴OO上.当A球与B球均以角速度绕OO轴作匀速圆周运动时,弹簧长度为l2.问:(1)此时弹簧伸长量多大?绳子张力
41、多大?(2)将线突然烧断瞬间,两球加速度各多大?4142诸例分析诸例分析1.牛牛顿顿第二定律第二定律能解决的能解决的问问d.解决匀速圆周运动问题。42【例题】(09年课标卷)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可以看作是圆形的。已知木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轨道半径的5.2倍,则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约为A.0.19 B.0.44 C.2.3 D.5.2 【例题】(08年课标卷)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
42、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43诸例分析诸例分析1.牛牛顿顿第二定律第二定律能解决的能解决的问问 d.解决匀速圆周运动问题。【例题】(2004北京理综)如图所示,正方形区域abcd中充满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个氢核从ad边的中点m沿着既垂直于ad边又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以一定速度射入磁场,正好从ab边中点n射出磁场。若将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变为原来的2倍。其他条件不变,则这个氢核射出磁场的位置是 ()A在b、n之间某点 B在n、a之间某点 Ca点 D在a、m之间某点4344诸例分析诸例分析1.牛牛顿顿第二定律第二定律能解决的能解决的问问e.解决非匀速
43、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44【例题】一内壁光滑的环形细圆管,位于竖直平面内,环的半径为R(比细管的半径大得多)在圆管中有两个直径与细管内径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A球的质量为m1,B球的质量为m2它们沿环形圆管顺时针运动,经过最低点时的速度都为v0设A球运动到最低点时,B球恰好运动到最高点,若要此时两球作用于圆管的合力为零,那么m1 1、m2 2、R与v0应满足的关系式是_。45诸例分析诸例分析2.动能定理能解决的能解决的问题问题a.定量计算恒力作用下的运动程。【例题】某物体以一定的初速率沿斜面向上运动,设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sm。由实验测得sm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如图所示,角可在0/2之间变
44、化,g取10m/s2,通过计算求sm的最小值,以及sm为最小值时的倾角。4546诸例分析诸例分析2.动能定理能解决的能解决的问题问题b.定量计算变力作用下的运动过程和曲线运动的问题。【例题】如图所示,用汽车通过定滑轮拖动水面上的货船.汽车从静止开始把船从A拖到B,若滑轮的大小和摩擦不计,船的质量为M,阻力为船重的k倍,船在B处时汽车的速度为v,其他数据如图示,问这一过程中汽车对船做的功为多少?(绳的质量不计)4647诸例分析诸例分析2.动能定理能解决的能解决的问题问题 b.定量计算变力作用下的运动过程和曲线运动的问题【例题】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拴在钢绳的一端,另一端施加大小为F1的拉力作用,在水
45、平面上做半径为R1的匀速圆周运动今将力的大小改变为F2,使小球仍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但半径变为R2,小球运动的半径由R1变为R2过程中拉力对小球做的功。47F48诸例分析诸例分析3.动量定理能解决的能解决的问题问题a.定量计算恒力作用下的运动程定量计算恒力作用下的运动程。【例题】(0909年年课标卷课标卷)质量为)质量为m m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面上,从t=0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力的大小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力的大小F F与时间与时间t t的关系如图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的关系如图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变,则4849诸例分析诸例分析3.动动量
46、定理量定理能解决的能解决的问题问题b.解决打击碰撞的问题解决打击碰撞的问题【例题】一个质量为m=40g的乒乓球自高处落下,以速度=1m/s碰地,竖直向上弹回,碰撞时间极短,离地的速率为=0.5m/s。求在碰撞过程中,乒乓球动量变化为多少?4950二二.两个守恒定律两个守恒定律 对象对象 条条 件件 内内 容容能解决的问题能解决的问题优优 势势动动量量守守恒恒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 统 系统不受或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P=Cstent P=Cstent P=0 P=0 P P 1 1=-P=-P2 2 满足动量守恒条件管两头不管中间机机械械能能守守恒恒物体和球(或弹簧)组成的系统
47、 a.对某物体,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条件,其它力不做功。b.对某系统,物体件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可以向互相转化但组恩总机械能保持不变。E 1 =E2 EK1+EP1 =EK2+EP2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管两头不管中间50514.具体做法具体做法动动量守恒定律量守恒定律【例题】(2009年课标卷)两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劈A和B,高度相同,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和B的倾斜面都是光滑曲面,曲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位于劈A的倾斜面上,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物块从静止滑下,然后双滑上劈B。求物块在B上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51524.具体做法具体做法能的转化和守恒
48、能的转化和守恒【例题】如图所示,半径为的光滑半圆上有两个小球,质量分别为,Mm,由细线挂着,今由静止开始自由释放,求小球升至最高点时两球的速度?52534.具体做法:具体做法:能的转化和守恒能的转化和守恒【例题】如图所示,电动机牵引一根原来静止的、长L为1m、质量m为0.1kg的导体棒MN上升,导体棒的电阻R为1,架在竖直放置的框架上,它们处于磁感应强度B为1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框架平面垂直。当导体棒上升h=3.8m时,获得稳定的速度,导体棒上产生的热量为2J,电动机牵引棒时,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7V、1A,电动机内阻r为1,不计框架电阻及一切摩擦,求:(1)棒能达到的稳定速度;(
49、2)棒从静止至达到稳定速度所需要的时间。53542.总结解题思路优化解题方法物理方法是应用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的途径,对形成综合提升能力来说非常重要。高考物理复习中总结物理方法,同样能形成体系。明确哪些是一般的普遍适用的方法,哪些是特殊的方法,什么情况下才能使用,如何运用它们。综合能力的考试,复习可以是在相结合的知识点上展开,也可以是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上展开。高三物理复习是在学完所有高中物理知识后进行的,结合课改区的高考以及物理学习的特点来看,梳理并掌握解题中常用的解题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5455方法专题方法专题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本专题的任务本专题的任务理清解决物理物理问题的一般思路
50、熟练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掌握物理解决物理问题的特殊方法5556一、理清解决物理物理问题的一般思路一、理清解决物理物理问题的一般思路1阅读理解题意阅读理解题意A.审题的重要性审题是基础,审题是关键,审题正确所向披靡;审题失误,南辕北辙,满盘皆输。对于已经进行了艰苦复习的学生来说,“成也审题,败也审题”B.审题时应注意:关键词语的理解;物理过程的分析;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C.审题方法:三审题意良好思维习惯的培养 看 读 画 思5657一、理清物理物理问题的一般思路一、理清物理物理问题的一般思路2画图构建模型画图构建模型所谓“建模”就是将带有实际色彩的物理对象或物理过程 通过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