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管理制度范本4672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成本管理制度范本46729.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财务部受总经理和财务总监的直接领导,是生产成本管理的主管部门,其职能是:根据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全面负责本公司的生产成本管理工作。2根据全面预算管理与定额成本管理的基本内涵,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确立生产管理部门、装配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和物资供应部门为生产成本的专业管理部门。3生产成本管理分工 财务部 3.1.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成本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法规条例与制度。根据集团公司下达的预算管理要求,编制年度生产成本预算。3.1.2 根据集团公司下达的目标成本计划,测算公司目标成本控制指标。3.1.3 按照公司的机构设置,对各费用项目进行分解承包。对各费用承包部门及责任人进行考核。参
2、与专业生产成本有关各项费用、消耗定额的制订与完善。3.1.5 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令、法规条例与制度,及时制订、修订与完善生产成本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3.1.6 负责生产成本的综合分析,找出生产成本的升降原因,提出降低成本的建议与措施。3.1.7 负责生产基地的成本核算和管理。生产管理部门 3.2.1 根据公司的要求和安排,编制生产计划并组织实施。3.2.2 负责月度各车间、半成品库的盘点工作。3.2.3 统计报送有关经济技术指标:(1)每月生产月报表;(2)每月盘存资料;(3)月度生产计划;(4)生产月度综合统计分析;(5)试模计划等 3.2.4 负责检修计划的编制与实施,向财
3、务部提交检修用工与检修费用情况。3.2.5 配合财务部门、原料仓库进行日常消耗材料的管理,各车间、各工序根据日产及材料消耗定额实行定额资金管理和限额领料制度。3.2.6 负责生产基地的节能管理工作。人力资源部门 3.3.1 负责各部门、各车间每月实际用工及工资费用的管理。3.3.2 负责全司各部门的工时定额测算、计件单价测算。3.3.3 负责劳动保护费用的管理。3.3.4 负责劳动保险金、教育经费、福利费等方面费用的管理。物资供应部门 3.4.1 负责各种消耗材料的采购。3.4.2 负责组织内部材料计划价格的制定与调整。4.生产成本的预算编制 生产成本预算编制程序各有关部门按照预算编制的要求,
4、在每年的十一月份,向财务部提供下一年度及每月的成本预算资料,财务部于每年十二月份编制下一年度成本预算,经总经理审查后,于十二月底上报董事长,经批准后贯彻执行。生产成本的预算编制分工财务部负责组织全公司生产成本预算的编制。与生产成本有关的各专业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的制定、分管专业和生产成本的预算编制。生产成本的预算编制要求财务部根据公司预算管理要求,结合上年度的成本实际完成情况,以及公司下达的年度定额成本计划及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本年度生产成本预算。生产预算的调整造成的生产计划的调整而影响生产技术指标的变动,因集团公司因素而引起的成本增减,财务部按有关程序申请调整预算
5、。月度生产计划、各项生产技术指标的调整文件或资料,专业管理部门应及时提交财务部。5.生产成本的控制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建立定额成本管理体系。进行归口分级管理,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进行生产费用的测算和事后生产费用指标的分解与下达。进行生产成本预算的调整。(全面预算在生产计划下达后,财务部结合采购计划、材料价格、工资预算、销售计划、水、电、汽消耗等另行编制)6.生产成本预算的考核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建立定额成本管理的监督体系。确立总经理为目标成本管理的第一负责人。确立由生产部长、财务部长、以及与生产成本管理相关的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目标成本监督小组。各专业部门按照目标成本管理的要求,对所管
6、理的费用项目要进行事前控制,确保目标的实现。财务部按照成本习性,对生产基地目标成本管理工作负有业务指导与监督义务。对于出现的一般问题,财务部部长直接解决,解决无效时报总经理解决。7.生产成本核算产品核算对象是等。核算原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为准。核算方法以股份制会计制度为准。成本核算报告以财务报表形式编制,报表分月报、季报、年报三种。8.生产成本分析生产成本分析,由财务部组织专业管理部门进行,按分工开展各项工作。成本分析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即将全面分析与专题分析、专业分析与群众分析、事前事中与事后分析、定期分析与不定期分析相结合。事后的生产分析是向总经理进行书面报告的最主要的形式,财务部的成本分析报告应于月度 8 日、季度 8 日、年度 10 日内完成。各专业管理部门分管指标的分析分别于月度 30 日内以书面形式提交财务部。月度主要分析生产成本与经济技术指标的偏差,季度主要进行专题分析,半年或年度分析主要进行成本综合分析,既要与上年同期比,又要与年度目标成本计划比。分析的目的是:揭示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充分暴露矛盾,制定降低成本的具体措施,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按月、季、年召开成本分析会议,就成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做出相应决议,定人、定事、定日期,并指定有关部门会后检查与总结,成本分析会议可结合经济活动分析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