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2837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28370.pdf(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现代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 目 录 1.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论.1.1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1.1.1居住的物质舒适性.1.1.1.1卫生.1.1.1.2安全.1.1.1.3方便.1.1.1.4舒适.1.1.2精神的享受性.1.1.2.1归属感和认同感.1.1.2.2美学的需求.1.1.2.3文化.1.2居住区的类型、规模及相关概念.1.2.1邻里单位.1.2.2居住区与居住小区.1.2.3扩大小区、居住综合体和居住综合区.1.2.4社区与住区.1.2.5居住区与社区含义解释.2.不同类型的居住区.2.1不同区位的居住区.2.1.1农村型居住区.2.1.2城市、城镇型居住区.2.1.3郊
2、区型居住区.2.2不同地形地貌的居住区.2.2.1平地居住区.2.2.2山地居住区.2.2.3滨水居住区.2.3经历不同时间历程的居住区.2.3.1新居住区.2.3.2旧居住区.2.4属于不同社会集群的居住区.2.4.1主流居住区.2.4.2边缘居住区.2.5不同经济层次的居住区.2.5.1高档居住区.2.5.2中档居住区.2.5.3低档居住区.2.6不同社会容纳度的居住区.2.6.1封闭式居住区.2.6.2开放式居住区.2.7不同功能混合型的居住区.2.7.1纯化型居住区.2.7.2混合型居住区.2.8不同建设方式的居住区.2.8.1自建居住区.2.8.2他建居住区.2.9不同层数类型的居住
3、区.2.9.1低层居住区.2.9.2多层居住区.2.9.3高层居住区.2.9.4层数混合性居住区.2.10不同建筑密度的居住区.2.10.1高密度居住区.2.10.2中密度居住区.2.10.3低密度居住区.2.11不同居住社群的居住区.2.12居住区类型的多元化趋势.1.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论 人类的居住形式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岁月,自从有城市的产生就有了城市住宅。开始时,它和城市中的其他房屋如作坊、酒馆、客栈、商店等等混杂在一起。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各类房屋的自由发展日益暴露出其明显的缺陷时,住宅开始从综合性的城市建筑群中逐步分离出来,单一地建在专门的地域上,产生了居住区。居住区及其规划都是随
4、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的,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1.1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是“以人为核心”的指导原则下,建立居住区不同的功能同步运转的机制;以可持续性发展战略为指导,建设文明、舒适、健康的居住区;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求,保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平衡与可持续性发展。居住区的发展包含了多方面的含义。充分地考虑如何适应与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建设居住区文明与居住区文化,建立完善的服务与管理机制,这些是居住区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原则。从总体上讲,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居住的物质舒适性和精神的
5、享受性。1.1.1居住的物质舒适性 从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出发,居住区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舒适性包括卫生、安全、方便、舒适。这是居住区舒适性的基本物质性内容。1.1.1.1卫生 卫生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生理健康卫生,如日照、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噪音与空气污染防治等。二是环境卫生,如垃圾收集、转运及处理等。空气环境 它的含氧量、净化程度首先取决于大环境的质量。在大环境的前提下,要求小环境达到基本的或更好的空气质量环境。人均公共绿地、人口密度、绿化率是保证小区环境的规划指标。日照条件 根据所在地区和维度的不同,阳光年照射时间及高度角也不同。居住区是人们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应该保证室内
6、外的日光照射时间。因此保持居住日照标准和居住建筑日照间距是保证日照的主要规划手段。水环境 水的大环境在于所在地的水指标。居住小环境不允许造成水污染。对饮用水的传输系统、低位水池及高位水箱要进行清洗、保护,不能被污染。水池、喷水池、园林用水的清洁度也要达到规定标准,不给居住区造成直接和间接的污染。1.1.1.2安全 安全包含交通安全、治安安全,防火安全、防灾减灾和抗灾等。为保障居住社会环境与居民社会生活的协调与安定,以及居住区各功能系统正常运转,居住区的安全应周密考虑安全方位、物业管理、交通安全、社会秩序、人权保障、邻里关系等。居住区安全系统应配套完善,保证正常运转及防灾抗灾的能力。1.1.1.
7、3方便 主要指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程度,如购物、上学、交往、户内户外公共活动(儿童游戏、青少年运动、老人健身、社区活动等)、娱乐、出行等,此外还包括各类各项设施的项目设臵与布局。具体可表现在:居住区用地布局的合理、道路顺捷、车行人行互不干扰、充足方便的停车设施;公共配套设施完善、布点合理、使用方便;为居民人际交往、户外活动提供场所;同时考虑为残疾人、老任和儿童等特殊人群提供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方便条件。规划需充分考虑居民生活行为模式与特征、地方习俗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的需求。1.1.1.4舒适 舒适指健康的环境与居民生理、心理要求的适应与和谐。居住区选址首先要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远离污染源和强烈噪声源;
8、居住建筑及环境有良好的日照、采光、通风条件,无噪声干扰;生活能源供给充足,饮用水质好,无次生污染;有较高的环境绿化水平、良好的小气候,空气新鲜洁净;住宅功能完善,户型合理,具有健康舒适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1.1.2精神的享受性 1.1.2.1归属感和认同感 归属感和认同感是人对居住环境的社会心理需要,它通过居住环境反应自身的社会地位、价值观念。一个居住区就是一个社会单元或邻里单位,它即是一种地理上的空间,又是带有集体性的家庭基地。居住区内部一般要维持两方面的平衡;首先,居民要有自己的私密性;其次,居民保持相互间的交往与接触。居民在居住区里形成一定的共同利益,对居住环境产生认同感,在这里获得归
9、属感。1.1.2.2美学的需求 人们需要愉悦、优美的空间环境,一个在居住宅区设计中注入思想,文化、艺术的设计,会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建筑形式与环境协调并具有特色,空间层次丰富并富有变化,绿化和建筑色调和谐,并使整个居住环境统一完整,人们的视觉环境与情境得到沟通与交融,使之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审美境界。1.1.2.3文化 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支配着思想和行为,建筑及环境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空间环境,不仅具有物质方面的作用,还要反映人们精神和心灵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除经济和物质财富之外,文化方面的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在某一特定时间、地域条件下,其影响和作用会大
10、于物质的作用和影响。1.2居住区的类型、规模及相关概念 1.2.1邻里单位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使原有居住组织形式渐渐不适应现代生活和交通发展的需要,例如 在面积很小的街坊内难以设臵较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儿童上学和居民日常购物需穿越交通频繁的城市干道,易造成交通事故;道路交叉口过多,大大影响了车辆的通行能力和速度;汽车交通带来的噪声、废气严重地影响住宅的安宁和卫生,居住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以控制居住区内部的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宁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试图以邻里单位作为
11、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从而改变城市中原有居住区组织形式的缺陷。为此,他制订了邻里关系的六条基本原则(图1-2-1):邻里单位走位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越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约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邻里单位约30004000人;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臵在中心广场或绿地上;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2),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
12、离不超过半英里(0.8Km);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邻里单位的理论由于美国当时经济萧条而没有实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许多工业国家的城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战后,西欧各国住房奇缺,邻里单位的设想在英国和瑞典等国的新城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图1-2-2)。20世纪50年代初,在上海建设的曹阳新村(图1-2-3)也受到了邻里单位规划思想的影响。在邻里单位被广泛采用的同时,前苏联提出了扩大街坊的规划原则,与邻里单位的理论十分相似,只是在建筑群体布臵上扩大解放更强调周边式布臵。前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建设的齐廖摩什卡第9 实验街坊就是一个典型实例(图1-2-4)。我
13、国20世纪50年代初建造的北京百万庄居住区等也属于这种形式(图1-2-5)1.2.2居住区与居住小区 20世纪50年代,各国在居住区规划和建设实践中又进一步总结和提出了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的组织形式,居住小区的基本特征为: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限(如河流)划分,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应设有一整套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小区规模一般以设臵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下限的依据,以小区公共服务设施最大的服务半径为控制用地规模上限的依据。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按居住小区的组织形式先后建成了不少居住小区,至今仍沿用这种组织形式,并对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的各项用地指标、技术经济指标及公共
14、服务设施内容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图1-2-6)居住组团的基本特征为: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地块不为小区道路穿越,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绿地。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图1-2-7)。规模:1000-3000人,户数300-700户,用地4-6hm2。将四五个或更多小区组织起来,居住小区仍保持其独立性,另外增设更加完善的公共中心,这种住宅区被称为居住区。他是一个城市中住宅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图1-2-8)规模:人口30000-50000人,户数10000-15000户,用地
15、50-100 hm2。1.2.3扩大小区、居住综合体和居住综合区 现在城市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导致居住区的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变化。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大干道的间距;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作与居住地点分布的不合理造成城市交通越来越紧张和拥挤;城市的居住区改建的艰巨性以及居住小区规划与建设实践中逐渐暴露出来的问题(如小区内自给自足的公共服务设施在经济上的低效益,居民对使用公共服务设施缺乏选择的可能性等),都要求居住区的组织形式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扩大小区、居住综合体和各种性质的居住综合区的组织形式应运而生。所谓扩大小区,就是在干道间的用地内(一般约100-150 hm2)不明确划分居住小区
16、的一种组织形式。其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是商业服务设施)结合公交站点布臵在扩大小区边缘,即相邻的扩大小区之间,这样居民使用公共服务设施可有选择的余地。如前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陶里亚蒂新城和英国的第三代新城密尔顿凯恩斯(Milton Keynes)都作了很好的探索(图1-2-9)。所谓居住综合体,是指将居住建筑与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组成一体的综合大楼或建筑组合体。这种居住综合体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中已得到了体现,前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试点的齐廖摩什卡新生活大楼(图1-2-10)比马赛公寓的规模更大,服务设施的内容也更丰富。新生
17、活大厦可住2000人,大楼内设有远比小区更为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新生活大楼的设计不仅为居民生活提供了方便,而且还试图通过这种居住组织形式促进人们的相互关心和新道德、新风尚的形成。这种居住综合体对节约用地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是十分有利的。所谓居住综合区,是指居住和工作环境布臵在一起的一种居住组织形式,它有居住与无害工业结合的综合区,有居住与文化、商业服务、行政办公等结合的综合区(图1-2-11)。居住综合区不仅使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方便,节省了上下班时间,减轻了城市交通的压力,同时由于不同性质建筑的综合布臵,使城市建筑群体空间的组合也更加丰富多彩。(图1-2-11A)(图1-2-11B)1.2.4社
18、区与住区 社区一词近十年才在中国被广泛使用。它既指居住地界也包含社区文化与社区管理。按照社会学的解释,社区是一定地域内人们相互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社会关系(即人际关系)。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tonnize)提出了形成社区的四个条件: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在以上四个条件中,社会关系指一定地域内居民之间有相互交往与协作;公共服务设施则保证了居民有生存与生活的物质基础;文化价值认同感表示为居民相互认可的生活方式、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相同或互不冲突的习俗和宗教信仰;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则反映了社区居民的居住生活和社会生活发生在一定的地域范
19、围之内,它没有明确的规模大小,既可以是居住区,也可以是居住单元或其他居住组织形式。住区是对所有现代居住组织形成的统称。现代城市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要求居住的组织形式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把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单元、扩大小区、居住综合体等各种居住组织形式统称为住区。1.2.5居住区与社区含义解释 我们将“城市居住区”一般简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同时,还将“居住小区”定义为“一般称为小区,是指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
20、规模(7000-15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比较社区的概念及其要素可知,社区具有物质形态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双重内涵。居住区、居住小区主要强调了物质、地域空间,而忽略了建立在主体间交往互动基础上的社会文化及地域归属感内涵。但人是社会的人,城市中的一切活动均有其社会背景,人们的居住空间必然也是一个以社会成员为元素、社会活动为内容、社会关系为纽带的盛会空间与物质形态空间的复合体。一些观点认为,正是由于人们对居住空间的物质形态属性的片面关注,忽视其社会空间内涵,使得以居住区规划理论方法为指导而建构的居住空间与社会人群的多层次社会
21、需求相脱离,从而产生各种社会问题。2.不同类型的居住区 2.1不同区位的居住区 居住区起源于人类的聚居,具有社会性和物质性两大特点,城市就是在聚居的基础上衍生的。但是聚居并不限于城市,在广阔的农村地区也存在着大量的聚居现象。更确切地说,城市居住区是在农村聚居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拥有较高的建筑与人口密度,聚合了工艺、技术、信息以及各种社会文化关系,集中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各类成就,引领着农村的发展,后者则为城市提供土地、人口与自然资源等方面的支持,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城乡差异。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这是城市与乡村的不同生态位造成的,从地理学的角度看,城乡差异会在区位上明显地反映出来,居住区的差异也
22、相应存在。按照区位的分布规律队居住区分类,从表面看似乎只是简单的地点差别,其实这种差别远不是一个在哪里的问题,它牵连到了社会、文化、经济与生态等各个层面的深层结构。2.1.1农村型居住区 农村型居住区主要分布在非城市区域,与广阔的田野及大自然相伴,也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村庄”。从城市立场来看,农村型居住区是文明等级相对较低的聚居类型;按照人类的发展轨迹,农村型居住区处于较早的文明阶段,是城市型居住区的祖先;依据空气质量与换环境清洁度来判断的话,大多数的农村型居住区都比城市型居住区好得多,但是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情况存在着恶化的趋势。由于农村不能像城市那样提供较为健全的污染治理系统,一旦农村作为城市
23、的低端工业生产基地的话,其污染就变得越来越严重了。这是我国农村令人担忧的现况,相应的,农村型居住区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也随之下降了。图2-1-1 贵州雷山县千户苗寨“农村型”这种成为方法其实是不够全面的,它所暗示的是农业型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有其他的多元性生产、生活方式存在,相应的,居住区包含了令人惊奇的丰富内容。由于自然条件、所处气候区以及文化历史等的巨大差异,在地球上分布着多种多样、数目庞大的农村型居住区,虽然很多没有被列入人类建筑与城市发展的正史,但是所孕育的智慧却不容忽视与抹煞。比如,游牧民族会形成随着游牧地迁徙的移动性居住区,或者称之为马背上的居住区;在水产丰富的地区,会形成船上或者架
24、空在说上的居住区。从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人类学研究的发展,欧美、日本等过的学者逐渐站卡了世界范围内广泛深入的聚落研究,发掘出了以往的文明史没有涉猎的内容,揭示出了文明的物种多样性。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农村型居住区类型比城市型居住区类型丰富得多,其根本原因是农村,或者确切地说是人类古老文明与丰富多样的地域风土关系密切;而城市型居住区,尤其是当代的城市型居住区则因为文明的全球化而逐渐缩小地域差异。农村型居住区具有一些类型上的共性,就其形成机制而言,多半是伴随时间流转的渐次积累,由少而多的自发生长于协同过程,文化的生长与融合也由此获得一种从容与和缓、统一下的多样与有机,常具有整体涌
25、现的景观之美;就建筑层数而言,因循当时建造手段的手工化(而不是机械化)大多是低层,在某些“砖石”型文化分布地域会出现多层房屋较多的情况;就建筑材料而言,则与当地的自然条件高度整合,树木茂盛之地以木材为主,演示地域则以石头建房,滨海地区有用鹅卵石造屋的,游牧民族甚至会使用到牛粪众多的民间智慧随着居住的需要被不断地创造与承传下来。到了工业社会,尤其是当代,人口的剧增与文化的统一化趋势也促成了一些新村建设的集中化、工业化、成品化的批发性的特点,还掺杂了城市文化的诸多印记,甚至价值观向城市立场倾斜,农村型居住区的很多珍贵品质正在逐渐消逝,也在持续适应与调整着。农村型居住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26、有些农村型居住区会随着城市的膨胀而居于城市边缘或者内部,变为“城边村”或者“城中村”,转化为独特的城市型居住区;很多农村型居住区因为城市的发展与竞争而衰落了,年轻人离开了村子去(外地)城市发展,村子的老龄化和妇幼化现象较为严重,还涉及到文化失语等一系列深层问题;其中的一小部分因为被城市文明赏识到的文化价值变身为旅游资源,踏上了充满矛盾的复兴之旅 2.1.2城市、城镇型居住区 城市型居住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工业革命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之前,大多数的人口分布在乡村,但是那时候的文明精华已逐渐集中在城市;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的主要生产方式发生战略性转移,大量的人口被引向城市,城市型居住区进入
27、高速发展时期,知道今天,这一强劲势头依然没有低迷的现象,虽然出现了郊区化等逆城市化发展的状况,但总的趋势依旧是城市化。文明的主流继续由城市掌控,且强度越来越大,并以绝对优势压倒乡村文明,城市型居住区也因此成为世界上汇聚人口最多、最庞杂的人类居住区。由于城市型居住区通常蔓延成片(而不像农村型居住区那样小块分散)。所以其总体数量远小于农村型居住区,但是实际人口规模已经超越后者,且呈上升趋势。随着每个城市在全球以及区域经济和文化系统内地位的不同,各自的城市型居住区也有相应的区别。城市型居住区是城市的“底图”,受到城市中心的辐射影响。并反作用于后者,其建筑密度和建设强度常和其围绕的城市中心的等级呈正比
28、关系。以大都市为例,核心商业中心周边的居住区密度与层数比较高,次级中心周边的居住区密度与层数相应偏低,但是也有例外,比如一些历史遗留的旧居住区的层数就比较低。而且越是功能复合的城市中心周边的居住区其社会与文化内涵越丰富多样。图2-1-3 位于重庆市解放碑中心区的城市住宅 古代的居住区大都是居民自己建设的,伴随着不同低于文明的差异展现出千姿百态的文化风采与生活方式,创造了辉煌的居住区建设成就。工业文明发达以后,由政府、集团,尤其是房地产商建设的居住区越来越多,居住区逐渐以产品或者说商品的姿态出现在社会中。这种开发建设方式的转变直接改变了居住区社会文化的形成机制,居住通常不再是自己亲自建造的过程,
29、而是直接使用商品的过程,世代居住转换成了暂时性或者时段性的居住,“搬家”是大多数现代城市人都会经历的事情。住宅业随着产品化表现出批量生产的特点。与古代不同,那时候的文化模式与生活方式虽然较为单一,住宅的面貌却因为房屋主人的不同而呈现出总体统一下的个体差异;当代的生活方式虽然比较多样,但是很多住宅的个体差异几乎被消减到了极限。但是,当工业化发展到后工业时代之后,产品类型的不断细分,以及人文复苏运动也促使多样化、个人化的居住区类型开始涌现。至目前为止,城市型居住区的土地利用强度远远高于农村型居住区,这是全球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生产方式所催生的,主要源于开发商对利润的追求与承受的土地价格等压力。土地
30、利用的高强度与人口的高密度相互影响,形成具有巨大消耗力与生产力的(商品与人口)市场,与产业化的城市历程相辅相成。密集与高强度也造成了城市与自然的隔离,所以城市型居住区的环境质量常常低于农村型居住区。虽然一些中高档居住区会牺牲一些容积率刻意营造漂亮的人工化自然景观,但是,以目前的大多数城市中建筑(用地)与自然的图底关系来看,城市型居住区环境质量较差的根本原因是结构性而不是要素性的。由于人口、资源的大量密集与持续流动,城市型居住区的人口组成、社会结构、社区关系与文化背景等都比农村复杂很多,触及宗教、人种、社会平等、文明起源、贫富差距等一系列深层问题,这决定于城市的复杂性。2.1.3郊区型居住区 工
31、业化之后,厚重的城墙已经挡不住机械化武器,所以城市抛弃了城墙,乡村与城市的空间关系也由此显现出相互交错的暧昧关系,这个暧昧不清的领域被称为城市边缘,也可以理解为城市郊区。分布其间的居住区称为郊区型居住区。一部分郊区型居住区是以前的农村型居住区对城市进行相对位移的结果;另一部分不是,它们是从城市扩张出来的,患者逃离城市(污染与喧嚣)的目的将城市(污染与喧嚣)带往农村。这是一次盛大的社会历史活动,以建立自由王国为己任的美国人进行得最为轰轰烈烈,且已成为美国梦的基本成分。美国梦如今已被推销到了全世界,成为几乎所有城市富裕者的居住理想。但是郊区型居住区的原型却要古老得多,可以一直追溯到古代王室的郊野离
32、宫与狩猎的苑囿,从它的这种出身可以想象郊区型居住区的精英情结,它最初是(离不开城市的)社会精英建立某种优越感的途径之一,也意味着这种居住方式的大众化、世俗化与平庸化。郊区型居住区一般会位于比较优越的自然环境,对车行道路系统有强烈的依赖。也就是说,车行道路系统将该类居住区与城市(核心区)连接了起来,也将获得良好自然环境的人与城市的便利连接了起来。这最初的好想法循着大众化的轨迹给城市施加了巨大的通勤交通压力,也在促使着城市的空心化运动。当越来越多的人们居住到郊区以后,郊区的自然环境质量也随之下降。在城市演变的周期表中,这种现象被称为“郊区化”。私人汽车交通的迅速发育也是郊区化的主要促成因子。一系列
33、的城市问题由此而起,其中包括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散漫化、城市运作成本的上涨与城市土地的低效率使用等。图2-1-4 美国纽约,布朗克斯维尔 图2-1-4 英国密尔顿凯恩斯 郊区型居住区的土地使用强度一般较低,居住建筑以联排和独立别墅为主,(前者也有被变形后称 TOWNHOUSE的)。低层为主的花园洋房或者较低密度的多层住宅也会出现,高层则相对较少。总体的空间布局较为自由与有机,住区建设因为前述的原因相当注重自然环境与景观的营造。在当代,如同城市型居住区,大多数的郊区型居住区也是工业化生产的批发产品。如果出现土地使用强度较高的郊区型居住区,这意味着住区所在地域很有可能将被扩张的城市吞并,所以郊区型居住
34、区也像某些农村型居住区一样可能对城市进行相对位移而成为以后的城市型居住区。郊区型居住区一般用地规模较大,否则难以支持必要的生活设施与形成基本的同质生活氛围,且功能组成较为纯粹,主要是居住(建筑),不像有些城市型居住区包含着多重功能。某些富有者会购臵两套以上的住宅,城市内部一套,郊区一套,后者常作为节假日休闲之用。郊区型居住区的文化构成相对单一与和谐,主要反映了城市中产阶级的人文价值观向往纯净的农村生活,对城市品味繁杂的文化多样性表现了一定的反感。2.2不同地形地貌的居住区 2.2.1平地居住区 2.2.2山地居住区 2.2.3滨水居住区 2.3经历不同时间历程的居住区 2.3.1新居住区 2.
35、3.2旧居住区 2.4属于不同社会集群的居住区 2.4.1主流居住区 2.4.2边缘居住区 2.5不同经济层次的居住区 2.5.1高档居住区 2.5.2中档居住区 2.5.3低档居住区 2.6不同社会容纳度的居住区 2.6.1封闭式居住区 2.6.2开放式居住区 2.7不同功能混合型的居住区 2.7.1纯化型居住区 2.7.2混合型居住区 2.8不同建设方式的居住区 2.8.1自建居住区 2.8.2他建居住区 2.9不同层数类型的居住区 2.9.1低层居住区 2.9.2多层居住区 2.9.3高层居住区 2.9.4层数混合性居住区 2.10不同建筑密度的居住区 2.10.1高密度居住区 2.10.2中密度居住区 2.10.3低密度居住区 2.11不同居住社群的居住区 2.12居住区类型的多元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