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2年高中物理经典大题例题653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2年高中物理经典大题例题6533.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通用版 2022 年高中物理经典大题例题 单选题 1、两块平行金属板 M、N 水平放置带电情况如图所示,其内部空间有两个悬浮着的小带电液滴 A 和 B,采用以下哪些办法可使液滴向上做加速运动()A使两板靠近些 B使两板左、右错开一些 C用导线将两板连接一下 D使 A 和 B 粘合在一起 答案:B 解析: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平衡问题 专题:应用题 分析:本题意在考查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对带电粒子进行受力分析并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带电粒子的运动情况因题目中未明确带电粒子的电性,所以要根据平衡判断粒子带电情况 解答:解:粒子受向下的重力,因为平衡
2、必然受向上的电场力,若使粒子向上加速,则需要增大电场力,即增2 大电场强度,所以使使两板靠近些,不会影响电场力,故 A错使两板左、右错开一些会使正对面减小,则会使电场力增大,故 B 对用导线将两板连接一下,则两极板电荷中和,板间场强消失,则粒子会向下加速,故 C 错因为 AB 均悬浮,若使 A 和 B 粘合在一起,不会影响平衡,依然静止,故 D 错 所以选 B 点评: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和重力场中运动问题的基本方法:平衡和牛顿第二定律 2、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速度一定变化 B向心加速度一定不变 C合外力可能不指向圆心 D周期、转速可以变化 答案:A 解析:A匀速圆周运动,线
3、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故线速度一定变化,故 A 正确;B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所以向心加速度一定变化,故 B 错误;C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外力提供向心力,一定指向圆心,故 C 错误;D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转速都不变,故 D 错误。故选 A。3、如图所示是某公园设计的一种惊险刺激的娱乐设施管道除D点右侧水平部分粗糙外,其余部分均光滑若挑战者自斜管上足够高的位置滑下,将无能量损失的连续滑入第一个、第二个圆管轨道A、B内部(圆管A比圆管B高)某次一挑战者自斜管上某处滑下,经过第一个圆管轨道A内部最高位置时,对管壁恰好无压力则这名挑战者()3 A经过管道A最高点时的机械能大于经
4、过管道B最低点时的机械能 B经过管道A最低点时的动能大于经过管道B最低点时的动能 C经过管道B最高点时对管外侧壁有压力 D不能经过管道B的最高点 答案:C 解析:A管道除D点右侧水平部分粗糙外,其余部分均光滑,则挑战者在连续滑入第一个、第二个圆管轨道中运动时,机械能守恒,所以经过管道A最高点时的机械能等于经过管道B最低点时的机械能,A 错误;B选轨道最低点为零势能面,A最高点时的势能大于管道B最低点时的势能,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经过管道A最高点时的动能小于经过管道B最低点时的动能,B 错误;CD选轨道最低点为零势能面,A最高点时的势能大于管道B最高点时的势能,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经过管
5、道A最高点时的动能小于经过管道B最高点时的动能,即 2 即 4 N 0 所以经过管道B最高点时对管外侧壁有压力,D 错误 C 正确。故选 C。4、如图,圆心在O点的半圆形区域ACD()内存在着方向垂直于区域平面向外、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圆弧上与AD相距为d的 P 点,以速度v沿平行直径AD的方向射入磁场,速度方向偏转 60角后从圆弧上C点离开。则可知()A粒子带正电 B直径AD的长度为 4d C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为3D粒子的比荷为 答案:B 解析:A带电粒子在半圆形磁场中向上偏转,由左手定则可判断,粒子带负电,选项 A 错误;D过P点和C点做速度的垂线,交点即为
6、圆心,如图:由几何关系可知,四边形为菱形,则 5 =2=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 =2 所以 =则有=2 选项 D 错误;B由几何关系可得直线AD的长度等于磁场区域半径的 2 倍即 4d,选项 B 正确;C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为 =6=162=3=32=23 选项 C 错误。故选 B。5、如图所示,已知一列横波沿x轴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t1时刻和t2时刻的图像,已知t2t118s,振动周期为 0.5s,则波的传播方向与传播距离是()A沿x轴正方向,6 m B沿x轴正方向,2 m 6 C沿x轴负方向,6 m D沿x轴负方向,2 m 答案:B 解析: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 =2 1=4+(=0,1,2,3,)解得 =18+2s(=0,1,2,3,)因为T=0.5s,所以式有解,此时波的传播距离为 2m。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 =2 1=34+(=0,1,2,3,)解得 =18+6s(=0,1,2,3,)因为T=0.5s,所以式无解。综上所述可知 B 正确。故选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