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主体钢筋工程施工方法250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站主体钢筋工程施工方法2500.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钢筋工程 5.2.1 钢筋加工(一)钢筋加工前对在运输过程中有弯折现象的钢筋进行调直。(二)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钢筋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渍和锈蚀。(三)钢筋级别、钢号和直径符合设计要求。(四)钢筋的切割按下列步骤进行:(1)根据工程需要和钢筋长度做好配料,统筹安排,降低损耗。(2)操作前调整好定尺板位置,经试切 12 根,核对好尺寸后方可成批生产。(3)断料后,根据料牌上所写的钢筋种类、直径、尺寸和根数分别堆放。(4)钢筋切断的质量要求:钢筋切断过程中,如发现有劈裂、缩头、马蹄形以及严重的弯头时,将该部分切除;如发现该钢筋的硬度过硬或过软,与级别不相称时,应对该批钢筋进一步检验
2、;钢筋切断长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各种配筋的允许偏差范围。(五)钢筋的弯钩或弯折符合下列规定:(1)受力钢筋弯钩和弯折符合以下要求:HPB300 钢筋末端作 180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 2.5 倍,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 3 倍。钢筋末端作 135弯钩时,HRB335 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 4 倍,弯后平直部分长度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确定。钢筋末端作不大于 90弯折时,其弯弧内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 5 倍,弯后平直部分长度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确定。(2)箍筋末端的弯钩弯折角度为 135,弯后平直段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且不小于 75mm。(3)钢筋弯曲成型在
3、常温下进行,严禁热弯曲,产生颈缩现象,也不允许用锤击或尖角弯折。(六)钢筋加工完成后,分批堆放,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保留标识牌。(七)钢筋堆放及加工场地防雨、排水设施达到要求,避免水浸现象发生。(八)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见表 5-1。钢筋加工容许偏差表 表 5-1 项 目 允许偏差(mm)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钢筋的弯起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5(九)钢筋成品的管理(1)弯折成型的钢筋必须轻抬轻放,避免产生变形;经过规格、外形尺寸检查的成品分类堆放、挂牌标识。(2)成型钢筋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将该批成型钢筋全部运到堆放场地,按编号分隔整齐堆放、挂牌标识,标清所属工程部位。(3)非急
4、用于工程上的钢筋成品集中堆放,地面保持干燥,并有方木或混凝土板等作为垫件,防止锈蚀。(4)按工程名称、部位以及钢筋编号,依需用顺序堆放,防止将先用的压在下面,使用时因翻垛而使已成型的钢筋产生变形。5.2.2 钢筋绑扎、安装(一)施工准备(1)绑扎前认真学习结构图纸,明确钢筋的形状及各个细部的尺寸,确定各类结构的绑扎程序;对于梁板钢筋的上下位置应根据钢筋保护层厚度相应放置,当梁板位置发生冲突时,可将板主筋在梁纵筋位置进行弯折穿过。(2)核对钢筋配料单和料牌,再根据料单和料牌核对钢筋半成品的钢号、形状、直径和规格数量是否正确,有无错配、漏配及变形,如有此情况,及时整修、增补。(3)准备好控制混凝土
5、保护层的垫块,垫块用细石混凝土制作,其抗侵蚀能力和强度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水胶比0.4,垫块的厚度不小于保护层的厚度。(4)画出钢筋位置线。底板钢筋在垫层上弹出底板、基础梁钢筋位置线及墙、柱、站台墙插筋位置线。梁、板主筋在模板上弹线,梁箍筋、板分布钢筋均在主筋上划线。(二)基础底板、基础梁钢筋安装、绑扎(1)在垫层上弹出钢筋位置线和墙、柱插筋位置线。算出底板钢筋的实际需要量,将加工成型的钢筋吊放入基坑,在基坑内进行钢 筋连接。(2)基础梁为下翻梁时,先在基础梁上口架设横杆 34 根并支撑牢固,再按间距穿入箍筋,再穿入基础梁的下部纵筋和构造钢筋。绑扎基础梁底部钢筋和下部构造钢筋,再绑扎底板下层
6、钢筋。底板主筋由梁上部纵筋和构造钢筋间穿过。当有集水坑和设备基础时,底板下层钢筋铺装时先铺集水坑和设备基础底板下层钢筋。(3)底板和梁底层钢筋绑扎检验合格后,放置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的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 1.5m 距离梅花型摆放。(4)下层钢筋绑扎完毕,检验合格后,放置底板及基础主梁钢筋马凳,在马凳上摆放纵向主筋。基础梁的纵筋为双排或三排,每排钢筋之间间距应满足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马凳纵向间距 2m3m,马凳高度 h=梁、板厚度-上、下层钢筋直径-钢筋保护层。(5)钢筋接头必须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设置。底板横向主筋同分布钢筋的绑扎,除外围两行钢筋的交点全部绑扎牢固外,中间部分交叉点
7、可间隔交错绑扎牢固。(6)底板钢筋和基础梁钢筋绑扎完毕后,根据弹好的墙、柱、站台墙的位置线,将伸入基础底板和梁的插筋同底板或梁钢筋绑扎、点焊牢固。插筋伸入基础深度、甩出的长度及甩头错开的长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锚固长度要求,错开长度、锚固长度应满足 35d。(7)底板钢筋纵向分布钢筋应从侧墙外 5cm 位置按设计要求间距布置。(三)墙、柱钢筋绑扎 (1)墙、柱钢筋绑扎前应弹出墙、柱边缘线和墙、柱边缘控制线(距离边缘 1520cm 线)以及墙中暗柱、预留洞室位置。(2)清理接茬位置浮浆及柱钢筋污渍,整理底层伸出的柱预留钢筋后将柱箍筋叠放在预留钢筋上。箍筋数量应准确,施工注意不得遗漏抗震加密箍筋。(3
8、)在连接好的柱主筋上画出箍筋的位置线,按画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而下绑扎,箍筋应尽量避开套筒的位置,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向交错布置。箍筋应与主筋垂直和密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当柱设置有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4)侧墙竖向主筋连接前应清理墙基础接茬面混凝土及竖向预留钢筋上的污渍,并整理、校正侧墙竖向钢筋。竖向钢筋连接后,在竖向钢筋上画出预留洞室的位置线,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处理预留洞室处钢筋。(5)墙内如有暗柱,应先绑扎暗柱钢筋,再绑扎外层(迎土面)钢筋,检验合格后绑扎内层钢筋。侧墙钢筋为双向受力钢筋,所有钢筋交叉点
9、均应逐点绑扎。(6)两层钢筋绑扎完毕后,绑扎拉结筋以固定两排钢筋的骨架间距。(四)梁、板钢筋绑扎(1)梁、板钢筋安装前应清理接茬面混凝土和预留钢筋上的污渍。(2)在梁上口架设横杆 34 根,再按间距穿入梁箍筋,再穿入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和部分构造钢筋,并同箍筋绑扎牢固,设置垫块。梁下部钢筋固定后,摆放、固定腋角钢筋。再穿入次梁的下部纵筋和部分构造钢筋(如设计有构造钢筋),次梁的箍筋应套在下部钢筋和构造钢筋上。次梁下部纵向钢筋绑扎完毕后,再穿入板钢筋。(3)板下层钢筋绑扎完毕,检验合格后方可放置马凳,绑扎上层钢筋。板钢筋网除外围两根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4)梁、板钢筋的位置根
10、据主筋保护层放置。当板上层钢筋与梁上层钢筋上下位置有冲突时,可将板钢筋在梁位置进行弯折由梁钢筋下方穿过。当板下层钢筋与梁下层钢筋上下位置有冲突时,可将板主筋在梁位置进行弯折由梁钢筋上方穿过。梁、板钢筋位置见表 5-2。车站纵梁与板相交处钢筋位置 表 5-2 项 目 钢筋放置位置 顶板与顶纵梁 上翻梁底面:顶纵梁主筋在板主筋下面 中板与中纵梁 下翻梁顶面:中纵梁主筋在板主筋上面 底板与底纵梁 下翻梁顶面:底纵梁主筋在板主筋上面 上翻梁底面:底纵梁主筋在板主筋下面(五)钢筋安装允许偏差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见表 5-3。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 表 5-3 项 目 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钢筋骨架 长 1
11、0 钢尺检查 宽、高 5 钢尺检查 受力钢筋 间距 10 钢尺检查 排距 5 钢尺检查 保护层厚度 柱、梁 5 钢尺检查 板、墙 3 钢尺检查 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 钢尺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筋起弯点位置 20 钢尺检查 预埋件 中心位置 5 钢尺检查 水平高差 5、0 钢尺和塞尺检查 5.2.3 钢筋绑扎施工注意事项(一)钢筋绑扎前应准确放样,确保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绑扎完毕后,复核钢筋位置是否正确。振捣混凝土时防止碰撞钢筋,浇筑完混凝土后立即修整甩出的钢筋位置,防止柱、墙筋位移。(二)梁柱端、柱核心区域箍筋应加密,施工时不得遗漏,造成钢筋返工。(三)钢筋绑扎施工时,应注意钢筋
12、接头设置在受力较小的位置,同一截面的接头百分率和钢筋错开要求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四)在结构端头、拐角、节点等特殊部位钢筋的锚固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五)钢筋绑扎时禁止碰撞预埋件及洞口模板,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时不得污染钢筋。5.2.4 钢筋的构造要求(一)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设在受力较小处,采用焊接和绑扎连接的接头相互错开,采用机械连接的接头宜相互错开。纵向受力钢筋接头宜优先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接头,当钢筋直径28 时不得采用 绑扎接头。采用绑扎连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 1.3 倍搭接长度的区域范围内,或当采用焊接接头时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的 35 倍且不小于 500mm 的区
13、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表 5-4 的规定。接头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表 表 5-4 接头型式 受拉区 受压区 绑扎搭接接头 25%50%焊接或机械接头 50%不受限制 顶梁、中梁的上部钢筋或底梁的下部钢筋在支座范围内及支座边缘 1/3 净跨范围内,顶梁、中梁的下部钢筋或底梁的上部钢筋在净跨范围内须采用焊接接头;箍筋采用抗震箍,箍筋末端应做135弯钩,弯钩的平直长度10d。(二)钢筋接头位置要求(1)柱竖向钢筋的非连接区:基础顶面以上 Hn/3 范围及每楼层梁、板顶面和底面上下 Hn/6,且不小于 500mm 及柱柱截面的范围。Hn 为楼层
14、间净空高度。(2)墙体钢筋:水平分布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暗柱范围以外。采用机械连接时,竖向钢筋接头应设置在基础或楼板顶面以上不小于50cm 的位置,接头错开 35d。(3)梁钢筋:梁上部钢筋接头应放置在跨中 ln/3 范围内,ln 为跨度。相邻两跨的下部钢筋通长时,可在支座处焊接或机械连接。(4)板钢筋:横向主筋应放置在跨中 ln/3 范围内进行连接。(三)钢筋在节点位置的处理(一)墙、柱与底板的节点 墙、柱竖向钢筋应插至基础底板底部,并支在底部钢筋上,钢筋末端成 90弯折。墙平直长度按设计图要求设置。(二)墙、柱与顶板(梁)的节点 墙竖向钢筋锚入顶板的长度不小于 LaE,并按设计要求布置加强钢筋
15、。板上层钢筋锚入墙体内的长度满足钢筋锚固长度要求。柱外侧钢筋锚入梁内,与梁上部纵筋搭接1.5LaE。柱内侧钢筋直锚长度如小于 LaE,可在末端 90弯折,平直长度不小于 12d。板上层横向主筋锚入侧墙内,锚固长度不小于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 LaE。(三)墙转角位置钢筋的处理 墙体外侧分布钢筋在转角位置连续通过,内侧分布钢筋分别伸至另一面墙体的外侧钢筋上,长度为 LaE,并在末端 90弯折,平直长度不小于 15d。(四)洞口、洞室钢筋构造 对于侧墙上的预留洞室,墙体内侧横向、竖向钢筋断开,并将钢筋 90弯折至外侧钢筋上。在洞室位置的墙内侧钢筋、洞室底部及墙外侧钢筋上按设计要求加设横向和竖向的补强钢
16、筋。对于板上的洞口,板主筋、分布钢筋断开,并分别将钢筋 90弯折至上下层钢筋上。洞口四周,上下层板钢筋上按设计交叉放置补强钢筋,补墙钢筋交叉伸出的钢筋必须满足抗震锚固要求。5.2.5 钢筋连接 针对主体结构钢筋种类繁多、位置复杂,结合施工顺序,钢筋接头采用不同的方式,柱、侧墙、梁纵向钢筋连接采用机械连接:(一)当受力钢筋直径22mm 时,可采用绑扎接头;(二)对直径22mm 的受力钢筋首先考虑采用焊接接头。针对本车站实际情况,拟采用电弧焊。采用搭接焊时,单面搭接焊缝长10d,双面搭接焊焊缝长 5d。(三)当钢筋直径22mm 时,采用机械连接。本工程采用直螺纹钢筋接头连接。(1)连接套筒应符合以
17、下要求:有明显的规格标记,一端孔应用密封盖扣紧。连接套筒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连接套螺纹中径尺寸的检验采用止、通塞规。止塞规塞旋入深度小于等于 3 倍螺距。通塞规应能全部旋入。连接套应分类包装存放,不能混淆和锈蚀。(2)工艺流程 钢筋下料钢筋套丝接头工艺检验钢筋连接质量检查。(3)钢筋下料 钢筋应先调直后下料,应用切割机下料,不得用气割下料。钢筋下料时,要求钢筋端面与钢筋轴线垂直,端头不得弯曲,不得出现马蹄形。(4)钢筋套丝 套丝机必须用水溶性切割冷却润滑液,不得用机油润滑。钢筋丝头的牙形、螺距必须与连接套的牙形、螺距相吻合,有效丝扣的秃牙部分累计长度小于一扣周长的 1/2。检查合格的丝头,应立
18、即将一端拧上塑料保护帽,另一端拧上连接套,并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待用。(5)接头的工艺试验 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每种规格钢筋接头试件不应少于 3 根。对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应进行抗拉强度试验。三根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的规定。(6)钢筋连接 连接套规格与钢筋规格必须一致。连接之前应检查钢筋螺纹及连接套螺纹是否完好无损,钢筋螺纹丝头上如果发现杂物或锈蚀,可用钢丝刷清除。对于标准型连接接头连接:首先用工作扳手将连接套与一端的钢筋拧到位,然后再将另一端的钢筋拧到位。对于活连接型接头连接:先对两
19、断钢筋向连接套方向加力,使连接套与两端钢筋丝头上扣,然后用工作扳手旋转连接套,并拧紧到位。在水平钢筋连接时,一定要将钢筋托平对正后,再用工作扳手拧紧。被连接的两钢筋端面应处于连接套的中间位置,偏差不大于一 个螺距,并用工作扳手拧紧,使用钢筋端面顶紧。每连接完 1 个接头必须立即用油漆做上标记,防止漏拧。(7)钢筋连接质量检查 外观质量检查:在钢筋连接生产中,操作人员应对所有接头逐个进行自检,然后有质检工程师随机抽取同规格接头数的 10%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应满足钢筋与连接套的规格一致,外露丝扣不超过 1 个完整扣,并填写检查记录。如发现外露丝扣超过 1 个完整扣,应重拧或查找原因及时消除,并用工
20、作扳手抽检接头的拧紧程度。若有不合格品,应全数进行检查。单向拉伸试验:接头的现场检验应按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 500 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和验收,不足 500 个也作为一批。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中随机抽取 3 个试件做拉伸试验。3 个试件单向拉伸试验结果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的规定。5.2.6 钢筋杂散电流处理 底板、中板及侧墙钢筋施工时应进行杂散电流处理。(一)站台层每个结构段的底板、中板及侧墙的内表层所有纵向结构钢筋应电气连续,如有搭接,应进行搭接焊。纵向结构钢筋每隔5m(或小于 5m)应与横向结构钢筋圈焊接。(二)伸缩缝、诱导缝两侧第一排横向结构钢筋应与站台层底板、中板及侧墙内表层所有纵向结构钢筋焊接。(三)在每个结构段的伸缩缝两侧侧墙上,分别设置 1 个结构钢筋连接端子,每个结构段共设 4 个连接端子。(四)在上、下行线路下方分别选两根底板表层纵向结构钢筋(垂直钢轨下方)与底板所有横向结构钢筋焊接,此纵向结构钢筋称为排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