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典型例题615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典型例题6153.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2022 届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典型例题 选择题 1、2021 年 11 月 6 日,一则点赞风雨无阻的气象人的短视频火了。视频中气象员无论风霜雨雪,都要保证探空气球每天早上和晚上的 7:15 准时携带无线电探空仪升起,上升到大约 30km 高空后自行爆裂。探空仪犹如一个听诊器,从地面逐层扫描至高空,从而获得各层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值。正是这每天看似重复简单,却又复杂的工作背后,让我们预知阴晴冷暖,启动灾害预警,让气象为生活服务,将损失降到最低。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探空气球需要测量空气湿度,是因为空气中的水汽意义重大。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和人体舒适度甚至
2、健康密切相关 直接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吸收地面短波辐射,以达到保温效果 放出长波辐射,以达到保温效果 A.B.C.D.(2)探空气球在大约 30km 高空爆裂的原因是()A.探测结束后,自爆防止数据泄密 B.高空气温低,气球球皮受冷破裂 C.高空气压低,气球急剧膨胀炸裂 D.距太阳较近,氢气受热易燃易爆 答案:C 2 C【提示】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 略 2、沙尘天气形成一般需要具备沙尘源、大气层结(大气温度、湿度的垂直分布)不稳定和大风三个基本条件。沙尘暴是沙尘天气的一种,虽是气象灾害,但对维持海洋生态具有重要作用。2020 年
3、6 月,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巨大沙尘暴跨越大西洋到达中美洲海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不稳定的大气层结状态主要利于()A.增大地面向上方的输沙量 B.降低植被的固沙作用 C.增强地面风力的侵蚀强度 D.减少土壤中的含水量(2)沙尘颗粒从撒哈拉沙漠跨越大西洋到达中美洲海域主要依赖于()A.西风 B.信风 C.季风 D.飓风(3)沙尘颗粒沉降入大西洋,对海洋生态的作用主要是()A.海水温度降低,增加海水的含氧量 B.海上降水增多,减轻海水富营养化 3 C.提供矿物养分,利于藻类生长 D.增加有机质,为鱼类提供饵料 答案:A B C【提示】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
4、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大气层结状态不稳定,低层空气温度高,对流运动强烈,沙尘将会被卷扬的更高,故会影响地面向上的输沙量。故选 A。(2)根据风带分布可知,沙尘颗粒从撒哈拉沙漠跨越大西洋到达中美洲海域是受东南信风的影响。故选 B。(3)沙尘在海洋中成为一种营养物质,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可以促进海洋藻类的生长。故选 C。4 3、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受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5、()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正确反映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A.5 B.C.D.(3)常年受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下面四幅图中的()A.AB.BC.CD.D 答案:6 A D C【提示】气候类型的判读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热力环流的成因及过程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图中的是赤道低压带,是东北信风带,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B 正确。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和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形成,A 错误。亚热带季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C 错误。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影响形成,D 错误。故
6、选 A。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辐散,A、B 为辐合,A、B 错误。位于北半球,北侧为西风带,南侧为东北信风带,D 正确。C 图是位于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C 错误。故选 D。风带为中纬西风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全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A 图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A 错误。B 图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B 错误。C 全年温和多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 正确。D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D 错误。故选 C。4、2020 年 12 月 29 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迎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局地遭遇 16以上的断崖式降温,中央气象台时隔 4 年发布最高级别寒潮橙色预警。下图是潍坊市某同
7、学拍到的一幅照片,降温使河面完全封冻,但桥下及附近水域却没有结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7 (1)图中桥梁远去方向为正北,则拍摄者位于桥梁()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2)桥下水域没有结冰的原因是()桥体白天升温较快,辐射热量多 桥下空气流动更快,摩擦生热多 桥体阻挡水面辐射,热量散失慢 桥下河水流动更快,河水结冰难 A.B.C.D.答案:B C【提示】地图的基本知识 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地图的基本知识的运用。(2)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解答】8 (1)根据题干“图中桥梁远去方向为正北”,则拍摄者位于桥梁的南方,面向桥梁远去的方向为正北,则桥梁左侧为西,右
8、侧为东,拍摄者位于桥梁左侧(西侧)拍摄;综上所述,拍摄者位于桥梁的西南。B 正确,ACD错误。故选 B。(2)相比结冰的河面,桥体反射率较低,故白天接受太阳辐射量大,升温快,辐射热量多,使得桥下水域不易结冰,对。桥下空气流动快,使得桥底热量散失快,降温快,空气与水面摩擦力很小,不会产生较多的热量,错。桥体阻挡水面的长波辐射,使得水面散热较慢,因此不容易结冰,对。桥下河水的流动速度变化不大,不会对河流结冰产生明显影响,错。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5、物质发生相变过程输送的热量(如由地表水汽蒸发或蒸腾输送到大气中的热量)称为潜热,未经过相变输送的热量(如通过地面辐射输送到大气的热量)称为
9、显热。清水河发源于山西五台县,流域海拔多在 7513058m。下图为清水河流域平均水量平衡状况与热量支出季节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流域内蓄存水量达到年内最大值的时间最可能是()A.冬末 B.春末 C.夏末 D.秋末(2)与秋季相比,春季清水河()A.降水补给多 B.融雪补给少 C.流量变率小 D.河水含沙量大(3)夏季清水河流域显热支出最少的主要原因是()9 A.气温高 B.地温低 C.地表径流量大 D.植被叶面积大 答案:A C D【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分析 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夏秋冬三季该流域降水量均大于蒸发量+径流量,流域
10、内蓄存水量增加:春季降水量小于蒸发量+径流量,流域蓄存水量减少,因此冬末流域内蓄存的水量达到最大值。故选 A。(2)与秋季相比,春季降水少,清水河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解冻土壤水补给为主,这两种补给方式(相比秋季的降水补给)对坡面侵蚀作用弱,河水含沙量小,且为持续、稳定的补给,流量变率小。故选 C。(3)由材料可知,显热是指未经过相变输送的热量,如通过地面辐射输送到大气的热量。夏季流域内植被叶面积大,植物蒸腾作用强,潜热支出多,植被叶面阻碍地面与大气的显热输送,显热支出少。故选 D。综合题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 材料一:左下图为 2016 年 11 月 7 日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
11、形势图。材料二:有水文气象专家 3 月 24 日到达曾主办冬奥的俄罗斯索契滑雪场视察,发现本来白雪皑皑的山坡变成新月形砂丘一样,一片橙色。据外媒报道,俄罗斯、保加利亚、乌克兰、罗马尼亚,以及东欧内陆国家摩尔多瓦共和国,近日都出现了罕见的“橙雪”现象,专家认为这是雪中混杂了沙尘。(1)根据材料一判断图示锋线处锋面的类型,并说明理由。(2)比较此时北京与长沙空气质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3)据材料二分析索契出现橙雪异象的主要原因。答案:(1)冷锋。原因:锋线北侧吹偏北风,等压线密集,风力大;南侧吹偏南风,等压线稀疏,风力小;此时为 11 月,亚洲高压势力强,强冷空气南侵。(2)长沙比北京空气
12、质量好。原因:长沙风力大,大气污染物扩散快;降水多,使大气污染物沉降;北京受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3)西南风的影响,从黑海带来的暖湿气流遇到山脉,受地形抬升多雨雪天气;受西风带的影响,从南部的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吹来的沙尘遇到高大山脉阻挡风速减弱,沙尘与雨雪混合在一起引起橙雪异象。解析:(1)该题以部分地区海平面天气形势图为主要切入点,考查锋面的类型的判读。根据锋线两侧风力大小及其性质判断类型,注意文字材料中的时间信息。(2)该题以索契出现橙雪异象为主要切入点,考查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从空气运动、降水等方面,分析不同天气对长沙和北京空气质量的影响。(3)该题目以索契出现橙
13、雪异象为切入点,考查橙雪异象的主要原因,属于成因类题目。气象专家解释称,11 这是撒哈拉沙漠的沙尘到达了索契的上空,黄沙伴随着雪花落下,最终将索契染黄。在卫星云图上,一条灰色的“尘土带”从撒哈拉一直蔓延到黑海上空。雪花来源于西南风从黑海带来的暖湿气流遇到山脉,受地形抬升形成雨雪天气;黄沙来源于西风从南部的撒哈拉等沙漠吹来的沙尘遇到山脉阻挡风速减弱沉积,于是沙尘与雨雪混合在一起引起橙雪异象。所以答案是:(1)冷锋。原因:锋线北侧吹偏北风,等压线密集,风力大;南侧吹偏南风,等压线稀疏,风力小;此时为 11 月,亚洲高压势力强,强冷空气南侵。(2)长沙比北京空气质量好。原因:长沙风力大,大气污染物扩
14、散快;降水多,使大气污染物沉降;北京受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3)西南风的影响,从黑海带来的暖湿气流遇到山脉,受地形抬升多雨雪天气;受西风带的影响,从南部的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吹来的沙尘遇到高大山脉阻挡风速减弱,沙尘与雨雪混合在一起引起橙雪异象。【小提示】考查锋面的类型,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索契出现橙雪异象的主要原因。属于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难度较大。7、读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各表示什么辐射:辐射;辐射。(2)图中表示 作用。(3)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 (阴天或晴朗)的夜间,这一原因与图中、中的 (填代号)过程有关。(4)地面增
15、温主要来自图中的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来自图中的 。(填代号)(5)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单选)12 A增强 B增强 C减弱 D减弱 答案:(1)地面;大气逆(2)大气对太阳的辐射削弱(3)晴朗;(4);(5)C 解析:(1)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可简单概括为“太阳热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太阳短波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少部分通过吸收、反射、散射等形式被大气削弱,大部分穿过大气层照射到地面,被地面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后,地面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释放能量,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后,大气增温,大气以辐射的形式向周边释放能量,其中一部分与
16、地面辐射方向相反,被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将地面损失的一部分的能量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在“大气受热过程”中,箭头由地面指向大气,应为地面辐射,由大气指向地面为大气逆辐射。(2)图中来自大气,包括吸收、反射、散射等形式,应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3)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 0以下,使农作物产生冻害的现象。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晴天的夜晚水汽少,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差,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地面能量损失大,温度大幅下降,形成霜冻。所以冬半年的霜冻灾害多发生在晴朗的夜晚,图中由大气指向地面为大气逆辐射。(4)地面
17、增温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来自地面。图中为太阳辐射,为地面辐射。(5)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氧化碳对地面辐射吸收能力强,二氧化碳含量降低导致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降低,进而使大气逆辐射作用减弱。图中为太阳辐射、为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所以答案是:C。【小提示】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能传播的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吸收。13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向上的部分散失到宇宙空间,向下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把热量归还给
18、地面。8、根据下列材料,完下列问题。材料一::温哥华位于太平洋东岸,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1 月平均气温为3,7 月平均气温为 17。本区夏季常吹西北风,而冬季时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多刮西南风。材料二:温哥华港是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自 20 世纪末以来,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拿大中东部的农矿产品的出口越来越倚重温哥华港。材料三:下图为温哥华所在区域简图。(1)解释温哥华冬季较本国多数城市温暖的原因。(2)结合大气环流知识,说明本区冬、夏季主导风向的成因。(3)分析加拿大农矿产品的出口倚重温哥华港的原因。答案:(1)纬度相对较低;位于大陆西岸,终年受暖湿
19、的西风影响;沿岸暖流(北太平洋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东部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从美洲大陆内部吹的寒冷干燥气流。(2)冬季时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是高压中心在本区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向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14 风。(3)港阔水深,终年不冻;位于太平洋沿岸,靠近亚太地区;有便捷的铁路交通,与内地经济区联系紧密。解析:此题主要分析温哥华的气候当中气温要素,从影响气温的因素入手。最基本的要素是太阳辐射,在加拿大,温哥华的纬度是相对较低,故冬季气温会相对较高。从位置来看,处于 40-60的大陆西岸
20、,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来自海洋的温暖西风影响,全年温和。加之沿岸有较强大的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从地形来看,此处位于落基山脉西侧,地势较低,东侧,地势起伏较大,而且山脉海拔较高,呈西北-东南走向,阻碍了冬季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是高压,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时海洋是高压,高压中心北移至本地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响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此题重在分析温哥华港的优越区位条件。注意材料中的“温哥华是加拿大冬季温暖的港口城市,是通往亚太地区的门户”,说明温哥华港终年不冻,
21、全年可通航,且在太平洋东岸,离亚太地区空间距离较近。从图中可以看出加拿大的交通主要为东西向,温哥华为一个交通枢纽,交通便利。温哥华地处板块交界处附近,海底地势起伏大,故港阔水深。所以答案是:(1)纬度相对较低;位于大陆西岸,终年受暖湿的西风影响;沿岸暖流(北太平洋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东部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山脉阻挡了从美洲大陆内部吹的寒冷干燥气流。(2)冬季时高压中心位于本区的南方,受其影响风自南向北吹,并在地转偏向力(右偏)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夏季是高压中心在本区西侧,而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向陆地,同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北风。(3)港阔水深,终年不冻;位于太平洋沿岸,靠近亚太地区;有便捷的铁路交通,与内地经济区联系紧密。【小提示】本题考查的知识是温哥华冬季温暖的原因,热力环流对海陆风形成的影响,温哥华港对加拿大社会经济的影响较大的原因。综合考查区域地理特征。注重学生对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