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优化训练10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解析版)370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优化训练10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解析版)3708.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 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优化训练 10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1(2020舟山月考)在天宫二号中工作的景海鹏和陈东可以自由飘浮在空中,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失重就是航天员不受力的作用 B失重的原因是航天器离地球太远,从而摆脱了地球的引力 C失重是航天器独有的现象,在地球上不可能有失重现象的存在 D正是由于引力的存在,才使航天器和航天员有可能做环绕地球的圆周运动 解析:选 D.失重时航天员仍受地球引力的作用,只是弹力为零而已,A、B 错误;失重在地球上也很普遍,它只是视重(即弹力)小于重力的现象,C 错误;正是由于地球引力的存在,才使航天器和航天员有可能做环绕地球的圆
2、周运动,D 正确 2(2020浙江六校联考)在水平桌面上用书本做成一个斜面,斜面与水平桌面的夹角为,把一个计算器放在书本上并保持静止,已知计算器质量为 m,计算器与书本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A计算器对书本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B计算器对书本的压力等于计算器的重力 mg C计算器受到的摩擦力为 mgcos D计算器受到的摩擦力为 mgsin 解析:选 D.计算器受到三个力:重力 mg、书本对它的弹力 FN、书本对它的摩擦力 Ff,由平衡条件可知,FNmgcos,Ffmgsin,计算器对书本的压力等于 mgcos,故 B、C错误,D 正确;书本对计算器的摩擦力 Ff方向沿斜面向上,由牛顿第三定
3、律知计算器对书本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A 错误 3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 50 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 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 C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 D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g5,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解析:选 D.由题知体重计的示数为 40 kg 时,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故处于失重状态,实际人受到的重力并没有变化,A 错误;由牛顿第三定律知,B 错误;电梯具有向下的加速度,但不一定是向下运动,C 错误;由
4、牛顿第二定律 mgFNma 可知 ag5,方向竖直向下,D 正确 4.如图所示,一块足够长的轻质长木板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别为 mA1 kg 和mB2 kg 的物块 A、B 放在长木板上,A、B 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水平拉力 F 拉 A,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2.改变 F 的大小,B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A1 m/s2 B2.5 m/s2 C3 m/s2 D4 m/s2 解析 A、B 放在轻质长木板上,长木板质量为 0,所受合力始终为 0,即 A、B 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由于 A、B 受到长木板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关系为 fAmaxfBm
5、ax,所以 B始终相对长木板静止,当拉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A 相对长木板滑动,B 受到的最大合力等于 A 的最大静摩擦力,即 fBfAmaxmAg,由 fBmBaBmax,可知 B 的加速度最大为 2 m/s2,选项 A 正确 答案 A 5.(2020嘉兴检测)如图所示,木块 A 的质量为 m,木块 B 的质量为 M,叠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现用水平力 F 作用于 A,则保持 A、B 相对静止的条件是 F 不超过()Amg BMg Cmg1mM DMg1Mm 解析:选 C.由于 A、B 相对静止,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可知 F(
6、Mm)a;若 A、B 即将相对滑动,以物体 B 为研究对象可知 mgMa,联立解得 Fmg1mM,选项 C 正确 6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 A、B 两端相距 s3.5 m,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0.1.工件滑上 A 端瞬时速度 vA4 m/s,到达 B 端的瞬时速度设为 vB,则不正确的是()A若传送带不动,则 vB3 m/s B若传送带以速度 v4 m/s 逆时针匀速转动,vB3 m/s C若传送带以速度 v2 m/s 顺时针匀速转动,vB3 m/s D若传送带以速度 v2 m/s 顺时针匀速转动,vB2 m/s 解析:选 D.若传送带不动,由匀变速规律可知 v2Bv2A2as,ag,代
7、入数据解得 vB3 m/s,当满足选项 B、C 中的条件时,工件的运动情况跟传送带不动时的一样,同理可得,工件到达 B 端时的瞬时速度仍为 3 m/s,故选项 A、B、C 正确,D 错误 7(2020杭州调研)一个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运动可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次小孩单独从滑梯上滑下,运动时间为 t1,第二次小孩抱上一只小狗后再从滑梯上滑下(小狗不与滑梯接触),运动时间为 t2,则()At1t2 Bt1t2 D无法判断 t1与 t2的大小 解析:选 A.设滑梯与水平面的夹角为,则 第一次时 a1m1gsin m1gcos m1gsin gcos,第二次时 a2(m1m2)gsin(m1m2)g
8、cos m1m2 gsin gcos,所以 a1a2,与质量无关 又 x12at2,t 与 m 也无关,A 正确 8.(2020舟山质检)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上用细线悬吊一质量为 m 的小球,Mm,用一力 F 水平向右拉小球,使小球和车一起以加速度 a 向右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 角,细线的拉力为 F1.若用一力 F水平向左拉小车,使小球和其一起以加速度 a向左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也成 角,细线的拉力为 F1.则()Aaa,F1F1 Baa,F1F1 Caa,F1F1 Daa,F1F1 解析:选 B.当用力 F 水平向右拉小球时,以小球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有
9、 F1cos mg 水平方向有 FF1sin ma,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 F(mM)a,解得 amMgtan 当用力 F水平向左拉小车时,以球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有 F1cos mg 水平方向有 F1sin ma,解得 agtan 结合两种情况,由有 F1F1;由并结合 Mm 有 aa.故正确选项为 B.9.如图所示为粮袋的传送装置,已知 AB 间长度为 L,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工作时其运行速度为 v,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正常工作时工人在 A 点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关于粮袋从 A 到 B 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粮袋到达 B 点的速度
10、与 v 比较,可能大,也可能相等或小 B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 g(sin cos),若 L 足够大,则以后将一定以速度 v 做匀速运动 C若 tan,则粮袋从 A 到 B 一定一直是做加速运动 D不论 大小如何,粮袋从 A 到 B 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且 agsin 解析:选 A.开始时,粮袋相对传送带向上运动,受重力、支持力和沿传送带向下的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sin FNma,FNmgcos,解得 agsin gcos,故 B 项错误;粮袋加速到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若 mgsin mgcos,即当 1mg0.3110 N3 N 假设 A、B 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 对 A、B 整
11、体:F(Mm)a 对 A:fABMa 解得:fAB2.5 N 因 fABfm,故 A、B 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2)对 B:F1mgmaB 对 A:1mg2(Mm)gMaA 据题意有:xBxAL xA12aAt2 xB12aBt2 解得:t 2 s.答案:(1)见解析(2)2 s 17.质量 M4 kg、长 2l4 m 的木板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以木板中点为界,左边和右边的动摩擦因数不同一个质量为 m1 kg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木板的左端,如图甲所示在 t0 时刻对滑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 F,使滑块和木板均由静止开始运动,t12 s 时滑块恰好到达木板中点,滑块运动的 x1t 图象如图
12、乙所示取 g10 m/s2.(1)求滑块与木板左边的动摩擦因数 1和恒力 F 的大小(2)若滑块与木板右边的动摩擦因数 20.1,2 s 末撤去恒力 F,则滑块能否从木板上滑落下来?若能,求分离时滑块的速度大小若不能,则滑块将停在离木板右端多远处?解析(1)滑块和木板均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a1,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 a2,则 t12 s 时木板的位移 x212a2t21 滑块的位移 x14 m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21mgM 由位移关系得 x1x2l 联立解得 10.4 滑块位移 x112a1t21 恒力 Fma11mg 联立解得 F6 N.(2)设滑块到达木板中点时,滑块的速度为 v1,木板的速度为 v2,滑块滑过中点后做匀减速运动,木板继续做匀加速运动,此时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12mgm2g,a22mgM 设滑块与木板从 t1时刻开始到速度相等时的运动时间为 t2,则 v2a2t1,v1a1t1,v1a1t2v2a2t2 解得 t21.6 s 在此时间内,滑块位移 x1v1t212a1t22 木板的位移 x2v2t212a2t22 xx1x2联立解得 x1.6 m2 m 因此滑块没有从木板上滑落,滑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时距木板右端的距离为 dlx0.4 m.答案 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