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2909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29090.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学校工程测量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一、测量工程施工总原则 本工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结构复杂,建筑平面形式不规则。为保证建筑物轴线及混凝土墙、柱等平面位置的准确性,确保测量工作的高效率、高精度,测量工作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的要求,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为方便建筑物定位、细部放样工作,先建立能覆盖整个场区的国家四级导线网,作为首级控制和建筑物平面控制的依据。本工程平面控制采用矩形控制网,以控制建筑物的各主轴线,作为楼层细部放样的依据。细部放样采用计算与测量分开的方法,先计算各细部的放样数据,经复核无误后,进行现场测量放样工作。使单位测量工作时间缩小到最短,以提高测量
2、精度和速度。高程控制网采用分级布网的原则,先高精度、后低精度。首级控制采用国家四等水准闭合水准线路,作为本工程测量依据。沉降观测水准基点联测采用国家四等闭合水准测量,闭合线路,作为沉降观测依据;沉降观测采用国家四等水准测量并附和水准线路,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沉降观测。二、测量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工程施工图纸。三、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平面控制按照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及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布设平面控制网;(3)控制点选定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桩位网要进行保护,
3、并用红油漆做好测量标记。2、平面控制网布设 本工程首级平面控制采用国家四级闭合导线网,控制网覆盖整个场区,为便于施工导线点采用平高点(平面坐标高程)。(1)选点、埋石,在了解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野外现场踏勘相结合的方法,制定出合理方案,当与点联测时,应同时考虑联测方案。在设计和选点时,应利用已有点位,并使所选点位构成良好图形。所选点位,相邻点要相互通视,受施工干扰少,不易破坏的地点,同时有利于建筑物或构筑物放样。根据图上设计的点位位置,用全站仪进行初步测设,然后埋石。(2)一级控制点用全站仪,采用导线极坐标法,相互连锁闭合,轴线误差1.0cm。然后以控制点为基准用普通经纬仪定人、定位按气温
4、调整尺度进行实际布线布点。(3)外业观测:根据建设单位在基槽挖完后重新给定的控制点并埋石,等埋石稳定后,用经纬仪(测角精度为 5)及长卷尺按国家二级导线的技术要求进行角度和距离测量,再根据图纸将其他轴线定出。技术指标: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工程测量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规定。四、场区高程控制网测设 1、高程控制网布设原则 在整个场地内主体结构附近设 10 个高程点,与平面控制网点相对应;邻点间距 50m 左右;构成高程闭合控制网。2、精度要求 闭合差mmN(N 为测站数)3、观测方法 依据水准基点及甲方要求的相对0.000 水平线,用符合法将高程引测至场内,联测主体高程控制点或0.000
5、 水平线后,符合到另一指定的水准点,当精度合格后,按测站数正比例分配闭合差。根据本工程的工期,场地高程控制网共校测四次,两次在春季解冻之后,两次在雨季之后。4、测设0.000 水平线方法 采用高差法:在 BM1 上立水准尺,使 BM1 的高程点与尺底部相平,在仪器水平视线上读取数据 A;在水准尺上由 A 向下(上)量高差 H=H0-HBM1,读取数 B。在场内周围建筑物的墙角处立好水准尺,当 B 点与水平视线重合时,在水准尺底部画水平线即为0.000;用同样的方法在 BM2 上立水准尺求测0.000线,校合两次的测量误差。五、建筑物定位放线 1、定位基本原则 依场区平面控制桩为依据,依较长的已
6、知边测设较短边,依精定粗、依长定短、依大定小的基本原则。2、计算并绘制建筑物四周主轴线交点图(1)检查核定控制桩是否有松动或碰动。(2)根椐平面控制桩测设建筑物几个大角外(距建筑物外皮 2m)的控制点:K1、K2、K3、K4、K5、K6。(3)对矩形网的校核无误后,在建筑物矩形控制网的四边上,测设建筑物各大角的轴线与各细部轴线的控制桩;(4)各轴线控制桩测设建筑物的外墙角点及各主轴线的交点;六、0.000 以下施工测量 在进场办理控制桩移交手续后,首先对场区内平面控制点进行校核,经校核无误后,依据施工图纸及控制点进行主要轴线的测设,并将控制主轴线向外偏移1000MM 左右,在其延长线上适当位置
7、设立主轴线的控制桩(轴线控制桩最好设在平面控制网上,控制桩不宜离建筑物太近,以防基坑位移造成控制桩位置偏差),作为基坑开挖及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放线依据。1、轴线投测法(1)0.000 以下的基础施工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投测轴线,引测时直接将两台经纬仪分别架于基槽边的控制桩上,引测点误差不可超过 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 2mm。(2)根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槽开挖上口线及下口线,并用白灰撒出。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积水坑及电梯井控制轴线,定出控制桩,指导开挖。(3)待垫层、底板打好后,根据基槽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 DJD2-PG
8、 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将轴线投测到施工平面层上,在同一平面上投测纵横轴线不少于三条,以此作角度、距离校核。(4)测设其他的设计轴线及细部轴线(5)据基础图以各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所需的边界线、墙宽线、柱位线、基坑线,作为支摸板的依据。(6)当施工平面图测量工作完成后,应在墙、柱侧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7)同一平面或每一段轴线测设完毕后,经自检、互检合格后,填写预检记录,并附“楼层测量记录”提请有关部门验线,以便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况。2、0.000 以下结构施工中的高程传递(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点,以判断场地内水准点是
9、否碰动,经联测后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2)0.000 以下标高的施测 传递位置:选择高程竖向传递的位置,应满足上下贯通,竖直量直的条件,主要为结构外墙、边柱或楼梯间处,在同一平面引测的高程至少要有三处向下传递,以便于施工层校核使用。根据基坑情况,设置在较稳定的部位,一般基准点应标在塔吊的立面位置。所标明部位,应先用水泥沙浆抹成一个平面,在该平面上用红油漆做三处标记,并标明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便于在施工中使用。待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平面的设计标高线,拆模后在完好的混凝土上抄出结构 50cm 线,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标高传递的工具。七、0.000 以上
10、施工测量 0.000 以上楼层平面控制采用外控法:由于本工程施工面积大,为保证主轴线投测精度,将用电子经纬仪把主轴线向上投测至施工层上,然后由主轴线控制各轴线,再由轴线放出其他细部线。1、轴线竖向控制(1)待基础浇注完毕后,根据基槽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 DJD2-PG 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将轴线投测到施工平面层上。(2)控制点投测正确后,用 DJD2-PG 经纬仪依据控制点施测出各主轴线,并在楼板上弹出墨线,主轴线闭合后再测设出细部轴线,以后各层轴线投测方法均与此相同。(3)待工程施工到正负零时,用经纬仪依据控制点施测出两条主要的测量控制轴线,一条纵轴线和一条横轴线。把这两条轴线用墨斗在一
11、层底板预留的钢板上弹出墨线,以后每层轴线都要以此用铅垂仪进行引测,并要在上部的每层现浇板的相对位置留出孔洞,以用来垂吊轴线。2、支模板测量(1)中心轴线及标高的测设:拆模后,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轴线测设在靠近柱底平面上或混凝土墙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测设标高点,供支模板时定位标高使用。(2)柱子垂直度检测:柱身模板支好后,先在柱子模板上端标出柱子或混凝土墙的 50cm 或 1 米水平标高控制线,从柱子或混凝土墙底部已弹好的 50cm或 1 米水平标高线,用钢卷尺沿柱身或混凝土墙向上量距引测 23 个相同的标高点,在平台上安置水准仪以引测上来的任一点作为后视,在平台上施测该楼层的水平标高控制点(
12、一般为 50cm 或 1m 线),并闭合于另一点作为校核。3、高程的传递 各楼层标高的传递,用钢卷尺从首层的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卷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施工层抄平之前,先校核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 3mm 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量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度评定,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八、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点的布置与埋设 根据设计要求布置沉降观测点,观测点利用直径 32mm 的钢筋,一端制成燕尾形埋入墙内,外露装饰层厚度外出 30mm。2、沉降观测(1)水准基点的联测 水准基点要
13、与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或采用独立高程系统,水准基点间的联测按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采用闭合水准线路。同时每隔 3 个月要进行一次监测,防止因水准基点的变动而影响观测成果。(2)沉降观测 在工程施工阶段由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单位进行定期观测,沉降观测按国家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采用闭合或附合水准线路。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在观测点埋设稳定后进行,根据设计要求每施工二至四层做一次沉降观测,施工完毕,一年内每隔三至六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六至十二个月观测一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在施工过程中如建筑物出现裂缝、不均匀沉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反馈给业主、监理和设计单位。仪器采用国产 S1 精密水准仪和铟钢水准尺,并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检定周期内。观测是要进行往返测,前后视距相等,并做到“三固定”,即观测人员固定、线路固定和固定测站。(3)沉降分析 沉降观测原始资料必须及时整理,对超限部分要及时重测,直至满足测量规范要求。数据处理采用沉降分析软件处理,原始数据要进行回归分析。绘制建筑物荷载、时间、沉降量回归曲线,沉降速度曲线和等沉降量曲线图。工程竣工时编制沉降观测成果表,编写沉降分析技术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