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乡村和城镇考点大全笔记654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乡村和城镇考点大全笔记6544.pdf(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人教版 2022 年高中地理乡村和城镇考点大全笔记 选择题 1、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A.丁 B.丙 C.乙 D.甲(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出现的现象是()A.功能分区不明显 B.逆城市化 C.再城市化 D.郊区城市化 答案:A D【提示】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2 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
2、知,中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前,经济水平低,户籍管理制度严格,流动人口少,城市化水平低;80 年代之后,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迅速发展,户籍管理制度放宽,流动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综上所述,丁折线最符合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状况。故选 A。(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水平较低,但是城市化进程较快,城市的用地规模在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分区越来越明显,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故选 D。2、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 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 2,则存
3、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表,回答下列小题。年份 东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西部经济地带 平均值 广东 平均值 湖北 平均值 青海 1984 年 2.33 5.22 2.51 7.62 4.96 10.26 1997 年 1.99 3.85 2.32 5.88 4.17 8.39(1)下列国家城市的首位度与青海省情况最接近的是()A.德国 B.澳大利亚 C.日本 D.阿根廷(2)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位城市分布集中 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 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3 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4、(3)造成从 1984 年到 1997 年的 13 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经济特区的设立 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 A.B.C.D.答案:D C B【提示】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城市首位度的区域差异。(2)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的原因。(3)本题主要考查了广东城市的城市首位度。【解答】(1)通过我国东、中、西部的城市首位度统计资料反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的首位度越低;而我国青海省的城市首位度很高,与此相似的可能是某些发展中国家。四个国家中只
5、有阿根廷是发展中国家。故选 D。(2)结合中国国情可知,我国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相对集中,不一定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4 排除选项 A;中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大,但是经济相对落后,城市数量较少发展较慢,排除选项 B;为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我国实施优惠政策,吸引广大发达地区到中西部地区创业,不是集中发展首位城市,排除选项 D;由于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人口过度向基础设施、教育、就业等条件相对较好的大城市集中,从而造成城市首位度过高,选项 C 正确。故选 C。(3)20 世纪 80 年代前后,我国率先从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实施改革开放等优惠政策,设立经济特区,促进当地经济快
6、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大中小城市发展迅速,形成较为合理的城市体系,因而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选项 B 正确。故选 B。3、“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水源不足 B.地表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2)以下哪项不是东北的农产品()A.大豆,甜菜,鹿茸 B.春小麦,高粱,人参 C.油菜,冬小麦,柑橘 D.玉米,水稻,灵芝 (3)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 B.农
7、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 C.在大多数城市,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D.经济越繁荣,工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5 答案:C C D【提示】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条件。(2)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农产品的分布。(3)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动力机制。【解答】(1)我国东北地区所处的纬度较高,积温低,发展农业的限制因素是热量。故选 C。(2)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冬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柑橘是我国南方地区亚热带的典型水果。故选 C。(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般来
8、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在大多数城市,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越繁荣,服务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D 符合题意。故选 D。4、下表反映了我国某村庄农户 2020 年农作物种植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6 (1)该村庄最可能位于()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云贵高原(2)该村农业生产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小单产低但商品率高小农经营,精耕细作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B.C.D.(3)在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当地的变化有()宅基地闲置增多农田撂荒现象普遍生态系统改
9、善土地破碎化更加严重 A.B.C.D.答案:D C A【提示】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城市化的利弊 7 解析:(1)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2)考查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3)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利弊。【解答】(1)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该村粮食作物以水稻和玉米为主,可先将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排除;再结合其他农作物种植情况、当地农户数量和田块数量等信息,可以判断当地人多地少、田块分割、发展了多种经营,应属于山区地形,因此判断为云贵高原。故选 D。(2)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当地户均粮食种植面积不到 0.2hm,但户均地块超过了 2 块。由此可以得出:当地农业生产规模小,小农经
10、营,精耕细作,由于田块分割,也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以自给自足为主,部分经济作物以市场销售为主。故选 C。(3)当地人多地少,在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部分农民外出务工、经商,部分农田出现撂荒现象,使得土地流转,适度集中成为可能;一些农民外出后在城市定居生活,原来的宅基地闲置;农民外出增多,农村人地矛盾得以缓解,有助于修复当地的生态系统。故选 A。5、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差异很大,传统民居的样式和风格不尽相同。下图邮票呈现的是我国四个典型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四个传统民居所在地区中,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为越剧的是()8 A.甲 B.乙 C.丙 D.
11、丁(2)甲邮票中的民居建筑,多坐北朝南,正南正北方位感强。这主要是为了()A.防水防潮 B.不占农田 C.整齐美观 D.防风取暖 答案:C D【提示】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越剧是江苏苏南地区的代表性地方剧种。“越剧”中的“越”指吴越地区。故选 C。(2)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民居多坐北朝南,主要是为了采光取暖、防风防寒。故选 D。6、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到北
12、京市门头沟区爨(cun)底下村进行野外考察。下图为“爨底下村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9 (1)该村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A.居住用地、草地、林地 B.居住用地、耕地、水域 C.居住用地、耕地、林地 D.居住用地、耕地、工业用地(2)该村民居建筑特色表现为()A.多吊脚楼 B.高低错落 C.粉墙黛瓦 D.毛毡制作(3)影响该村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气候与河流走向 B.气候、河流与文化政策 C.地形、气候及地域文化 D.地形、气候与经济政策 答案:C B C【提示】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解析:10 (1)本题主要考查了
13、乡村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2)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材料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1)该村落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地处山区,温带季风气候,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居住用地、耕地和林地等,C 正确。该村落周围几乎没有水域、草地,A、B 错误。工业用地是城镇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D 错误。故选 C。(2)读景观图可以看到,该村落民居建筑布局高低错落,B 正确。多吊脚楼主要是西南地区的建筑特点,A 错误。粉墙黛瓦是南方民居建筑的特点,C 错误。毛毡制作是草原牧区建筑用材特点,D 错误。故选 B。(3)民居建筑主要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影响。读图,该
14、地民居建筑主要受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A错误。民居建筑也能体现地域文化特点,其建筑特色受地域文化影响,C 正确,B、D 错误。故选 C。7、截至 2021 年 12 月,洛阳市轨道交通已开通运营线路 2 条,标志着洛阳市已正式跨入地铁时代。两条线路沿线共设车站 34 座,站点的选取充分考虑了沿线区域的出行需求及功能区的布局。图 1 所示为洛阳地铁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题目。11 (1)洛阳地铁在沿线站点选取时,对其影响最大的功能区是()A.文旅区 B.住宅区 C.商业区 D.工业区(2)两条地铁线通车后,能够()解决洛河南北交通拥堵 促进站点附近房屋升值 降低居民出行成本 扩大洛阳城市服务
15、范围 A.B.C.D.答案:C B【提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12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 略 8、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图中传统民居特点形成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下沉式窑院黄土土质黏重 房屋高架风暴海啸多发 墙厚窗小炎热干燥光照强 顶尖坡陡冬季降雪量大 A.B.C.D.(2)图中传统民居建筑体现()A.地域文化内向含蓄的特点 B.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 C.地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D.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扩散 答案:D 13 B【提示】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解析:(1
16、)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考查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解答】(1)读图,豫西位于黄土高原,为下沉式窑院,主要是黄土直立性强,适宜开凿,错误;东南亚的水屋,房屋高架,与闷热潮湿的气候有关,错误;北非碉堡式建筑墙厚窗小,与当地炎热干燥、光照强有关,正确;北欧木屋顶尖坡陡,与当地降雪量大有关,正确。故选 D。(2)从图中看出,豫西的天井窑院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少雨,东南亚的水屋反映了该区域降水丰富,北非的碉堡式建筑反映了当地终年炎热干燥,北欧的木屋反映了当地居民多用木头来作建材以顺应大自然,因此图示传统民居建筑体现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故选 B。综合题 9、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紧凑城市
17、是针对城市无序蔓延发展而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北欧诸国被广泛采用,其设计的主要原则是:明确城市边界,减少对乡村的开发。在公共交通站点(如地铁站等)附近实施城市土地的高密度开发;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内部强调适度的城市功能混用,即将居住用地与工作、体闲娱乐、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混合布局,外部通过大面积绿化的方式降低城市化影响,并通过公共交通加强城市内外联系。从生态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北欧诸国进行紧凑型城市建设的意义。14 答案:明确城市边界,保护了乡村生态环境;北欧诸国冬季寒冷,紧凑型城市建设可以集中供能,降低能耗;城市功能混用,可缩短交通距离,降低能耗;通过公共交通加强城市内外联系可减少汽车尾气
18、排放,改善城市环境;大面积绿化可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生物多样性。解析:本题以紧凑城市为材料,主要涉及生态城市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资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欧诸国纬度位置较高,冬季寒冷,紧凑型城市建设可以集中供能,降低能耗。生态:根据材料信息“明确城市边界,减少对乡村的开发”可知,紧凑城市保护了乡村生态环境,避免城市化带去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根据材料信息“外部通过大面积绿化的方式降低城市化影响”可知,紧凑城市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生物多样性。污染:根据材
19、料信息“通过公共交通加强城市内外联系”可知,紧凑型城市利用公共交通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通过大面积绿地减轻大气污染;根据材料信息“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内部强调适度的城市功能混用,即将居住用地与工作、体闲娱乐、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混合布局”可知,紧凑城市可以加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之间的联系,能够减少通行时间,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等。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西北部,大致可分为西部沿海平原、中部山地和东部地区三个部分。中部山地间为北高南低的高原,平均海拔在 25003000 米之间,安第斯山脉纵贯国境中部,纵横交错的山脊把高原分成十多个山间盆地。首都基多位于基多盆地,
20、由印第安人始建于 11 世纪,15 世纪末成为印加帝国的都城。瓜亚基尔建于1536 年,是厄瓜多尔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厄瓜多尔太平洋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铁路、公路、航空枢纽。下图为厄瓜多尔城市、河流和地形分布图。15 (1)说出厄瓜多尔人口的分布特点。(2)说明 11 世纪印第安人在基多设城的原因。(3)推测瓜亚基尔发展成为厄瓜多尔第一大城市的原因。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分布于中部山地中的盆地内(或中部高原、山地)和西部沿海平原。(2)基多位于赤道附近,海拔高,气候凉爽,适宜居住;位于山间盆地,地形较平坦开阔,适宜筑城;地形、气候适合农作物生长,农产品丰富;西部沿海地区和
21、东部亚马孙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潮湿闷热,不适合人类居住。(3)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是天然良港;是铁路、公路、航空枢纽,对外联系便捷;为全国工商业中心,经济相对发达,能够吸引人口迁入。解析:本大题以厄瓜多尔城市、河流和地形分布图为材料,涉及紫外线指数高低的影响因素、港口的区位条件、交通线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厄瓜多尔地形分为西部沿海平原、中部山地和东部地区,人口主要分布于中部山地中的盆地内(或中部高原、山地)和西部沿海平原,东部地区人口少,人口分布不均。16 (2)11 世纪印第安人在基多设城的原因
22、可以分析基多相对于其他地区适合人类居住、城市建设、农业发展的的自然环境;西部沿海地区和东部亚马孙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相对来讲,基多虽位于赤道附近,但位于山地中的盆地,海拔较高,气候凉爽,适宜人类居住;位于山间盆地,起伏较小,地形较平坦开阔,适宜城市建设;平坦的地形、凉爽的气候适合农作物生长,能提供丰富的农产品。(3)瓜亚基尔发展成为厄瓜多尔第一大城市可从港口、交通枢纽及商业中心等角度分析;由图可知,瓜亚基尔位于海湾处,且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有利于海陆联运,是天然良港;由材料可知瓜亚基尔是厄瓜多尔的铁路、公路、航空枢纽,对外联系便捷;是厄瓜多尔最大的工商业城市,经济
23、相对发达,就业机会多,能够吸引人口迁入。小提示: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印度尼西亚(下图)是由一万多个岛屿组成的国家,森林覆盖率 67.8%,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不平衡。爪哇岛土壤肥沃,盛产水稻,最先有人类定居,该岛面积占全国 7%,人口却占 54.1%,森林覆盖率仅为 23%。首都雅加达年平均降水量约 2000mm,降水集中在 11 月至次年 4 月,人口超过 3000 万,城市供水不足需大量抽取地下水,该市近一半区域位于海平面以下,每年都面临严重的洪涝灾害。2022 年 1 月,印度尼西亚政府正式确定将首都迁至加里曼丹岛东部的努桑塔拉。(1)分析爪哇岛森林覆盖率较低的社会经济原因。
24、(2)说明雅加达淡水资源短缺却洪涝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3)说出努桑塔拉成为印度尼西亚新首都的优势条件。答案:(1)开发历史悠久,原生植被破坏严重;主要农耕区,林地被大量开垦;人口稠密,聚落等用地规模大。17 (2)水资源短缺:降水季节变率大,导致旱季缺水;岛屿狭长,水资源调蓄空间不足;河流短小,少湖泊;地势起伏大,地表径流滞留时间短。洪涝灾害严重:降水集中在 11 月至次年 4 月,雨季多洪涝;地处沿海,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顶托作用明显。(3)开发程度较低,城市建设土地资源充足;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河流附近,水源充足;距板块交界处较远,受地质灾害影
25、响小;位于国土中部,利于平衡国家经济发展;邻近港口,便于和该国其他岛屿联系;两个城市之间,为新首都建设提供物流、基建支持。解析:本题以印尼迁都为背景,涉及森林覆盖率低原因分析、洪水灾害多的原因分析、迁都的区位条件分析等,考查对地理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同时考查对地理问题的阐释能力。(1)该岛屿人口多,人地矛盾突出,过度开垦现象严重;开发历史悠久,原始森林破坏严重,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占用林地,导致森林覆盖率低。(2)水资源短缺原因:由材料可知,该地降水集中在 11 月至次年 4 月,降水集中,降水季节变率大,导致旱季缺水;岛屿狭长,面积小,水资源调蓄空间不足;岛屿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导致河流短小
26、,且少湖泊,地表水储存少;地势起伏大,地表径流滞留时间短。洪涝灾害严重原因:降水集中在 11 月至次年 4 月,降水集中,强度大,雨季多洪涝;地处沿海,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对河流顶托作用明显;大量抽取地下水,地面沉降。(3)位于印尼国土中部,利于经济与政治的平衡;距板块交界处较远,安全度高,地震、洪灾、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比较少;邻近东加里曼丹省两座最大的城市港口城市巴厘巴板和首府三马林达,这两座城市可以为新首都提供很好的物流支持以及基建支持;开发程度较低,城市建设土地资源充足;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邻近河流,水源充足;靠近港口,利于与其他岛屿进行联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