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解读900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解读9004.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解读 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区域在内。(葱岭:古山脉名,传说以山多青葱而得名。包括天山、帕米尔高原、昆仑山等。)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间属于一家的关系。考古学家所发掘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 15 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它的基本特征一直保留到了近代。3500 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个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
2、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第一部分(第 1、2 段),作者首先指出中国建筑体系是个独特的体系,点出本文说明的中心,接着从地域和历史,即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作了简要的说明。地域分布是广阔的,不独局限于中国境内,几乎涵盖了整个东亚大陆:西起葱岭,东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历史则源远流长,公元前 1500 年时,这个体系就“已经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 3500 年的历史中不断完善。这样,作者便从世界和历史的高度,突出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文化史中的独特地位。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下列几点。(一)个别的建筑物,一般地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下部的台基、中间
3、的房屋本身和上部翼状伸展的屋顶。(个别的建筑物:指相对独立的一座房屋。个别,在这里是单独的意思。)(二)在平面布置上,中国所称为一“所”房子是由若干座这种建筑物以及一些联系性的建筑物,如回廊、抱厦、厢、耳、过厅等等,围绕着一个或若干个庭院或天井建造而成的。(这种建筑物:即上文所说的“个别的建筑物”。抱厦:围绕厅堂、正屋后面的房屋。厢:厢房,在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耳:耳房,跟正房相连的两侧的小房屋,也指厢房两旁的小屋。)在这种布置中,往往左右均齐对称,构成显著的轴线。这同一原则,也常应用在城市规划上。主要的房屋一般地都采取向南的方向,以取得最多的阳光。这样的庭院或天井里虽然往往也种植树木花草,但
4、主要部分一般地都有砖石墁地,成为日常生活所常用的一种户外的空间,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很好的“户外起居室”。(墁:mn,用砖、石等铺地面。)以上(一)(二)两点说明中国建筑中一个“体系”的构造,作者采用先个别、后整体的顺序进行介绍,介绍“个别的建筑物”的构造,从立体的角度,自下而上;介绍“体系”的构造,则从“平面布置”的角度,突出“向南”和“对称”两个要点。(三)这个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这就是说,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每一副梁架有两根立柱和两层以上的横梁。每两副梁架之间用枋、檩之类的横木把它们互相牵搭起来,就成了“间”的主要构架,以承托上面的重量。两柱之间也常用墙
5、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如凉亭),都不妨碍负重的问题;房顶或上层楼板的重量总是由柱承担的。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直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的结构才被应用,而我们中国建筑在三千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并且恰好为中国将来的新建筑在使用新的材料与技术的问题上准备了极有利的条件。这是介绍中国建筑“体系”中主体,即梁、柱的结构方法,主要说明两点,一是以木材结构为主,二是框架结构的原则。作者特别指出,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在外国“直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的结构才被应
6、用,而我们中国建筑在三千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并且恰好为中国将来的新建筑在使用新的材料与技术的问题上准备了极有利的条件”,以此强调了它在世界建筑史上的首创性、超前性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深远意义。(四)斗拱: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做“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之间用称做“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成的单位叫做“斗拱”。它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的。更早,它还是用以加固两条横木接榫的,先是用一个斗,上加一块略似拱形的“替木”。(替木:联系桁与斗拱的短木枋。桁,即檩。)斗拱也可以由柱头挑出去承托上面其他结构,最显著的如
7、屋檐,上层楼外的“平坐”(露台),屋子内部的楼井、栏干等。斗拱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不但在木构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在砖石建筑上也充分应用,它成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是介绍主体结构之外的一个重要构件:斗拱。先介绍什么是斗拱,接着说明斗拱的两个作用,一是结构上,它“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还“用以加固两条横木接榫”,也可以“由柱头挑出去承托上面其他结构”;二是装饰上,斗拱装饰性作用的充分利用“成为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五)举折,举架:梁架上的梁是多层的;上一层总比下一层短;两层之间的矮柱(或坨墩)总是逐渐加高的。这叫做“举架”。屋顶的坡度就随
8、着这举架,由下段的檐部缓和的坡度逐步增高为近屋脊处的陡斜,成了缓和的弯曲面。这里介绍另一个构件:举折。举折,即“举架”,举折是宋代的叫法,举架是清代的叫法,其作用是构成屋顶的坡度。(六)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素来占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它的瓦面是弯曲的,已如上面所说。当屋顶是四面坡的时候,屋顶的四角也就是翘起的。它的壮丽的装饰性也很早就被发现而予以利用了。在其他体系建筑中,屋顶素来是不受重视的部分,除掉穹窿顶得到特别处理之外,一般坡顶都是草草处理,生硬无趣,甚至用女儿墙把它隐藏起来。(女儿墙:此处指的是建筑物屋顶外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用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古代城墙上面呈凹凸
9、形状的矮墙,也叫女儿墙。缺口多作射孔,可用于御敌。古今论 载:“女墙者,城上小墙也,一名睥睨,言于城上窥人也。”)但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分的巨大的装饰性。在 诗经 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出自诗经小雅,意思是像鸟一样展翅飞翔,像野鸡一样振翅高飞。斯,句中助词。革,翅膀。翚,hu,野鸡。)诗经开了端,两汉以来许多诗词歌赋中就有更多叙述屋子顶部和它的各种装饰的辞句。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它的发展成为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这一段说明屋顶在中国建筑中的重要性。作
10、者先运用比较说明的方法,突出中国建筑中屋顶的装饰性;接着引用古代诗文,证明这种装饰历史攸久,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并且发展成为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七)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用在柱、门窗和墙壁上,并有用彩色绘画图案来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如额枋、梁架、柱头和斗拱,无论外部内部都如此。(额枋:檐柱之间的联系梁,用以承托其上的斗拱。)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此段是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颜色。红色在我国被视为一种美满喜庆的色彩,意味着庄严、富贵。因为封建帝王的宫殿是最高统治者的活动场所,必须处处显示“至高无上”、“尊贵富有”,所以,远在公元前 11 世
11、纪周代,宫殿建筑就普遍采用红色,并流传后代。黄色,因其在“五行”学说里代表中央方位(中央属土,土为黄色),在我国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尊贵的颜色。唐代,黄色被规定代表皇室。所以,皇家建筑通常是黄色的琉璃瓦,红色的砖墙。(八)在木结构建筑中,所有构件交接的部分都大半露出,在它们外表形状上稍稍加工,使成为建筑本身的装饰部分。例如:梁头做成“桃尖梁头”或“蚂蚱头”;额枋出头做成“霸王拳”;昂的下端做成“昂嘴”,上端做成“六分头”或“菊花头”;将几层昂的上段固定在一起的横木做成“三福云”等等;或如整组的斗拱和门窗上的刻花图案,门环、角叶、乃至如屋脊、脊吻、瓦当等都属于这一类。(桃尖梁头:桃尖梁尖状的端头。桃
12、尖梁,柱头上与金柱间的联系梁。檐下最外一列称为檐柱,檐柱以内的称为金柱。所谓金柱,是木料而外裹以金属。蚂蚱头:与下文的“霸王拳”“六分头”“菊花头”“三福云”等都是斗拱的一些部件,如昂的端头雕饰名称。昂: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斜撑或杠杆作用,有“下昂”“上昂”之分,两层昂称“重昂”。角叶:门窗纵横木框相接处加订的带半装饰性的金属件,用以防止窗扇角或门角松脱歪斜。脊吻:屋脊两端的一种装饰构件,往往做成鸟兽模样,突出部分为动物的嘴角,故称“吻”。瓦当:筒瓦的头部,上面多有装饰的文字、图案。)它们都是结构部分,经过这样的加工而取得了高度装饰的效果。此段介绍中国建筑结构中的各个构件同时都具有装饰的作用,
13、以此说明中国建筑艺术的高超。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典柱式结构是从自然形态发展起来的,柱身像树干,斗拱像树枝,因之自然形态的装饰风格最为突出,如菊花头、麻叶头、三福云、蚂蚱头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九)在建筑材料中,大量使用有色琉璃砖瓦,尽量利用各色油漆的装饰潜力。木上刻花,石面上作装饰浮雕,砖墙上也加雕刻。这些也都是中国建筑体系的特征。此段介绍中国建筑从用材、雕刻等各个方面尽量加强建筑物的装饰性。第二部分(第 312 段),个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这九大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二)是第一个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一)讲立体构成,(二)讲平面布局。(三)至(五)是第二个方面,说明
14、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三)从整体上介绍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四)(五)分别说明建筑结构中的两个重要部件,斗拱和举折。(六)至(九)是第三个方面,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从本段开始,作者介绍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即法式。作者将建筑比喻为语言文字,将法式喻为建筑中的文法
15、。在西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先对西方建筑法式总提一笔,借以自然地引出对中国建筑法式的说明。所谓“五种典范”是指塔什干、陶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混合式等五种建筑风格。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曲面的、图案型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沿用并发展下来的惯例法式。(结束:这里是收束之意。)连用五个“怎样”说明什么是中国建筑的
16、法式,排比句式的运用,不仅大大增强了语言的气势,而且使人具体地感受到中国建筑法式的繁复和奥妙无穷。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进一步说明法式和文法相似。法式在建筑中的作用类似文法在语言中的作用,具体的建筑形式可以变,但是其中的法式不能变,所以,建筑中的法式就如同语言中的文法。至于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
17、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隔扇:也称“格扇”“长窗”,用木做成的柱与柱之间的隔断窗,周围有框架,中间划分为花心、绦环板、裙板等五道,可透光通气。正脊:屋顶前后两斜坡相交而成的脊,位于屋顶最高处。垂脊:也称“重戗脊”“斜脊”,从正脊沿屋面下垂的脊。正吻:正脊上鸟兽形装饰构件。戗兽:垂脊上的兽形装饰构件。戗,qin,支撑斜脊的斜梁。)这里将建筑中的构件比喻成语言中的词汇。这段文字介绍建筑中的法式。作者将建筑比喻为语言,将建筑中的构件比喻为词汇,将法式比喻文法,正如词汇通过一定的文法组织成一个句子或一篇文章一样,构件也通过一定的法式组织成一座或一组建筑。这个问题原本专业性很强,一般读者难以理解
18、,但由于作者运用了恰当的比喻,把复杂深奥的问题介绍得简易通俗,明白易晓。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小品:这里指与大文章相对的小品文。)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牌楼:一种做装饰用的建筑物,多建于街市或名胜地,由两个或
19、四个并列的柱子构成,柱间横梁上有斗拱,托起飞檐。)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此段文字说明法式的作用,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运用比喻,说明法式对建筑的两重作用,既使建筑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第二层,说明法式规定着中国建筑的特性,中国建筑之所以为中国建筑,就是因为这些建筑“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
20、法所组织起来的”。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这段文字说明中国建筑法式的产生。作者站在理论的高度指出,“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由这“文法”和“词汇”组织而成的这种建筑形式,既经广大人民所接受,为他们所承认、所喜爱,虽然原先是从木材结构产生的,但它们很快地就越过材料的限制,同样运用到砖石建筑上去,以表现
21、那些建筑物的性质,表达所要表达的情感。这说明为什么在中国无数的建筑上都常常应用原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这条发展的途径,中国建筑和欧洲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体系,乃至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建筑体系是完全一样的,所不同者,是那些体系很早就舍弃了木材而完全代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样的框架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这段文字说明中国建筑法式的先进性科学性超前性。世界建筑史都经历了由木材结构到砖石结构的转变,但是中国在砖石结构中仍然“应用原
22、来用在木材结构上的词汇和文法”,采用“木框架”为主要结构方法。这是因为中国“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第三部分(第 1316 段),说明中国建筑的“法式”,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这种风格,既有一定之规,“有一定的约束性”,表现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灵活创新,“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表现出“千变万化”的一面。作者以“词汇”和“文法”为喻,说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构成原理,并进而与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一直坚持木架结构法,并把它发展得尽
23、善尽美,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但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热河普陀拉:指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普陀宗乘之庙,因仿拉萨布达拉宫而建,俗称“小布达拉宫”,
24、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庙宇。热河,指避暑山庄,清康熙四十二年,即 1703 年建于热河西岸,后筑为城。)又如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虽然大小不同,基本上是同一体裁的“文章”。(天坛皇穹宇:即北京天坛公园的“泰神殿”,俗称回音壁,是祭天台的附属建筑。布拉曼提:一般译做“布拉曼特”,是意大利 15 世纪著名的建筑师和画家,善于在圆形的古典柱廊上置小圆顶,曾参与意大利一些重要教堂的设计。)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凯旋门:古罗马统治者及后来欧洲的封建帝王为炫耀对外战争功绩而建的一种纪念性建筑,用石头
25、砌成,形似门楼,有一个或三个拱形门洞。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柱身多雕刻龙凤等图案,上部横插着雕花的石板。)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第四部分(第 17、18 段),说明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所谓“可译性”,是指各民族虽然“各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筑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但这些建筑有“同一性质”,有同样的功用,“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而这种相通性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
26、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关于这方面深入一步的学习,我介绍同志们参考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和宋李明仲的营造方式。(李明仲:即李诫,字明仲,北宋建筑学家,曾任主管营造工程的将作少监、将作监,主持了当时许多重大工程建筑。著有营造法式一书,是我国古代较完备的建筑学专著。)关于前书,中国营造学社出版的清式营造则例可作为一部参考用书。(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术团体,1929 年在北平,即北京成立,抗战时期在昆明重建,后迁往位于重庆西面 350 公里的李庄,由梁思成主持。这个学社用文献考证和实地
27、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古建筑进行了调查研究,整理了一些古代建筑著作,梁思成在这里完成了他的中国建筑史。)关于后书,我们也可以从营造学社一些研究成果中得到参考的图版。第五部分(第 19 段),强调学习中国建筑法式的重要性。作者着重指出,若想建造具有中国特征的建筑,就必须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总之,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前两段从地域分布和历史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影响的深远,可以看作是引论;接着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对中国建筑方方面面的特点予以总括说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揭示“为什么”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谈论的主题;尔后,文章以探讨中国建筑的“可译性”问题,说明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虽然形式有异但功用相通的原理;最后一段,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可以看作是结语。中间两部分,介绍特征,探讨风格,是文章重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