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11078.pdf

上传人:得** 文档编号:79355981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DF 页数:41 大小:3.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1107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1107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1107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11078.pdf(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z.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方案及 教案全 学期教学方案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包括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两个单元内容。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实践出发,广泛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知识根底,把握根底性,表达先进性;内容编排图文并茂,加强了启发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突出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内容编写具有弹性,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表达了新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要注意类别知识的横向比照,又要注意构造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根本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

2、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穿。二、教学目标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2、知道动物行为的种类、意义,理解动物行为大多通过运动来完成。3、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4、描述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5、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方法及意义。6、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7、通过学习使学生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生物圈的和谐开展。8、积极实践新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的学习方法有了初

3、步的掌握,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根本知识、根本方法和根本技能,大局部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根底。但仍有少数学生的生物学根底差,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主动性缺乏、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太理想等现象。因此,通过本学期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管理和调控和学习方法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让他们端正学生态度、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稳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四、具体措施 1、坚持新课程理念,因材施教,分类分层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开展;2、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讨论交流,促进学生间密切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3、进一步学习各地先进的教学经历,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选择适宜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注重学法指导,分组、分层次设置课堂反应练习,开展学习方法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使优生得到更好开展,差生得到提高成优;5、积极开展生物实践活动,加强实验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五、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z.1 8.31 至 9.6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2 9.

5、7 至 9.13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四节 鱼 3 9.14 至 9.20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第六节 鸟 4 9.21 至 9.27 第七节 哺乳动物 5 9.28 至 10.4 国庆放假 6 10.5 至 10.11 第八节 动物的运动 第九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7 10.12 至 10.18 第十节 社会行为 第十一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8 10.19 至 10.25 复习 9 10.26 至 11.1 复习 10 11.2 至 11.8 复习 11 11.9 至 11.15 中段考试 12 11.16 至 11.22 第十二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第十三节 细菌

6、 13 11.23 至 11.29 第十四节 真菌 第十五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4 11.30 至 12.6 第十六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十七节 病毒 15 12.7 至 12.13 第十八节 尝试对生物进展分类 第十九节 从种到界 16 12.14 至 12.20 第二十节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7 12.21 至 12.27 第二十一节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8 12.2 至 1.3 复习 19 1.4 至 1.10 复习 20 1.11 至 1.17 复习 21 1.18 至 1.24 期末考试-.z.第五单元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五章:第一章是动物的主要类群,主

7、要介绍了 11 类动物的形态构造特征,生活方式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课文中附带了详细的图片和说明文字,课堂上应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阅读,准确识记。第二章是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主要介绍了动物的关节与肌肉构造,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和社会行为。本章内容重在理解,课堂上要多利用例子,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第三章是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本章内容较少,学生认真阅读即可。第四章是细菌和真菌,主要介绍细菌和真菌的构造,在自然界的作用,人类对它们的利用。本章识记内容较多,所以重在阅读。第五章是病毒,主要介绍了病毒的构造和生活方式。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通过七年级一学年的生物学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

8、物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生物学根本知识、根本方法和根本技能,大局部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教学打下了较好的根底。但仍有少数学生的生物学根底差,学习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集中、不按时完成作业、主动性缺乏、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太理想等现象。因此,通过本学期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管理和调控和学习方法指导,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让他们端正学生态度、学习得法,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稳固、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有大面积的提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掌握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等 1

9、1 类动物的形态构造特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识记关节、肌肉的构造和运动方式。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能区分两种行为。掌握社会行为的特点。掌握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构造特点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能力目标 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根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3、情感目标 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根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尝试在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以及测量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初步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初步形成保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的观念。教学重点:掌握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等 11 类动物的形态构造特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识记

10、关节、肌肉的构造和运动方式。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能区分两种行为。掌握社会行为的特点。掌握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构造特点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1、尝试观察、调查以及资料分析的根本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养成探究的思维习惯。2、形成保护生物的情感。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事例材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2、采取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提示和启发学生思考。-.z.3、自主探究、学生积极参与 4、引导学生讨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生物学方面的东西,进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5、抓问题关键,进展深入分析 6、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进度:参照学期方案 第一章教学方

11、案 教材分析:本章共分七节,主要介绍了动物的主要类群,各类群的主要特征以及和人类生活的关系。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有: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群;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等 11 类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本章的教学要注意创设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调查、表达和交流,激发其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教学目标:1、动物根据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2、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等 11 类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动物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可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6、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课时安排: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1课时 第

12、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1课时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1课时 第四节 鱼 1课时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1课时 第六节 鸟 1课时 第七节 哺乳动物 1课时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4、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课时:1 课时 教法:观察 阅读 教具:腔肠动物模型 扁形动物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 4、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5、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根本生物学根本观点。教学目标:1、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构造特点和生理特点 过程与方法:2、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

13、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3、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根本生物学根本观点。教学重点: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构造特点和生理特点 教学难点:水螅的捕食和体型,血吸虫生活史-.z.图片放映海底世界画面出示相关图片,观看海底景象。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美丽的海底景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二、互动授课 一腔肠动物 学生自学教材第 3-4 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构造特点

14、与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决问题。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3水螅身体构造是由什么构成?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4水螅如何完成捕食和御敌?5.结合水螅身体构造,阅读观察与思考,推测水螅是如何消化和排泄的。小组讨论并相互验证答案正确性,统一答案,学生答复,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比照各种腔肠动物,总结出主要特征。学生讨论并熟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设计意图:在授课中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速记,分工合作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努力的喜悦,成功的兴奋。二扁形动物 引

15、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6 页前三段,就涡虫的生活环境,构造形态及主要的生理功能。答复以下问题:1、涡虫生活在哪里?样子如何?2、涡虫的形态有何特点?有何意义?教师根据学生答复,作简要讲解。引导学生自学华枝睾吸虫的图片,让学生看图并参考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它的消化器官有何特点?2、它的生殖器官有何特点?3、它是怎样感染人体的?什么是寄生?分析各种扁形动物,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三、课堂小结,总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种类 代表动物 主要特征 腔肠动物 水螅 海蜇 水母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

16、涡虫 血吸虫 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板书: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 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作业:1 如果一条小溪原来有水螅,现在没有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什么?2 有人喜欢吃生鱼片,是否平安,为什么?教学反思:多听其他教师的课。通过日常听课和学习,我也认识到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z.生物教学是灵活的,课堂上,学生应该是活泼的,我们要把握整个课堂,适当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多让学生来用身边的例子进展讨论,自己得出结论。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根底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讲清生物的各个概念、含义、特性等,充分利用课件、实物等。第二节 线形动物

17、和环节动物 1、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1、蚯蚓的观察实验 教法:观察 实验 课时:1 课时 教具:蚯蚓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 通过讲解和图片了解蛔虫病发病时的病症: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睡觉时磨牙等。蛔虫寄生在人体的什么器官内?为什么儿童容易得蛔虫病?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简要作答并板书。设计意图:通过了解蛔虫病的病症,引起学生的关注激起好奇心,顺利引入新课。二、互动授课 一线形动物 指导学生自学教材第 8-9 页,完成以下问题。1蛔虫有什么特点与寄生生活相适应?2人类是怎样感染蛔虫病的?3怎样预防蛔虫病?小组讨论并派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学生答复过程中,引导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18、 学生找出线形动物主要特征。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二环节动物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9-10 页观察实验,答复以下问题:4、蚯蚓的身体是由什么构成的?有何意义?5、如何区分蚯蚓身体的前后端,反面和腹面,摸腹面有什么感觉?6、蚯蚓在玻璃板和纸板上运动,那个快?7、蚯蚓体表粘液有何作用,实验中为何要保持蚯蚓体表湿润?8、试验后怎样处理蚯蚓?学生做实验,观察、抚摸蚯蚓并总结作答,教师点评并板书。讨论蚯蚓在自然界的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答复,作鼓励性评价。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处理生活垃圾;优质鱼饵,饲料。(四)引导

19、学生阅读有关沙蚕、水蛭内容,找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目标:1、知道蛔虫的形态,构造及其生理功能。2、掌握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3、学会做蚯蚓的观察实验,能说出蚯蚓的形态构造与生理功能 教学重点:-.z.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通过观察和总结,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注意能力、分析总结以及准确表达的能力。三、练习稳固 四、课堂小结,总结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种类 代表动物 主要特征 线性动物 蛔虫、蛲虫、线虫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环节动物 蚯蚓、沙

20、蚕、蛭 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运动。板书:1 线性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 它们和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作业:1 如何区别某个动物是环节动物还是线性动物?2 举例,哪些动物是环节动物,哪些是线性动物?课后反思: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 X 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收集资料的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学目的:1、软体动物的根本构造特点。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

21、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3、通过对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软体动物的根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教学重点:1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是本课重点。因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有益,要加以保护和开展;有的有害,要加以控制,这个道理必须让学生明白。教学难点:1、确定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难点。因为本章没有软体动物的特征,但是上完本节课又必须让学生知道哪些动物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属于软体动物的依据是什么。教法:观察 阅读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具:蜗牛模型 蝗虫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 房里头请同学猜一

22、下这是什么动物?二、探究新知 软体动物-缢蛏 1、观察与思考:观察缢蛏的内部构造-.z.教师:观察缢蛏的内部构造思考:贝壳的作用是什么?靠什么构造运动?靠什么构造呼吸?缢蛏如何获取食物?1缢蛏外面有两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质贝壳,因而称为双壳类。壳内柔软身体外表包裹着外套膜,贝壳是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2靠足缓慢运动。3用鳃呼吸。4在吸水和排水过程中摄取食物。2、常见的其他软体动物 石鳖、蜗牛、乌贼 3、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外表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4、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水产养殖:贝类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低脂肪 2 药用:鲍的壳(石决明)、乌贼的壳海螵鞘、珍珠粉

23、 3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4有些软体动物也对人类有一定危害:钉螺 5、观察与思考 观察蝗虫、七星瓢虫、蜘蛛、虾的图片或标本,比拟它们的形态构造特征,完成表格 6、昆虫 蝗虫、七星瓢虫等动物的形态构造相似,他们都属于昆虫。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1蝗虫的形态构造 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2蝗虫的呼吸 体表有气门,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气管是进展气体交换的构造。3外骨骼 蝗虫身体外外表包围着坚韧的外骨骼。外骨骼对昆虫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还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7、昆虫的根本特征 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膀,等等 8、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

24、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9、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虾、蟹提供了动物蛋白。2蜜蜂等昆虫为地球上几十万种开花植物传播花粉 3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治疗疾病。板书:1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 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z.作业:1 软体动物的贝壳和昆虫的外骨骼对动物的生存意义有什么一样和不同之处?2 节肢动物有什么特征?教学反思: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根底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有时要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让学生加深对抽象生物要领的理解。对生物规律的讲解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

25、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得出结论,同时要讲清生物规律的适用条件和 X 围及生物规律中各生物量之间的关系,第四节 鱼 教学目标:1、概述鱼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识记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概念。3、形成鱼类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根本生物学根本观点。教学重点:鱼类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鱼类的呼吸。教法:观察 阅读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具:鲫鱼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提问:1、请说出前三节学习过的动物类群的名称和主要特点,并举例说出几种每一类群的动物。2、找出以上六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引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概念,下面我们先来学习鱼类的知

26、识。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多种多样的鱼 学生阅读 p20-21 鱼类的图片,认识淡水中的四大家鱼和海洋中的常见的鱼类。鱼儿离不开水,那它的形态特征与水中生活终究是怎样适应的呢?二鱼的主要特征 1、身体分部:请学生观察鱼图片,找出身体各局部的界限。然后告诉学生正确的身体分部。2、鱼的体形:学生仔细观察,鱼的体形像什么?这样的体形对水生生活有何意义呢?引导学生联系船只、舰艇的造型特点进展思考并得出鱼的体形呈梭形,有利于减小游泳时的阻力。3、鱼的体表:鱼的体表,较粘滑。因为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鳞片和粘液对鱼的身体有保护作用,粘液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4、鱼的鳃:教师重点分析鳃呈鲜红色的原因和鳃的作

27、用。-.z.5、鱼的鳍:提问:鱼靠什么运动?请学生找一找鱼的反面、腹面及尾部的一些构造,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摆动。使学生分清偶鳍和奇鳍,掌握鳍的稳定和游动作用。如果剪去鱼鳍,鱼的游动会怎样,如果用筷子和线绑住鱼的躯干部和尾部,会怎样呢?师生共同总结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三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生阅读 p23 最后两段,小结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三、课堂小结:本节通过观察鲫鱼,学习了鱼的形态构造和生理功能,并引导学生小结鱼的主要特征。板书:1 鱼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 它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作业:1 章鱼、带鱼、墨鱼都是鱼吗

28、?2 鱼有什么特征?教学反思: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表达,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的讲析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及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性。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应当善于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生物原那么,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学目标:1、描述青蛙的形态构造特点。2、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

29、动物主要特征。3、举例说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与人的关系。4、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概念 教学重点:归纳出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两栖动物的概念。教法:观察 讨论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具:青蛙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观察青蛙和龟的图片,教师问:-.z.1、青蛙和龟既能水中生活,又能陆地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龟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 1、用自己的话描述青蛙的发育过程,说出他们之间的变化。为什么青蛙是两栖动物?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就是两栖动物对吗?2、探究青蛙是如何适应这样的生活的?1外部形态的适应:鼓膜、鼻孔、前肢、后

30、肢 2内部构造的适应:肺、皮肤辅助呼吸 提示:青蛙的鼓膜类似人的鼓膜,与声音有关。青蛙的皮肤在呼吸时的作用很重要。青蛙皮肤一旦枯燥,很容易死亡 3、教师指导,学生交流总结: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4、提问:各种动物的共同特征都是在相互比拟中抽象出来的,在认识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前,有必要先复习其他动物的共同特征。1鱼类有什么共同特征?2哺乳动物、鸟、鱼的身体外表有什么不同?5、出示图片:壁虎、乌龟和蛇。6、谈话:图中是什么动物?7、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这几种动物的知识。8、指导学生认识蜥蜴生活环境

31、、外部形态和运动方式 观察、汇报:蜥蜴生活在什么地方?蜥蜴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身体有哪几个局部?各局部是什么样的?身体外表有什么?蜥蜴靠什么运动?怎样运动?谈话:关于蜥蜴,你还知道什么?9、关于爬行动物体表特征有鳞或甲 壁虎、乌龟、蛇的身体外表有鳞或甲,与多数动物有明显的不同,例如哺乳动物、鸟、各种虫子的身体外表都没有鳞或甲。虽然鱼的身体外表有鳞,但鱼不爬行。所以,我们可以把它们身体外表有鳞或甲,作为爬行动物的又一个共同特征。10、生殖 蜥蜴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蜥蜴的受精卵较大,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外还有坚韧的卵壳保护,使卵能够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蜥。因此,蜥蜴的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

32、水环境的依赖,这也是蜥蜴能终生生活在陆地上的重要原因。-.z.11、爬行动物的特征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外表有坚韧的卵壳。板书:1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 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作业:1 蛇为什么是爬行动物?2 为什么现在许多稻田里没有青蛙了?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根据课程构造设置内容特点、课型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到达最正确教学效果。知识方法教育要灵活,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思维方法训练要灵活。在解决生物问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一

33、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教师应当有目的对学生进展各种思维训练。第六节 鸟 教学目标:1、说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构造特点。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3、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教学重点:1、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使学生能说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构造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2、通过对各种鸟类的观察与比拟,使学生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1、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构造特点和生理功能特点这一实验过程及组织教学。教法:观察 讨论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具:鸟类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看课本:认识各种鸟类及与环境适应的特点?二、探究新知 一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观

34、察各种鸟类的飞行姿态,思考其生活习性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思考并想像鸟类为什么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1、下面请各小组参照课本制探究鸟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方案。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探究方案并互相交流补充完善。提问:-.z.1请同学们根据家鸽的标本观察来完成自己的探究方案。你们观察鸟的体形是怎样的你们能联想到些什么呢 2鸟类的体表被覆着什么有何意义 3将鸟的翅膀展开,你们能识别出与飞行有关的羽毛吗它们在构造上和排列上有何特点 4由此看出鸟的外部形态是与空中飞行生活相适应的。2、提问:1请大家回忆一下,吃鸡肉时哪局部肌肉最兴旺推测一下原因观看家鸽的骨骼模型,特别是胸部的骨骼有何特点你能作出怎样的推测 2鸟类在

35、空中飞行是剧烈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你们说能量从哪来 3那么鸟类在食量和消化方面有哪些特点 4请阅读表格:从鸟与人的心脏及心搏次数的比拟中,你看出了什么 5鸟类在空中飞行时需要的氧气量很大,大约是静止时的 20 多倍,那么它的呼吸系统有怎样的特点才能满足这么多氧气的需求量呢 6经过上述的探究活动,请你们归纳一下:鸟类有哪些适于空中飞行生活的特点 3、小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的。二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 1、鸟类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还有哺乳动物。2、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

36、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 X 围。三鸟类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板书:1 鸟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 鸟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作业:1 鸟的食量大,为什么不增加体重,影响飞行呢?2 鸟的全身为飞行而设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导课即一堂课的开场,心理学研究说明:精彩而艺术的开课,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奇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迅速由抑制转为兴奋,而且还会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新课的导入是生物学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导课激趣激疑,激活学

37、生的动情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采用问题型、娱乐型、直观型、实验型和说课型等开课方式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振作学生精神,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这样,在师生互动配合下,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正所谓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第七节 哺乳动物 教学目标:1、运用比拟分析的方法,说明哺乳动物动物的形态、构造和生理功能特点。-.z.2、说明狼和兔在牙齿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概述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3、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教学重点:1、家兔适应陆地环境的主要特点。教学难点: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教法:观察 讨论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具:哺乳动物

38、牙齿挂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 二、探究新知 1、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自学课本完成以下问题:1哺乳动物体表都被毛,体毛有什么好处?2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2、观察比拟兔和狼的牙齿图片 1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共同特点?2兔和狼的牙齿有什么不同?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什么关系 3牙齿的分化对摄食和消化有什么意义?3、概括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4、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自学课本答复以下问题 1哺乳动物在自然界有什么作用?2哺乳动物在人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5、拓展延伸 讨论:以小狗为例说出哺乳动物哪些特征适于陆地生活?板书:1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9、是什么?2 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作业:1 为什么说鲸是哺乳动物?2 人类怎样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教学反思:-.z.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教师把课前精心准备的相关教学内容以思考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并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看书自学,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同时,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消除紧 X、压抑、沉闷的情绪。如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变异等,可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思考后进展讨论作答,并相互修正,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进展启发诱导,既要引导学生进展发散思维,又要启发学生进展聚合思维,同时还要赞赏学生的大胆见解,并及时指正,整个过程教师要控制好课堂讨论时的

40、气氛,组织好课堂秩序。第二章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运动和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繁衍至关重要。学生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已经对各类动物的运动方式以及取食、防御和繁殖行为有了具体的了解,但是对动物运动的构造根底还缺少深入的探讨,也未从总体上认识动物行为的类型和意义。本章内容在第一章根底上,引导学生在更高认知层次上深入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从总体上了解动物如何通过各种行为来适应环境,在生物圈中生存和繁衍。教学目标: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构造,认同动物构造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2、通过学习运动这一功能,使学生能说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3、通过对动物的运动的观察,使学生能举

41、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4、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5、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实例,知道这些行为对生物生存的意义。6、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阐述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7、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信息交流的方式,阐述动物群体 XX 息交流的意义。课时安排: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1 课时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 课时 第三节 社会行为 1 课时 第四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 课时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教学目标: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构造,认同动物构造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2、通过学习运动这一功能,使学生

42、能说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3、通过对动物的运动的观察,使学生能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构造,认同构造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使学生能说明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z.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中构造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能说明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教法:观察 讨论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具:关节模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观察动物运动的图片,通过感观刺激激发学生兴趣,在此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动物所表现的如:捕食、求偶、迁徙等行为的各种各样的运动是依靠哪些身体构造,它们是怎样完成各种动作的?带着这些问号,让我们开场今天的探究之旅吧!二、探究新

43、知 1、运动系统的组成 指导观察哺乳动物家兔和人的骨骼图,重点观察家兔和人的四肢骨的组成,引导学生理解运动系统的构造根底。设疑:骨与骨之间是怎样连结的?每四名同学组成学习小组,组长负责分工,对照教材上的关节模式图解剖观察鸡爪子。培养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精神,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实验平安。小结:骨与骨之间是通过关节来连接的,它的构造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其适合运动的特点是:既结实又灵活。小结过渡:关节是骨与骨之间可活动的连接,它为骨的运动提供了可能性,那么骨运动的动力来源于什么呢?学生能答复出肌肉 准确地说是附着在骨上的肌肉,也就是骨骼肌,大家想知道它的形态构造吗?观察图片:展示骨骼肌的构造肌腹

44、、肌腱和收缩、舒 X 的形态变化(收缩:变短变粗;舒 X:变细变长)给学生一个清晰直观的印象。肌肉具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刺激消失时舒 X 开来。有人把肌肉比喻为拉车的绳子,因为靠绳子只能向前拉而不能向后推。如果让车倒退,还需要在车后面另拴绳子。因此,任何一个关节的活动都需要两块以上的肌肉协同作用。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设疑:骨骼肌为什么能使骨动起来,它是怎样着生在骨上的?动物的运动是靠骨骼肌牵引骨围绕关节活动而产生的,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展示屈、伸肘过程中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协调配合,同时学生做屈、伸肘动作加深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设疑: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就

45、能完成各种运动吗?动物的运动有什么意义?小组讨论,总结出动物的运动不仅要靠运动系统还要靠神经系统的支配,还需要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各种运动。动物具有兴旺的运动能力,有利于觅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板书:1 运动系统是由哪些局部组成的?-.z.2 运动对于动物来说具有什么意义?作业:1 鸟的胸肌两端是否在胸骨上?为什么?2 概括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教学反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学习指导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形成科学的高效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只有经

46、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概括和理解,生物学知识构造才能真正被接纳为认知构造.从而获得深刻的领悟.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具有积极的探索欲望,同时在教学中利用一切教学材料,生活实际现象引导学生去探索.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教学目标:1、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2、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实例,知道这些行为对生物生存的意义。3、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原因。教学重点: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动物的学习行为。教学难点:通过

47、资料分析,说明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动物的学习行为。教法:观察 阅读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具:迷宫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知道有不少同学家里现在或者曾经养过宠物。不知道大家有内有利用这个假期好好地观察过它们。现在我就请几位同学给大家说说你家的宠物有哪些特别有趣的、让你印象深刻的行为。二、探究活动 学生自学,仔细思考,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1、什么是先天性行为?举例说明 2、什么是学习行为?举例说明 3、分析实例,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4、比照资料 3 和资料 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5、比拟资料 3 和资料 4

48、,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6、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异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三、知识新授-.z.1、先天性行为 特点: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举例:猫吃老鼠取食行为 乌贼释墨防御行为 鸟类育雏繁殖行为 公鸡斗架攻击行为 2、学习行为 特点:由遗传物质决定,环境因素的影响 举例:小猫跟母猫学习捕鼠本领 大山雀偷喝牛奶 3、在所描述的动物行为中,资料 1 和 3 是先天性行为,资料 2、4、5 都是学习行为。4、比照分析资料 1 和资料 2 可以知道,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如初生的小袋鼠发育很不完全,如果它不具备爬向母亲育儿袋的本能,就不可能生存

49、下来。而学习行为那么是动物来断适应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的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动物就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历和学习不断地获得新的行为的,所以说,动物的学习行为是比先天性行为更为高级的一种行为。5、比照资料 3 和资料 4 可以知道,先天性和赤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虽然美国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是出于本能,但这对于美国红雀来说是一种浪费,因为它喂养的金鱼对本物种的延续没有任何意义;从另一角度说,任何动物都不可能靠父母喂养一生,如果一种生物一生只具备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这种生物就会因找不到食物或不能逃避敌害等被大自然淘汰,研究发现,就连就低等的

50、原生动物草履虫,也是有学习能力的。6、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差,走迷宫的蚯蚓要经过 2000 次以上的尝试攻错误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而走复杂迷宫的鼠学习就快得多,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一样,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学习行为也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四、课堂小结 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的不同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学习新的行为,包括条件反射、尝试法和顿悟学习。将一种刺激物与一件事情联系在一起就是条件发射;尝试法是动物通过反复的练习,越来越熟练地进展某种行为的学习过程;顿悟学习是不经历尝试阶段,运用已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