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考点专题训练515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考点专题训练5155.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考点专题训练 单选题 1、2020 年 6 月 23 日,我国完成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收官卫星的发射,全面建成了北斗系统。该系统通过“星间链路”也就是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服务。关于图所示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B星箭分离前,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C北斗卫星绕轨道运行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利用了光纤通信 答案:B 解析:A当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卫星的质量不变,速度减小,所以,
2、动能减小,相对于地球的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大,故 A 错误;2 B由于星箭分离前,二者的位置是固定的,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并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故 B 正确;C北斗卫星绕轨道运行时做圆周运动,由于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所以,受的力不是平衡力,故 C 错误;D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利用了卫星通信,而不是光纤通信,故 D 错误。故选 B。2、如图所示,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的相关科学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正确的是()ABCD 答案:B 解析:A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图像应为正比例函数,故 A 错
3、误;B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故 B 正确;C物块在斜面的位置逐渐升高,重力势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故 C 错误;D运动过程中,物块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则机械能增加,故 D 错误。故选 B。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闸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3 所选的参照物是()A白帝 B江陵 C两岸 D轻舟 答案:D 解析: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即人与舟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则是选择轻舟为参照物的,故AB
4、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故选 D。4、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行船 B远树 C河岸 D山峰 答案:A 解析:A远处的树和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行船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符合题意;B研究对象不能选择自己为参照物,所以不能选择远树为参照物,不符合题意;CD远处的树与河岸、山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故选 A。5、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4 A舟
5、中人 B舟 C剑 D江岸 答案:D 解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意思是舟已经向前行驶了,但剑没有行进,即舟是运动的,剑是静止的。A以舟中人为参照物,舟相对于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剑相对于人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 A 错误;B以舟为参照物,剑相对于舟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舟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故 B 错误;C以剑为参照物,舟相对于剑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剑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故 C 错误;D以江岸为参照物,舟相对于江岸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以江岸为参照物,剑相对于江岸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均以江岸为参照物,故 D 正确。故选 D。实验题 6、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
6、”的活动中,让纸锥从某一高度下落到地面。(1)实验测量原理是_,为了完成这个实验要用到两种测量工具,它们是_和_;(2)为防止下落时间太短,不便测量,应选择锥角较_(选填“大”或“小”)的纸锥,或从较_(选填“大”或“小”)的高度开始下落;下落距离 s/m 下 落 时间 t1/s 下 落 时间 t2/s 下 落 时间 t3/s 下 落 时间 平 均值 t/s _ 1.80 1.4 1.6 1.5 _ _(3)实验小组测量一个纸锥的下落速度,三人同时测量时间。如上表是他们的实验数据记录表,请你帮他完成表格所有空格;5 (4)若下落高度足够高,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vt图象,则纸锥下落
7、的速度变化规律是_。答案:=刻度尺 秒表 大 大 下落的平均速度v/ms-1 1.5 1.2 先加速后匀速 解析:(1)123由=可知,要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因此需要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和秒表。(2)45纸锥下落快,时间较难测量,必须增加纸锥下落的高度和换用锥角较大纸锥(锥角较大时,纸锥受到的空气阻力较大,其下落的速度较慢),以增大下落时间,便于时间的测量。(3)6在“测量纸锥下落速度”的活动中,让纸锥从某一高度下落到地面,目的是测量纸锥下落的平均速度,所以,还应该增加一栏,即:下落的平均速度v/ms-1。78由表中数据可得,下落时间平均值 =1+2+33=1.4s+1.6s
8、+1.5s3=1.5s 下落的平均速度 =1.8m1.5s=1.2m/s(4)9根据v-t图象可知,纸锥下落的速度是先变大后不变,即先加速后匀速。7、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小组使用了一带有刻度尺的长木板作为斜面,搭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该实验的原理是_;(2)实验中为了测量AB段的平均速度,在B点放置了一个金属片,其好处是_;6 (3)如上图所示,小车从A到B经过的路程为_cm,若AB段用时 0.9s,则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为_m/s;(4)将金属片放到C点,测量出小车从A到C用时 1.6s,则小车在AC段的速度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在AB段的速度;(5)小组的成员
9、分别画出了小车从A到C的s-t图象的大致情况。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_(选填字母)。答案:=见解析 45.0 0.5 大于 C 解析:(1)1刻度尺测长度,秒表测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求解物体的运动速度,则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2)2金属片的好处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同时听到撞击时的声音,便于准确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3)34分度值为 1cm 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AB的路程为 45.0cm。平均速度为 AB=ABAB=45.0cm0.9s=50cm/s=0.5m/s(4)5小车是加速运动的,所以小车在AC段的速度大于小车在AB段的速度。(5)6在s-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坡度)表示速度,如果斜率不变表示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越来越大表示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越来越小表示减速直线运动,与t轴平行表示静止,故 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故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