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4571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教育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45710.pdf(7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外国教育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道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 1.古代埃及学校的教育方法十分(C)。A生动活泼 B直观有趣 C严肃认真 D简单粗暴 2.古代埃及的学校教育除了宫廷学校、职官学校、文士教育之外,还有(A)。A寺庙学校 B教区学校 C文法学校 D修辞学校 3.在公元前 8 世纪以后出现于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中,教师被称为(B)。A“拉比”B“古儒”C“书吏”D“校父”古代希腊的教育 1.“三艺”为(B)所创设。A柏拉图 B智者派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 2.古代希腊体育的“五项竞技”是赛跑、跳跃、掷铁饼、(C)和角力。A游泳
2、B射箭 C标枪 D击剑 3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A)办理。A家庭 B企业 C国家 D家庭和国家共同 4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D)。A智育 B美育 C劳动教育 D军事体育 5“知识助产术”是(C)提出来的。A智者 B昆体良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6.苏格拉底法也称为(C)。A相互教学法 B发现法 C知识助产术 D雄辩术 7柏拉图在公元前 387 年建立(A)。A阿卡德米学园 B吕克昂学园 C雅典大学 D亚历山大大学 8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B)。A.理想国 B 政治学 C 乌托邦 D 巨人传 9.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智者派所确立的“三艺”是(D).A.音乐、修辞学、几何学 B.文法、
3、辩证法、几何学 C.文法、修辞学、天文学 D.文法、修辞学、辩证法 古罗马的教育 1.论演说家的培养是(C)的教育著作。A伊拉斯谟 B斯图谟 C昆体良 D西塞罗 2.古代罗马帝国时期学校的教学内容日益(B)。A联系实际 B脱离实际 C丰富多彩 D适应经济发展 3.古代西方第一部专以教育为题材的系统著作是(C)。A 理想国 B 法律篇 C 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D.政治学 4.夸美纽斯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而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家(C)。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昆体良 D西塞罗 中世纪西欧的教育 1.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具有明显的(D)。A.科学性 B民主
4、性 C平等性 D宗教性 2 2.西欧中世纪后期产生的城市学校是一种(C)学校。A.等级性 B贵族性 C世俗性 D民族性 3.西欧中世纪的教会学校主要有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C)学校。A.中学 B 小学 C.教区学校 D.耶稣会学校 4.在西欧中世纪早期的学校教育中,(B)是全部学科的“王冠”。A.科学 B神学 C哲学 D数学 5.在西欧中世纪,骑士教育是(A)的教育。A世俗封建主 B教会封建主 C资产阶级 D城市平民 6.西欧中世纪学校教育中的“七艺”是文法、修辞学、辩证法、算术、(B)、天文、音乐等。A物理 B几何 C化学 D生物 7.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B)。A.学校教
5、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教会教育 8在中世纪,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教育并使之得以保存和传播的是(A)。A拜占廷教育 B阿拉伯教育 C基督教教育 D世俗封建主教育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1.文艺复兴运动实质上是一次(C)的文化革命。A.奴隶主阶级 B封建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2.(A)是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著名的人文主义教育家。A.蒙旦 B莫尔 C伊拉斯谟 D斯图谟 3.由于创办“快乐之家”而被誉为“第一个新式学校的教师”的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是(D)。A.蒙旦 B拉伯雷 C莫尔 D维多里诺 4.在文艺复兴时期众多人文主义者中,倡导“公共、平等、普遍的教育”的是(C)。A.拉伯
6、雷 B蒙旦 C莫尔 D维多里谟 5.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C)人文主义教育家。A.英国 B法国 C尼德兰 D意大利 6.“泛智”思想是(B)教育理论的核心。A.托马斯阿奎那 B夸美纽斯 C奥古斯丁 D柏拉图 7.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为西方(C)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A.古代 B中古 C近代 D现代 8.夸美纽斯第一次赋予直观教学以(A)的理论基础。A.感觉论 B系统论 C信息论 D控制论 9.夸美纽斯是十七世纪(B)著名的教育家。A.荷兰 B捷克 C俄国 D美国 10.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最主要的是指教育要遵循(B)的普遍规律。A.自然人性 B自然界 C人类社会 D自然与人类社会
7、 11.夸美纽斯关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教育理念被称为(A)思想。A.“泛智”B和谐发展 C全面发展 D全民教育 12.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B)。A卢梭 B夸美纽斯 C乌申斯基 D福禄培尔 13.贯穿在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是(D)。A.直观性原则 B.教育性教学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14.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具有较强群众性和普及性特点的教育是(B)。A.人文主义教育 B.新教教育 C.天主教教育 D.耶稣会教育 英国的教育 1.实行由国家统一领导与地方分权同时
8、并存的教育领导体制的国家是(B)。A法 B英 C美 D俄 3 2.洛克认为人的好坏乃是(B)的结果。A先天禀赋 B后天教育 C环境影响 D上帝决定 3.洛克是十七世纪英国(A)经验论的巨子,著名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家。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辨证 D形而上学 4.洛克的教育漫话是论述(C)的教育问题。A劳动人民 B少年儿童 C青年绅士 D中小学生 5.在外国教育史上,(A)是以倡导科学教育而著称的。A斯宾塞 B伊拉斯谟 C柏拉图 D奥古斯丁 6.在斯宾塞关于教育方法的论述中贯穿着(A)教育的原则。A自然 B科学 C自由 D职业 7 斯宾塞的教育论发表于(C)世纪中叶。A17 B18 C19 D
9、20 8.斯宾塞是英国著名的(B)哲学家和科学教育的倡导者。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辨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9.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孰优孰劣问题上,认为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优越的西方教育家是(B)A.夸美纽斯 B洛克 C赫尔巴特 D第斯多惠。10.世纪中后期,英国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的形式,向社会中下层及女子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史称(D)。A.高等教育普及化运动 B新大学运动 C高等教育大众化运动 D大学推广运动111944 年,英国政府通过的决定战后英国教育发展基本方针和政策的教育改革法案是(A)A 巴特勒法案 B 巴尔福教育法 C 费舍教育法 D 福斯特教育法 12.
10、在英国教育史上,促成英国政府教育委员会和地方教育当局的结合,形成以地方教育当局为主体的教 育行政管理体制的教育法案是(B)。A.福斯特教育法 B.巴尔福教育法 C.费舍教育法 D.巴特勒教育法 13.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英国工党政府将文法学校、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合并组建成新型中学。这种中学是(C)。A.完全中学 B统一中学 C综合中学 D文实中学 法国的教育思想 1.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C)第一次明确提出德智体几个方面协调发展,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A.洛克 B卢梭 C裴斯塔洛齐 D夸美纽斯 2.裴斯塔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C)。A.理想国 B 爱弥儿 C 林哈德与葛笃德
11、 D 巨人传 3.裴斯泰洛齐认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要素是(A)。A.儿童对母亲的爱 B儿童对父亲的爱 C儿童对全人类的爱 D儿童对上帝的爱4.在法国教育史上,有“技术教育的宪章”之称的法案是(A)。A 阿斯蒂埃法案 B 费里法案 C 富尔法案 D 教育改革法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教育改革计划所体现的教育观念是(D)。A建立国家教育制度 B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C教育内容的世俗化 D教育实施的终身化 6.首先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主张的学者是(A)。A.裴斯泰洛齐 B夸美纽斯 C詹姆斯 D赫尔巴特 7.被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视为教学的“金科玉律”、18 世纪瑞士
12、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视为基础性教学原则的是(B)。A.量力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8.18 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将每个人接受的教育分为三类,即(B)。A.知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和劳动的教育 B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和人为的教育 4 C.社会的教育、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 D自然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和个人的教育 德国的教育 1.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并论证了教育性教学的教育家是(A)。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昆体良 D杜威 2.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是(C)。A.大教学论 B 爱弥尔 C 普通教育学 D 理想国 3.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的第 3 个阶段是(B)
13、。A.联想 B系统 C方法 D明了 4.在法国启蒙教育思想的影响下,18 世纪后期德国出现了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的新式学校,这类学校被称为(A)。A.泛爱学校 B.文科学校 C.实科学校 D.国民学校 美国的教育 1.1821 年美国(B)市率先创办公立中学。A.波特兰 B波士顿 C亚特兰大 D纽约 2.“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C)的教育观点。A.柏拉图 B马卡连柯 C杜威 D奥古斯丁 3.杜威是现代最著名的美国(C)教育理论家。A.唯物主义 B存在主义 C实用主义 D要素主义 4.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出版于(A)年。A1916 B1936 C1956 D1966
14、5.在美国公立学校发展史上做出杰出贡献,并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教育家是(C)。A.约翰.杜威 B.本杰明富兰克林 C.贺拉斯曼 D.亨利巴纳德 6.美国宪法修订案第 10 条规定:“凡是宪法未曾给予联邦而又未曾限制给予各州的权力,都是保留给各州或人民的。”在此规定基础上确立的美国教育管理体制是(C)。A.学区制 B中央集权制 C地方分权制 D混合制 7.1862 年,美国林肯总统批准了莫雷尔法,要求各州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类学院。这类学院被称为(C)。A初级学院 B社区学院 C赠地学院 D技术学院 8.针对班级授课制的弊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所提出的个别教学制度被称为(A
15、)。A.道尔顿制 B.葛雷制 C.昆西制度 D.文纳特卡制 9.现代欧美教育史上,主张古典学科在学校课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是(A)。A.永恒主义教育 B.改造主义教育 C.存在主义教育 D.结构主义教育 10.在现代欧美教育史上,重视通过教育建设“理想社会”、教学以社会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社会一致”精神的教育思潮是(B)。A.要素主义教育 B.改造主义教育 C.永恒主义教育 D.存在主义教育 11.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主张传授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倡发现学习的是(D)。A.改造主义教育 B要素主义教育 C.永恒主义教育 D结构主义教育 12.在进步教育运动中,美国教育家克伯屈的主要贡献在于创
16、立了(D)A.葛雷制 B昆西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设计教学法 13.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期间所创立的道尔顿制的基本原则是(A)。A自由与合作 B活动与主动 C注重学生个性差异 D儿童中心主义与“从做中学”二、简答题(共 4 道小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一、外国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包括哪些内容,其主要特点是什么?从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看,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是人类有历史记载以来最早的教育。5 (1)通常,苏美尔和巴比伦的文化教育被看作是人类正式教育的起点。苏美尔文化教育是巴比伦文化教育的前身。苏美尔时期,出现最早的学校与寺庙有关,由于学校用的教材是泥板书,故学校被称为“泥板书舍”。巴比伦时期,寺
17、庙学校分为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两级。(2)古埃及的学校教育较为发达,学校种类主要有宫廷学校、僧侣学校(或寺庙学校)、职官学校和文士学校。古代埃及的学校主要为统治阶级所独占,一般平民不能问津,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教育还轻视劳动。(3)古代印度的教育:古印度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种姓制度,即把人按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四个等级。公元前 8 世纪以后,印度出现一种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教师称为“古儒”。儿童入学后即迁入古儒家,学习年限为 12 年,主要内容为 吠陀 经。公元前 6 世纪的印度教育,一般称为“婆罗门教育”。教育的对
18、象主要为婆罗门等高级种姓,以家庭教育为主,主要学习吠陀经。公元前 5 世纪左右的印度教育,一般称为“佛教教育”。佛教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四姓平等”。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学习内容为佛教经典。佛教的寺院不仅是教育机构,也是学术机构。(4)古希伯来人的早期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教育以培养宗教信仰为目的。后期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教育内容主要为圣 经。宗教教育占有重要地位。二、智者对西方教育史的贡献。定义 名称出现于公元前7世纪。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智者开始被用来专指那些向人传授雄辩术及他科学知识,并收取一定学费谋生的人。教育目的 培养政治家 教育内容 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男
19、性)贡献 游走于各城邦,不问品级,收费授徒,从而扩大了受教育对象,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积极从事修辞学、文法、哲学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活动,拓展了教育内容,延伸了学术研究领域,确立了三艺;明确了教育在国家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开始把教育活动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内容和方法开始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三、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述评 1)苏格拉底是公元前 5 世纪雅典的哲学家和教育家。2)他在哲学研究和讲学中,形成了由反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组成的独特方法,称为“苏格拉底教学法”或“助产术”。第一步,反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提出追问,迫使对方自相矛盾无言以对,意识到自己的谬误。第二步,助产术就是通过引导让对方自己得到
20、问题的答案。第三步,归纳就是从各种具体现象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第四步,定义就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3)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以与对方共同讨论,通过不断提问诱导对方自己得到正确结论,而不是硬性的灌输或强压对方。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人的认知规律,能使人更加深刻地发现真理,理解教育内容,促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4)但是,这种谈话式教学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它要求受教育者必须有探究真理、知识的热情;其次,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否则问答便无法进行。最后,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于有一定知识基础并能够具有相当推理能力的成年人,它不能机械地搬用到儿童教学中去。四、苏格拉底的“知识即道德”命题
21、及其教育意义。1)苏格拉底是公元前 5 世纪雅典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认为道德并非与生俱来,只有经过良好的教育,获得了正确的知识,人才能具备完善的道德,因此道德与知识是密不可分的。6 2)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一切其他德行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而好的;凡认识这些事的人决不会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事的人也决不可能把他们付诸实践;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好的事情都是道德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3)这一命题的提出为道德教育的实施寻找了理论依据,后世的教育家也因此把发展道德意识、道德判断作为德德育的重要任务之一。4)但我
22、们也应该看到,知识即道德的观点是不完善的,因为知识并不等于道德。亚里士多德就曾批评说:说美德就是知识是不对的,但是说美德不能没有知识,这句话却是有道理的。五、简述希腊化时期古希腊教育发生变化的主要表现。第一,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广泛传播到小亚细亚、波斯、埃及等地区,从而对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起了积极作用。第二,文化和教育中心发生转移。在古典时期,雅典一直是文化和教育的中心,而在希腊化时期,这一中心逐步转移到亚历山大利亚城。第三,希腊的初级学校发生蜕变。体育和美育逐步被取消或削弱。第四,中等教育同样面临衰微境地。过于强调文学教育,体育和美育被忽视。第五,希腊化时期真正得到明显发展的是高等
23、教育。雅典大学出现。但高等教育的内容逐步压缩,日益侧重修辞学的教学,并逐步限于形式主义。第六,教育机会逐步扩大。教育机会被不同民族和文化群体分享。六、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教育观 时代 活动于公元前5世纪后期4世纪初 教育实践 创办阿加德米学园(存在900余年)教育目的 培养哲学家 教育阶段 学前教育期(0-7);普通教育(7-18);军事训练期(18-20);深入研究期(20-30);哲学教育期(30-35);实践(35-50)。教育内容 提倡德、智、体的和谐发展,强调公共学前教育和女子教育,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教育对象 男女平等 缺陷 过分强调一致性,轻视变革,忽视个性,具有等级性
24、代表性的命题 学习即回忆 七、试分析柏拉图的国家化教育思想。国家化教育思想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认为,理想国家的建立和稳定依赖于教育,依赖于国家对每个公民 的教育。他主张教育由国家负责,国家应当为公民举办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国家的教育应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教育是建立理想社会、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为此,教育从内容到形式应受到国家的严密控制。八、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观点主要见于政治学和伦理学两部著作中。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1)教育适应自然。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主要依据他的“灵魂说”中的人性论思想。他将
25、人的灵魂分为植物、动物、理性灵魂三部分。前两者属于人的非理性灵魂。在三部分灵魂当中,植物灵魂对于动物灵魂、非理性灵魂对理性灵魂都是低级对高级的关系。“灵魂说”为其提供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基础。首先,人身上动物性的东西是客观存在的;其次,7 人具有理性,教育应当适应人的灵魂的各个部分,促进人的理性的发展,发展人的理性是教育的重要任务;第三,灵魂的三个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包括体育、德育和智育三方面的内容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和谐教育。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说”也提供了和谐教育思想的基础。他认为,体育是为了身体和生理;德育是为了人的非理性灵魂;智育是为了人的理性灵魂。三个方面相互联系、和谐发展。教育应当注
26、意这三个方面的发展顺序,促进其和谐发展。(3)文雅教育,也称自由教育,是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认为,文雅教育不是进行职业准备,而是以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的发展为目的;文雅教育是以自由学科为主要内容,避免专业化的训练。实施文雅教育需要两个条件:一要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来保护自己的心灵,同时发展和运用自己的理性;二要有读、写、算、体操、哲学等不具有任何功利目的自由学科。九、简述拜占庭教育的特点和影响。特点:(1)、世俗教育直接继承了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教育遗产;(2)、教会的文化教育体系与世俗文化教育体系长期并存。影响:拜占庭通过输入基督教教义、书籍等对东欧产生重大影响。对意大利的文
27、艺复兴也起了一定作用。对阿拉伯教育的发展也起了一定作用。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1)人本主义。在培养目标上注意个性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2)古典主义。吸收了古希腊、罗马教育家的主张,课程设置上注重古典著作。(3)世俗性。在教育目的和课程设置上充满浓厚的世俗精神。(4)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家并非真心消灭宗教,因此保留了宗教教育的内容。(5)贵族性。教育对象主要是上层社会子弟;教育形式多位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教育目的主要培养社会上层人物。十一、简述中世纪城市学校的特点及其意义。1)从十一二世纪开始,由于生产的发展,西欧城市重新形成。这些城市以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为主,从
28、事这些活动的手工业者、商人等构成了城市中的特殊阶层,也称市民阶层,他们是资产阶级的前身。新兴市民阶层的利益和需要反映在教育上,就是城市学校的诞生。2)城市学校是为新兴市民阶层子弟开办的学校的总称。它包括不同种类和规模的学校。例如行会学校、基尔特学校等。尽管城市学校内部在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和规模方面各不相同,但与传统学校相比,城市学校也有一些共同的特点。3)在领导权上,最初的城市学校大多由行会和商会开办,以后逐渐由市政当局接管。它打破了教会对学校教育的垄断;从内容上看,城市学校强调世俗知识,使学校教育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从培养目标上看,城市学校主要满足新兴城市对从事手工业、商业等职业人才的需要
29、,因此具有一定的职业训练的性质。4)总之,城市学校是适应生产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利益需要而出现的新型学校。城市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对处于萌芽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长起了促进作用。十二、简述杜威的“做中学”思想。(1)杜威从批判传统教育的形式主义教育方法出发,提倡反省思维,即指对某个经验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思考,其功能在于求得一个新境界,把困难解决、疑虑排除、问题解答。(2)杜威据此提出了著名的解决问题的“五步教学法”: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第三,占有必须的知识和材料,进行必要的观察;第四,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方法;第五,对
30、方法进行检验。也可以简单概括为:情境问题资料方法检验。当然,杜威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省略其中的某个步骤。(3)杜威视科学思维的方法为革除社会弊端、实现社会理想的最重要手段,并且还与民主主义联系起来,认为科学思维的方法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8 十三、古代罗马各个时期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古代罗马的教育主要分为共和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1世纪)的教育和帝国时期(公元前1 世纪公元 5 世纪)的教育。共和早期的罗马教育主要特征是农民军人教育,教育形式主要是家庭教育。共和后期的罗马教育存在两种平行的学校系统:一种是以希腊语、希腊文学的教学为主的希腊式学校;另一种是拉丁语学校,包括初等(读、
31、算私立小学)、写、中等教育(文法学校)、高等教育(修辞学校、雄辩术学校,主要目的是培养雄辩家)三个阶段。帝国时期罗马教育进行了改革。在教育目的上,把培养雄辩家改为培养忠于帝国的公民和官吏。在学校管理上,对初等学校实行国家监督,把部分私立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以利于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在对教师的管理上,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强对教师的控制,把教师由原来的私人聘用改为由国家委派。十四、经院哲学的产生及其对西欧中世纪教育的影响。经院哲学是西欧封建社会中的统治思想和官方哲学,源于 2 世纪的教父哲学,真正形成于 1112 世纪的中世纪。经院哲学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它以“经院”(即教会办的学校)为
32、生存环境;二是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理,是基督教神学理论化、专业化的产物。经院哲学论争对中世纪西欧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它客观上促进了古典学术和文化的传播;力图使理 性与信仰协调一致,在宗教的形式下孕育着理性的精神,给理性一定的合法地位;提出了理性训练的教育目标和方法;经院哲学内部不同派别的争论,促进了大学的自由探讨,有利于大学的发展。十五、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美国教育发展的影响。1958 年,美国国会颁布国防教育法。其主要内容有:加强普通学校的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的教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强调天才教育;增拨大量教育经费,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
33、政援助。以后,国防教育法的内容又不断得到修正。国防教育法旨在改变美国教育水平的落后状况,使美国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满足国际竞争的需要,它的颁布有利于美国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十六、中世纪大学产生的背景及其方式。背景:(1)城市的复兴、经济和贸易的发展,为大学的产生创造了客观条件。(2)十字军东征客观上提高了欧洲的文化智力水平,导致了 12 实际的文艺复兴,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知识基础。(3)中世纪社会的客观需要导致了大学的产生,新兴的城市市民阶层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产生的方式:(1)一种途径是由主教学校脱胎而成,这些学校往往由有名望的学者任教师,各地青
34、年慕名而来,逐步发展为大学,这种大学由教师掌管教务,成为先生大学。如法国的巴黎大学,欧洲北部的英格兰、苏格兰、瑞典、丹麦等地的大学,大多属于这种类型。(2)另一种途径是以学生团体为中心,吸引名流学者前来讲学,也逐步发展为大学。这类学校由学生管理校务,如教授的聘请,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期限等等,都由学生决定,成为“学生大学”。欧洲南部如意大利、法国(巴黎大学除外)、西班牙、葡萄牙等地的大学,一般属于这种类型。十七、夸美纽斯“泛智”思想的基本内涵。“泛智”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教育理论的 出发点和。所谓“泛智”,用夸美纽斯的话来说,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它包
35、含着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教育内容泛智化,他认为人们所受的教育应当是周全的,要“学会一切现世与来生所必需的事项”。为此,夸美纽斯为各级学校拟订了一个包括自然、人文、社会、宗教等各方面知识的“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体系;二是教育对象普及化,即使一切男女青年不论富贵贫贱都应进学校接受教育。为此,夸美纽斯制定了从学前教育到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前后衔接的统一完整的学校制度体系。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反映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宗教蒙昧主义,提倡认识世界和发展科学的时代精神,以及反对封建等级教育,实现教育平等的要求。十八、试述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19 世纪中期,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主要有
36、:9 (1)确立了教育改革的方针;(2)颁布了教育改革法令;(3)积极发展师范教育;(4)派遣官员和留学生赴欧美国家考察和学习;(5)建立高等学校,开展科学研究。十九、试述斯宾塞教育思想。斯宾塞依据他的教育目的和当时社会的需要,提出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科学知识.斯宾塞提出了一个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斯宾塞还提出了以进化论心理学为基础的科学的教学原则与方法:渐进的原则,自我教育的原则,快乐的原则,强调在教学中应重视四种方法:归纳法,实物教学法,观察法和实验法.斯宾塞的教学原则与方法继承和发展了教育心理化这一思想.他将进化论心理学作为改革教学的理论基础,把科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引入教学方法的研究中
37、,成为实验教育学的先声。三、论述题(共 2 道小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一、试评析英国近代教育制度发展的基本特点。(1)英国教育领导体制发展的特点 19 世纪以前,政府对教育很少干预,国民教育的权力主要集中在教会手中。19 世纪初英国开始施行国家直接管理教育的一系列措施。1833 年,国会通过了“教育补助金”法,这是英国教育从作为宗教教派活动或民间活动向教育国家化发展的转折点,也是英国建立国民教育制度和国家直接把握教育领导权的开端。以后,英国又成立了专门负责教育拨款分配和使用的枢密院教育委员会,后又改组为教育局。随着英国教育领导体制逐步实现国家化,至 20 世纪初英国确立了由国家统一领
38、导与地方分权同时并存的教育领导体制。(2)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特点 英国的初等教育一直由国教教会管理,教会初等教育具有慈善性质。17 世纪后期,英国社会贫困现象突出,教会、民间团体和私人纷纷开办慈善学校,推动了慈善教育的发展。慈善学校不收学费,课程主要是基督教教义,学生毕业不能升入中等学校。1870 年,英国政府颁布 初等教育法。法案规定: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地方设立学校委员会管理地方教育,在缺少学校的地方设置公立学校;512 岁的儿童实行强迫初等教育;对学校里的普通教育与宗教分离。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从此,英国出现了公、私立学校并存的局面。(3)英国中等教育
39、演进的特点 产业革命以前,中等学校仍是从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文法学校和公学。文法学校和公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是英国富家子弟升入大学的预备教育,属于中等教育性质。公学强调学校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其教学设备、条件和教学质量等均高于文法学校。文法学校和公学修业年限一般为 5 年,注重古典语言的学习和上层社会礼仪的培养,同时还进行体育和军事训练。产业革命以后,原有的中等教育已不能满足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改革文法学校和公学成为英国中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具体措施有:改革宗教教学,削减古典科目,增加实科课程等等。(4)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 17 世纪至 18 世纪末,英国高等教
40、育仍然通过中世纪建立的古典大学进行。19 世纪初,产业革命对大学提出新的要求。1828 年,伦敦大学学院成立,拉开了新大学运动的序幕。学院以自然科学学科为主,不进行宗教教学。新大学运动促进了各地方大学的诞生与发展。这些学院的共同特点是由民众办理;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教育面向中产阶级。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开展,也使得英国出现了大学推广运动。从此,英国大学在加强与社会联系,扩大受教育对象,推进课程改革等方面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二、试比较福禄培尔所说的游戏与蒙台梭利所说的工作的区别。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幼儿自我表现的最高形式,强调应通过游戏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 创造力;蒙台梭利反对儿童游戏,特别批评福禄培尔
41、鼓励儿童想象的游戏,认为儿童只有从事真实的活动,才能产生活动的目的性、责任感和其他社会性品质。相同点:都是具有愉悦身心的功能,都有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 1 0 不同点:重心不同。游戏以愉悦身心为主,兼有促进发展的作用;工作以促进发展为主,兼有愉悦身心的作用。三、试比较卢梭与杜威的儿童观,并对二者进行评价。共同之处:(1)抨击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儿童实际生活,提出教育要尊重儿童。(2)他们都对传统的机械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进行了批判,反对成人的灌输、强迫。不同之处:卢梭是浪漫的自然主义,强调教育顺应儿童的天性;杜威是经验的自然主义,强调环境的作用,强调经验的形成。卢梭强调教育要顺应自然,让儿童自然地成长,
42、但是,他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性。如果说卢梭发现了作为“自然人”的儿童,那么,杜威则发现了作为“社会人”的儿童。他认为“儿童 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在“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因而杜威提出教育即经 验的改造等观点。评价:略 四、简述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1)夸美纽斯是 17 世纪捷克的大教育家。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是夸美纽斯提出的教育的主导原则。这是夸美纽斯理论的理论基础,其他的教学原则、规则,从形式上看,均以此原理为依据。(2)夸美纽斯自然适应性原则的主要含义是:自然界存在着普遍的“秩序”,这些法则无论在动植物生活中还是在人类的活动中都发生着作用,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必须服从自
43、然界的普遍法则;以培养认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工作,也必须遵循自然法则,才合理可靠,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力。(3)夸美纽斯批判当时旧学校的教育工作不符合事物的自然秩序。他认为改变这种不良的学校教育,最根本的要求是,教育必须在各方面遵循自然的法则。所以产生上述观念,乃是源于夸美纽斯受到当时科学进步的影响,相信在宇宙和人的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秩序,即普遍规律,这种秩序保证了宇宙万物的和谐发展,因此,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教育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些自然的、普遍的秩序。具体而言,适应自然的教育是依据人的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进行的教育。他把学校组织分成四个阶段:母育学校、国语学校、拉丁语学校和大学。(4)应该说,教育适应自然的
44、原则具有合理的内容,如按照学生的年龄及已有知识进行教学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具体主张中,也存在牵强附会的内容,如把四种学校类型与一年四季相类比。不过,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且主张教师研究这种规律,这种思想无疑是难能可贵的。五、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1)“教育性教学原则”本质上是在探讨德育和教学两者的统一性。(2)赫尔巴特认为,知识与道德具有内在的和直接的联系。人只有认识了道德规范才能产生服从道德规范的意志,从而形成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这一认识成为“教育性教学原则”的理论基础。(3)“教育性教学原则”主张德育通过而且只有通过教学才能真正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
45、的基本途径。坚持这一原则,即是要求教学的目的和整个教育目的保持一致。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教学要设立一个近期的目的,即多方面的兴趣。多方面兴趣具有道德力量。(4)在赫尔巴特以前,教育家们通常是把德育和教学分开进行研究,教育和教学通常被规定了各自不同的任务和目的。赫尔巴特首次揭示了教育和教学的内在本质联系,使德育获得了坚实基础,对现代教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他把教学完全从属于教育,把教育和教学完全等同起来,具有机械论的倾向。六、简述福禄培尔的“发展的原则”。(1)福禄贝尔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被称为幼儿园之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提出了发展的原则。1 1 (2)在教育史上,福禄贝尔第一次
46、把自然哲学中进化的概念应用于人的发展和教育。他把人性看成一种不断发展和成长的东西。人的发展过程和自然的进化过程一样,经历了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和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序列。(3)福禄贝尔强调,发展是有阶段的,而且是连续的和联系的。教育必须遵循儿童发展的内在法则,即生长规律,使其获得自由的发展。(4)福禄贝尔试图从自然发展的规律中寻求人的发展规律。他认为,如同万物生长一样,人的成长也必须服从两条相互补充的原则:对立和调和。对立调和法则是人的发展的原因。在教育过程中,基本的对立物是内因和外因,即儿童天性与环境的矛盾。教育总是从内因和外因的矛盾入手,在两者之间发现调和的东西,克服差异,最终使二者
47、达到统一。七、简述杜威的“教育即生长”思想。(1)在杜威看来,“生长”是机体与外部环境、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社会化过程。“教育即生长”实质上是在提倡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2)“教育即生长”说体现出的儿童发展观是杜威民主理想的反映。在杜威看来,儿童充分生长本身是民主的要求。由此出发,杜威要求把学校变成一个有利于儿童全面生长的民主共同体,为儿童个性的充分自由的生长提供有力的环境。(3)在杜威看来,“生长”不仅是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的目的。他反对任何外在的、固定的和终极的教育目的,因为这些目的都是脱离儿童的具体生长过程而设定的,它将扼杀儿童的生长。他把继续生长和
48、更多的生长作为教育的目的。(4)应该说,杜威的教育即生长思想在批判传统教育压制和扼杀儿童的生长方面来说是积极的,但其将生长与教育相等同,反对任何有益的外在的目的,便是错误的,因为儿童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生长,综合的、长远的目的并不都有害于儿童的生长。八、1944 年英国巴特勒教育法案的主要内容及意义。(1)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基本形成了文法中学、现代中学和技术中学三种类型的学校。人人受中等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然而,实际上,英国教育的状况与此目标相去甚远。二战期间,要求改革英国教育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正是在此背景下,1944 年英国政府通过了以巴特勒为主席的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改革法案
49、。(2)法案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领导;第二,加强地方行政管理权力,设立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组成的公共教育制度;第三,地方教育局负责为本地区提供初等、中等和继续教育;第四,实施 515 岁儿童的义务教育;第五,11 岁考试后,按成绩和兴趣分流接受不同类型的中等教育。(3)该法案确立了中央与地方在教育管理体制上的合作关系,结束了二战前英国教育制度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形成了初等教育、中等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国民教育制度,扩大了国民受教育的机会。法案决定了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对英国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九、评价昆体良关于教育和教学的主张。昆体良是罗马帝国时
50、期著名的修辞学家和教育家,他对罗马的教育实际情况进行了总结,写出了雄辩术原理一书。昆体良的教育思想主要有:(1)关于教育目的,他提出教育应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认为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2)在人的发展和教育过程中,他认为学校教育要优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可以为儿童提供多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养成儿童适应公共生活、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3)关于学前教育,他提出许多重要的观点。如注意幼儿道德教育,重视儿童说话能力训练,认为幼年期的学习是在为青年期的学习打好基础。(4)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见解:他主张教育者要认真了解学生天赋、倾向和才能,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A、在教学上,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