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7页18558.pdf

上传人:得****3 文档编号:79341511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DF 页数:147 大小:8.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7页18558.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7页18558.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7页1855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7页18558.pdf(1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负数的初步认识(1)上课时间: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01 教学内容:教材第 1-2页的例 1、例 2,以及“练一练”,练习一第 1-4题。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 初步学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如温度、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教学难点: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相反现象。学习指导:一、自主准备 1 找一只温度计,仔细观察,并将观察内容与家长交流;或上网搜索,了解有关温度计知识。2 学会使用温度

2、计测量温度。二、自主探究 1 阅读课本第 1 页的例 1。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大声地读一读,并在下面写一写)2 阅读课本第 2 页的例 2。思考:怎样表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3 想一想:气温在()时候用正数表示,在()时候用负数表示,气温的正和负是以()为分界点的。海拔高度呢?三、自主质疑 你对正数和负数有了哪些了解?还有什么疑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 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吗?(揭示课题)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二、交流提升 1 认识温度计 知道测量气温要用什么吗?(出示温度计)谁能把温度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温度计的结构、计量单位

3、、类型、表示温度的方法等)2 交流例 1(1)出示例 1,全班交流: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2)小组交流:以这三个城市的最低气温为例,说一说怎样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气温,正数和负数又是怎样读和怎样写的?(3)全班交流。(以 0 摄氏度为标准,0 摄氏度以上用正数表示,0 摄氏度以下用负数表示。写正数时,正号可写出,也可省略不写,写出正号的,一定要读出“正”字,省略正号的,“正”字也省略不读,我们以前认识的数都是正数。而写负数时,一定要写出负号,读时也一定要读出“负”字。)(板书:+20(20)、-20、0 3 交流例 2(1)小组交流: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分别比海平面高或低多少米?怎样用正数和负

4、数来表示海拔高度。(2)全班交流。(以海平面为标准,超过海平面的用正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用负数表示。)(板书:+8844.4、-155)(3)想一想:气温在()时候用正数表示,在()时候用负数表示,气温的正和负是以()为分界点的。海拔高度呢?4 归纳总结(1)小组交流:说说你对正数和负数有了哪些认识?(2)全班交流。(3)相机引导小结:像+20、+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三、巩固拓展 1 练习一第 1 题。生自已阅读第 5 题后全班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说说哪个是正数,哪个是负数?2 练习一第 2 题。全班交流:你是怎么表示的

5、?为什么?学生订正。3 练习一第 3 题。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追问:正数和负数能写完吗?)4 练习一第 4 题。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交流时,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 0 刻度线以上表示零上温度,每格表示 10 摄氏度,半格表示 5 摄氏度,特别要注意表示零下温度时数的方向)。五、总结延伸 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负数初步认识+20(20)、-20、0、+8844.4、-155 像+20、20、+8844.4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20、-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学后记:负数的初步认识(2)上课时间: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02 教学内容:教

6、材第 3-4页的例 3、例 4,以及“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 5-8题。教学目标:1 能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及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准确地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2 通过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在现实情境中应用负数,体验负数。教学难点: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方向的量,体验负数的意义。学习指导:一、自主准备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相反意义的量?试着举例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二、自主探究 1 阅读课本第 3 页的例 3。从表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大声地读一读,并说一说表中的数所表示的意义)2 从例 3 的学习中,你知道()和()是一对

7、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通常情况下,怎样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3 填写课本第 3 页的“试一试”。4 阅读课本第 3 页的例 4。思考:如何用图来表达学校、邮局、公园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下面画一画)5 如果把向东走 2 千米记作+2 千米,那么向西走 2 千米可以记作什么?6 在直线上用点表示邮局和公园的位置 看了上图,你有什么发现?三、自主应用 1 电梯上升 15 米记作15 米,下降 10 米记作()米,20 米表示电梯()米。2 公交车上的售票员将下车3 人记作3 人,上车4 人记作()人,5 人表示()人。3 知识竞赛抢答的评分规定:答对一题得 10 分,记作10 分;答错一题扣 10 分,应

8、记作()分。王明答对 12 题,答错 3 题,他得了()分。四、自主质疑 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 4 3 2 1 0 1 2 3 4 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知道本节课应该学会什么?(揭示课题)二、交流提升 1 交流第 3 页的例 3(1)课件出示例 3,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全班交流:从表格中你知道些什么?(2)小组交流:对照表格,说一说一至六月份每个月的盈利或亏损情况。(3)全班交流。2 交流第 3 页的“试一试”全班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填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学生订正。3 交流第 3 页的例 4(1)课件出示

9、例 4,小组交流:如何用图来表达学校、邮局、公园之间的相对位置?(2)如果把向东走 2 千米记作2 千米,那么向西走 2 千米可以记作什么?(3)在直线上用点表示邮局和公园的位置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看了上图,你有什么发现?在直线上,0 左边的都是什么数?0 右边的都是什么数?从数轴上看,2 和 2 到 0 的距离相等吗?2 接近 2,还是接近 0?比一比它们的大小。你有什么发现?4 归纳总结(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生活中的盈亏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也可以规定一个方向为正,另一个方向为负。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相反意义的量?举例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2)完成课本第

10、 4 页的练一练。从这张记录单中你知道了些什么?指名说说线框中的数各表示什么?学生独立完成填空,集体订正。题中两个意义相反的量分别是什么?三、巩固拓展 1 练习一第 5 题。(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2)提问:每一题中分别用正数表示什么数量?用负数表示什么数量?两个量的意义有什么关系?2 练习一第 6 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追问:表格中收入用什么数表示?负数表示什么?)3 练习一第 7 题。(1)你是怎样填的、可以读一读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2接近4,哪个数更接近 0?思考: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样的?4 练习一第 8 题。(1)学生独立读题,了解题中两

11、个意义相反的量分别是“上车人数”和“下车人数”。(2)全班交流题目后面的 3 个问题。4 3 2 1 0 1 2 3 4 5 第 4 页的“你知道吗?”学生先自主阅读,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文明对于数学发展的卓越贡献,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负数初步认识 正数 负数 盈利 亏损 收入 支出 存入 取出 上车 下车 方向:正数和负数,根据具体规定。教学后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上课时间: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03 教学内容:教材第 7 8 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二”的 第 1 5 题。教学目标:1 经

12、历实际操作和讨论思考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3 在动手操作、探究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框架、剪下书后的平行四边形。自主探究方案:一、自主准备:1.下面的图形是一些不规则图形,你能想办法把他们变成我们学习过的规则图形吗

13、?(可以在图上画一画,移一移)2.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遇到一些复杂(不规则)的图形,可用什么办法探究它们的面积?二、自主探究:1.假如要你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打算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进行研究?我想转化成:3.思考:(1)还可以怎样剪?(2)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3)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你能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吗?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你能把右图中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吗?(可以剪下教材第 115页的平行四边形,动手试一试)4.验证:(剪下教材第 115页的多个平行四边形)将这几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

14、方形,求出面积,再填写下表。编号 转化成的长方形 原来的平行四边形 长cm 宽cm 面积cm2 底cm 高cm 面积cm2 (1)观察、比较转化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数据,你发现了什么?(2)我们的猜想正确吗?(3)如果平行四边形面积用 S 表示,底用 a 表示,高用 h 表示,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S 三、自主质疑:通过探究你有哪些收获(获得哪些知识,学会哪些学习方法)?你还有什么疑问?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 谈话:你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吗?(揭示课题)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二、探究交流 1 交流例 1 出示例 1 两个组图,组织小组交流。谈话:每组的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吗?

15、可以怎样比较,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2)全班交流: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你是怎样比较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演示课件,动态展示剪、移的过程。)(3)总结提升。明确:通过剪、移,把一个不规则的多边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再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是数学上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转化。)2 交流例 2 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全班交流: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你是怎样转化的,课前已经思考了,现在谁来汇报?(学生操作展示:不同的剪法和拼法)(2)组织比较:不同的转化方法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讨论: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4)全班交流总结。明确: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

16、形,只要沿着这个平行四边形任意一条高剪开、平移,就可以得到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3 交流例 3 出示例 3,全班交流:你剪下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是多少?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学生展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的转化)小组讨论:例 3 下面的三个问题。全班交流总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相等,而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 h)。4 完成“试一试”全班交流:你是怎么算的?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要知道哪两个条件?5 完成“练一练”全班交流: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

17、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学生订正。三、巩固拓展 1 练习二第 1 题。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小组交流:画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怎么验证自己画的平行四边形是否符合要求?全班交流。(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 5 3,画平行四边形时,既可以让高为 3,底为 5,也可以是底为 3,高为 5;还可以在底是 3,高为 5 的情况下,让角的大小发生变化,也能画出不同的平行四边形。)2 练习二第 2 题。先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算一算。全班交流:你算出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订正。3 练习二第 3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4 练习二第 4 题。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5 练习二第 5 题。拿出你

18、准备的长方形框架,拉一拉、看一看、比一比。小组交流:将一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周长变化了没有?面积呢?为什么?全班交流总结:将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不变,面积变小了,因为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底没变,高变短了。四、总结延伸 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 =长 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高 S =a h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上课时间: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04 教学内容:教材第 9 10 页例 4、例 5 及“练一练”、“试一试”、“练习二”第 6-9题。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三角形

19、的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 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培养自己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经历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第 115 页的三角形。自主探究方案:一、自主准备:1.说一说:下面每个小方格表示 1 平方厘米,你知道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吗?你是怎么想的?()()()2.思考:(1)三角形的面积与它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2)有没有直接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呢?(3)假如要你

20、探究三角形的面积,你打算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进行研究?我想转化成:二、自主探究:1.拼一拼:从课本第 115页上选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剪下来,看看能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2.填一填:你剪下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如果能,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请填写下表。4想一想: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原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三、自主应用:试一试:完成书上第 10 页的“试一试”。四、自主质疑:说一说:(1)三角形的面积公

21、式是怎么推导的?你还有什么疑问?(2)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 提问: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吗?(揭示课题)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二、交流提升 1 出示例 4 的方格图及其中的平行四边形。全班交流:每个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小组交流:你是怎么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的?说说你的想法。全班交流:有人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出三角形面积,也有同学先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 2 得出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会有什么联系呢?2 交流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究情况。(1)出示例 5:展台出示各组的表格填写情况,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拼的过程。小

22、组讨论:你剪下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面积是多少?(2)全班交流:你有什么发现?(即例 5 下面的问题)(3)梳理、明确: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无论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因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一半,所以 三角形的面积=底 高2,用字母表示三角形面积公式:S=a h2 3 交流“试一试”全班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 2?学生订正。三、巩固提升 1 完成“练一练”的 1、2 两题。学生先

23、独立完成,再讨论交流: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弄清谁是谁的 2 倍,谁是谁的一半。)2 练习二第 6 题。学生独立完成,组织校对。3 练习二第 7 题。(1)多媒体出示第 7 题的方格图及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2)独立思考:你认为图中哪几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为什么?(3)小组交流:分别是怎么想的。(4)全班交流、总结:可以通过计算,判断三角形的面积是不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也可以把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逐一比较,很快作出判断。4 练习二第 8、9 题。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想法。学生订正。四、总结延伸 本节

24、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 高 2倍 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 =底 高 2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 上课时间:月 日 课型:练习课 总课时编号:05 教学内容:教材第 1213 页练习二的第 1017 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1 能比较熟练地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2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3 养成良好的审题、检验的习惯,提高正确率。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有关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巧板 教学过程:一、明确学习任务。谈

25、话:最近我们研究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我们分别是怎么得到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的?你有什么体会?明确:这节课进行相关的练习。二、基本练习。1 完成练习二第 10 题。(1)先组织观察:观察每组的两道算式,你能发现什么?(2)猜想:算式的结果可能会怎样?(3)计算验证。2 完成练习二第 11 题。(1)读题,思考,尝试。(2)全班讨论、交流:要使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9 平方厘米,可以怎么想?(学生可以自由上台发表意见,并在大屏幕上画出相应的三角形。)(3)小组交流:画出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底和高的乘积是多少?(4)全班交流:要使画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9 平方厘米,只要保证三角形的底

26、和高乘积是18 平方厘米。(5)画错的同学在书上订正。3 完成练习二第 12 题。(1)媒体出示书上的三个图形,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你量出的每个图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面积是多少?(3)学生订正。三、提高练习 1 完成练习二第 13 题。(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要求一共产鲜花多少枝?要先求什么?(3)学生订正。2 完成练习二第 14 题。(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2)组织交流:种黄瓜、种辣椒的面积是多少,你分别是怎样算的?(辣椒地的高是多少?你是怎么判断的)3 完成练习二第 15 题。小组合作:量出红领巾的底和高,再求出红领巾的面积。展示交流。(把红领巾对折后量高)

27、4 完成练习二第 16 题。(1)媒体出示书上的两幅图,集体交流:涂色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多少?(2)小组交流:为什么底和高不一样,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却相等?5 完成练习二第 17 题。(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2)组织交流。四、拓展练习 1.练习二的思考题。媒体出示七巧板图,每人拿出自己准备的七巧板,拼一拼,比一比。小组讨论:图中的每个图形各占正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全班讨论:大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中等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小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2 填空: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等相底,面积也相等,如果这个三角形的高是 8,则这个平行四边形

28、的高是()。如果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8,则这个三角形的高是()。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五、总结延伸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练习 三角形面积=底高2 梯形面积的计算 上课时间: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06 教学内容:教材 1415 页例 6、例 7 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三第 1 3 题。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自己探究,理解并掌握梯形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进行正确计算。2 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学生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

29、学的魅力。教学重点:探索发现梯形的面积公式。教学难点:在探究中理解梯形的上、下底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剪下书上第 117页的梯形。自主探究方案:一、自主准备: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梯形的面积吗?(每个小方格表示 1 平方厘米)你打算怎样做,与同学交流。(可以在图上画一画)(3)假如要你探究三角形的面积,你打算把它转化成什么图形进行研究?我想转化成:二、自主探究:(剪下课本第 117页的 6 个梯形)1.拼一拼:剪下的梯形中,哪两个梯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动手拼一拼。2.能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求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再填写下表。3 想一想:拼成平行四边形的两个梯形有什么关

30、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每个梯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想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梯形的面积=三、自主应用:试一试:一块梯形麦田,上底 36 米,下底 54 米,高 40 米。这块麦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四、自主质疑:说一说: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的?你有什么疑问?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提问: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吗?(揭示课题)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二、探究交流 1 出示例 6,交流梯形的面积。(1)组织汇报:面积是多少。(2)组内交流,你是

31、用什么方法知道的。(3)组织全班交流.2.出示例 6,交流梯形面积的探究情况。小组交流:对照例 6 的表格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拼的,怎么填的?讨论并交流例 6 下面的问题。全班交流:指名上台展示拼法,并对照拼图说一说: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下底有什么关系?梯形的高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总结归纳: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拼成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则是拼成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学生在书上完成梯

32、形面积的字母公式。3 交流“试一试”。出示“试一试”的梯形图,你是怎么求这块梯形的面积的?先和自己的同桌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及计算的结果。全班交流:梯形的面积计算过程中,为什么要除以 2?4 完成“练一练”。出示“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每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明确:根据梯形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关系,如果已知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 求梯形的面积?如果已知每个梯形的面积,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巩固拓展 1 完成练习三第 1 题。学生自己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找出面积相等的梯形的?全班交流:由于这四个梯形的高都相等,只要比较它们上、下底的和是否相等。

33、除左边第 3 个之外,其余梯形的面积都相等,因为它们上、下底的和都是 8 厘米,高都是 4 厘米。2 完成练习三第 2 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再集体交流结果。3 完成练习三第 3 题。出示零件的示意图,全班讨论交流:怎么理解“横截面”?指出图中零件中的横截面在哪里?小组交流:这个零件的横截面是什么形?它的上底、下底、高各是多少?怎样求这个横截面的面积?学生独立计算后再集体交流结果。学生订正。四、总结延伸、组织阅读。1.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2.阅读教材第 15 页最后的内容,并动手画一画。板书设计:梯形面积的计算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上底+下底 平

34、行四边形的高=梯形的高 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 2 练习三 上课时间:月 日 课型:练习课 总课时编号:07 教学内容:教材第 1819 页的练习三第 4 9 题。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理解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应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相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运用梯形的面积公式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 1填一填:两个()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梯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已知梯形的面积是 2

35、0 平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20 平方厘米,和它等底等高的梯形的面积是()。已知梯形的面积是 12 平方厘米,高是 2 厘米,则梯形上、下底的和是()厘米。2 画一画:在课本第 119页的方格纸上画出高为 2 厘米,面积为 12 平方厘米的梯形。你能画出几个不同的梯形呢?二、提高练习 1 练习三第 4 题。学生独立计算完成。组织校对。2 练习三第 5 题。出示第 5 题的梯形图,让学生指着图说一说: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学生独立量出各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再计算出梯形的面积。全班交流计算过程及结果。3 练习三第 6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36、。注意强调:单位要统一。学生订正。三、拓展练习 1.练习三第 7 题。(1)出示第 7 题的水渠和拦水坝的示意图,让学生在图上指出水渠的横截面和拦水坝的横截面是指图中的哪个部分?它们各是什么形状?(2)学生独立计算。(3)全班交流:水渠的横截面和拦水坝的横截面的面积各是多少?(4)学生订正。2.练习三第 4 题。出示题目及图形,同桌交流:这两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分别是多少?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你是怎么算出这个模型尾翼的面积的?【因为这两个梯形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可以将它们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用(8+4)20】四、总结延伸 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梯形面积计算练习 一个梯形

37、的面积乘 2,也可以算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公顷的认识 上课时间: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08 教学内容:教材第 16 页例 8,练一练及练习三第 1013 题。教学目标:1 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 1 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 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 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 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公顷的含义,体会 1 公顷的实际大小。教学难点: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展台 自主探

38、究方案:一、自主准备:1.想一想:(1)回忆:1 平方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厘米,分别有多大?边长 1()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米。边长 1()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分米。边长 1()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厘米。(2)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二、自主探究:1.读一读:阅读教材第 16 页内容,并完成填空(1)公顷是用来计量()的单位。(2)边长()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公顷。1 公顷=()平方米。2.试一试:和同学一起,在空地上走出一个边长大约 100米的正方形,看看它大约有多大。三、自主应用:完成“练一练”: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底 250米,高 1

39、60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是多少公顷?四、自主质疑:想一想: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什么?你有什么疑问?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 提问: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吗?(揭示课题)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二、交流提升 (一)回顾整理 1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学生说一说。2 你知道教室的地面有多大吗?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3 出示例 1 图片 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图片,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二)认识公顷的含义 1.谈话:100米有多长?你能结合实际说一说吗?想象一下,边长 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学生口答。指出:边长 100米

40、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公顷。2 1 公顷有多少平方米呢?先独立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得出:1 公顷=10000平方米。3体会 1 公顷的实际大小。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 1 公顷,下面我们实际感受一下。(来到操场)让 28 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要求估计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再要求推想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 1 公顷。(来到篮球场)让学生观察并推算大约多少个篮球场的面积是 1 公顷。4 单位换算。交流“练一练”:这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公顷?三、巩固提升 1 完成“练习三”第 10 题。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醒学生在进行单位换算的时候,要

41、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2.“练习三”第 11、12 题。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结果和过程。3.“练习三”第 13 题。先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将已知道的面积 1 公顷和底 80 米写在相应的字母下面,高用“”表示,引导学生理解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底,求出高。提醒先要把 1 公顷换算成 10000平方米。四、总结延伸 谈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公顷的认识 1 公顷=10000平方米 认识平方千米 上课时间:月 日 课型:新授课 总课时编号:09 教学内容:教材第 17 页例 9,“练一练”及“练习三”第 1417 题、思考题。教学目标:1学

42、生认识平方千米的实际含义,体会 1 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知道平方千米、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能进行单位换算。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培养主动探索的习惯。教学重点:学生认识平方千米,能进行单位换算。教学难点:能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展台 自主探究方案:一、自主探究:1.学一学:认真阅读教材第 17 页内容。2.填一填。(1)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作单位。平方千米可以写成()。(2)边长()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 1 平方千米,(3)1 平方千米=()平方米=()公顷。(4)世界自然遗产四川九寨沟面积大约是 720();三峡大坝拦截而成

43、的水库,面积大约是 1000()。二、自主应用:完成“练一练”第 1、2 题。三、自主质疑:想一想: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什么?你有什么疑问?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 提问: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吗?(揭示课题)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二、交流提升 1 说一说:你对平方千米的认识和理解。(结合例 9)适时揭示和明确:(1)我们在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时,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板书:平方千米可以用符号“km2”表示。(2)边长 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 1 平方千米。3.启发想象:1 平方千米是边长 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家想像一下 1 平方千米有多大。先想 1000米有

44、多长?启发学生结合跑道的长进行合情想像。4.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领土面积有多大吗?介绍:大约是 960万平方千米。5 那 1 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呢?又等于多少公顷呢?你是怎么推算的?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反馈。指名说一说是怎么推算的。1 平方千米就是边长 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所以 1 平方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而 10000平方米=1 公顷,所以 1 平方千米=100公顷。6 交流“练一练”第 1、2 题。引导理解题意:这个梯形松林的上底、下地和高分别是多少?指出:和千米相对应的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千米。三、巩固提升 1 “练习三”第 14 题。学生讨论,互相说一说。全班

45、交流。2 “练习三”第 15 题。想象物体的实际大小,选择合适的单位。组织校对。3 “练习三”第 16 题。独立完成,校对时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4 “练习三”第 17 题。学生理解题意,根据江苏省的面积大小估计其他四个省的面积。学生讨论并交流。5 解决思考题:学生读题、独立思考解决;组织交流。四、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板书设计:认识平方千米 边长 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 1 平方千米。1 平方千米=100公顷 1 公顷=10000平方米 组合图形的面积 上课时间:月 日 课型:实践活动课 总课时编号:10 教学内容:教材第 21 页的例 10、“

46、练一练”和练习四的第 1 2 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组合图形的特点,运用割补的方法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并能解释自己的想法。2.在解决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过程中,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同一个组合图形的面积,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3.体会数学知识、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知识、方法的价值,培养应用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渗透图形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的割补、计算方法,并能加以解释。自主探究方案:一、自主探究:华丰小学校园里有一块草坪(如下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思考:上面的图形是一

47、个组合图形,可以看作一个()形和一个()形组合而成的,要计算总面积,可以怎么想?(试着算一算)2.还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吗?(再试着算一算)3.学一学:阅读教材第 21 页内容,你思考得对吗?4.想一想:在进行图形的割补时,要注意什么?二、自主应用:练一练:校园里有一个花圃,(如右图),你能算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5 m 2m 2m 三、自主质疑:6m 说一说: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你还有什么疑问?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 提问:同学们,知道今天的学习内容吗?(揭示课题)你认为本节课应学会什么?二、交流提升 1 交流“自主准备题”。全班交流:每幅图的面积各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2.交流例 1

48、0.(出示题目)谈话:这样的图形,能不能用哪个面积公式直接计算?揭示:这样的图形,形状是不规则的,但它可能是一些认识过的规则图形组合起来的,一般叫它组合图形。(板书:组合图形)(1)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2)全班交流:a.分割的方法:分割成两个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指名演示,教师适时演示课件)b.添补的方法:怎样补,补成一个什么形状的图形,然后再怎么办?(学生演示,教师适时演示课件)(3)引导反思、交流: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我们是怎么做的?在进行图形的割补时,要注意什么?明确:割补实际上是把不能直接计算面积的组合图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规则图形。3 交流“练一练”。媒体出

49、示题目,小组交流:你是怎么算花圃的面积的?全班交流。三、巩固拓展 1 练习四的第 1 题。(1)学生独立计算。(2)组织交流:分别是分割的方法,还是添补的方法。2 练习四的第 2 题。引导读题,看图。学生尝试完成,再交流。四、总结延伸 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组合图形的面积 转化 组合图形 规则图形 (割、补)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练习 上课时间:月 日 课型:练习课 总课时编号:11 教学内容:教材第 2324 页的“练习四”的第 3 8 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根据图形的特点割补组合图形的方法,正确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能交流、解释自己的思路和算法。2.在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过程

50、中,体会数学知识的联系与运用,了解计算组合图形面积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积累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经验,体会转化思想,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3.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培养应用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少先队中队旗 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你对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有什么经验或体会,可以和大家分享吗?揭示课题:今天就按这样的策略,进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练习。(板书课题)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四的第 3 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组织校对,突出:每道题可以怎样进行简便计算,分别运用了什么律?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