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9—2015年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9340528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9—2015年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9—2015年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9—2015年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9—2015年发展规划.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92015年发展规划为认真贯彻落实西北师范大学20092015年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今后六年的工作思路,不断提高体育学院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现状与问题(一)现状体育专业是我校建立较早的专业之一,自1917年设立体育系科以来,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体育专门人才。1999年学院成立以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新要求,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全院上下共同努力,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教学科研水平、体育训练竞赛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成为省内乃至西北地区体育

2、教育和体育科研的重要基地。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先后依托学院设立了“国家体育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和“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学科建设有了新突破。学院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有体育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个,有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有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3个本科专业,兼顾师范和非师范专业,以适应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要。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院现有普通本科生544人,各类硕士研究生195人,成人教育类学生200余人。目前,已获得省级精品课程2项,校级精品课程2项,教育厅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教学成果奖4项。近年来,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和从师技能水平稳步提高,研究生教育已开始向应用型

3、人才培养方向发展。科研成果成绩显著。5年来,获得科研项目26项,其中A类5项,B类3项,C类4项,D类14项;获科研奖项23项,其中A类2项,B类8项,C类9项,D类4项;学院教师主编学术专著20部,其中B类13部,C类7部,参编专著13部;教师在C类以上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75篇,其中A类13篇,B类73篇,C类89篇;5年中累计获得科研经费79.9万元。师资队伍建设速度加快。近年来,学院抓住稳定、引进、培养等环节,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8人,平均年龄42.09岁,其中45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7.97%,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比例达到60.6%,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比

4、例为59.4%,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趋于合理。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近年来,学校加大投入,对体育场馆及其设施进行了部分改造,条件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学校现有体育运动场馆总面积73500多平方米,其中体育馆6800平方米;学院现有运动生理、运动解剖等7个实验室,担负着学院本科教学实验、研究生教学实验和科研任务。运动竞赛取得初步成效。20022009年体育学院学生共获得省级以上金牌88枚、银牌57枚、铜牌42枚。(二)问题与挑战学科建设水平仍然处于较低层次,成为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学院现有1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和1个专业硕士授权点,但与学校学科建设总体水平相比,目前仍然处

5、于相对落后地位。科研获奖面小,缺乏高级别奖项。近三年来,学院教师承担的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项目、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和教材、获得的科研奖项较之以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和提高,但总体上看,研究团队意识不强,科研成果总量较少,特别是高水平研究成果不多,对学科建设的支撑力不够。高层次人才短缺,领军人物匮乏。目前学院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只有2人,占专任教师的2.9%,在全校处于末位,特别是缺乏具有标志性科研成果和在学术界具有一定地位的领军人物。教学研讨不够深入,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意识还不够强,教研室作用的发挥不够;精品课程的数量和级别有待提高;多媒体教室及设备不足,

6、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不够。场地器材短缺,实验室条件落后。体育场馆总体面积与教育部相关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不能满足教学、训练和师生健康锻炼的需求;实验室空间和实验仪器的配备标准远不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目前已经落后于省内部分高校,在西北地区同类高校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办公用房紧缺,无法解决学院内设机构的办公用房,教授没有工作室。随着新专业的建设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公用房紧缺的矛盾将显得更为突出。运动训练竞赛整体水平不高,高水平竞技人才缺乏。近年来训练与竞赛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其他院校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集体项目整体实力不足,缺乏竞争能力;部分单项缺乏高水平专业人才,后劲不足;普通大学生

7、体育人才匮乏,竞技实力较低;运动训练与竞赛的保障条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目标与任务(一)总体目标以“特色鲜明,西部一流,全国较有影响的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为目标,通过未来6年的艰苦奋斗,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西部地区体育师资、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及体育行政管理和科研人员的培养中心,建设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和骨干教师的培训中心,建设成为学校体育改革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研究中心。(二)主要任务1、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专业建设,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实践环节、专业特色等方面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8、,力求突出专业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办好运动训练新专业,培育专业增长点,使专业搭配更加合理,结构更加完整;加强课程体系和质量建设,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做好教学计划和课程方案的修订工作,健全和完善学分制课程体系;建设3个以上体育专业实习基地以加强实践教学;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落实教学监督检查,切实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在现有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再建设一批精品课程,切实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带动作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和从师技能培养,在继续做好“学生技能大赛”工作的基础上,将专业技能培养分布于教学各环节。同时,为学生课后训练提高提供更加充足的保障条件。深化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学校

9、体育工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全面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进一步深化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增设2-3门大学体育选修课,促进学生体育技能及体育素养的提高,增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和意识;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条例的有关精神,认真组织好广大师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工作,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努力实现在校学生每人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锻炼要求;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创造条件举办全校“体育文化节”活动,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努力建设好“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

10、地”,大力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和服务工作。稳定培养规模,优化生源结构。到2015年,学院本科生人数稳定在700人以内;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努力开拓就业市场,力争各专业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应届毕业生考研率达到10%左右;及时进行部分专业生源的调整工作,努力提高生源质量,到2015年力争在全国更多的省份招收学生,使外省生源比例达到10%左右;稳步推进体育专业招生考试改革,建立合理有效的体育人才选拔机制;发展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函授教育、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人数每年保持在500人左右;努力扩大留学生培养规模,创造条件,接受一定数量的留学生,提高留学生的培养质量。创新运动

11、训练和竞赛机制,全方位提高竞赛水平。通过未来几年的努力,力争使学院的竞赛水平整体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12个运动项目跻身全国大学生体育比赛前3名,部分项目在西部领先,大多数项目在本省保持一流的运动训练和竞赛格局;积极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单项锦标赛、甘肃省运动会以及省教育厅组织的各类学生体育竞赛活动,提升学校声誉和知名度;积极迎战甘肃省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力争实现学校团体竞赛总分第一、各个项目比赛成绩均有新突破;优化和合理配置项目,实施“品牌竞赛活动工程”,坚持开展“体育周”、“学生专业技能汇报”、“专业技能大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竞赛”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2、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

12、育凝练学科方向,提升学科建设总体水平。加强体育学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以现有硕士点为支撑,整合学科力量,把该学科建设成为特色突出、结构合理、层次较高,融教学、训练、科研于一体,集体育教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民族体育于一身的西部地区一流的体育学科;力争新增1个体育学一级博士点,使学科布局更加合理,学科方向更加凝练,学科建设质量显著提高,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更加鲜明。进一步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促进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形成“民族体育文化”、“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课程与学校体育”、“国民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等方向的研究团队,进一步夯实体育学重点学科的基础,实现科研创新团队零的突破;取得

13、一批标志性成果,在CSSCI收录论文数量不断增长的基础上,质量有明显提高;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研究课题,力争实现甘肃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零的突破;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未来几年争取承办2-3次全国性专业学术研讨会,并努力创造条件在学校举办国际性体育学术会议;科研经费每年保持10%左右的增长幅度。创新研究生教育模式。按照“提高质量,调整结构,规模适度”的原则,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积极探索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到2015年,各类研究生人数稳定在200人左右,应用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比例达到1:1。3、师资队伍建设做好人才队伍稳定工作。坚持数量目标与质量目标

14、相结合,建设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适应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需要,富有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素质精良的体育教师队伍。到2015年,专任教师总数达到80人左右。加强师资培训工作。紧紧抓住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计划”的有利条件,多渠道多途径努力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到2015年,使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或接近1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85%左右;重点支持1-2名教师成为在国内高校较有影响、能够带领体育学科进入国内先进水平的著名学者;重点培养5名年龄在45岁以下,有明显学术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重点扶持1-2名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创造条件培

15、养国家级裁判3-5名。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用人计划,除做好毕业生选留工作外,重点选聘5名左右在国内较有影响的高层次体育人才来体育学院兼职,重点招聘1-2名国内较有影响的教练员担任我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竞赛工作。大力开展对外交流,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每年派出10人次左右参加国际国内较有影响的学术会议,及时了解学科领域的学术前沿动态;每年邀请2-3名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指导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及时了解学科领域的学术前沿动态;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赴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学习;适时组织管理和服务人员赴国内知名大学进行考察学习,吸取先进经验,促进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三、保障措施(一)以党

16、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着力推进学院科学发展。切实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和保障作用,保证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学院的贯彻执行;加强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着力提高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以学风建设和班级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努力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二)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建立健全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强系、部、所、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切实发挥内设机构对教学科研的管理和服务功能;进一步改进学院财务工作管理机制,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有限的财力资源;设立体育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提升教师教学积极性;设

17、立中青年教师成才基金,加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及优秀教练员的培养扶持力度;加强管理队伍和教学辅助队伍建设,建立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学习、培训、进修制度。(三)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成“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和“公共体育服务中心”,着力改善实验教学条件。重点建设好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体育保健康复、运动与体质健康、运动生物化学等实验室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使其成为能够满足专业和学科发展以及全民健身体质监测需要、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和学生体质测健康试中心;按照教育部关于大学体育场馆及设施配备标准,多方筹集资

18、金,更新改造体育场馆及设施,进一步拓展空间、完善功能,提高利用率;加强图书资料中心数字化建设,更大程度地满足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的需求。四、评估与考核(一)本规划所列目标任务将分解到规划执行期内各个年度。(二)规划执行情况分为年度评估、期中评估和期末评估。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9-2015年发展规划指标任务一览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现 状(2008年底)2015年目标(达到或新增)任务分解情况(可合并时间段)备 注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学生培养及专业建设学生人数本科生544700(达到)550600630660690690690硕士(其中专业硕士)195200

19、(100)(达到)185185(15)185(30)185(60)200(90)200(100)200(100)体育竞赛学生培养质量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115(近五年)160(达到)20202025252525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率90%9090%民族传统体育专业85%90%(达到)85%90%考研率2%10%(达到)4%5%6%7%8%9%10%英语四级通过率16.7(近三年)20%(达到)20%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2(新增)2体育教育、民传新建本科专业1(08年)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成果奖励省级2(新增)2精品课程省级2(近五年)2(新增)2教改项目3(近五年)3(新增)3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人数6

20、880(达到)68707274767880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新增)1教育部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1(新增)1省级领军人才3(近五年)3(新增)3包括“555”创新人才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现 状(2008年底)2015年目标(达到或新增)任务分解情况(可合并时间段)备 注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师资队伍建设队伍结构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人数)1.5%(2)15%(12)(达到)2.9%(2)4.3% (3)5.6% (4)8.1%(6)10.5%(8)12.8%(10)15%(12)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人数)1.5%(2)10%(8)

21、(达到)2.9%(2)4.3% (3)5.6% (4)6.7% (5)8%(6)9%(7)10%(8)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人数)58.8%(40)60%(48)(达到)60%(41)60%(42)60%(43)60%(44)60%(46)60%(47)60%(48)非本校毕业教师比例(人数)27.9%(19)35%(28)(达到)29%(20)30%(21)31%(22)31%(23)32%(24)33.3%(26)35%(28)有国外学习经历的教师比例(人数)2.9%(2)10%(8)(达到)2.9(2)4.2%(3)5.6%(4)6.8%(5)8%(6)9%(7)10%(8)双语教师人数15

22、(达到)2345学科建设重点学科国家级(培育)11(新增)1省级11(新增)1博士点一级学科1(新增)1体育学硕士点一级学科1二级学科4专业学位硕士1体育硕士省级1(新增)1省级以上人才培养基地2(近五年)1(新增)1举办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1(近三年)3(新增)3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现 状(2008年底)2015年目标(达到或新增)任务分解情况(可合并时间段)备 注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科学研究及成果科研项目(项目数及经费)国家级5(51万)(近五年)3(新增)1(10万)1(10万)1(10万)省部级19(11.35万)(近五年)3(新增)1(1万)1(1万)1

23、(1万)横向项目1(3万)3(新增)1(2万)1(2万)1(2万)年科研经费数及增长比例15万(8%)28.5万,10%(达到)16.5182022242628.5年平均增长10%科研奖励省部级4(近五年)5(新增)5%论文发表(篇数及排名)CSSCI74(近五年)100(新增)100出版专著(教材)自然科学3(近五年)2(新增)2哲学社会科学17(近五年)5(新增)5教材11(近五年)4(新增)4国际化水平留学生人数3(新增)3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次数1(新增)1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人次3(新增)3出国进修及合作研究半年以上教师比例(人数)2(近10年)6(新增)6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9201

24、5年发展规划拟实施项目(计划)一览表项目分类序号项目名称项目实施内容及建设目标项目负责人项目实施期限经费预算(万元)经费来源师资队伍建设1人才引进 引进10名左右本学科博士研究生来学院工作;重点招聘1-2名国内较有影响的教练员担任我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竞赛工作;重点选聘5名左右在国内较有影响的高层次体育人才来体育学院兼职。赵 锋陈仁伟2010-2015100学校为主2师资培养 重点支持1-2名教师成为在国内高校较有影响,能够带领体育学科进入国内先进水平的著名学者;重点培养5名年龄在45岁以下,有明显学术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重点扶持1-2名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创造条件培养国家级裁判3-

25、5名。段海俊陈仁伟2010-201530学院为主3学术交流与人员培训 每年派出10人次左右参加国际国内较有影响的学术会议;每年邀请2-3名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有计划地选派青年教师赴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学习;组织管理和服务人员赴国内知名大学进行考察学习。芦平生王跃2010-201530学院为主学科专业建设4省级重点学科建设 加强体育学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把该学科建设成为特色突出、结构合理、层次较高,融教学、训练、科研于一体,集体育教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民族体育于一身的西部地区一流的体育学科。段海俊201030学校、学院5体育硕士学位点建设 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到

26、2015年,应用型研究生和学术型研究生比例达到1:1。芦平生201010学校、学院6申办体育学一级博士点 新增1个体育学一级博士点,使学科布局更加合理,学科方向更加凝练,学科建设质量显著提高,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更加突出和鲜明。段海俊芦平生2010-201530学校、学院实验室建设7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建设 建成“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着力改善实验教学条件。重点建设好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体育保健康复、运动与体质健康、运动生物化学等实验室,使其成为能够满足专业和学科发展、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陈青2010-2015800项目投入8公共体育服务中心建设 建

27、成公共体育服务中心,按照教育部关于大学体育场馆及设施配备标准,多方筹集资金,更新改造体育场馆及设施,进一步拓展空间、完善功能,提高利用率。王跃2010-2015600项目投入9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建设 使其成为能够满足全民健身体质监测需要,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学生体质测试中心。郭秀文2010-201520项目投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10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训基地完成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实训基地建设,为培养应用型硕士研究生创造更加良好地学习条件。芦平生201250学校、学院11本科生实习实训基地 建设3个以上体育专业实习基地,加强实践教学。陈青201230学校、学院12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建设 完成基地基本建设,争取项目开展培训工作。陈青201130多渠道筹集资金训练竞赛13代表队训练及参赛通过未来几年的努力,力争使学院的竞赛水平整体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12个运动项目跻身全国大学生体育比赛前3名,部分项目在西部领先,大多数项目在本省保持一流的运动训练和竞赛格局;陈仁伟2010-2015200学校、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企业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