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1223.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9339894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6.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122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温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122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122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1223.doc(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温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温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二零一零年十二月课题名称:温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牵头单位:温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编制单位: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资质证书:国家发改委工咨甲11220070070号收费许可证书: 浙温字171号单 位 地 址:温州市中心区B-10地块发展大楼北楼709室联 系 电 话: 0577-88960071课题牵头人:余中平 温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主 任 课题负责人:周启政 温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副主任 王 钢 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 院 长 博 士课题组成员:李雄伟 温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处 长 李善武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

2、 副总师 硕 士 徐剑光 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 所 长 硕 士 刘军伟 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 经济师 硕 士 陈 斌 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 经济师 硕 士 潘志坚 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 规划师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2一、“十一五”发展回顾2二、“十二五”发展环境6第二章 总体要求10一、总体思路10二、发展原则10三、发展目标11第三章 重点任务14一、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优化传统产业结构14二、围绕支柱产业成长,培育现代产业集群20三、打造现代集聚平台,优化产业空间布局24四、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完善企业组织结构29五、建立健全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34六、走出去引进来并重

3、,创新内外开放合作40第四章 支撑体系42一、强化项目支撑42二、强化要素支撑44三、强化环境支撑47四、强化现代服务支撑48第五章 实施保障51一、加强规划实施的领导51二、进一步细化规划任务51三、强化规划实施监督评估52四、加强工业发展导向宣传52附表:温州市“十二五”重大项目分类汇总表53附图一:温州市工业园区(功能区)现状示意图53附图二:温州市工业布局优化框架图53附图三:温州市“十二产业区”建设示意图53前 言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一直是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然而,随着市场先发优势的逐渐弱化,资源环境要素制约的日益严峻,温州工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持续发展能力差等深层次问题逐渐

4、显现。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在金融危机巨大冲击、经济发展周期性回调的双重作用下,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已难以支撑温州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提升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培育现代产业集群、扎实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工业领域“开放合作”等成为“十二五”时期工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温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想,由温州市经贸委牵头,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具体承担温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本规划是温州市“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全市工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5、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组织实施“工业转型升级321行动”,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工业经济总体上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工业经济效益显著。“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效益显著。2009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5377亿元,工业增加值1164亿元,“十一五”前四年年均递增分别为11.0%和10.0%;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工业产业贡献率始终维持在46%和41%以上。2009年,全市列入经济效益考核的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541

6、.3亿元,“十一五”前四年年均递增13.2%;实现利税总额318.7亿元、利润总额181.5亿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5%和14.9%,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表1-1 2005-2009年温州市主要工业经济指标主要指标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年均递增工业总产值3545.14136.14951.25319.35377.111.0%工业增加值794.8915.91064.71170.3116410.0%工业投资191.9230.3282.1278.9275.89.5%产品销售收入2153.92522.53074.23246.23541.313.2%利税总额191.

7、8228.9276.8258.4318.713.5%#利润总额104.2125.7156.8141.1181.514.9%(二)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结构不断优化。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18%,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2%;以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技和节能环保为主的新兴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以鞋服、电气、汽配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速度加快。各行业内部组织结构也不断整合提升,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640.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7.7%,比2005年提高4.5个百分点;全市

8、共有13家企业跻身中国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11家企业入围中国大企业1000强。(三)布局调整初见成效,重点园区作用显著。“十一五”期间,全市加快推进沿海产业带开发建设,深入落实“退二进三”和“退二提二”等相关政策,工业开始由以城镇工业功能区为主向以沿海现代产业集聚区为主的布局结构演变。全市园区、开发区发展迅速,对工业布局优化的推动作用明显。截至2009年底,全市共有各类工业园区56家,其中有经济指标上报的园区33家,总规划面积约165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约80.5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约1652.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1.5%。全市11个省级及其以上开发区(园区)已开发面积约79.9平

9、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面积约40.8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1094.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0.4%。表1-2 2009年主要工业园区、开发区基本情况园区名称开发建设情况(km2)主要经济指标(亿元)规划面积已开发面积工业用地面积工业总产值产品销售收入利税总额温州鹿城轻工产业园区6.72.81.616.615.31.6温州工业园区6.53.22.7101.294.66.8瓯海经济开发区8.48.86.8148144.215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包含滨海园区)33.716.311.5339.5330.427.3乐清经济开发区5.63.63.285.782.97.9乐清工业园区瑞安经济开发区7.

10、97.33.3152.8148.114.1苍南工业园区2.41.81.23.53.10.2平阳经济开发区8.34.62.735.934.43永嘉工业园区0.47.87.8211.3200.829.9合计79.956.240.81094.51053.8105.8(四)创新能力不断强化,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大力实施“创新强工”战略,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品牌创新、管理和制度创新有所突破。2009年,全社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48.4亿元,其中R&D经费投入25.2亿元,“十一五”前四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8.2%和31.5%;新产品产值占比达到14.8%,比2005年提高11.6个

11、百分点;建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94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接近12万人。截至2009年底,全市拥有36个国家级生产基地、38个中国名牌产品,较2005年分别增加13个和8个。同时,企业积极开展资本国际化运营,进行虚拟经营和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发展模式探索。(五)“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经济实现新突破。近年来,温州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办厂、境外收购兼并、境外上市融资等多种形式的对外投资合作。“十一五”前四年,全市共新批设立境外机构238家,累计对外投资31426万美元,年均增长58.5%;截至目前,已在外建立了100多个商城,4个国家级、省级经贸合作区,为更多的企业“

12、走出去”奠定了基础。在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同时,积极利用外资,发展对外贸易合作,2006-2009年,全市累计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94.1亿元,年均增长10.3%;累计新签外资项目454项,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5.9亿美元。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工业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现,工业经济的结构性和素质性矛盾依旧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业结构层次较低。消耗大、附加值低的产业比重高,技术知识密集型、附加值高的产业比重低;传统加工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二是工业园区(开发区)建设水平较低。全市现有主要工业园区56个之多,平均每个园区规划面积仅3.6平方公里;部分上规模的园区内的

13、工业用地切分过多,单个项目用地规模过小,部分仅有3-5亩,产业规模难以提升,且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三是企业规模总体偏小,缺乏大企业大集团。工业企业“低小散”尚未根本解决,全市现有工业企业约14.7万家,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7672家,仅占工业企业总数的5.1%;在工业产业发展中显现主导力量、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不足。四是企业创新积极性仍显不足。2009年全市R&D经费占全市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不足1%,低于全省1.7%的平均水平。部分科技型企业技术人员、技术设备不能满足企业研发需要,始终没有摆脱以引进技术和模仿创新为主导的创新模式。五是工业发展的体制性问题有待健全。突出体现在

14、有关工业政策、文件的贯彻力度不足。工业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能曾经一度被弱化,尤其在实施工业项目时,土地、规划审批难度极大,协调落实困难;落实优惠政策时,往往有心无力,对工业发展所需的资源无法进行有效配置。二、“十二五”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温州将处于人均GDP5000美元向10000美元发展的阶段,工业发展由工业化中期阶段跨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与此同时,金融危机过后,新一轮以绿色经济为主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革命正在兴起,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将进入加速期,温州工业发展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新环境。(一)抢抓“四大”机遇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有利于温州工业结构调整。未来五年甚至更长

15、一段时期,以低碳经济、绿色产业、绿色能源为导向的“绿色经济”变革将成为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推动力,由此将引起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浙江省以其制造业比较优势,将成为接纳国际产业资本、技术转移的重要目的地。温州可借此时机,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并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附加值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东南亚国家转移。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推动温州工业产业结构的战略型调整。新一轮沿海开发战略助推沿海产业带开发建设。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地区、海西经济区等系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表明国家已开始部署启动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战略。浙江省也开始全力

16、打造海洋经济发展带,并积极争取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发展新平台。这些既为加速温州沿海产业带建设、加快工业发展空间拓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也对温州沿海滩涂等优势资源整合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铁时代”的到来将有效拓展温州工业辐射范围。“十二五”时期,全国高速铁路将进入一体化、电气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快速发展期。预计2015年前浙江省将建成“两小时高速铁路网”;杭(州)-温(州)铁路一旦规划建设,将进一步形成全省“一小时交通圈”;温州“高铁时代”的到来,既给全市工业产品配送提供了便利,也将有效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对“港(口)-公(路)-铁(路

17、)”联运、港口腹地争夺提供了有利条件,将极大地促进温州沿海产业带发展。提振工业的各项政策的积极效应将进一步释放。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先后通过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浙江省、温州市也相应编制了产业转型升级规划或行动方案,在技术开发、项目建设、税收、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等方面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十二五”时期,这些优惠政策将会得到深入落实,进一步优化温州工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另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扩大内需作为首要任务,将为温州工业产品提供广阔的内需市场。(二)应对“四大”挑战基础性要素资源供给压力进一步加大。土地需求与供给的巨大缺口将成为下一个五年温州

18、工业经济发展的最大挑战。“十二五”期间,沿海产业带开发建设、传统支柱产业用地规模要适度扩张、新兴产业发展等都需要很大的土地空间;另一方面,耕地保护将更加严格,“退二进三”和“退二提二”的工作难度又相当大,满足工业发展所需土地指标具有一定难度。另外,“十二五”时期国家、省级有关部门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要求更高,对海域使用监管更加严格,各级政府节能减排和用海报批的难度将会进一步加大。市场需求面临变数,企业经营风险加大。由于国外消费市场尚未回暖,出口面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出口坏账增多等不利条件;国内消费需求短期内提升难度较大,企业订单虽有所增加但订单短期化现象明显,中长期订单依然缺乏,长期来看

19、,企业经营风险在加大。因此,“十二五”期间,在国内外市场仍未明显好转、产品结构趋同、产能过剩严重的情况下,行业或企业之间的重新洗牌将不可避免,为争抢订单而引发的价格战将趋于激烈。工业投资增强缓慢,企业外迁严重。近年来,温州工业投资连续下降,投资总量排在全省后列,工业投资增长速度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据调查,近40%的企业在温州没有投资意向,而在本地有投资意向的企业中,多数投资规模偏小,投资额一般在500万元以下。随着温州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和要素资源制约,一大批企业纷纷走出温州,在外投资。本地工业投入不足和企业生产中心逐步转向外地,将对温州工业发展后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新一轮区域工业经济发展竞争全

20、面展开。“十二五”时期,全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都将面临着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任务,在此背景下,长三角及海西区主要城市都把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工业调整的战略目标,且在主导产业选择上存在较大雷同。与温州相比,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具有科技、人才的绝对优势,对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较大吸引力;丽水、衢州、及中西部地区部分城市具有发展工业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发展传统优势制造业具有相对优势。在此背景下,温州工业经济发展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二章 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部署,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产业结

21、构和空间布局“双调整”为重点,充分凝聚扶工合力,加快打造产业发展大平台、培育大集群、做强大企业、引进大项目,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和“走出去”战略,提升工业国际化水平,努力构筑工业经济发展新优势,走出一条具有温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发展原则 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良性互动。坚持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双轮驱动”,坚定不移地推进大都市区建设,着力把沿海产业带打造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功能提升与生态环境保护“三位一体”的新载体,积极打造一批服务集聚新平台、城市功能区和城市综合体,强化新型城市化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发展新兴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重点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技、节

22、能环保、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发挥其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同时积极运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鞋服、电气、汽配、泵阀等传统行业,提高传统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鼓励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通过产业链延伸互动发展。产业集群打造与产业组织优化相结合。着眼于提高产业集聚度,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强大的产业集群优势。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高速成长、机制灵活的新兴龙头企业,构造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力量,加快发展配套协作企业,形成“龙头+配套”的产业组织结构,提升集群整体竞争力。坚持自主发展和外向带动相结合。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调整转移的机遇,充分利用在外温州人优势,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 充

23、分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鼓励企业吸纳全球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强化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能力,促进本地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市场取向和政府宏观指导相结合。既要立足现实,从温州现有的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趋势的客观条件出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也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工业发展的指导和引导,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抓好示范、提供共性服务和舆论导向等方式,为全市工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环境保证。三、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工业经济实力有一个实质性的提高,基本建成我国东南沿海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温州工业在全国、全省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24、。 经济总量稳步扩大。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1000亿元左右、增加值24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以上和9%以上;五年工业性投资累计达到3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4%以上;全市列入经济效益考核的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8200亿元,年均增长15%;实现利税总额740亿元、利润总额490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5%和18%。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35%;形成一批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0%;优势轻工产业转型提升取得明显成效,鞋革、服装、电气、汽配四大产业跨入千亿产业集群行列。空间布局更趋合理。按照“

25、一核一带十二产业区” 的产业空间布局总体框架,沿海产业带重点产业集聚区的开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重大基础设施基本建成,重大产业化项目相继落地;内陆特色产业区块有序升级,城市建成区的工业小区基本完成“退二进三”,区域空间开发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以上,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6家和90家,培育80个以上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中国名牌;企业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化,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转变。组织结构持续优化。到2015年,力争培育年产值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100家,超100亿元的企业6家以上;通过整合重

26、组,打造一批管理科学、技术先进的跨国集团;形成1000家以上在技术、品牌、管理、营销等方面各具特色、竞争力强的示范性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指标继续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有效下降。表2-1 温州市“十二五”工业发展主要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基准年(2009)目标年(2015)“十二五”年均增长(%)1工业总产值亿元5377.111000122工业增加值亿元1163.7240093工业性投资亿元275.83000244列入考核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亿元3541.3820015 #企业利税总额亿元318.7740

27、15 企业利润总额亿元181.549018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9.5356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0.8107产值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数个048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亿元48.4110159研究开发投入(R&D)占GDP的比重%1.0210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率%14.82011年产值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个3410012年产值超100亿元的企业数个0613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14单位GDP化学需氧量年均递减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15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年均递减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16单位GDP氮氨排放量年均递减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28、17单位GDP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年均递减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第三章 重点任务一、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优化传统产业结构紧抓“促新、提优、汰劣”三条主线,大力实施十大产业转型升级方案,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由一般加工为主向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转变,加快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主导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特色化。(一)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趋势,立足本地产业基础,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5515”工程,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命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五年内主抓50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全社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500亿元,力争战略性新兴产

29、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10%以上,培育5家以上国内或省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企业,在掌握产业核心专利和关键技术产业化上取得较大突破,培育工业经济的新增长极。1、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风电装备和光伏产业。其中,风电装备产业重点研发3MW以上的风力发电机组、5MW风力发电机组、双馈式发电机组设计制造技术、变频变桨控制和驱动设计制造技术、自动化远程控制技术、叶片制造技术等;着重发展高速齿轮箱、叶片、线缆、塔筒、发电机、主轴、偏航系统、变压器(变电站)以及控制装置等。光伏产业应积极向第三代太阳能电池发展,并以此带动光伏电池、组件等产业发展;适当发展太阳能组建和配套领域。2、新材料产业。鼓励以新材

30、料改造传统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纳米材料应用技术、合金材料、新型环保材料、高性能电子材料、高品质工程塑料、高性能密封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印刷包装新材料等领域。3、生命科技产业。重点研发基因工程药物、新兴生物工程诊断试剂和疫苗、食品工业生物技术等;着重发展基于新生物技术的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生物制剂和医药制品。4、节能环保产业。主要包括LED照明和环保设备产业。其中,LED照明产业重点研发外延片、芯片、LED检测设备、芯片加工关键工艺设备、自动封装设备等;着重发展中高端封装产品,背光源等中高端LED应用产品;适当发展产业链下游的封装和LED应用环节。环保设备产业以生活及工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噪

31、音处理、通风除尘、汽车尾气处理等为发展方向,整合发展工程设计安装、运营管理、设备生产等。5、物联网产业。抢先攻关智能电网相关的智能电器及系统、以及低成本、高性能传感元器件和射频识别等领域,大力支持传感、监测、定位、识别等信息获取关键技术研发。6、光通信产业。大力发展氧化锆陶瓷插芯、光纤连接器、光分路器、光开关系列光通信产品。(二)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产业以国家振兴装备工业为契机,做大做强电气、汽配、泵阀等行业,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着力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1、电气行业。依托现有低压电气产品竞争优势,重点发展智能化、可通信为主的第四代低压电气产品,高压

32、、特高压电气产品,以及新能源电气系统;紧抓国家智能电网改造机遇,鼓励龙头企业研发以高压变频为代表的电气传动技术,以智能开关为代表的同步开断技术,以及用户电力技术等。2、汽配行业。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和技术引进工作,提高系统配套和模块化供货能力,争取形成专用车、特种车等整车生产能力;鼓励企业与电气等相关行业企业开展技术合作,重点研发电传动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企业关键零部件。3、泵阀行业。致力于开发大口径高压调节阀、新材料和新领域应用阀门;重点发展核电阀门、高强度耐腐蚀泵阀、大型高温高压等特种专用阀门,以及阀门控制执行系统、法兰管件、标准件、密封件等关键部件。4、专用机械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食品机械、

33、制药机械、金融机具、制鞋机械、服装机械、包装印刷机械等,提高企业生产设备本地化水平。加大产业科技改造力度,积极采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和系统管理技术,推进生产过程精密化、智能化、自动化。5、基础配套产业。立足本地产业需要,积极发展模具、铸(锻)造、表面处理、紧固件等基础配套产业,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实现精密化、模块化、大型化、自动化发展,提高大型配套和高端配套能力。(三)全面提升优势轻工产业充分发挥温州鞋革、服装等轻工产业的基础优势,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引导企业向高附加值的品牌经营领域拓展,打造国际知名品牌产品;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相结合,

34、实现产业主要技术装备和产品设计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鞋革行业。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巩固男鞋市场地位,扩大女鞋、童鞋市场规模;着力推进营销模式创新,积极发展电子商务,逐步实现生产经营虚拟化,企业发展品牌化。2、服装行业。着力提高产品设计和研发水平,重点开发环保型、时尚型、功能型服装,提高精品服装生产能力;创新商业模式,拓宽市场渠道,做好品牌设计,提升文化内涵。3、印刷包装行业。以发展环保、轻便化和系列化包装印刷产品为方向,着重发展不干胶印刷、软包装印刷、纸张印刷、防伪商标印刷等技术创新,印刷材料向特种颜料、特种油墨等产品领域;鼓励发展印刷机械及器材制造,提高产品科

35、技含量和附加值。4、电子信息行业。着力提升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和制造自动化程度。大力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包括网络工程及网络配套电子产品、现代通信设备及产品、数字视听及信息家电产品、环保仪器及设备、汽车电子设备等。5、合成革行业。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绿色生产为目标,重点发展新型环保材料、高技术高性能的湿法PU透气革和超细纤维基材、水性聚氨酯合成革技术。6、其他特色轻工行业。主要包括眼镜、烟具、锁具、制笔、家具等行业。支持采用现代技术、设备和先进适用的工艺流程嫁接、装备传统企业,提高产品档次;鼓励一些行业龙头参与制订行业标准,鼓励企业创立品牌,逐步摆脱加工生产。(四)加快发展

36、临港工业依托全市沿海滩涂与岸线资源优势,围绕港口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形成良好的开发条件。加快发展以能源、石化、船舶修造等为龙头的先进临港工业。1、能源工业。积极调整用能结构,重点发展清洁型火力发电、核电、风能、太阳能发电和水力发电,加大油气资源利用力度;积极实施一批节能环保、产出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东南沿海重要能源工业基地。2、石化工业。围绕本地及周边地区市场需求,以加工进口原油和化工原料为主,着重发展聚烯烃塑料、热固性树脂等新型化工材料和塑料助剂、染料及有机颜料等精细化工,以及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有机化工业和合成材料业。3、船舶工业。在强化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轮等主力产品制造能力的基

37、础上,积极引进开发游艇、特种船等高新产品生产项目;以全市现有产业为基础,重点发展泵阀管线、电机电气、仪表仪器、电子导航等船舶配套产品。4、滨海出口加工业。依托全市深水岸线较长,港口配套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的优势,着重发展建材加工业、大宗物资加工业、轻工电子产品配装加工业、矿加工业和集装箱加工业。积极申请设立出口加工区和保税港区。5、优特钢。重点引进国内外大型钢铁企业迁扩建和100万吨级优特钢项目,着重发展汽车、船舶、管线精品钢材及高强度机械用钢等产品。二、围绕支柱产业成长,培育现代产业集群 整合延伸产业链,突出提升价值链,积极推进产业链重心从制造环节为主向研发设计和市场营销两端延伸转变、产业空间形

38、态从传统块状经济为主向现代产业集群为主转变, 大力实施“432”产业集群示范工程。(一)创新提升4个千亿优势产业集群围绕集群创新思路,通过产业链延伸、品牌和设计能力提升、营销创新等途径,把产业的市场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生产加工优势转化为设计研发优势,创新提升鞋革、服装、电气、汽配四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鞋革产业集群。充分发挥“中国鞋都”、“中国休闲鞋生产基地”、“中国胶鞋名城”、“中国皮都”、“中国合成革之都”等优势,强化技术创新,重点加强鞋样设计、新型鞋材研发,形成研发竞争优势;着力推进营销模式创新,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重点支持康奈、奥康、红蜻蜓打造国际名牌,带动“中国鞋都”向“世界鞋都”进军

39、,形成品牌竞争优势。继续完善制鞋机械、鞋材等配套环节。服装产业集群。整合“中国服装名城”、“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乐清)”、“中国男装名城(瑞安)”、“中国纽扣之都”、“中国拉链之乡”等优势资源,强力推进以中国名牌创建为载体,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为重点,高端制造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级服装设计师,着力提高设计和开发水平;创新商业模式,大力推广虚拟经营和“优衣派”模式,强化产品营销环节。电气产业集群。依托乐清经济开发区和乐清临港产业基地,整合“国家火炬计划智能电器产业基地”、“中国断路器产业基地”、“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等产业发展载体,加快建设行业质检

40、、研发、信息、展示等公共研发及营销平台建设,提升集群研发和营销优势;鼓励龙头企业发展生产外包业务,构建以发展设备制造和生产核心部件为重点,配套产品、零部件和原材料生产为配套的集群发展体系;全力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气产业集群。汽配产业集群。依托瑞安东工业区、民科基地丁山片区等产业集聚区,加快建设瑞安汽配专业生产基地以及相应的检测中心、研发中心和模具加工中心,完善产业自主研发环节,积极塑造“中国汽摩配之都”品牌,打造“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形成品牌营销优势。大力发展围绕龙头企业的本地配套产业,形成整车制造为核心,汽车配件生产相对完善,研发设计能力较强,能融入全球汽车产业链的“龙头

41、企业+配套企业”的集群发展格局。(二)发展壮大3个五百亿特色产业集群通过完善产业配套、生产装备改造、研发水平提升等途径,不断扩大产品市场和企业发展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泵阀、印刷包装、电子信息三个五百亿特色产业集群。泵阀产业集群。依托永嘉工业园区、龙湾工业片区,加快建设核电阀门研究院等行业技术研发中心,提升本地特种专用泵阀、高性能泵阀的研发制造能力;整合原有的铸(锻)造企业,在泵阀产业集中地区和机械工业重点发展地区打造铸(锻)造产业基地,完善上游铸造环节;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发展本地配套业务,提升中小企业的配套能力。充分发挥“中国泵阀之乡”品牌优势,提升本地企业品牌知名度,打造竞争力领先的全球重要泵

42、阀产业基地。印刷包装产业集群。依托苍南工业园,发挥印刷包装等传统产业基础优势,延伸发展印刷包装材料、设计创意产业和都市印刷复制产业,打造高精印刷复制产业集聚区,逐步建成技术先进、服务一流的现代高精印刷产业基地,提升“中国印刷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依托虹桥电子工业园、瑞安汽车电子工业园、柳市职能仪器仪表工业园等,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积极向上、下游产品延伸,集聚多品种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企业。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以业务外包、虚拟经营的方式,整合中小企业,不断提升行业集中程度,形成集群规模经济优势。(三)加快培育2个战略新兴产业集群通过政府引导、重大项目引进、优惠措施出台等手段,强化企业

43、之间的分工联系,逐步实现战略新兴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培育形成以风电装备、LED照明为重点的战略新兴产业集群。风电装备产业集群。依托乐清湾临港产业基地,规划建设一个“风电装备产业园”,以华仪电气为龙头,集聚一批电缆电线、变频器、变压器、构件等零部件生产企业,招商引资主轴承、齿轮箱、减速机、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生产企业;加速完善以风机整机生产为核心节点,以关键性配套件为上游,以风电场建设为下游的风电装备产业链,并配套发展风电装备认证、人才培训、研发设计、信息、物流、维护等相关服务业,尽快培育壮大风电装备产业集群。LED照明产业集群。依托民科基地、乐清经济开发区,以聚光科技、通领光电为龙头,加快集聚一

44、批生产中高端封装产品、基础部件和材料的配套产业;加快以龙头企业为主的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提升行业自主研发能力;积极推广产品应用领域,开拓产业市场需求空间。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以外延片、芯片等为核心,封装、应用为下游,LED基础部件和材料为配套的功能较为完善的LED照明产业集群。三、打造现代集聚平台,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集约、节约、有效利用土地,全面打造创新型工业功能区为目标,着力推进工业功能区整合提升工程,突出城市、产业、生态融合发展,优化全市工业空间布局,力争“十二五”期末全市工业功能区工业总产值翻一番。(一)工业布局总体框架积极对接浙江省海洋经济带战略,衔接温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结

45、构调整,按照“生产集中、土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努力构筑“一核一带十二产业区”的总体空间格局。其中,“一核”是指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的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区“退二进三”和“退二提二”为契机,加快发展创意、研发、物流、总部经济以及城市生活配套产业。“一带”是指依托沿海快速通道,引导工业集聚整合与联动发展的沿海产业发展带;坚持现代产业新城理念,优先建设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空间大且近期可启动的产业集聚平台,积极引进一批带动性强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海洋产业项目,发挥示范效应,带动整体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推动温州经济转型升级和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的主平台作用。“十二产业区”是指民科基地滨海

46、园区、乐清湾临港产业基地、乐清经济开发区、瑞安东工业区、瑞安经济开发区、大门临港产业基地、平阳万全产业基地、苍南临港产业新城、苍南工业园区、浙江永嘉工业园区、浙江省瓯海经济开发区、温州鹿城轻工产业园区。(二)“十二产业区”建设充分衔接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温州实施规划对沿海重点产业园区(基地)的发展定位及发展方向,结合温州大都市区建设对内陆三大特色工业园区提升发展的要求,“十二五”时期,着力推进“十二产业区”建设。民科基地滨海园区。加快完成永兴南围垦和天成围垦吹填和软基处理及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做好土地招、排、挂工作。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可承接部分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转移。着重培育电子信息、生命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机械装备、汽车关键零部件等产业,积极发展科教等生产性服务业,预留一定比例用地以承接城区“退二进三”企业转移。继续推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建设,创新提升机械装备、关键汽车零配件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培育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和生命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乐清湾临港产业基地。优先开发滨海大道(乐清段)东侧的乐清湾港区一期南区围海(涂)和港区一期北区围海(涂)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企业管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