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有限公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书d589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业有限公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书d5892.pdf(1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报告编号:HNJY-2017-01-011 郑州市昌隆煤业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河南金友安全评价科技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APJ-(豫煤)-403 二一七年四月 郑州市昌隆煤业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法定代表人:郭友君 技术负责人:张义鹏 工程负责人:郭希春 二一七年四月 风险评 估 人员 职 务 姓 名 从业登记编号 资格证书号 签 字 评估 组长 郭希春 014798 1100000000201284 评 估 组 成 员 王 伟 004507 0800000000100556 陈爱学 004653 0800000000100557 杨天常 010977 08000000002
2、02702 贾松磊 从业登记编号 资质证书编号 熊海波 019674 1100000000303291 张 熠 019190 1100000000301227 报 告 编 制 人 郭希春 014798 1100000000201284 王 伟 004507 0800000000100556 陈爱学 004653 0800000000100557 杨天常 010977 0800000000202702 熊海波 019674 1100000000303291 曾凡伟 004583 0800000000100713 贾松磊 从业登记编号 资质证书编号 张 熠 019190 1100000000301
3、227 报告 审核人 郭希春 014798 1100000000201284 过程控制 负责人 杨天常 010977 0800000000202702 技术 负责人 张义鹏 004508 0800000000100669 目 录 第一章概述 9 第一节安全评估对象和范围 9 第二节安全评估依据 9 第三节矿井简况 9 第四节煤矿生产简况 24 第二章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47 第一节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47 第二节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灾害事故类型、可能的激发条件和作用规律、主要存在场所 49 第三节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度排序 56 第四节风险评估 57 第三章安全经管评估 60 第一节安
4、全经管模式、制度的建立及其执行情况分析 60 第二节安全经管体系适应性评估 61 第四章生产系统与辅助生产系统安全评估 64 第一节开采系统安全评估 64 第二节矿井通风系统安全评估 67 第三节瓦斯防治系统安全评估 71 第四节粉尘防治系统安全评估 74 第五节防灭火系统安全评价 77 第六节防治水系统安全评估 80 第七节爆破材料储存、运输及使用系统安全评估 83 第八节安全监控、人员定位与通信系统安全评估 84 第九节提升、运输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88 第十节压风及其输送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95 第十一节电气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96 第十二节紧急避险与应急救援系统全评估 101 第十三节职业病
5、危害经管与健康监护系统安全评估 104 第五章评估结论及建议 108 第一节主要问题及建议 108 第二节评估结论 109 附录:1、安全风险评估委托书;2、采矿许可证;3、安全生产许可证;4、营业执照;5、“五职矿长”安全资格证;6、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7、煤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8、河南省煤炭工业经管办公室关于 2016 年度全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豫煤行201632 号)。附件:郑州市昌隆煤业有限公司安全自检自改报告 前 言 昌隆煤业位于登封市大冶镇东施村境内,矿井证照齐全有效,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 15 万 t,井田面积 0.6837km2,煤层倾角 513,2016年 12 月
6、核定的二1煤层保有资源储量 102.67 万 t,剩余可采储量 56.96万 t,矿井剩余服务年限 2.9a。矿井开拓方式为三立井单水平上山开拓,矿井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类,属于不易自燃煤层;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类型,矿井设计正常涌水量 15m3/h,最大涌水量 30m3/h,实际正常涌水量 10m3/h;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主井、副井进风,风井回风。矿井各生产系统及安全保障系统均正常投入使用。矿井目前有一个采煤工作面(11060 工作面)。安全质量规范化为三级矿井。根据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煤矿安全自检自改工作的通知(煤安监监察20176 号)和郑州
7、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市煤矿春节后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郑政办明电201775 号)、登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登政 20176 号)等文件要求,昌隆煤矿于 2017 年 3 月 29 日委托河南金友安全评价科技有限公司对该矿进行矿井安全风险评估。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组成了昌隆煤矿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小组,编制了昌隆煤矿安全风险评估大纲,深入现场进行调查,调阅了资料。在昌隆煤矿安全自检自改报告基础上,按照煤矿安全评价导则以及国家安 监总局有关规定,分析了矿井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并将煤矿生产系统及辅助生产系统划分为:开采、通风、瓦斯防治、粉尘防治、防灭火、防治水、供电、
8、提升与运输等 13 个单元,采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了分析评估,对矿井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对策措施和建议,并编制安全风险综合评估报告。评估报告由评估组集体完成,评估组对在资料真实的基础上所得出的评估结论负责,委托方对所提供的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公司专家组对评估报告进行了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在本次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得到了昌隆煤矿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在此表示感谢!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安全评估对象和范围 一、评估对象 本次评估对象为昌隆煤矿。二、评估范围 根据煤矿安全评价导则和安全风险评估委托书相关要求,评价范围为:矿井生产系统、辅助系统及相关的设备、设施、装置实际运行及经管状况,以及各种规章制度
9、、措施的制定及执行情况等,本次评估范围仅限于采矿许可证许可范围内开采的二1煤层。其主要内容有:1、评估安全经管模式是否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2、评估安全保障体系的系统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确认其是否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3、评估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及其工艺、场所、设施、设备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4、识别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害性;5、评估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是否形成了煤矿安全生产系统,各系统生产能力是否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对危险、有害因素和存在的事故隐患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和建议;6、对安全生产条件的符合与否作出结论;7、指出主要风险及其风险等级。第二节 安全评估
10、依据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第 52 号);5、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第 297 号令);6、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令,第 86 号);7、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经管局 5 号令);8、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446 号)。二、行业技术规范、规程、文件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经管工作的通知(安监管司办字2004127 号);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经管办法(国家安全
11、生产监督经管总局第 17 号令);3、煤矿防治水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经管总局令第 28 号);4、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一批、二批、三批);5、煤矿安全规程(2016 版);6、煤矿安全评价导则(煤安监技装字2003114号);7、矿山救护规程(AQ1008-2007);8、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9、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10、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11、煤矿电气实验规程(试行)(1998 年版);12、用电安全导则(GB/T13869-2008);1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
12、055-1993);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1992);15、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6、煤矿井下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1998 年版);17、煤矿井下低压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1998 年版);18、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417-2007);19、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20、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经管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10-2007);21、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22、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规范(1997 版);23、爆破安全规程(G
13、B6722-2011);24、煤矿粉尘防治规范(90)中煤总安字第 171 号);25、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1988-10 煤炭工业部);26、矿井通风安全装备规范(MT/T5016-96);27、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煤行管字2000第81号);28、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310 号);29、河南省强化煤矿安全生产暂行规定(豫政办201463 号);30、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开展煤矿安全自检自改工作的通知(煤安监监察20176 号);31、河南煤矿安监局 河南省煤管办关于印发河南省煤矿瓦斯防治
14、补充规定的通知(豫煤安监办201719 号);32、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市煤矿春节后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郑政办明电201775 号);33、登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登政 20176 号)。三、矿方提供的主要资料 1、矿井基本情况说明;2、水文地质报告;3、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4、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图、井上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避灾路线图、通信系统图、运输系统图等;5、昌隆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等;6、昌隆煤矿提供的各种有关技术资料、经管措施、规章制度等;7、煤矿大型设备检测检验报告、准用证等;8、矿井瓦斯等级和二1煤自
15、燃倾向性、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9、其他资料。第三节 矿井简况 一、位置、交通 昌隆煤矿矿区位于东施井田东南部,行政隶属登封市大冶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 11313251131341,北纬 342655342715。范围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郑州市昌隆煤业有限公司采矿许可证(证号 4100000520489)所圈定范围为准,共 12 个拐点坐标,其拐点坐标见表 1-1。表 1-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点号 X Y 点号 X Y 1 3813764.00 38429244.00 2 3814042.00 38428968.00 3 3814360.00 38428724.00 4 38144
16、56.00 38428656.00 5 3814779.00 38429079.00 6 3814765.00 38429100.00 7 3814840.00 38429230.00 8 3814550.00 38429600.00 9 3814504.00 38429566.00 10 3814384.00 38429656.00 11 3813915.00 38429656.00 12 3813830.00 38429512.00 本区西距登封市约 18km,东北距新密市约 27km。登封大冶新密公路和大冶伊川铁路从区外南部约 2km 处通过,区内有简易公路与其相通,交通较便利,见交通位
17、置图 1-1。图 1-1 交通位置示意图 1.3 自然地理 本区为低山丘陵地形,区内地势呈北高南低,最高海拔标高为 314m,最低海拔标高为 272m,相对高差 42m。地面冲沟较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迳流和排泄。矿区属淮河流域颍河水系,区内无常年性地表水体,季节性冲沟较发育,平时干涸无水,雨季细流潺潺,暴雨时段洪流滚滚。地表汇流自北向南流入双洎河,向东经水冶、超化、新郑、扶沟等地后又折向南,于周口市汇入颍河。1.4 气象 本区属大陆性半干旱型季风气候区。夏、秋两季炎热多雨,冬、春两季寒冷干燥。年降雨量 416.501102.90mm,一般 600800mm;降雨多集中在 79 月份,约占全年
18、降雨量的 65%。年平均气温 14.2,七月份最热,历年最高气温高达 44.6;元月份最冷,历年最低气温达-18.2。最大冻土深度为 20cm。春、夏、秋三季以东北风、东风为主,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冬、春季风力较大,最大风速可达 20m/s。1.5 地震 据河南省地震局资料,登封市及邻近地区 1974 年以来共发生地震近50 次,其中二级以上地震十余次。1992 年 1 月 4 日,在登封和禹州之间发生 4.7 级地震;据记载该次地震“强烈有感,少数房屋有瓦片掉落现象”,但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规范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河南省部
19、分)”,井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相应的基本烈度为度,其地震设防应为。1.8地质简况 本区区域地层划分属华北地层区豫西豫东南分区嵩箕小区,主要发育地层为寒武系、奥陶 系中下统、石炭系中上统、二叠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其中石炭系和二叠系为主要含煤地层。该区位于嵩山背斜与荟翠山背斜之间的新密向斜西端南翼。区域基本构造形态为轴向近东西向的复式背斜,且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有近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三组,以正断层为主,并伴有少量逆断层。区域矿产以煤矿床为主,主要可采煤层为赋存于山西组下部的二l煤层,为发育稳定,普遍可采的厚煤层;太原组底部的一1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4.1 地层 区内基岩均被第四系
20、覆盖。据钻孔揭露,发育地层有奥陶系中统(O2)、石炭系上统(C2)、二叠系下统(Pl)和第四系(Q),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4.1.1 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以浅灰色石灰岩为主,隐晶质结构,局部夹泥质灰岩及薄层泥岩,上部具溶蚀现象及缝合线,下部夹角砾状灰岩。钻孔揭露最大厚度为60.94m。含主要化石:Oistodus sp(箭牙形石)4.1.2 石炭系(C)矿区内缺失下石炭统(C1),仅发育上石炭统本溪组(C2b)和太原组(C2t)。(1)上统本溪组(C2b)以浅灰色铝土质泥岩为主,局部为铝土矿,具鲕状和豆状结构,含黄 铁矿结核及团块,局部呈层状出现。在 HG 曲线上呈下低上高的异常反映,
21、主要是该组地层中镓元素含量较高所致。该层铝土质泥岩是对比一1煤层的主要标志层。本组厚度为 6.0112.23m,平均 9.12m。以滨海泻湖相沉积为主。本溪组与下伏马家沟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2)上统太原组(C2t)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由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和煤层组成,厚 70.88m。共含煤 7 层,仅底部的一1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其它煤层均不可采。依据其岩性组合和沉积特征可分为三段。太原组与下伏本溪组为整合接触。含主要化石:Quasifususlina longissima(长似纺缍筵)Bothrophyllum sp (沟珊瑚未定种)Dictyoclo
22、stus sp (网格长身贝未定种)Pecopteris sp (梯羊齿未定种)Lepidodendron oculus-felis(猫眼鲕木)Culamites sp (芦木未定种)Schwagerina sp (希瓦格筵未定种)Dictyoclostrs taiyuanfuensis(太原府网格长身贝)4.1.3 二叠系(P)本区保留二叠系下统,保留最大厚度为 163.32m,分为 2 个煤段(二三煤段),含煤 4 层,其中二1煤层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其它煤层均不可采,各煤组间均以砂岩标志层分界。(1)下统山西组(P1s)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及中细粒砂岩为主组成的含煤地层,73.57
23、86.99m,平均 80.28m,与下伏太原组为整合接触。根据其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四段。含主要化石:Emplectopteridium alatum kawasak (翅状准织羊齿)Tingia hamaguchii (菱齿叶)Emplectopteridium slatum (翅编羊齿)Lobatannularia sinensis (中国瓣轮叶)Alethopteris ascendens halle (细脉座筵羊齿)Pecopteris condllleand (长舌梯羊齿)Tingia hamagu chit (菱齿叶)(2)下统石合子组(p1x)本组中上部岩层受风化剥蚀,残留下部三煤
24、段岩层,保留厚度为 68.00M,由灰色泥岩、铝土质泥岩和砂质泥岩和砂岩组成,与下伏山西组为整合接触。含主要化石:P.cf.taiyuanensis (太原梯羊齿比较种)Plagioxamites oblongifolius (椭圆斜羽叶)Annularia mucramata (尖头轮叶)Sphenophyilun minor (宽卯楔木)L.oculus felis (猫眼鲕木)4.1.4 第四系(Q)以黄土层、砾石层为主,局部为黄土夹砾石,松散,透水性强。厚度1525m,一般 20m 左右。与下伏各时代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4.2 含煤地层 本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
25、组、下石盒子组,含煤地层总厚 243.32m,共计含煤 11 层,煤层总厚 8.45m,含煤系数为 3.47%。其中赋存于山西组下部的二1、太原组下部一1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可采煤层总厚 7.33m,可采含煤系数 3.01%。矿区含煤地层自下而上共划分为 3 个煤段,上石炭统太原组一煤段;下二叠统山西组二煤段;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划分为三煤段。4.2.1 上石炭统太原组(C2t)一煤段 太原组(C2t)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平均厚度为 70.88m。与下伏本溪组整合接触。由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和煤层组成,共含煤 7 层,仅底部的一1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其它煤层
26、均不可采。依据其岩性组合和沉积特征可分为三段。下部灰岩段 自太原组底界至 L4石灰岩顶界,主要由灰深灰色石灰岩、黑色泥岩、炭质泥岩和煤层组成,含石灰岩 4 层(LlL4),常合并为 l2 层,中夹泥岩炭 质泥岩薄层,具燧石团块和黄铁矿结核,含蜒类、介形类、海百合、腕足类 动物化石及其碎屑,其中 L1石灰岩特征明显,在 DLW 曲线上异常挺拔直立,宽大园滑,为本区良好标志层,局部与 L2石灰岩合并,厚度为 10.34m。本段含煤 l2 层(一1、一4),其中一1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一4煤层不可采。该段石灰岩与泥岩和煤层 DLW 曲线呈高低相间,曲线组合形态似“高山峡谷”状,为区内主要物性标志层。
27、本段厚度为 27.06m。中部碎屑岩段 自 L4石灰岩顶界至 L7石灰岩底界,由深灰色中细粒砂岩(俗称胡石砂岩)、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组成,夹薄层石灰岩(Ls.L6)及薄煤层(一5、一6、一7),煤层均不可采。泥岩中含植物化石碎片和黄铁矿结核,具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砂岩以石英为主,呈正粒序,为区内辅助标志层。本段厚度为 27.57m。上部灰岩段 自 L7石灰岩底至 L9石灰岩(局部为菱铁质泥岩)顶界面。以深灰灰色石灰岩为主,夹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和煤层。该段含石灰岩 3层(L7、L8、L9),石灰岩具方解石脉和少量黄铁矿结核,含蜒类等动物化石。其中 L8石灰岩厚 3.95m,发育稳定,特
28、征明显,为本区主要标志层之一;L9石灰岩不稳定,常相变为菱铁质泥岩,为太原组与山西组分界标志层。含煤 2 层,均不可采。本段厚度为 16.25m。据太原组岩性组合、沉积特征及生物组合规律,在晚石炭世,本区为滨海地带,上段和下段的碳酸盐建造,标志着开阔的陆表海环境,中段的碎屑岩沉积则为海水动荡退出时形成的海湾潮坪环境,薄煤层则反映短期的泥炭沼泽相,沉积旋回显示海陆交替环境。4.2.2 二叠系(P)(1)下二叠统(P1)山西组(P1s)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及中细粒砂岩为主组成的含煤地层,73.5786.99m,平均 80.28m,与下伏太原组为整合接触。根据其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四段。二1煤段
29、: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及中细粒砂岩为主组成的含 煤地层,73.5786.99m,平均 80.28m,与下伏太原组为整合接触。根据其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四段。自 L9石灰岩(局部相变为菱铁质泥岩)顶至大占砂岩(Sd)底。由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细中粒砂岩和煤层组成,具水平层理、脉状层理和透镜状层理,含菱铁质结核和黄铁矿散晶,富含植物根部化石及有机质条带。本段下部为二1煤层底板砂岩(Sl),厚 4.19m,岩性为深灰色细、中粒砂岩,局部为粉砂岩,具波状层理和交错层理,物性特征明显,在 DLW曲线上呈中高幅值,HGG、HG 曲线呈低密度、低伽玛值反映,为本区主要标志层之一。本段含煤 2
30、层(二o、二1),其中二l煤层为全区普遍可采煤层,二o煤层不可采。本段厚度为 20.16m。大占砂岩段 自大占砂岩(Sd)底至香炭砂岩(Sx)底。由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组成,含煤 2 层(二2、二4),均不可采。下部为本区标志层之一的大占砂岩(Sd),厚 10.38m,为深灰、灰色细中粒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 石,层面含丰富的白云母碎片和炭屑,物性特征明显,在DLW 曲线上呈中高阻反映,是对比二l煤层的重要标志层。泥岩和砂质泥岩具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合大量植物化石及碎片。本段厚 19.56m。香炭砂岩段 由灰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中细粒砂岩组成。下部为香炭砂岩(Sx),厚
31、5.94m,为中细粒砂岩,局部为粗粒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层面含白云母片和炭质薄膜,可见重矿物包体,为本区主要标志层之一。本段厚 21.5 6m。小紫泥岩段 由泥岩、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细粒砂岩组成,顶部泥岩含铝质,具紫斑及菱铁质鲕粒俗称小紫泥岩,本区一辅助标志层。本段厚为 21.56m。山西组底部为大面积稳定的潮坪沉积,向上演变为泻湖沉积,中、上部则以三角洲沉积为主。(2)下石盒子组(P1x)本组上部岩层受风化剥蚀,残留中下部三煤段岩层,保留厚度为68.00M,由灰色泥岩、铝土质泥岩和砂质泥岩和砂岩组成,与下伏山西组为整合接触。底部为细中粒砂岩(俗称砂锅窑砂岩 Ss),厚 5.1412.40m
32、,平均8.71m,含黑色泥质包体和泥质条带,局部见石英细砾,硅钙质胶结,交错层理,在 DLW 曲线上呈高阻反映,HGG、HG 曲线上呈高密度、低伽玛值反映,特征明显,为下石盒子组与山西组的分界标志层。下部为浅灰紫灰色铝土质泥岩(俗称;M 村泥岩),具鲕状结构,鲕粒成分为菱铁质,易于辨认,为本区辅助标志层。上部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砂岩 互层,含少量植物化石碎片及菱铁质鲕粒。三煤组以三角洲平原湖泊相沉积为主。4.3 构造 4.3.1 区域构造 该区位于嵩山背斜与荟翠山背斜之间的新密向斜西端南翼。区域基本构造形态为轴向近东西向的复式背斜,且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有近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三组,以正
33、断层为主,并伴有少量逆断层。4.3.2 矿区构造 本区位于西施村向斜东段,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宽缓的向斜构造(西施村向斜),并在矿区西北部边界发育一条正断层(F101),结合东施井田构造发育情况,确定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图 3-1)。现将矿区主要构造叙述如下。1、西施村向斜 轴部位于矿区中部,轴向近东西,向西倾伏,倾伏角 58。向斜北翼地层走向 100120,倾向 190210,倾角 813;南翼地层走向5565,倾向 325335,倾角 810。该向斜由原东施煤矿采掘工程、井筒和钻孔控制,已查明。2、F101断层 为本区西北部边界断层,断层走向 50,倾向 140,倾角 5560,落差 5.00
34、15.00m,延伸长度约 1km。补 7 孔与 0501 孔之间二1煤层底板等高线明显不连续,说明断层从两孔间通过。该断层已基本查明。本区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其中 F101断层为本区西北部边界断层,对矿区开采无影响,但应注意在开采中留保护煤柱。4.4 岩浆岩 矿区范围内无岩浆岩。5 水文地质简况 昌隆煤矿区域上处在新密煤田平陌超化勘探区西部,地质构造上处在嵩箕复向斜汇水盆地的东北翼。向斜两翼为寒武奥陶系灰岩及二叠系碎屑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中、西部为第四系冲洪积山间谷地。根据地层岩性、厚度、含水空间特征及埋藏条件,区域上将含水岩组主要划分为:寒武-奥陶系和石炭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岩组,二叠系砂岩裂
35、隙含水岩组,第四系砂/卵砾石孔隙含水岩组。地下水的补给水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含水层之间及其侧向迳流补给,另外还有工农业生产及废水的渗入补给等,其中降水补给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水源。地下水在运移过程中,一部分在地质构造及地形适宜地段溢出地表,构成天然排泄点,如土观泉、任村泉、龙头泉等;一部分则继续向深部迳流排泄;而区内各矿井则为主要的人工排泄点。由于近年来矿井大量疏排地下水,而造成区域地下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6 矿井水文地质 6.1 边界条件 本矿井周边无大的控水构造,在本矿井排水条件下,仍可看作为四周自然进水边界。6.2 含、隔水层情况 根据岩性特征和地层组合,参考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对本煤
36、矿主要含、隔水层情况如下。6.2.1 主要含水层 1、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 一般系指煤层之上 60m 范围内所含砂岩裂隙含水层,岩性为细粗粒砂岩,一般发育 35层,累计厚度约 30 m 左右,岩石完整致密,裂隙不甚发育,但在断层附近地段含水性较强。在煤田勘探阶段,未对该含水层段进行抽水实验工作,据西南部箕山勘探区钻孔抽水实验资料,单位涌水量为 0.00016l/sm,渗透系数为 0.00072m/d,在矿井生产中,该含水层水多以渗、淋水形式向矿坑充水,矿坑正常充水量在 23m3/h,表明该含水层富水性较弱。该层为二1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2、煤层底板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 主要由太原组上段灰岩
37、组成,其中 L7和 L8灰岩较发育,但以 L7灰岩为主,层位稳定,厚度平均在 7m 左右。据钻探资料,灰岩致密坚硬,岩溶裂隙较发育,但多被方解石脉所充填,钻探过程中,可见 2045mm 溶孔或小溶洞,钻孔冲洗液消耗量为 0.0110.8m3/h。据钻孔抽水实验资料,单位涌水量为 0.000270.15l/sm,渗透系数为 0.024m/d,表明该灰岩含水层富水性弱中等,在断裂构造作用下,使其与下部强含水层产生水力联系时,富水性也会相应增强。该层为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6.2.2 主要隔水层 1、二叠系石盒子组碎屑岩段隔水层 该层段厚度一般 50130m,由泥岩、砂质泥岩、砂岩等碎屑岩组成
38、,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间夹数层中厚层状中粗粒砂岩含水层,赋存有一定的水量,但由于其夹持于厚层泥质岩之间,且距开采煤层较远,又因含水层砂岩胶结致密坚硬,在该段中可起到骨架作用,相对增强了泥质岩层的力学强度。该层段风化裂隙较发育,具弱透水性,上覆于二1煤层之上,为其顶板的相对隔水层,对上部第四系砂砾石潜水含水层和下部二1煤层顶板砂岩承压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可起到良好的阻隔作用。2、二1煤层底板碎屑岩段隔水层 二1煤层底板至 L8灰岩顶界之间的砂泥质岩段,据统计,厚度 10 m 左右,以泥岩、砂质泥岩、粉细粒砂岩为主,底部夹一薄层灰岩(或灰岩透镜体),分布连续,层位稳定,裂隙不发育,透水性差,隔
39、水性能良好,正常情况下,可阻隔下部太原组上部灰岩段灰岩水充入矿坑,但在厚度沉积较薄地段及受断裂构造破坏部位,将会弱化或失去隔水作用。6.3 矿井充水条件 该矿井充水水源主要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及第四系潜水、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煤层底板灰岩岩溶裂隙水、老窑老空水。1、大气降水、地表水及第四系潜水 本区大气降水多集中于 79 月份,此时矿井涌水量较平时一般涌水量并无明显增加,说明大气降水对矿井充水无直接影响。本区为低山丘陵区,第四系地层沉积较薄,发育不连续,稳定性差,地面坡度也大,降水渗入补给作用弱,且与二1煤层间有较厚的二叠系碎屑岩地层相阻隔,故对二1煤层开采无大影响。2、煤层顶板砂岩裂隙水
40、二1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直接覆盖于二1煤层之上,回采落顶后该含水层被破坏,所含砂岩裂隙水将首先充入矿坑,是矿坑充水的主要充水水源。在矿井生产中,该含水层水多以淋水形式向矿坑充水,正常水量一般为 23m3/h,水量较小,生产中易于疏排。3、煤层底板灰岩岩溶裂隙水:太原组上段灰岩为二1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该含水层岩溶裂隙不发育,裂隙也多被方解石脉所充填,含水层厚度较小,出露及补给条件差,本矿及周邻生产矿井未发生过底板突水事故,说明太原组上段灰岩导/富水性较弱,但岩石空隙及导/富水性极不均一,在断裂构造作用下,使其与下部强含水层产生水力联系时,导/富水性则会相应增强。4、老窑老空水:据以往老
41、窑调查资料,在开采煤层的浅部露头地段,有历史上遗留的老窑(3238 号)和生产矿井的采空区老塘,其采掘范围、停采时间、停采原因等情况不详,推测其废弃井巷内已积存大量老空水,对本矿生产安全具有潜在的威胁,故当采掘工程向浅部推进时,应打超前探放水钻,并留设足够的防水煤(岩)柱,在地表沉陷区应及时回填地裂缝,开挖疏排洪渠道或其它防、排水设施,以避免发生洪水倒灌、老窑老空水溃水淹井等事故。地 层 2.1 区域地层 本区区域地层划分属华北地层区豫西豫东南分区嵩箕小区,主要发育地层为寒武系、奥陶系中下统、石炭系中上统、二叠系、新近系和第四系,其中石炭系和二叠系为主要含煤地层。区域矿产以煤矿床为主,主要可采
42、煤层为赋存于山西组下部的二1煤层,为发育稳定,普遍可采的厚煤层;太原组底部的一1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2.2 矿井地层 区内基岩均被第四系覆盖。据钻孔揭露,发育地层有奥陶系中统(O2)、石炭系中上统(C2+3)、二叠系下统(P1)和第四系(Q),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一、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以浅灰色石灰岩为主,隐晶质结构,局部夹泥质灰岩及薄层泥岩,上部具溶蚀现象及缝合线,下部夹角砾状灰岩。钻孔揭露最大厚度为 60.94m。二、石炭系(C)(1)中统本溪组(C2b)以浅灰色铝土质泥岩为主,局部为铝土矿,具鲕状和豆状结构,含黄铁矿结核及团块,局部呈层状出现。在 HG 曲线上呈下低上高的异常反映
43、,主要是该组地层中镓元素含量较高所致。该层铝土质泥岩是对比一1煤层的主要标志层。本组厚度为 6.0112.23m,平均 9.12m。以滨海泻湖相沉积为主。本溪组与下伏马家沟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2)上统太原组(C3t)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由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和煤层组成,厚 70.88m。共含煤 7 层,仅底部一1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其它煤层均不可采。依据其岩性组合和沉积特征可分为三段。下部灰岩段 自太原组底界至 L4石灰岩顶界,主要由灰深灰色石灰岩、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和煤层组成,含石灰岩 4 层(L1L4),常合并为 12 层,中夹泥岩或砂质泥岩薄层,具燧
44、石团块和黄铁矿结核,含蜓类、介形类、海百合、腕足类等动物化石及其碎屑,其中 L1石灰岩特征明显,在 DLW 曲线上异常挺拔直立,宽大园滑,为本区一良好标志层,局部与 L2 石灰岩合并,厚度为 10.34m。本段含煤 12 层(一1、一4),其中一1煤层为大部可采煤层,一4煤层不可采。该段石灰岩与泥岩和煤层 DLW 曲线呈高低相间,曲线组合形态似“高山峡谷”状,为区内主要物性标志层。本段厚度为27.06m。中部碎屑岩段 自 L4石灰岩顶界至 L7石灰岩底界,由深灰色中细粒砂岩(俗称胡石砂岩)、灰黑色砂质泥岩、泥岩组成,夹薄层石灰岩(L5、L6)及薄煤层(一5、一6、一7),煤层均不开采。泥岩中含
45、植物化石碎片和黄铁矿结核,具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砂岩以石英为主,呈正粒序,为区内辅助标志层。本段厚度为 27.57m。上部灰岩段 自 L7石灰岩底至 L9石灰岩(局部为菱铁质泥岩)顶界面。以深灰灰色石灰岩为主,夹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和煤层。该段含石灰岩 3 层(L7、L8、L9),石灰岩具方解石脉和少量黄铁矿结核,含蜓类等动物化石。其中 L8石灰岩厚 3.95m,发育稳定,特征明显,为本区主要标志层之一;L9石灰岩不稳定,常相变为菱铁质泥岩,为太原组与山西组分界标志层。含煤 2 层,均不可采。本段厚度为 16.25m。据太原组岩性组合、沉积特征及生物组合规律,在晚石炭系,本区为滨海地带,
46、上段和下段的碳酸盐建造,标志着开阔的陆表海环境,中段的碎屑岩沉积则为海水动荡退出时形成的海湾潮坪环境,薄煤层则反映短期的泥炭沼泽相,沉积旋回显示海陆交替环境。太原组与下伏本溪组为整合接触。三、二叠系(P)本区仅保留二叠系下统,保留最大厚度为 163.32m,分为 2 个煤组(二三煤组),含煤 4 层,其中二1煤层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其它煤层均不可采。各煤组间均以砂岩标志层分界。(1)下统山西组(P1sh)自 L9石灰岩(局部相变为菱铁质泥岩)顶至砂锅窑砂岩底,为一套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及中细粒砂岩为主组成的含煤地层,即二煤组。厚 73.5790.11m,平均 83.32m,与下伏太原
47、组为整合接触。根据其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四段。二1煤段 自 L9石灰岩(局部相变为菱铁质泥岩)顶至大占砂岩(Sd)底。由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细中粒砂岩和煤层组成,具水平层理、脉状层理和透镜状层理,含菱铁质结核和黄铁矿散晶,富含植物根部化石及有机质条带。本段下部为二1煤层底板砂岩(Se),厚 4.19m,岩性为深灰色细、中粒砂岩,局部为粉砂岩,具波状层理和交错层理,物性特征明显,在 DLW 曲线上呈中高幅值,HGG、HG 曲线呈低密度、低伽玛值反 映,为本区主要标志层之一。本段含煤 2 层(二0、二1),其中二1煤层为全区普遍可采煤层,二0煤层不可采。本段厚度为 20.16m。大占砂岩段
48、 自大占砂岩(Sd)底至香炭砂岩(Sx)底。由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组成,含煤 2 层(二2、二4),均不可采。下部为本区标志层之一的大占砂岩(Sd),厚 10.38m,为深灰、灰色细中粒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层面含丰富的白云母碎片和炭屑,物性特征明显,在 DLW 曲线上呈中高阻反映,是对比二1煤层的重要标志层。泥岩和砂质泥岩具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含大量植物化石及碎片。本段厚 19.56m。香炭砂岩段 由灰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和中细粒砂岩组成。下部为香炭砂岩(Sx),厚 5.94m,为中细粒砂岩,局部为粗粒砂岩,成分以石英为主,层面含白云母片和炭质薄膜,可见重矿物包体,为
49、本区主要标志层之一。本段厚 21.56m。小紫泥岩段 由泥岩、砂质泥岩及粉砂岩、细粒砂岩组成,顶部泥岩含铝质,具紫斑及菱铁质鲕粒,俗称小紫泥岩,为本区一辅助标志层。本段厚为 22.04m。山西组底部为大面积稳定的潮坪沉积,向上演变为泻湖沉积,中、上部则以三角洲沉积为主。(2)下统下石盒子组(P1x)本组中上部岩层受风化剥蚀,仅残留下部三煤组岩层,保留厚度为68.00m,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铝土质泥岩和砂岩组成,与下伏山西组为整合接触。底部为细中粒砂岩(俗称砂锅窑砂岩 Ss),厚 5.1412.40m,平均 8.71m,含黑色泥质包体和泥质条带,局部见石英细砾,硅钙质胶结,交错层理,在 DLW
50、 曲线上呈高阻反映,HGG、HG 曲线上呈高密度、低 伽玛值反映,特征明显,为下石盒子组与山西组的分界标志层。下部为浅灰紫灰色铝土质泥岩(俗称 M 村泥岩),具鲕状结构,鲕粒成分为菱铁质,易于辨认,为本区辅助标志层。中上部为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与砂岩互层,含少量植物化石碎片及菱铁质鲕粒。三煤组以三角洲平原湖泊相沉积为主。四、新近系(q)以黄土层、砾石层为主,局部为黄土夹砾石,松散,透水性强。厚度1525m,一般20m左右。与下伏各时代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2.3 矿井煤层与煤质 本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含煤地层总厚 243.32m,共计含煤 11 层,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