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9e0188-4391-43e7-b72f-fe6c0fbd888c_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d9e0188-4391-43e7-b72f-fe6c0fbd888c_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作业 1.什么是教育反思?教育反思的内容包括有哪些? 答: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作为思考对象,通过观察、回顾、诊断等方式,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教学方法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总结教学经验,思考教学活动中的成绩与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对策,以便进一步调整教学。教学反思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学反思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学习资源利用进行反思。(2)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3)对教学效果与效率进行反思。2.什么是教育案例?它有哪些特征?答:教育案例是对某种具体情境的记录,是对“眼前”真实发生的实践情境的描述,它不能杜撰和虚构所
2、谓的“事实”,也不能由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教育案例描述的是具体的、特定的需要进行探求和解决的疑惑问题。教育案例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育教学行为的一个场景,这些片段场景蕴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因此,教育案例不是课堂实录,也非教师的教案或教育个案。 特征:( 1)情境性教育案例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即特定的教育情境。( 2)完整性教育案例能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的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地点、角色,及对事件的处理策略和处理结果等,生动、完整地叙述教育故事的全过程。( 3)典型性既具体又特殊,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含一些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教
3、育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必须有典型性。( 4)启示性教育案例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教育事件始末均能揭示教师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理智、困惑、需求等,给大家以启示和警示的作用。( 5)指导性教育案例对问题的解决方法有较先进的思路,有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对大家的实践和教育行为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 3.教育案例与其他教育文体的区别是什么? 答:在案例的撰写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少数教师将教育案例与其他教育文体混同,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对案例的含义、特征及结构等把握不准。为了让大家辨析和区分教育案例与其他教育文体的异同,我们分别作以下介绍,使教育案例的概念在大家头脑中有更清楚的认识,
4、从而更好地掌握撰写教育案例的方法。(一)教育案例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可举不同的事例,但都是为了论证同一个观点,案例则以归纳总结规律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从写作的思路看,论文是为理论找事例,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思维过程,案例是通过事件找理论,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是写在教育教学之后,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思维过程。(二)教育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即将发生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说明,重在预测;而案例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的追述与思考,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加以反映,写在教之后,是结
5、果,重在反思。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三)教育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从上课到下课师生的语言、动作、效果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出来,是针对一节课的记录,而案例是根据撰写目的和功能,对教育情景有所选择地记录,一般以片断记录为主,可以针对一节课,也可以针对几节课存在的共同问题的课。(四)教育案例与教后记的区别 教学后记是教师在上完一节课后及时记下课堂上发生的事件或自己的感受,这只是教学事件,可作为案例写作的素材,但并不是每篇教后记都值得作案例,还要加以选择。案例是围绕主题、经过选择和取
6、舍、更系统的教学后记。(五)教育案例与教学随笔和教学反思的区别 教学随笔写作形式比较灵活,通常是作者一节课后(或活动)的有感而发,不像案例那样有规范的几部分要求,可以说是写教育故事的散文。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或自己的困难,目的是为了引起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教学行为的改进;而案例的指向可以大到分析几节课,也可以小到分析一堂课或一节课中的一次活动;可以详细叙述事件发展的长期过程,也可以着重说明某个情境片段。(六)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 教育案例可以说是由教育叙事和案例分析与问题讨论三部分组成,教育叙事就是案例中的案例事件部分。案例中的一个案例事件可能包含有
7、一个教育叙事,也可能包含有几个教育叙事。 (七)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区别 第一、两者所包含的要素差异 案例一般有这几个要素:案例题目、主题背景、情境描述、问题研究、评析反思,而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只有三个要素:( 1 )有鲜明和引人入胜的问题。( 2 )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3 )有解决问题过程中或过程后的理性反思。第二、在综合性方面的差异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不像案例那样一定要有主题,只需要有问题即可。教育叙事研究报告通常只有一个典型教育事件。教育案例通常有反映与主题有关的不同问题不同案例事件。目的是为了对同一个主题、几个小经验进行串联和整合。第三、在内容结构方面的差异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只
8、需要有反思,而案例除有反思(即案例分析)外,还要在反思基础上提炼出“启示”。案例还要提供一批需要讨论的问题。4.教育案例的划分依据有哪些?它又可以具体分为哪些类别?答:从教育案例使用范围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从教育案例的写作方式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事件、现象、活动、个人描述与研究;从教育案例的特点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探求、思索、质疑、正反、经验等;从教育案例的内容出发,我们又可以将教育案例划分为德育类、实践类、课堂教学类、教育反思类、创新类等类别。5.教育论文的常见类型有哪些?分别具有什么特点?答: 教育论文的常见类型有研讨性、经验型
9、、述评型、报告性、学位论文、叙事研究报告等。它们各自的特点分别是:( 一)研讨型论文研讨型论文是针对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方法的论文。它的关键是“立论”,这是所有教育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基础。(二)经验型论文经验型论文是针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体会,进行分析、概括、抽象、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写出的论文。这是中小学教师最常见的论文类型。(三)述评型论文述评型论文包括综述性论文与评析性论文。它是在归纳总结别人在某一学术问题或某一研究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分析、评析,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的一种论文。包括读后感、对
10、新理论新观点的阐述。(四)报告型论文报告型论文是指描述或阐述教育实践研究中某一固定程序的论文。主要有调查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实验研究报告。(五)学位论文目前在职攻读学位的老师越来越多,也开始关注学位论文这一文体。撰写这类论文,选题要求比较严格,一般篇幅较长、分量较重,论题必须与之相适应;它所提出的论点,就是对论题的创新见解;选用的材料要达到必要、确实、新颖、充分、协调的选材标准;它特别强调新事实、新理论、新数字、新动态,整个内容要富于很强的理论性、创造性、论证性,以体现浓郁的理论色彩;在结构上,可参照一般学术论文构成的基本型安排整体结构(六)叙事研究报告教育叙事研究的要点:( 1 )叙事应该有
11、一个主题。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2 )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传统的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它的研究价值。( 3 )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4 )教育叙事对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既是一种指导参与式培训,又是一种探究式培训。6.教学反思有哪些形式?请选择你常用的三个形式进行
12、举例说明。答:1、自我回顾性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自我回顾性反思是教学反思的主要形式,是教师主动地对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行为等进行深刻审视和系统总结的过程。自我回顾反思时,要求教师重点对课堂上处理各种偶发情况、学生的突出表现及教学中的精彩片断、干扰教学以至影响教学任务完成的若干细节进行回顾提炼。还可以联系自己当学生时老师在教学相关内容处理上的技巧进行对比总结。提倡教师写“反思日记”,总结评价自己的教学,或者让教师给自已写信,站在第三人的角度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等都是进行自我回顾性反思的较好方法。 2、信息提示性反思。通过课堂上学生的情绪、
13、表情等信息反馈进行的反思。信息提示性反思要求教师具有捕捉信息的敏锐感,善于通过学生的眼睛看问题;要有敢于正视不足,矫正问题的胸襟和气度;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能灵活地处理教学设计、应用教案。如我校一位思想政治课老师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上一节题为“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公开课。当讲到“可持续发展”时,本来活跃的课堂气氛一下沉闷起来,学生盲然的眼神告诉这位老师,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不能理解,无法联系实际回答老师预设的问题。于是,这位老师随即调整了教学设计,让同学们联系农村超生子女问题展开讨论。课堂气氛又重新活跃起来,对“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已在讨论中有了结论。信息提示性反思能促进教师有针
14、对性地克服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障碍,使教与学更好地互动协调。 3、同行诊断性反思。通过邀请同事、专家观察评议自己的教学进行的反思。即将自己的教学作为案例,邀请同事和专家进行评析,从中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再通过反思日记,记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在我校,同行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导师诊断。即“一帮一”对子中,导师对帮带对象(主要是新教师或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情况的诊断;二是同组教师诊断。组织同一备课组内教师相互听课后进行讨论,提出评课意见;三是专家诊断。坚持每学期邀请市、区教科所专家深入部分教师的课堂听课,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解剖。 4、榜样对比性反思。通过与自己喜欢或崇拜的教师课堂教学的比较进行的
15、反思。即以你认为是榜样的教师的教学为样板,将自己的教学与之比较,从而找到优劣,进行扬弃性借鉴。教学中的榜样可以是本校的骨干教师,也可以是其他学校的教师。教学比较既可以是某个教学案例的比较,也可以是长期的比较,长期的比较借鉴收效更好。我校在实施“一帮一”结对帮扶中,坚持实施受助教师听导师的课后再登台上课及教案须经导师审阅签字后才能上课两项制度,使受助教师坚持以导师为榜样,通过对比借鉴,有效地促进了受助教师的进步和提高。实践证明,案例式的对比反思,可以博采众长;长期的对比反思,能使自己较好地掌握榜样教师教学的规律,真正学到榜样教师课堂教学的精髓.7.请结合自身体验,谈谈教育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答
16、: 反思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段,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和具有伦理性的选择,是对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吾日三省吾身”,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课前都要对一节课进行精心“预设”,但在课堂实施时会出现多种结果:第一,事先的预设比较顺利地“生成”了;第二,由于引导不得法,出现“预设未生成”的尴尬局面;第三,虽然教学出现了“意外”,但教师通过巧妙引导,获得了“非预设生成”的意外收获。如果教师课后能对这些结果和过程及时进行记录、整理和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就能对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获得规律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学的自我
17、监控能力。长此以往,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会不断提高,后续教学行为会越来越合理,学生的“主动生成”会不断地取代“被动接受”,教师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会不断地得到提升。美国学者波斯纳( G. J. Posner )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 + 反思 = 成长”。反思到底给一线老师带来哪些好处呢?举个例子:假设今天的学习活动秩序较乱或幼儿浮躁,我就会向自己提出问题:是哪些材料让幼儿不感兴趣?还是材料对这组幼儿缺乏挑战性?还是选材不合理?或是其它等等的问题,我会从主观上
18、更多的找原因,而不是一昧地批评孩子。所以,我觉得反思让自己增强了问题意识。反思过程可以清晰自己的责任意识。这个责任意识不是上面要求我怎么做,而是我需要怎么做,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轻松快乐的老师。幼儿教师的“轻松快乐”是自己内心的体验,我把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常常联系批判自己的教育行为,批判自己活动材料更新过程的惰性,或自己是否静心观察发现孩子学习的差异和规律?多问自己教育行为转变了什么?实施了哪些不同的策略?从心灵呼唤自己教育的良知,增强做个好老师的责任。从以上实例可以感受到,反思是对自我行为的改造和重塑,使我们能通过叙事倾听自己的心声,感知、体验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价值和趣味,从而超越自我“克隆
19、”和机械模仿,走进真正意义上的“反思”,帮助我们实现教学的不断创新具体来说,教育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表现在:(一)问题意识的培养(二)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养成(三)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追求教育反思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科研范式,能够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自信心,消除职业倦怠感,从而形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8.在学完长方形面积之后,三年四班的同学们很想知道教室里黑板的面积有多大,下课后他们去问数学王老师黑板的长和宽,王老师笑着对他们说:“我也不是很清楚啊,你们能不能想办法量一量呢?”学生们面露难色,对老师说“我们没有那么长的尺子啊。”老师提示他们:“可不可以用小尺
20、量大长度,或者用其他物体来量,再测量物体的长度呢?”学生们受到启发,一起思考讨论后,问题迎刃而解。请结合这个教学片断,选择一个恰当的反思点进行反思。答: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这节课就是在这一数学理念下进行的,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问题,在“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中获取知识”。1、注重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教师主要设置了让学生两人一组选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量同样的物体。然后两人再次合作选用不同物体作标准,去量不同的物体。这样
21、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的旧理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了知识的探求中去,激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寻求结果。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求知识的欲望,而且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2、课堂气氛民族平等,活泼生动因为本节课获取知识的过程,始终是在学生操作讨论验证中进行的。因此课堂气氛十分活跃。9.案例作为一种文体,有它自己的写作结构,阅读下面的经典教育故事,将它写成一篇完整的教育案例。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 一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陶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早
22、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陶行知走过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目不转睛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递给王友,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 王友更惊愕了,他不知道校长到底想干什么。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 王友听了非常感动,他失声叫了起来:“校长,你打我吧
23、,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答:我刚读这个故事时只觉得这“四块糖”还真有效,于是我找来自己班上最捣蛋的同学,掏出了一块糖,冲他说:“如果你能不捣蛋,我就把这块糖奖励给你。”出人意料的是,他竟然反问我:“我觉得我没有捣蛋,你为什么要说我捣蛋?”接着还一脸不屑地说:“再说了,我也不喜欢吃糖。”我当时差点晕过去:为什么陶行知先生用得那么有效,而我为什么用了没任何效果?于是我决定再好好看看这个故事,找找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第二次再读,我终于有了新的发现。我只是生搬
24、硬套陶行知先生的方法,没有很好地去领略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学习他的精神。在四块糖故事中,陶行知先生没有直接批评王友,也没有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极力挖掘其内在的闪光点。在一系列铺垫之后,继续表扬却委婉地点出他毛病所在“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引发学生自己认识错误“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这样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能激发学生自觉改过的积极性。四块糖让王友明白了,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换个角度想想问题。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应该教育孩子换位思考,经常问问自己:“要是我处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怎么想呢?又会怎么做呢?”“我现在应该为他做点什么,他的心里会感觉好受一些呢?”而不要只盯住学生的缺点和过失。
25、因为,学生需要的并非那些道理,而是改过的信心和前进的动力。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需要知识,更需要爱心和智慧。面对犯错的学生,教师既要严格要求,批评教育,也需要用爱心去召唤,用智慧去引导。可以说,在这一经典故事中,陶行知把肯定、表扬的手段用到了极致,也收到了绝佳的教育效果。它启发我们:教师始终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相信学生的心,还要不断修炼自己的教育智慧,以爱为动力,以智慧为手段,走进学生,培养学生,和学生共发展。10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一篇教育反思或教育案例。(要求:真实可信,符合反思或案例要求,字数约1500字左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上我充分利用挂图,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什么样的读
26、写姿势才是正确的。然后通过示范,让学生模仿。为达到良好效果,我指导学生进行了反复地训练,怎样坐,怎样拿书,怎样握笔,都是一个动作一动作地反复训练,直到完全符合要求。学生的表现还是让我相当满意的。不过,低年级的学生,天性好动,让他较久的保持一种姿势,是不可能的,学生开始还坐得好好的,只一会就“脚不平背不直”了。怎么办?我借用了后来者的驼背鸟的故事: 从前,在一个很茂密的森林里,长着许多的树,大部分的树使劲地吸取着泥土里的养分,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拼命地往上长,可是,一棵小树,觉得挺直了太辛苦,总是有气无力地弯着腰,没精打采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他的小伙伴们越长越高,越长越粗壮,一直伸向蓝天,可他呢?
27、却越长越弯,越长越弯,最后变成了一棵驼背树. 我也象后来者一样,绘声绘色地讲,配合着夸张的表情,形象的动作,学生们听得非常入迷,也很开心,然后问学生:大家想不想做驼背树呀?学生就会坐得好好的了.如果过了一会,学生又“脚不平背不直”,我会说:“老师看看,下面有没有驼背树?”学生马上又坐得好好的了。 这节课虽然上完了,但是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任务没有完。通过我教的学生的表现,我深深地体会到:课文读错了可以重读,字写错了可以重写,而不良的读写姿势一旦定型却是很难改变的。因此,要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对读写姿势作规范要求,严格训练,做到一丝不苟,持之以恒。而要做到以上要求,光靠一个老师是不行的,让大家都明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希望做到齐抓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