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讯系统导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资讯系统导论.doc(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管理資訊系統導論管理資訊系統 管理的目的管者,控制也。理者,理解、溝通、協調之意也。費堯的管理定義,管理是一種循環:計劃 制度 任用 領導 考核管理人員 建立制度。管理人員與非管理人員最大的差別:解決問題的能力。管理人員應具備的技巧:。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的能力。明茲伯格:管理者的角色。決策:1.資源分配(財務、人力、空間、商品、)。2.組織調整。3.解決問題。人際關係:領導人形象,關係企業文化之形成。資訊角色:1.對內:綜合市場消息傳遞給員工。2.對外:發言人。管理人員真正的定義 決策者。換言之,管理的功能就是在解決問題。因為管理者需要作判斷並下決策以解決問題,所以須要有適當的資訊。管理的階
2、層:策略規劃 (strategic planning), 又稱為高階管理。 主要在確定目標,尤其是未來中長期規劃的大方向。管理控制 (management control),又稱為中階管理。 在實際運作過程,負責執行的管理,確保目標的達成。作業控制 (operations control),又稱低階或基層管理。 負責執行目標。管理幅度:每個人可以管理的範圍。資訊的需求資料 (Data) 資訊 (Information) 知識 (Knowledge) 智慧 (Intelligence)。資料:已實際存在的事實或現象。資訊:客觀存在,對決策者有幫助或影響。資訊需求的特性:資訊來源:資訊格式:外部資
3、訊內部資訊摘要資訊細節資訊策略規劃策略規劃管理控制管理控制作業控制作業控制使用頻率:解決問題:多少非結構化結構化策略規劃策略規劃管理控制管理控制作業控制作業控制資訊特性作業控制管理控制策略規劃來源內部外部範圍清楚狹宰廣泛整合程度詳細的整合的時間幅度歷史性未來的及 時 性高過時的正 確 度高低使用頻率高低數量大量少量類型定量定性系統的觀念系統 (System) 是由一群有共同目標及特性的元素所組合而成的組合體。構成系統的元素則稱為子系統 (Subsystem)。子系統間往往存在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關係,往往動一髮而動全身。從局部微觀來看,是系統內部各元件環環相扣的內聚力。從整體宏觀來看,則是系統
4、之所以能達成其目標的主因。抽象來看,一個系統可用投入產出關係圖來表達。 回饋 (Feedback)從系統外部的角度來觀察,系統的效應表現於它的轉換過程。真實世界中有意義的系統,通常是開放系統,經由回饋來調整投入的規模,產出結果就得到適當的調整,使系統體體得以保持穩定。自然系統 v.s 人為系統自然系統 自然界的系統可能沒有目標,如:宇宙星系。人為系統 人為系統一定具有某種存在的目的,如:社會系統。具象系統(實體系統) v.s 抽象系統(概念系統)具象系統 具體有形的系統,如:神經系統。抽象系統 由觀念、規則、或程序等沒有具體形象的元件組成,如:教育系統。開放系統 v.s 封閉系統開放系統 具有
5、迴饋及控制的功能,如:資訊系統有回饋性,由經驗中學習。封閉系統 沒有回饋及控制的功能。系統定律:1.每個系統都是另一個系統的子系統,每個系統也都包含有子系統。2.每個系統的 Output 都是另一個系統的 Input。從垂直的角度(系統與子系統)來看,可以看出整個資訊系統的架構。從水平的角度(輸入與輸出)來看,可以看出資訊系統的流程。電腦化不等於系統化。系統化必須先制度化、標準化、合理化。結論在談管理資訊系統時,我們可以先分別從管理、資訊、系統三個方面來探討,先了解這三者真正的含意,將有助於我們了解管理資訊系統的真締。就管理方面而言,我們可以從管理的循環、角色、階層等方面來加以探討,然而最重要
6、的是,我們必須了解管理的目的就是在於解決問題,而管理者的工作就是在下決策,以解決問題。因此管理者需要能夠隨時隨地掌握充份且正確的資訊,據以作為判斷的參考,進而擬定解決問題的最佳決策,由此可知資訊和管理工作有很密切的關係。另外,不同階層的管理者所要解決的問題不一樣,對於資訊的要求自然也就不一樣。因此,我們在開發管理資訊系統時,必須先了解管理者的資訊需求及特性,才能設計出真正符合其需要,派得上用場的管理資訊系統。就資訊方面而言,同樣的一個訊息所代表的意義,會因人、事、時、地的不同而有所差別,並不是絕對的。不管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或現象,或者是經過統計、分析、比較等處理而產生,凡是對管理者有意義,有助於
7、下決策解決問題的,都可以稱之為資訊。就系統方面而言,根據系統定律: 任何系統都是另一個系統的子系統,每個系統也都包含有子系統 每個系統的輸出都是另一個系統的輸入,而每個系統的輸入也是另一個系統的輸出。在了解系統定律之後,我們就可以從系統與子系統關係的垂直角度來瞭解資訊系統的整個架構,另外,我們也可以從輸入輸出的水平角度來瞭解資訊系統的流程是否順暢。除此之外,系統的觀念也可以應用在企業組織的制度化、標準化,使其更加合理,如此也有助於資訊化的推動。什麼叫作系統化?就是因為這個系統的組成,今天你要系統化相對的就等於要先制度化(也叫標準化)、合理化。所以在資訊系統開發時,我們所說的資訊系統並不是單純的
8、把它電腦化,因為我們資訊化的過程當中,我們把流程要去考慮調整,要去調整的話,相對的會使上下環節受到影想,有可能制度或整個組織會跟著調整,所以資訊化絕對比電腦話還要嚴謹,因為電腦化只是將人工作業把它電腦作業,但是資訊化在制度、標準、組織可能都要朝向合理的角度來規範。所以為什麼要講管理資訊系統,今天我們如果從管理資訊系統能夠得到對管理者有幫助的資訊,相對的也代表它的工作流程、組織、制度下便是合理。如果從這個觀念裡邊,我們就能夠比較容易去了解,不管是什麼樣的資訊系統,我們要怎樣去開發。綜合前面所討論的各項說明,我們可以清楚的瞭解:管理資訊系統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在適當的時機提供適當的資訊給適當的管理者
9、,以做為解決問題的決策參考。管理資訊系統主要探討的主題 從 Davis 教授所下的定義來看,管理資訊系統至少包含了人、科技、資訊、組織等四個部份,者也勾勒出管理資訊系統所探討的範圍,茲分述如下: 資人資料提供者系統設計與用戶界面設計的課題,探討如何透過 訊資訊使用者良好的設計,來減少錯誤,增加系統成效。 管 理組織行為及抗拒等課題,探討系統導入對使用者 系產生的影響及反應出的行為。 統 探辦公室自動化的課題,探討在辦公室中的資訊處 討理行為,以及資訊科技的影響。 主 題資訊處理者針對資訊系統的管理、資訊從業人員的生涯規劃等課題,探討他們工作的安排及激勵。決策者在幾個決策支援課題中,探討其決策行
10、為及支援決策行為的一些系統。所有人工作生活品質是和組織中所有的人有密切關係的課題。科技科技的領域探討電腦硬體、電腦軟體、通訊等三大領域。科技的本質通盤了解科技的本質、發展趨勢、及其對企業組織的意義(影響與衝擊),掌握科技帶來的機會用於解決企業的問題及創造企業的競爭優識。科技的落實透過資訊系統的開發及整合技術的運用,將適當的科技落實,以解決企業的問題。科技的發展各類新科技的發展,創造一些新突破,也產生了重要的應用系統類別,如:辦公室系統、電子資料交換、專家系統、類神經網路、決策支援、群體決策支援、高階主管資訊系統、主從架構、使用者自行開發系統、企業網路、電子商務、。科技的影響新的資訊科技導入後,
11、對企業組織及社會所帶來的各種變化,如:抗拒、倫理、法律、等。資訊原始的資料使用者資訊需求的認定、資料的來源與取得、資料處理程序的設計、資料的整理方式。產生的資訊資訊對企業組織帶來什麼效益?其品質、時效性、價值的評估。組織組織定位資訊處理單位在組織中的定位,如:如何安排其位置、資訊單位的組織、資訊單位與使用者間的關係、。組織目標資訊系統如何配合企業組織的目標,如何與企業組織的策略產生互動、資訊科技對組織行為的影響、協調系統導入過程的組織變革及抗拒、。管理資訊系統的演進 資訊系統的演進年代系統發展重心六資料處理系統 (Data Processing System, DPS)交易處理系統 (Tran
12、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 TPS)七管理資訊系統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決策支援系統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群體支援系統 (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GSS / GDSS)八主管資訊系統 (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 EIS)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專家系統 (Expert System, ES)策略資訊系統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
13、 SIS)九企業流程再造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企業工程 (Enterprise Engineering, EE)企業網路 (Intranet)EISSIS EE InternetDSSIntranetDPSBPR支援管理架構 (Bottom-Up)塑造管理架構 (Top-Down) 建立新企業 (Overall)【應用範圍】工作個人組織跨組織效率決策支援組織變格產業整合企業的資訊需求 企業內資訊需求的類型不同資訊類型通常是為了滿足不同的資訊需求,使用的資訊系統規劃與發展方法也不同。Pakno and Sprague 1984 將企業內的資訊
14、活動分為兩大類:第一類 (Type I) 的資訊活動偏向於價值低的大宗交易資料。處理程序清楚明確,可多次重複,由事務人員負責。活動重點在處理資料,處理過程非常結構化,採用的系統開發方法也需配合此種特性,稱為生命週期模式(life cycle model)。第二類 (Type II) 的資訊活動偏向於處理價值高但較不頻繁的企業活動。處理程序缺乏清處的程序,可能每次發生時處理程序都不盡相同,由管理人員或專業人員負責進行。重點在處理觀念,需要另一種有彈性的方法,稱為雛型方法(Prototying)。第二類資訊活動反應了企業中管理活動的資訊需求,但不同的管理活動所需資訊的差異仍然很大,需要不同的規劃方
15、法來克服。資訊來源1.內部資訊:a.產品分析 (適時改變產品性質,提高競爭優勢)b.公司資源 (各部門對產品或運作的意見)c.接納各方意見 (非正式,填滿資訊代溝)d.內部專家意見 (角度廣,全面化)2.外部資訊:a.外部資料庫 (商業或科技資料庫、圖書管、諮詢中心)b.同業資料 (加強不足、避免重蹈覆轍)c.顧問 (許多類似個案經驗)d.外部專家 (專門研究)3.研究調查:(成本及效益)資訊評估1.正確性 2.成本 3.時效性 4.是否需要 5.呈現格式資訊科技的發展趨勢 硬體價格急速下降(市場混亂 - 生命週期短,相容性問題 - 研發創新)軟體價格上升(成熟資訊系統維護佔80%,適應性、完
16、美性、修正性)軟體工程:提高軟體品質(修正性),易於修改(適應性、完美性)通訊科技:突破時空局限軟體的趨勢越來越複雜、功能越來越強、越來越容易使用軟體開發的特性(一) (二)(三)(四)時時時時間間間間程式員數程式員數程式員數程式員數一、可分割二、不可分割三、可分割需溝通四、複雜,大量溝通系統開發模式 生命週期模式 (Life Cycle Model)分析設計寫碼測試維護缺點:1.極少專案依階段進行。2.初始階段客戶無法清楚完整陳述需求。3.需長時間才能看見可執行程式碼。系統生命週期介紹規劃主要供專案管理人員一個架構,做為資源、成本、時程做合理的估計與控制。資訊系統的六種元素:硬體、軟體、人員
17、、資料庫、文件、相關法規與程序。系統分析後,依各元素分配之需求,可同時進行:硬體工程、軟體工程、資料工程、人因工程、程序再工程。系統元素的不同分配可得到不同的可行方案的經濟效益、技術複雜度、使用難易度、用戶滿意度都將有所不同。系統分析師的責任在運用經濟層面、資訊科技層面、管理學層面的專業知識,從事信息蒐集、問題發掘、可行性方案的建立與評估。系統分析過程包括四個步驟:一、定義整個系統的範疇:功能、績效、限制、系統界面。二、提出多個可行方案。(以六元素不同組合,分配到每個系統功能而獲得)三、評估所有可行方案,選取最佳方案。(專案特性、商業考量、技術可行性、生產問題、人員因素、環境界面、法律問題、)
18、1.辨認使用者需求:那些需求是必需的。2.經濟可行性分析:主要在比較開發成本與經濟效益。成本校益分析、公司長期營利策略、對獲利產品之影響、開發成本、市場成長。3.技術可行性分析:開發風險?軟硬體資源充裕?目前科技能否達成目標?4.法律可行性分析:應聘請專業法律顧問協助。5.成本與時程之估計:開發成本、完成時間。四、做出系統定義書。(後續:軟體工程、硬體工程、人因工程、資料庫工程、程序再工程)。軟體需求分析階段 (Software Requirements Analysis)重點:蒐集、辨認與軟體有關的需求。瞭解系統的資料領域,定義軟體功能、用戶界面、資料庫、績效、品質等需求。將需求的有效方法記
19、錄成軟體需求規格,和客戶一起審核。主要目的:產生一個完整且正確的軟體需求分析規格,做為開發者與客戶溝通的橋樑,後續軟體開發與維護的依據,衡量品質的依據。困難與特性:1.須從事大量的溝通工作。2.用戶需求描述不清。3.較缺乏自動化工具支援。4.需求會隨外界環境而改變,無法預知所有需求。5.大型系統功能複雜,牽涉廣闊,且資訊系統通常唯一存在,經驗累積不易,人才不易獲得。步驟:1.瞭解問題:先研究系統定義書及專業規劃書,瞭解軟體部份與整個資訊系統其它部份間的關係。其次,管理者應協助建立與顧客代表、管理人員、程式設計師的經常性溝通管道,以了解用戶的真正需求。2.評估與綜合:評估資料在各軟體功能的流動情
20、形、細化各處理功能之細節、建立系統界面之特性、發掘設計時須遵守限制。a.資料領域分析:係指系統軟體須處理的重要資料。須了解信息的用圖並分析與功能間資料流動關係。信息流動關係是指資料來源及處理後資料的去處,通常用資料流圖 (DFD - Data Flow Diagrams) 表示。信息內涵通常以資料字典 (Data Dictionary) 或個體導向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表示。信息結構是指各項資料間的邏輯關係應以何方式表達,以滿足各系統功能的方便性與資料的一致性,常用方法有階層式資料模式、關聯式資料模式、個體關系模式。b.功能分析:管理資訊系統主要功能通常是資料
21、處理,即對輸入資料進行某種組合、 轉換、更改、運算等處理,產生輸出結果做進一步處理或直接表達給使用者。分析師必須把抽象籠統的系統功能分解成較小且具體的子功能,並把子功能中不夠具體者繼續分解成更小的子功能,直到分解出的子功能可以在系統開發的可行性。分解過程將建立階層式系統功能結構。瞭解每個子功能的用途,詳細描述子功能間的界面與執行順序。在分解時需顧慮未來整合可能的困難及功能架構品質。資訊系統的功能分析通常是用資料流圖來表示,出現在資料流圖的處理中心即是一個功能,它的用途與子功能的界面及控制流則記載在功能描述中。資料流圖不僅用在結構化軟體需求分析,亦可用於結構化設計。功能設計是功能分析的延續,資料
22、流圖在需求分析階段不需分解的太細(通常是二至四層),設計階段則需分解至每個模組可對應到一個程式模組。c.界面分析:包括系統與其它軟體系統的界面關係、系統與使用者間的人機界面分析。與其它軟體之介面分析,目前無特定方法,通常用文字記錄系統間的資料流通與規格。人機界面分析通常先決定不同用戶角色,根據其操作順序做出多個使用腳本,一個腳本可以用一系列畫面設計來描述。和使用者共同分析腳本的完整性、易用性、一致性、可用性。3.規格書製作:軟體需求規格書記錄分析與綜合的結果,及驗證系統的準則。4.複查與審核:與客戶一起審查規格書的正確性、一致性、可行性。通常規格書的內容須修改與補充,專案規畫書上的成本與時程也
23、應考慮是否需重新審核。完成軟體需求分析,得出一個最符合經濟效益、技術考量、管理目的的系統分析規範。系統分析師須具優秀的溝通能力、瞭解與分析抽象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除程式設計的細節外,也須考慮其它重要品質(系統界面、可更改性、安全性、)。著重規範資訊系統為何(What),而非如何(How)實踐該系統。軟體設計階段 (Software Design)重點:軟體架構、資料結構、操作程式的設計。將軟體需求規格轉換為更精確的表達語言,和客戶一起審核。結構化設計強調如何將一個軟體系統用一套有體系的方法來發展其邏輯結構。整個系統設計個過程是一個重覆的細化工作。也就是需求分析中功能分解的延續。細化時,
24、整個系統逐漸被分解成一個程式模組所對應的關係,包含許多模組的階層。系統設計分為:高階設計及細部設計(分野不明確,設計規格書常不區分這兩階段)。高階設計為細化過程的初期,著重於模組間的聯結與整個系統的邏輯架構。細部設計為細化過程的後期,著重於每個模組內的資料結構與演算法的邏輯設計。系統設計階段主要工作就是將系統軟體需求轉換成具有結構化的設計規格,包含:1.系統架構設計:通常以階層式模組結構圖 (Structure Charts) 表示。2.資料結構設計:通常以資料字典 (Data Dictionary) 的形式表達。3.演算流程設計:通常以結構化英語 (Structure English) 的形
25、式表達。設計規格書為寫碼階段的依據。系統設計除了將需求轉換為模組架構外,也要注意設計品質,這也是系統設計存在的價值。略過系統設計直接撰寫程式,容易造成不可維護、可靠性低、不可瞭解、錯誤百出的情況。系統設計製作出來的規格必須可由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做有系統的品質評估。系統設計通常不受程式語言及實踐細節的限制,有較多彈性專注於系統的品質,而非程式的績效或可執行性。設計師須確認最後的設計模組不只能滿所有需求,也需確認所有模組都是可實踐的。與需求分析相較,設計階段有需求規格書為依據,較工程化,且方法、工具、文件規格也較具體。與程式設計不同在於重點為模組間的界面設計,而程式設計則重於單一模組的資料結構及演
26、算法的撰寫。系統架構設計的核心是依結構化設計原則將整個系統細化為條理分明、各司所職、互相配合的模組架構。系統設計基本原則:1.模組化 (Modularity):模組化來自於系統的細化。模組的大小適中,便於管理與瞭解,為結構化設計的基本觀念。2.抽象層次 (Levels of Abstraction):抽象層次幫助設計者專注於一個問題的核心,以免受到不相干的細節干擾。3.抽象資料類型 (Abstract Data Type):包含資料類型之邏輯資料結構與在該資料結構上做操作與運算的操作集合。(有許多方法及不同的程式語言來實踐,因為與實踐細節無關,所以稱為抽象)4.信息隱藏 (Informatio
27、n Hiding):模組設計應儘可能將模組的細節隱藏不讓其它模組看到。不但易於瞭解,也能保護模組不致受到任意破壞。5.功能獨立性 (Functional Independence):一個模組應只有一個單純的功能,模組間的交互關係也應儘量簡單。功能獨立性是信息隱藏的延伸,也是設計品質的重要因素。功能獨立的模組:容易瞭解與維護、錯誤不易擴散到其它模組、可再利用性高。通常以模組的內聚力 (Cohesion) 與聯結力 (Coupling) 來測量模組的功能獨立性。設計應力求模組有很高的內聚力與簡單的聯結力。6.模組介面規範 (Interface Specification):模組設計須記錄與其它模組
28、的互相使用情形,才能有效地維護模組間的複雜連結的正確性。Inport 使用其它模組,Export 使用它的其它模組,Public 公用模組。模組修改可能因漣漪效應 (Ripple Effect) 導致一連串模組的修改。寫碼階段 (Coding)重點:撰寫程式。將設計規格定義的各設計模組,用可以編譯或直譯的語言描述出來。測試階段 (Testing)重點:內部邏輯是否正確、外部功能是否能將輸入資料轉換成預期輸出資料、是否能正確滿足系統需求。白箱測試技術:根據程式控制結構,測試是否正常運作。黑箱測試:介面測試,測試輸入正確資料能否產生正確輸出。軟體測試過程: 1.單位測試:檢驗每一個獨立模組是否正確
29、執行預期功能,常用白箱測試技術來發現 模組內部錯誤。 2.整合測試:檢驗整個系統的架構是否正確。(模組子系統整個系統) 3.驗收測試:依需求分析規格定義的驗收準則來檢驗軟體功能與績效是否滿足需求。 使用黑箱技術。 4.系統測式:檢驗各系統元素間的整合是否正確,以及整個資訊系統的功能與績效是 否滿足需求。(回復測試、安全測試、壓力測試、績效測試)系統維護階段 (System Maintenance)錯誤、外在環境改變、改良或增刪。系統演進 (System evolution)軟體雛形 (Software Prototyping) 方法五個階段:分析、快速設計、雛型製作、雛型評估與需求細化、產品化
30、。常與生命週期模式互相結合成為改良的生命週期模式。使用高階工具,缺乏結構化,無法通過軟體品質保證的檢驗。應視為需求分析階段的輔助,不適合將雛型轉換為最終產品。軟體雛型是在短時間內,用最經濟的方法,開發可運行的系統原型,以及早澄清或驗證不明確之系統需求。雛型主要是確保需求的正確性,降低後面階段的風險,結省系統開發與維護成本。正確的雛型方法,除快速與經濟外,必須是用戶主導分析與設計過程。雛型有丟棄式及演進式兩種。丟棄式:目的在驗證不明確的需求。演進式:希望再利用較具結構的設計及程式,轉化為最終產品。雛型重時效,結構與品質(可用性、可靠性、可維護性、績效、)不能滿足品質標準,不宜全盤取代生命週期模式
31、,應互相結合,才能開發高品質的軟體產品。無特定用戶群或技術面困難度遠大於分析面的系統,不適用雛型方式。優點:1.藉助可操作之模型,可增進用戶與分析師之溝通。2.讓用戶參與整個需求過程,可以更有效地辨認真正的用戶需求。3.澄清、驗證不易用一般語言規範之戶動式需求及作業流程。4.用戶使用雛型過程中可以發現新的需求。5.對於任務重大、攸關生命財產安全、對社會衝擊影響鉅大、不易實際測試的資訊系統,軟體雛型則是健全需求分析唯一的有效方法。困難:1.缺乏自動化工具。2.缺乏有經驗的開發人員。3.缺乏有效的評估準則。4.需用戶大量參與,常使專案管理人員卻步。5.常任意更改雛型,偏離雛型目的。6.有直接轉化為
32、最終產品的傾向,影響系統產品的品質。軟體雛型方法之分類1.腳本式:適用於簡單的用戶界面設計,是最經濟的方法,也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2.摹仿式:以作假方法,預先設定輸入或輸出資料來摹擬特定的系統功能,適用於雛型新的功能需求或注重使用順序之系統需求。3.示範式:實際開發一部份關鍵功能,讓用戶有限度地實際操作,適用於驗證新的功能需求或注重用戶界面效果的系統,是最常見的一種雛型方法。4.遞增式:由最關鍵的子系統開始雛型,逐次發展至系統完整為止,適用於各子系統間界面定義十分清楚的大型系統。5.螺旋式:由系統的核心功能開始先製作系統的第一個版本,再依使用後之回饋加以修改、擴充為次一版次,每個版本都是完整
33、的系統,但功能與品質逐漸趨於完善。適用於需求經常會受到外界影響而改變的系統。(腳本式或摹仿式雛型雖不能實際操作,但都能有效地澄清許多不易規範的用戶需求)系統開發技術 一、聯合應用系統開發方法 (JAD)JAD (Joint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是一種以使用者為核心,管理者為主導,由資訊人員來輔導的系統發展方法。特別適用於需求複雜且跨部門的系統。如何有效促進使用者參與發展過程,訂立確實有用的系需求規格與設計規範,是系統成敗的關鍵。JAD 效益:1.增加生產力:比傳統分析和設計的生產力提高約20%60%,減少系統需求和社計所需的時間和人力,無形中也加快系統發展的生命週
34、期。2.提高系統設計的品質:JAD 最大的成效,後續維護成本也因而降低。使用者的積極參與是品質提升的關鍵之一。3.增進使用者對系統的歸屬感:以使用者為主能真正反應需求。JAD 應用範圍:1.系統規劃2.系統需求3.用戶界面設計JAD 角色:1.引導人2.記錄3.系統的負責主管4.使用單位主管5.使用者代表6.資訊人員7.專家8.觀察員許多大型公司的大型應用系統使用此法,在短期內發展出高品質的系統,配合群體軟體及電子會議的進行,更能大幅提高效率。JAD 成功要件:1.管理者大力支持。2.引導人的技巧和能力。3.JAD 團隊全程參與。4.與會人員一視同仁,有相同權利義務。5.會前準備充份。6.事前
35、準備的文件視為提案,沒有不可以更改的。7.儘量用使用者慣用的語言,不要用術語。8.嚴格遵守議程,不輕易改變。9.善用視聽器材。10.使用公司外的場所,以免分心。二、社會技術系統 (Sociotechnical System, STS)將工作任務與角色兩者分開。工作任務屬於技術系統,角色屬於社會系統。特別適用在變更大、影響層面大的情況下使用。限制:相當花費時間、系統設計者必須熟悉工作設計及群體溝通技巧。設定社會系統目標設定技術系統目標列出社會系統可行方案列出技術系統可行方案整合成社會技術系統可行方案 評估個方案滿足社會技術系統目標程度 考慮成本、資源、限制 選擇最佳社會技術系統方案三、使用者自行
36、開發系統 (End User Computing)適用:規模小無法成立資訊單位的的企業。重點在提高作業效率。系統導入過程的成長階段,讓使用者了解系統開發的相關步驟。有助於提升推動的效率。在成熟期,End User 素質提升後。組織需加強合理水準的開發紀律(品質確保、審查程序)。優點:1.疏緩系統開發人力缺乏的問題。2.免除資訊人員決定資訊需求的問題。3.系統實施程序轉移給使用者父則。4.使用者自行設計的系統較容易符合其業務需求,較有認同感。5.由使用者自行發展系統,有助於減少系統開發設計的抗拒行為。風險:1.使用者確認需求能力的正確性與完整性。2.通常沒有進行嚴謹的測試程序,品質較為粗糙。3.
37、容易低估發生錯誤的可能性,及造程的損失。4.容易忽略組織的需求。5.私人系統不易交接。如何創造 EUC 最高價值1.提供足夠的必要設備,以滿足使用者需求,同時合理的限制資訊科技在組織的衍生。2.使資訊科技容易被使用者使用。3.制定資訊科技開發成本/效益的最低標準,防止過度的浪費。4.尋求對企業具有高價值的應用系統進行開發。5.個系統間需有整合介面(類似 Plug-In)。資訊中心1.電腦科技之教育2.資訊科技使用訓練3.個人電腦使用支援4.資訊顧問5.提供電話熱線,協助解決困難。6.系統評估7.制定軟、硬體標準8.對各種應用系統之援維修9.安全防護10.推銷各種資訊服務給使用單位11.發展電腦
38、軟體間的通訊界面12.資料管理13.建置與測試各種新開發的軟體(各部門共用的部份)14.維修各像資訊設備15.專案管理各項使用者自行開發系統之進度。16.對使用單位開發軟體之品質管制。系統管理 集權或分權1.由資訊部門決定。2.資訊部門制定規範,由各使用單位執行。3.由各使用單位自行裁決。資訊系統管理的集權和分權的組合方案,應該參照企業的需求,以及企業文化來設計。中央集權:總管理處在各方面有強勢的政策制定、規劃、管制的作風。分權方式:放手讓各單位自由發揮,扮演居中協調的腳色。資訊系統在集權和分權的取捨上,必須配合這種組織文化,以便能達成一個平衡。中央集權程度高,資訊系統分權程度也高,易引起衝突
39、和糾紛。中央集權程度低,資訊系統分權程度也低,完全缺乏處理績效。集權或分權式管理的取捨並不是兩極劃分,它牽涉到系統開發、系統作業、系統管制等三個獨立的方向。系統開發的集權和分權指的是由資訊單位統籌負責,還是由各使用單位自行負責。系統作業指的是資訊系統的操作,是否由各單位自行負責。系統管制方面,在集權式的管理之下,由中央統籌建立一些政策、規則、標準、制度,以便規範所有應用系統的活動。系統管制採集權式:為維持各部門間的一致性,滿足資訊交換,整合的需求。系統管制採分權式:靈活的彈性,提高效率。集權式的優點1.有經濟規模2.能做專業分工,發展專門能力3.能有足夠的備援資援4.有利長程規劃5.能達成跨單
40、位的標準化6.資料分享、彼此容易整合7.減少重複性高所造成的浪費集權式的缺點1.過於強調資料庫之整合。2.由於多數資源都用於維護現有的系統,很少推出新的資訊服務。3.新系統一定要和舊系統資料庫相容。4.所有資訊均需經過可行性研究,明辨其效益。5.講求標準化。6.資訊部門統籌規劃開發整個系統。7.不容易達成使用者導向的目標。8.常重於發展前衛科技,忽略使用者的需求。9.使用者對資訊部門不滿意。分權式的優點1.有較大的調配彈性2.各使用者受到較好的局部服務3.責任清楚4.對使用者需求反應較快5.各單位自主性提高6.資訊能力分布到全企業7.允許對創意作小規模的實驗分權式的缺點1.著重於單一需求的滿足,未考慮整體組織的需求。2.資訊部門對於系統發展失去控制。3.新系統的數目急速增加,相關幕僚人員也不斷增加。4.由許多廠商提供服務,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