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考试与评价改革实验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考试与评价改革实验方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生考试与评价改革实验方案 重庆市万州区天城实验小学课题组 执笔人 李君一、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表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重要任务,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改革考试办法是其突破口。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送审稿)以及关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中小学期末评价与考试改革的建议等文件所阐述的评价与考试改革的理念,围绕着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在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工具和评价反馈等方面作深入探讨,以全面推进素质
2、教育的实施。二、研究的目的 1、建立适应小学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方法体系。2、通过考试评价改革促进新课标的实施。三、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1、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本研究既重视实际问题,又重视理论探讨,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构建适应小学素质教育要求的小学考试评价体系。2、宏观研究与微观探索相结合的原则:在宏观上系统研究小学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规律和原则,在微观上探索实施小学考试的具体方法和措施。3、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工作相结合的原则:近两年的教研工作将紧紧围绕本课题展开,一方面用课题研究成果指导平常的教研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平常的教研工作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四、实验假设在新课标等现代教育
3、理论的指导下,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以考试评价方法改革为契机、突破口,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全面落实新课标,有机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以全方位造就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五、实验变量界定自变量: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教师素质以及考试评价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因变量:本实验的因变量是指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促进新课标的实施,以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干扰变量:(1)课题干扰变量 与本课题无直接关系的其它课题的影响。(2)环境干扰变量 社会认同与家长认可。(3)对象干扰变量 学生等群体互动干扰。控制变量:(1)建立坚实的课题领导小组进行全方位的指导,排
4、除干扰。(2)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实验骨干,编写实验材料。(3)召开家长会,沟通认识,形成共识。六、研究对象、方法和时间1、实验对象:全校16年级36个班全部参加实验。2、研究方法: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综合运用调查分析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3、研究周期:本项实验研究周期为3年,并按以下步骤进行:准备阶段(2002年10月12月)确定研究课题、对象及研究队伍、制定研究方案。实验阶段(2002年12月2005年7月)全面展开实验研究,做好分析小结工作,制定并完善实小素质教育学科考试评价指导意见书。总结阶段(2005年910月)总结研究成果,完成研究报告,汇编论文集,申请课题评审工作。七
5、、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考试评价的目的性和目标性 认真研究小学考试评价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新课程标准明确哪些是学科评价目标。新课程标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其中包含了新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是学科教学的依据和目标,评价与考试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评估并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要清楚认识素质教育对小学学科教学有那些具体要求,应培养学生那些素质,应达到何种水平,应确定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观念。2、探究考试评价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哪些内容,标准是怎样的,应该用怎样的评价形式;评价过程中需要收集哪些资料,其信度和效度怎样评估和控制;评价结果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多长时间给予学生评
6、价报告;根据新课程标准应该形成哪些新的评价方法;怎样收集反映学生学习状态的资料;怎样进行非学业评价;怎样给学生反馈等等。 3、探究表现性评价和非学业评价 研究怎样根据学科目标选定表现性任务,怎样获得真实有效的评价数据,怎样达成评价结论。 学生非学业(探究与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实践和应用能力、表达和沟通、合作与分享等等)评价怎样与学科教学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课程标准中的各项非学业评价的内容和要求怎样总结提炼出来,非学业评价的工具和形式探讨等。 4、探讨建立小学素质教育学科学习评价体系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大纲的规定,并按素质教育的要求编制小学学科素质教育评价体系,要突出学科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7、、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等方面的要求。制定出评价标准(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和评价方法。八、研究的具体措施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1)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送审稿)以及关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中小学期末评价与考试改革的建议等文件,用现代理论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重大问题。(2)转变以知识为本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质量观 2、编制以下实小素质教育学科考试评价指导意见书,并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展开研究,边实验边修改。 (1)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 在学生学习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能
8、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偏向终结性的现象,也有助于实现评价的个体化,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径。 第一、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如口头评价,根据“短、小、勤、快”的原则,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利用口头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有效地促使学生朝向既定的学习目标。此外,还应充分发挥评语的及时性优势和激励性作用,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学习。 第二、利用一些成长记录的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要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其中收集学生方方面面的资料,包括父
9、母的期望,教师、同学和自我的评价、各次的作业和竞赛成绩,自己满意的作品等等。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加强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这极有利于关注学生的差异和发展过程,但要注意深入探究成长记录方法应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三、要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期末成绩中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以及期末考试各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做的导向作用是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体现了形成性评价的精神并将评价融入日常教学中,做到教评相长。为防止家长不看重孩子平时的成绩和表现,只关注期末考试成绩的现象。我们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导向,另一方面也要采取一些方
10、法和策略,如在学科期末成绩评定中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分别报告,并根据内容的不同对平时和期末成绩设定不同的权重。 第四、要重视学科学习和评价的特点,采取分项考试、分散考试的方法。如将语文的评价、考试分为语言表达、词汇掌握、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采用写字卡、朗读卡、积累卡、阅读卡、表达卡等考察方式,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考试采取多元化的综合评价方式。并尝试在数学期末考试中实行免考,如平时数学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可以不参加期末考试,这是给学生的荣誉,以激励学生在平时努力学习。(2)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学科教学目标不但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学习过
11、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非学业内容,后者一方面是学科培养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学业好坏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必须对学生的非学业方面给予关注。如美术教师可将学科教学目标中的非学业内容提炼出来,如学生是否对美术有兴趣,其创造性怎样,在生活中探求美的愿望和能力的高低等,在日常教学和评价中有意识地对这些方面给予关注。要善于总结课程标准中关键的非学业培养目标,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与同学的相处、劳动、关心集体等方面。要很好地体现学科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将非学业评价与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避免评价项目空洞和不切实际,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另外,要采用即时的激励性语言
12、对学生的非学业内容进行评价,在学科目标的指导下形成规范和有效的记录,以形成对学生整体和深刻的认识,强化评价对学生发展的指导作用。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要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特别是自我评价,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要在日常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或小组合作时,让其他同学或小组给予评价。此外,教师也可定期让同学和家长在成长记录上对学生进行评价。但要注意评价者(同学、家长等)要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和标准;并且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多主体评价,必须分清楚哪些内容适合多主体评价,哪些内容不适合多主体评价,在
13、多主体评价中,要淡化学生互评中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强调对“作品”的描述和体察,强调品评和反思。 (4)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将评价与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 通过多种方法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如在期末数学考试中出“三张卷子”基础卷、自我反馈卷和提高卷。基础卷着重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如果该卷做得不理想,可以通过反馈卷对没有掌握的部分进行弥补和强化,而那些程度比较好的同学在完成基础卷后可以做提高卷。这样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机会,注重了学生的差异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把考试作为查缺补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使考试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的发展,真正体现评价与考试发展性功能的途径。 (5)
14、.注重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其中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将考察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作为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如在数学六年级考试中要求学生为学校大操场设计两个花坛,这样的题不仅考察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对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探索各种可能的方案、进行决策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在英语和语文考试中施行口试,不但考察学生的语言应用的能力,还考察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以及表达和交际能力。 (6)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采用即时的口头评价、谈心式的评语激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15、,更注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评价语言的措辞上要非常谨慎,让学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学校设立多种激励学生的评价项目,如体育之星、劳动之星、纪律之星等,争取通过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成功和学习的乐趣,特别是一年级的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以及小幼衔接的问题,采取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激励形式,如学生上课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在测验中表现优异都能够得到相应的鼓励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里要注意的是:一味的表扬、激励会使得学生往往对自己没有清醒的和全面的认识,反而不利于他们进一步的成长。所以,不能认为说好不说差才是激励,在对学生有全面和客
16、观认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优势和进步的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才是成功的激励。另外,很多“差生”是由于我们的评价标准单一而“制造”出来的,在采用多元评价标准后,对学生全面、客观地进行评价,不只凭考试成绩评价学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是一种最有效的激励。 3、加强课题实验 课题组的每位实验人员都要确定好自己在实验中的位置。 4、认真总结经验,每期每人结合所教学科至少交一份心得体会。九、成果形式1、撰写一份实验研究报告书2、编制小学素质教育考试评价意见书3、汇编考试与评价改革论文集。十、研究组织课题组长:冯世和副组长:冉崇荣课题组研究成员:程良勤、周启元、隆泽琼、郭书明、李君、张程玉2002年12月18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