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幼犁教授(苏金茉).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9313805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聂幼犁教授(苏金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聂幼犁教授(苏金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聂幼犁教授(苏金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聂幼犁教授(苏金茉).doc(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聂幼犁教授“新课程背景下,命题理论与技术的改革”在线研讨实录作者:聂幼犁 2007年2月15日晚,聂幼犁教授与广大教师畅谈“新课程背景下,命题理论与技术的改革”。本次交流研讨聂老准备相当充分,为我们阐发了许多深具参考价值的观点。为方便大家的阅读,我们特别整理编辑了这次在线答问。 需要说明的有以下几点:(1)本次在线研讨由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课程系聂幼犁教授主持,主办者是历史课程网,历史风云网协助此次在线研讨活动。除历史风云网外,其他网站如果转载本文,请注明“资料来自中国历史课程网”。据不完全统计,当晚参与讨论的注册会员有:神仙巫、hanlixiang6508、liuai、maybe88cn、布

2、瑞斯、湖心听晚、虞文林、liqing、dragoonlance、无路可逃、lyys、无水成圣、博雅、羽扇纶巾周瑜、潇湘剑客、教苑凤仙、sea325、jby1968jby、小雪老师、朱正标、shensy1961、anhuiwangjiuho、zliuai等。让我们再次感谢聂教授,并对以上参与讨论的老师表示感谢,同时特别鸣谢合作伙伴历史风云网站长周建定老师的鼎力支持!(2)特别感谢李清老师做同步整理,并及时提供给大家在线研讨的文本。(3)这份整理稿中,除对一些文字、语句略做调整外,因聂教授几个重要论述与同网友的问答交流交错展开,我们把完整的论述和问答交流分开整理。(4)顶头加粗字及“”代表提问的网

3、友,网友提问用楷体字;“”代表聂教授,聂教授同网友的交流用宋体字。聂教授的完整论述我们尽量贴近原有文本格式。 研讨总体情况介绍及开场白一解网友提问畅谈“什么是考试?什么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考试?” 二解网友提问纵论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改革三解网友提问“揭密”上海小论文试题阅卷“玄机”直陈“应注意材料的规范引用与准确解读” 诉说“命题之苦”未完的“细节决定成败” 开场白 各位老师,大家好! 哈哈,贺了圣诞庆春节!我这里给大家拜一个早年! 我首先回答前些日子贴出来的问题。然后回答今天刚刚贴出来的问题。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 一解网友提问布瑞斯 一般认为选择题也能考查多种能力,“题型”并不

4、重要的,可以淡化,这样认识对吗? 确实,我国选择题的命题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与80年代不能同日而语,已经可以考查多种能力,其考察功能还可以继续开发。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任何一种题型都会有自己的特长和局限。因此,我们还应当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开发其他题型的考查功能。所谓“题型并不重要”是相对于考查目标而言的。所谓“淡化题型”是针对教学中过分强调题型及其应试技巧,而忽视目标的情况而言的。 选择题和问答题也大量使用“材料”,所以一份试题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材料题编制是否成功,这样认识对吗?怎么查找资料?如何设问?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但一份试题试卷是否成功,有很多指标,并不等于材料题是否成功,即使整个试

5、卷都是材料题,还有一个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其成功与否的问题。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来说来回答“什么样的考试是成功的考试?”那就是符合考试(或测量)目的的试题(包括试题的组合试卷)就是成功的。具体的指标,我想等一会儿集中地谈一谈。 测量的原则之一是“减少误差”,如何为开放性试题中拟定开放性“答案”?(有专家介绍过S0LO理论,不知您是啥看法?) 是的,减少误差是设计与实施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用测量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信度”,也就是考试分数的可靠性。 各地课改“条件”是不同的,可是试题确是一样的,教师谁也不能不重视评价问题。要使大家“相信”课改,就要相信课程标准的权威,可是俺觉得即使用传统的、非课改

6、的、纯粹应试的方法仍然可以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这又如何使教师相信课改? 你说的很对!针对各省不平衡的情况,目前,经教育部批准,已经有不少省市开始创造条件,试验自主命题。你说的“即使用传统的、非课改的、纯粹应试的方法仍然可以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这又如何使教师相信课改?” 我想大致是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第一,命题是一门科学,使一门专业,并非是一位高水平学科专家或中学教师就自然会命制试题。要学会命题,必须有相当的学习或训练。命题者本身就有一个提高的过程。 第二,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站在命题者的立场,不仅仅看课程标准,还必须关注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改革的目标是提出来了,但实际的教

7、学或学习的跟进一定会有一个过程,从某种意义上看,考试目标的改革要受制于这个过程,走得太快了,会使考试失去对象。考试改革与教学改革是一个互相促进、互相依赖的相当长的过程。 第三,对考试的评价也有一个专业化的培训过程。一场大规模的考试下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有些还绝然相反,反映的就是这个问题。大规模的考试,尤其是中考、高考,牵涉千家万户,按理说,应当有一个监督机制,有合法的、大家公认的机构来对其进行评价。不能只听组织考试的单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也不能凭籍个别专家的个人意见来定优劣。 知道了以上的道理,就应当知道,某一位教师的改革,如果要取得好成绩,就应当既看到理论上的改革方向,又看到本

8、地区实际的考试改革进程,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无水成圣 提一个可能比较直白,可目前我们(至少周围同行)仍觉得十分难以操作的问题,那就是目前教学或考试虽提倡以课标为准,但由于教材多版本,很难避免有的设问答案材料甚至图片,有些题目出现偏向某本教材情况,怎么办?理论上说最好避免,但我们还是担心;有些教师干脆将另外一套教材内容加以补充,可毕竟量太大,更不符合新课改要求;但从期末测试来看,这一做法又有比较明显效果,使教师确实难以取舍,请教了! 你的问题很实在! 应当说,从大的方面或者考试的总体来看,总是教什么,考什么,不会有教什么不考什么的情况。个别的情况会有,但不是主流,或者说是命题者犯的错误,

9、相信今后会改正。为了个别的或偶然的情况,让学生学多个版本,事倍功半,是很不合算的。 如果换了我是你的话: 首先,仔细研究课程标准,想一想,如果让我来写课本,从三维目标来看,我应当据此完成哪些目标?为了完成这些目标我应当教什么?怎么教? 其次,仔细研究实际使用的课本,看一看它有多少可以利用之处?再对照考试指南,认清哪些内容应当是重点? 其三,利用其他资源(包括其他版本的课本)补足课本不足的空缺。 shensy1961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强调掌握必需的经典知识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这对历史学科是个尚未解决好的问题。何为“经典知识”?新课程的目标之一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高考复习是

10、最沉重的学习负担。能不能引导教学减轻学习负担,关键在于试题涉及的知识及其灵活运用的程度。灵活运用知识的试题肯定能够得到中学教师和学生更多的赞扬和拥护,也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更应该是高考的方向。怎样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你的第一个问题,刚才我在回答“无水成圣”的问题时已经回答啦!你的第二个问题,你自己已经有了一半答案考试必须按课程改革的方向跟着改革。另外,我要补充的是,教学也必须按照课程改革的方向改革。 无水成圣+shensy1961 这里,我再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例,提出一个教学和复习的要点,来具体说明对“无水成圣”和“shensy1961”的回答: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单元 一、了

11、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道氏族社会、“传说时代”的公共权力。 夏、商、周的沿革、时段和地域。 1、理解古代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内容和特征:夏朝的“家天下”,商朝的方国联盟、周朝的分封制,以及它们之间的传承; 2、理解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嫡长”继承、“宗”、“礼”和以“礼”入法及其关系)、特点和作用。 知道与此相应的经典史实:如半坡、河姆渡、大汶口遗址、炎黄、“禅让”、青铜器、铁器、夏邑、殷墟、周都;夏启、殷纣、周武王、周公旦等。 理解国家诞生的主要原因、职能及其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二、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道

12、春秋战国的总体地域和时段,秦朝的时段、疆域和区域影响。 理解春秋战国政治特征和发展趋势。 1、知道“始皇帝”的故事;理解“皇帝”的含义、“三公九卿”的职能、及其与皇帝的关系。 2、理解秦朝实行郡县制的主要情况、特点和作用。 3、理解秦朝与周朝在“家天下”上主要的相同点。 4、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政体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知道与此相应的经典史实:秦统一后的主要经济和社会措施、李斯、赵高、“焚书坑儒”、秦律、长城、秦陵、秦末农民起义等。 理解秦朝与夏、商、周朝在“家天下”上主要的不同点。 理解中央集权制与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基本关系三、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

13、点。 知道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的沿革、疆域、时段和影响区域。 知道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主要的民族和国际关系。 1、理解从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中央集权制度的变化与发展主要原因、情况、特点、作用和影响。 2、理解与此相应的地方管理的变化与发展主要情况和特点。 3、理解从汉朝到元朝政治制度变化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评价。 知道与此相应的经典史实:刘邦、长安、“萧规曹随”、“清君侧”和七国之乱、汉武帝、内外朝和刺史、“推恩令”、“独尊儒术”、光武帝、洛阳、宦官与外戚、两汉末年农民起义、隋炀帝、科举制、唐太宗、房谋杜断、魏征、唐律和唐律疏议、唐玄宗、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唐

14、末农民起义、五代十国、赵匡胤、陈桥兵变、东京、赵普、杯酒释兵权、宋末农民起义、元世祖、耶律楚材、大都、元末农民起义等; 理解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中央集政治与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基本关系。 四、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知道明、清两代疆域、时段和影响区域。 知道明、清两代主要的民族和国际关系。 1、理解明朝、清朝中央集权制的变化与发展主要原因、情况、特点、作用和影响。 2、理解明、清两代地方管理的变化与发展主要情况和特点。 3、理解明、清两代政治制度变化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评价。 知道与此相应的经典史实:朱元璋、南京、胡

15、惟庸案、“票拟”与“批红”、明长城、北京与故宫、锦衣卫和东、西厂、张居正、明末农民起义、努尔哈赤、皇太极、八旗制度、议政王大臣、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大清律、文字狱等。 理解明、清两代中央集权政治与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基本关系。 理解从夏、商、周到清朝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围绕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政权与民权的问题,在人事、法制、行政、财政、军队、监察、思想控制等方面的总体脉络、特征、作用、影响和评价。 理解中国古代“政通人和”与“官逼民反”、统一与分治、民族融合与征服等重大历史问题。 无路可逃 我的第一个问题:聂老师及各位同仁,您们认为什么样的题目算是“烂题”,如果能举出平时见过

16、且在各教辅资料中出现频率很高的题目为例,就更好了。谈到命题,大家往往会想到高考,其实我认为平时学生的练习、测验题非常重要,对历史教与学的影响甚至比高考更大,很多资料的和编写和很多老师命制期中期末测试题,都是从网上下载几套、十几套试题,选择加粘贴就拼凑出来,由此就产生了很多问题:有些题目反复重复;大多数题目其实是从老教材脱胎而来;真正体现新课改精神的题目少!这是我1月份命制期末考试试题最深切的感受!非常想自己能命制部分试题出来,所以在此请教聂老师和各位同仁,能否将您们命制试题的绝招透露一二? “烂题”有的是,程度不同而已,请稍等,我等一会儿在说明命题应当注意的问题和技术时,你会看到应当已经崩溃的

17、“烂题”和如何改进的方法。 shensy1961 “什么样的考试是成功的考试?”那就是符合考试(或测量)目的的试题(包括试题的组合试卷)就是成功的。这是您刚才说的原话.我同意.在此我想问您:符合考试目的(您是大学教授)的试题,就一定是符合中学教师尤其是中学生(我是中学教师)的吗?如果您(或出题者)兼顾了中学教师尤其是中学生的实际,我们就放心了. 你说的很对!不同的考试,有不同的目的,这是由考试的主办者所决定的。因此,考试目的不是有大学教师决定的,也不是由中学教师决定的。总的来说是由课程标准和考试的性质决定的。 畅谈“什么是考试?什么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考试?” 为了更好地了解什么是考试?什么是新课

18、程背景下的考试?接下去,集中谈谈我的看法。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为考生构建展示潜能的平台为学习提供有效可靠的测量。考试是一种教育测量,属于间接、特殊的心理属性测量。所谓“间接”,是指考试所测量的不是某物体外在的属性,而是考生内在的心理属性,如知识、能力及思维品质等,看不见、摸不着,须通过解决问题才能折射出来;所谓“特殊”,是指考试与一般的心理测量不同,被试有专门的教育、学习和训练过程。考试命题是按一定的要求设计这种特定的问题;考试过程是按特定的规则让考生在解决问题中展示自己;阅卷评分是将考生的不同表现转换成同一量表上的不同位置。就高考而言,是为了向高校等有关方面提供考生在认知方面的信息和可比

19、较、计算的依据而构建足以使考生展示潜能的平台。那么,什么是“好的考试”呢?首先,考试必须有效(效度),即考试是否考察了预定的心理属性,程度如何?这是考试的正确性或准确性问题。欲正确测量一个对象,与对这个对象的认识密切相关。在现实生活中,不会有人拿尺去测量物体的重量,但在心理测量中,类似的情况却屡见不鲜。这是因为心理测量的对象太复杂,不易认识与界定,而且在测量过程中易受被试其他心理因素的干扰。以智力测量为例,搞了百余年,各有千秋,要说哪一种最好,至今没有定论,还出现过反客为主的无奈解释:“用我的智力测验量表测出来的就是智力”。在教育考试中,A学科考试中混进许多B学科,甚至C、D学科的要求和在同一

20、学科中,用测量X心理属性的试题去测量Y心理属性的情况是经常的。如明明想考数学,却内含了其他学科的较高要求;用测量记忆水平为主的试题去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等等。高考欲测量的是考生的潜能,即进一步深造的能力,但具体地说潜能究竟是什么?就有许多不同的看法。目前,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是什么?理论家们说了许多特点,都有一定道理,但问题是其中有多少是作了具体而明确的行为化界定的?又有多少是可以在现行的高考中测量的?见仁见智,虽有相当进展,但还需要在实践中花大力气研究,非一个宣言了得。 其次,考试必须可靠(信度),即考试的结果(分数或等级)是否与考生的实际水平相一致?程度如何?这是考试的精确性或稳定性问题。

21、具体地说,相同水平的考生,应当得到相同的分数;不同水平的考生实际差距有多少,分数的差距就应该是多少。生活中,某一量具是否准确,拿一个标准量具去校验一下即见分晓,如标准计量局的检验员校验市场上的各种秤,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但高考这杆“秤”的精确性用什么去校验呢?如果有的话,用这个“标准量具”考试就行了,何必再另外命制试题呢?理论上说,考试的长度越长(即题量越多),信度就越高,这个道理与任何测量是一样的,多测几次,可靠性就越大。但高考单科考试的时间已达两个小时,还能再长吗?或分几次考?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任何测量的可靠性是相对的,有一个被认可的“公差”。那么,高考的 “公差”应当是多少呢?从其分数的使

22、用(即录取)上看,1分之差,就可能差之千里。然而,欲将高考的“公差”控制在1-2分之内却是一个永远不可能的事情。国内外心理与教育测量学家们想了许多利用考试的分数来估计考试有效性与可靠性的办法,但迄今为止,所有办法都有许多前提条件,这些条件在我们现行的高考中很难完全办到,有些几乎是办不到的。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看,检验高考是不是一个“好的考试”最实在的方法是求考生的高考成绩与他们在大学一、二年级学习成绩的相关程度,即将这些学生的高考成绩和他们在大学的学习成绩分别按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如果大多数人在先后顺序上有较大的一致性,则可以认为这些考生参加的这次高考对他们来说,算是比

23、较好的考试。这是一件需要花大力气来做的事情。即使如此,对这次高考未被录取的考生来说,算不算比较好的考试还是未知数。考试必需取得社会信任(社会公信度),即考试是否被与考试有关的方面乃至公众实际(不是无奈)认可及其程度,这是考试的公举性或权威性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考试是命题者与考生之间的对话,也是命题者与有关单位和千家万户的对话。当它被考生认为是有问题的自己的学习潜能没有得到正确和精确的测量时,考生就难以正常发挥其水平;当它被有关单位和千家万户不信任时,人们还会真正支持它吗?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确实提高考试的水平,而且还要考虑公众的理解和承受能力。理论上再好的考试,尤其是被认为对考生有相当厉害关

24、系的大规模考试,如果没有社会公信度,实践上就难以收到预想的效果。国外也是如此,并非中国特色。如果要说中国特色,倒是由于文化传统、历史问题、就业竞争、独生子女、资源不足和供需有别等原因,再加上我国高考与国外不同,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行为,高等教育还有相当的福利色彩,这些都使上述问题更加突出。从这个角度看,高考改革一方面要循序渐进,一方面要靠有关部门与媒体积极而科学的宣传,尽可能提高人们对考试的科学认识,从而正确监督和促进高考改革,正确对待和运用高考成绩。现在有一种不知来自何方的说法:为了社会稳定,对考试质量评价的信息需绝对保密,媒体的报道应多说好话,少发甚至不发不同的声音,以免社会的不稳定。我相信持

25、这种观点的人是好心,但也可以预见,长此以往,对谁都没有好处,只有坏处。社会上在评价考试的时候,习惯讲“难”与“不难”,通常以考试的平均分为标准。在教育测量学中,难度(P,即试题的得分率)和区分度(D,即试题区别考生的能力)一起是评价试题质量的指标。理论上,难度与区分度有近似抛物线的关系:所有考生都得满分和所有考生都得零分的试题一样,没有区分度;平均分是该题满分一半的试题区分度最大。比较容易的试题主要用于鉴别相对于这次考试来说的弱势学生,比较难的试题主要用于鉴别相对于这次考试来说的优势学生,依此类推。既然考试应当为考生构建展示才能的平台,那么,就应当为不同的考生设计不同难度的试题。落实到具体的考

26、试中,不同难度的试题在考试中的比例怎样才算适中,是以考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以考试的目的评价者(考试结果的使用者)需要怎样的区分为准绳的。上海高考的录取率已近85%,这只能决定进入高校的基准线。在85%中,至少由低到高,还要划出四个大的分数段:大专段、二本段、一本段、“精英”段(如清华、北大、复旦、交大等学校的分数段)。每一个分数段究竟应当有多大的宽度,又与考试的信度、该分数段欲录取的人数和现行条件下的可操作性有关。考试的平均分是以上考虑后的自然结果。目前,高考单科满分是150分,全国将平均分控制在90分左右,上海市将平均分控制在100分左右是有一定科学和实践依据的。随意降低难度,不仅会损害录取

27、的客观、公正性,扰乱高校的生源与质量,更会挫伤基础教育的改革。高考竞争的背后是优质教育资源竞争、“出路”竞争和择业竞争。不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即使高考只考一门学科,甚至一个字,竞争照样激烈,只不过其结果可能比现在还要坏基础教育在低要求上作畸形竞争。那时,就会赔了夫人又折兵。历史上,百分制的会考在90分以上划出几个等级段的笑话即源于低效度、低难度试题的比例过高和既定等级比例的失调。目前,省、市重点高中出现了明显的女多男少的性别失衡,中考低效度、低难度当是重要原因之一。 其实,解决高考评价标准问题并非最终目的,为的是如何提高其有效性与可靠性,这需要一整套科学的系统研究与运作来支持和配合。众所周知,语

28、、数、外、理、化、生、政、史、地等专业是科学,但并非人人都知道教育测量也是科学,在高校和研究机构中是设硕士、博士学位的。在发达国家,负责大规模高校招生考试的单位首先是一个科研领先的考试研究单位,都有高比例的专职命题与考务研究人员,还有相当的经过一定教育测量学习和训练的各专业的兼职命题专家。他们在各自的专业上是行家,在考试命题上也是里手。唯此,才可能自觉自在地为考生构建展示潜能的平台,为录取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测量是评价的一个先决环节,考试是诸多教育测量方法中的一种,大规模的团体书面考试又是考试的方式之一,它主要适用于认知领域,其高效率、可控性、可比性、操作性的优势是其他测量方式远不能及的。然而

29、,由于众所周知的社会原因和其他测量与评价方法的可行性问题,现行的高考录取工作总是无奈地将其作为最重要的依据,甚至取代了评价(至少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这样)。可以这样说,这是很不“理想”之举。但翻一翻考试史,不用太远,在这个“社会原因”尚未进入“魔瓶”和解决其他测量与评价方法的可行性问题之前,其他方法尽管可以在“本本”上头头是道,可在实践中给教育带来的灾难性后果难道还不够深刻吗?49年以来,我国的教育几经变革,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教训也是深刻的,凡是缺乏实际条件支持的过度超前的改革都不成功,甚至带来恶果。好在实践表明,考试并非已是腐朽的“桎梏”,它至今依然是在认知与技能领域进行大规模测量的最权威的方

30、法。否则,它就不会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了解、选拔人才最基本的方法之一;1977年小平同志鼎力恢复的高考也不会带来教育的复兴和人才迭出。考试界有一句名言:“在骂声中成长”。我想,就考试本身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改进而言是好事。然而,也确有许多被冤枉之处,不少人(特别是有些业内人士),先将那些误用考试或滥用高考成绩造成的恶果似是而非地加到了考试头上,然后再作严厉的批评。时下十分普遍的将平时的练习、测验、学期和毕业考试都按高考来模仿就属于误用考试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非常错误、有害的行为。有人认为当前学生负担过重的源头是考试,甚至就是高考。不知这些同志是否想过考试本身只是测量工具,从学习角度看,它能帮助学

31、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成就和不足,反思学习过程,从而使学习更加有效果与效率。十余年前,在我国基础教育界掀起热浪的布鲁姆“掌握学习法”就是根据明确的教学目标,小步子、多测验、勤反馈、即强化(或纠正)。这被国际教育界认为是发展中国家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优秀模式。有人说,高考压制了百花齐放与个性发展,应当取消,则更令人啼笑皆非。其一,没有一个国家因为提倡百花齐放与个性发展而否认教育或学生的发展有其共性的规律和要求。作为一个资源有限、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生源更不可能没有基本要求。其二,在认知领域,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测量,考试是有成就的,如对个别化考试、学能(或学习潜力)考试的探索。不仅如此,事实证

32、明,即使是大规模的书面考试,也并非无所作为,我国的高考在这方面有许多显著的进步。还有人说,为了推进教育改革,高考应该使试点学校不吃亏。如果将此话理解为试点学校的高考应该严格按新课程标准实施是十分正确的。但如果理解为试点学校的考试应当比其他同类学校更容易、得分高,那就在帮倒忙了。且不说如此做法有失公平,即使对试点学校来说,也会扭曲他们的劳动成果,有损他们的尊严。进而言之,对正确了解改革,正确肯定改革的成果和发现与改进改革中的问题又有什么好处呢?面对现实,支持改革的用心是好的,可以实事求是地考虑在考试结果的使用上给“先吃螃蟹”者以一定的倾斜。君不见,世界各国商品经济越发达,市场制度越开放,度量衡制

33、度就越加规范化、标准化吗?因此,问题的症结不是要不要考试,而是如何与时俱进地正确认识、改革和运用考试,以及科学地解释与使用考试的结果。遗憾的是,据笔者所知,在天天出题考学生的教师中,接受过教育测量、评价和命题理论与技术培训的比例极低,绝大部分是凭个人的喜好与经验,或选摘“外面”的。不是危言耸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甚至连“应试”的要求都还没有达到,他们着力的一些做法与近年来高考中符合课程标准的改革貌合神离或“穿新鞋走老路”,这才真正苦了学生。还有一些领导,不对学校的生源、处境、质量作深入艰苦的调查研究,片面地用高考成绩作评价的唯一依据,有的甚至将0.1分的区别也当作差距,这同当年“李时珍同志来了没

34、有”的笑话在缺乏常识上又有何区别?上行下效,孩子“以泪洗面”,考试更欲哭无泪! 还是那句老话,泼掉脏水,留下孩子。愿我们都少说大话、套话,脚踏实地地按照素质教育的方向,负责任地面对和科学地探索教育考试和评价问题,努力创造与呵护“好的考试”,“好好地”运用考试! 二解网友提问虞文林 我的第三个问题是2007年高考命题的专题备考应注意哪些?高考题目的立意又如何理解? 谢谢! 刚才我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为例所作的说明,大致就包括了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黑体字部分就是课程标准的原话)也包括了对你的问题的思考。hanlixiang 新课标教材内容好像都是文明史的,究竟怎样界定其重点呢? 以课程标准为依

35、据进行研究。刚才我以“中国古代的政治”为例,作了具体的解释,尽管不一定正确,但能说明我的对策和思路。 liuai 以下是引用jby1968jby在2007-2-15 20:53:00的发言:聂教授,您好,我始终认为这样一道题:“西方学者说鸦片战争是维护商业的战争,对不对?为什么?”仅从命题技术来看有问题:编者通过此题意在引导理解者积极主动地探究鸦片战争的性质,突出了理解者的主体性,但忽视了理解的历史性和学科的人文性。这样,思维的广阔性以至创新性不能不受到一定的限制(虽然有些限制是必要的)。我们在设计Why型问题时,不能简单地采取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模式往往囿于预设的“是否型”问题,这是我

36、谈这个问题的初衷,不知您现在以为如何?这也不一定非此即彼。有的时候两个答案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要看立场。 我同意。布瑞斯 个人以为:新课程下命题的依据必须是课程标准(俺认为是刚性的)。可是到底什么是“经典知识”呢?不甚明白。 请仔细看我刚才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为例的说明。无水成圣 聂教授:首先感谢您前面对问题的解答。尤其你结合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为例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很有指导意义。我们在教学中现在碰到的实际问题时,学生原有基础太差了,我们这里初中学生是上教版历史与社会,加上中考不考历史,学生连基本的朝代先后顺序都搞不清楚。而中国古代史政治制度涉及的历史专用名称又特多,如果不加解释学生更难理

37、解,这从教授列举的知识点也可以看出。因此普遍感到教学时间太少。最后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又走上与新课改不相符的教学老路上去。考试题型也想活一点,可学生连基本知识都没有,如何是好?我们刚拿到江苏省高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其中客观题占70%,易中难比例为7:2:1,能力要求大都“了解”,考虑到学生实际,估计题目很难跨出传统。教授你认为应如何出题,才有利于推进课程改革呢? 你的问题是两个,前者实际上是教学的问题,我想今天在线的许多老师大概比我更有办法。后者的问题,我同意你的估计,改革是个过程,如果一下子改了,大家也会骂娘的。 纵论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改革 我浏览了一下,刚才的

38、帖子,问到了命题的原则和具体题型的如何操作,以及改革的趋势、命题者的想法等等。我想,接下去就以上海市近年来的命题改革为例,来说明这些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改革上海市学习历史新课程(试点)的高中毕业生从06年开始与学习现行课程的高中毕业生一起参加高考。由于上海市的历史课程改革向文明史转变的力度要远大于全国。因此,整个教学、评价将有一个艰巨的转型过程。这对既有强烈的教学导向,又有社会“焦点”影响的高考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一方面必须依据现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命题,另一方面又应当向新课程改革的方向逐步靠拢,以实现其积极的导向功能,平稳地向新课程的高考过渡。于是,从02年开始,命题也以科研

39、领先,注重实践地加速了改革的步伐。 命题改革是围绕 “为学生构建展示自己的舞台,使考试成为课程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基本理念展开的,主要采取了以下四条改革措施:1、稳中求变,变中求稳,始终把确保0.67左右的整卷难度放在第一位。不管在道理上是否讲得通,高考的难度始终是最有社会敏感度的指标,其定位首先取决于录取率以及分档录取的需要,其次是长期形成的社会认同。违此,理论上再好的改革都难以在实际上取得预想的效果。所以,高考命题改革应当以此为最大的前提,以新课程高考的时间节点为具体目标,在新旧课程的联结点上寻找改革的突破口,整体构思,有此有彼,有轻有重,逐步、稳定地到位。有人发现上海高考的命题改革节

40、奏大致是一年小改,两年大改,有一定道理。任何考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都是相对其特定的测量对象而言的。不顾对象的命题,会使考试的结果失去意义,甚至扭曲对象的真实面貌。因此高考改革的步伐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单枪匹马,要允许广大教师有一个跟进、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互推互进、良性循环。2、有所为有所不为,大气才有大智,尽量在最重要的知识“点”或“线”上找“题眼”。“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线索”是一种原则,从操作层面看,是说起来清楚,做起来还会有不小差异的事情。如果站在教师和考生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这种说法其实并不令人放心,至少暗藏了不少弹性。为了多“争”一分,他们就得无奈地“多多益善”。但是,学生的

41、时间是个定数,教师观念和行为的转变也并非一蹴而就,重了记忆,就必然轻了能力。因此,为了突出能力和素质,就必须按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考试改革的力度合理地降低记忆要求,一方面要在考试说明的“知识范围”中明确地删除一些知识点,减轻教师与考生实际上的记忆负担;另一方面要尽可能使“题眼”既在考试说明的“知识范围”中,又在课本的大事年表,或目录(高三中国古代史),或每章开头的概述中找得到,减轻教师与考生心理上的负担,使教、学、考三个方面有更为一致的共识和较为宽松的关系。由此,为教学和考试向能力、素质过渡拓展空间。3、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突出“学以致用”的宗旨。改革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新事物总是在旧事

42、物中孕育后“破壳”而出的。上一期课程改革突出的“能力”与本次改革提出的“素质”之共同点是“学以致用”。无论“能力”,还是“素质”,只有在运用已学的知识、技能、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或表现。从在应用中考查记忆水平、理解水平,到在应用中考查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与发展水平,乃至个性倾向、创造意识,是同一方向的不同发展阶段。为此,应当千方百计地引入多种形式的史料,构成“意料之外”的变式或情景,考查“情理之中”的目标,使每道题都“卖相好(指从知识记忆向能力立意、素质与个性过渡)、难度低(指前述降低记忆要求)”。这些一手材料,不仅能丰富试题的表现形式,使其生动活泼,而且能提高试题在考查目

43、标上的有效性,体现史学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使学生感受“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原则。 4、把握时代脉搏,转变史学观念,努力向人类文明发展史靠拢。上一期课程改革坚决摒弃和清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本次课程改革则进一步提出了文明史理念。尽管史学界对文明史的定义和体系还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大家对其方向是充分肯定的,也有许多成果。问题是高考在这个过渡阶段是否应当有所作为?既保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又成为课程改革的积极力量?上海市的命题主要采取了三项举措。一是尽可能避开那些已经被史学界否定的偏颇或错误“史实”、解释或观点;二是尽可能引导教师和学生用目前已有共识的文明史的观点重新审视和思考已经学过的重要

44、历史人物与重大历史事件及其脉络;三是尽可能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政治、阶级斗争及其作用放到应有的位置,并逐步开掘经济发展、科技发明、文化创新的内涵,注意引入社会生活、人文修养和时事热点等话题。有人以为,利用时事热点会降低试题的有效性,其实不然,关键还在于试题的考查目标。实践表明,如果按能力、素质立意和设问,不仅会明显地提高试题的有效性,而且会有力地推动课程改革,使课程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根据以上准则,高考(上海)历史科命题对试题的总体结构、题型功能和命题技术进行了具体的探索。概括如下: 一、选择题大致有四种常用切入方式,着重考察对基本历史内容的知晓、解释和运用能力,辅之以考察阅

45、读、观察、推理等方法的能力。 1、深入法 对重点知识合理的深入、辩证理解,以考察理解掌握程度。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 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 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 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 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中国市场向全世界开放,其直接目的是 A打入他国在华势力范围,进行自由竞争 B阻挠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斗争 C保持中国领土完整,促进它走向近代化 D步他国后尘攫取本国势力范围 2、具像法 用实物照片、地图、图片取代文字

46、,以考查观察能力。这类题最好是对非常容易的文字题作改造,而把重点设在信息的汲取与整理上。以确保其测量上的有效性。 3、情景法 用与教材难度相当的文献材料设置情景,以考察运用已学的知识、方法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对历史的理解、判断力。 1918年,各省推选国会议员,“结果总是和控制该地区的军事要人的观点一致。在17个向新国会派出代表团的省份中,有13个省的军阀是与段祺瑞结盟的。” 引自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这说明段祺瑞 A 得到国民党的支持 B 仿照俄罗斯的做法 C 屈从日本人的威胁 D 继承袁世凯的衣钵 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

47、反映了欧洲 A 货币一体化 B 国家一体化 C 经济一体化 D 军队一体化 4、逻辑法 用新的材料或情景提出方法性质的(如证据力度、正确推理等问题,以考察思维过程与方法。 北京人遗址中发现许多石片、石块,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最有力的依据是 A 数量很大,约有10多万件 B 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 C 形状多样,有些还有锋刃 D 便于使用,留有打制痕迹 2004年3月 ,青浦区 “惊现上海第一人”的同时,还出土一只几乎没有野猪特征的红彩猪形陶器,它A 说明了吴越文化起源于畜牧 B 反映了该地区驯化猪的历史 C 证实了上海曾经是陶瓷中心 D 显示了青浦的先民只用红色 在以上四种方法中,深入法和情境法是用得最多的,占了最大的权重,主要是引导考生在学习中,能按历史学科的特征比较扎实地学习和思考课本作者对重要史实的分析、解释和评价,做好历史知识与思维方法的基础训练。 二、简释题大致考察六类能力 1、 用新材料,考察从历史文物、实景中汲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文物是物化的历史,它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观察下列关于唐代妇女的三彩陶俑照片,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