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复习知识点.doc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79312589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复习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复习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复习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复习知识点.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复习知识点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 有受力物体必定有施力物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同时这个物体也会对其他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3、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4、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5、 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其运算规则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6、 力按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按效果可分为: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也可以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是否接触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7、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

2、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但是重力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其主要的原因是万有引力要提供物体随着地球自转时所需要的向心力。8、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即与水平面垂直,而不一定指向地心(赤道和两极除外)。9、 重力的大小:G=mg,G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在同一地区g为恒量,g赤道g两极。10、 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重心跟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有关;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11、 物体形状发生变化称为形变,引起形变的原因是外力的作用。形变一般可以分为压缩形变、拉伸形变、弯曲形变和扭曲形变。12、 弹簧具有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3、。13、 任何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都会产生形变,撤去外力后,物体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如果外力过大,撤去外力后,物体形状不能完全恢复,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超过了物体的弹性限度。14、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称为弹力。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15、 弹力产生的条件:(1)直接接触;(2)发生形变。16、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或恢复原状)的方向相反(或相同),作用在迫使这个物体形变的那个物体上。(1) 轻绳的弹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2) 在平面和平面接触、点与平面接触的情况中,弹力的方向是垂直于面的。(3) 在圆面与

4、圆面接触的情况中,弹力的方向是垂直于切线方向,压力指向被压的物体,支持力指向被支持的物体。(4) 硬杆既可以发生弯曲形变,又可以发生压缩、拉伸或扭曲形变,故硬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或垂直于杆的方向,硬杆弹力方向具有多向性,有可能指向任何一个方向。17、 胡克定律:弹簧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在弹性限度内有F=kx。18、 弹簧的串联和并联。19、 弹力是否存在的判断:两接触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作用的判断是一个难点,尤其是一些微小形变的分析研究,因此分析弹力产生时,要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判断。物体是否发生形变可以利用“假设法”判断,即假设两个物体中的其中任意一个不存在,判断另一

5、个物体是否运动,如果物体能够运动,则说明一个物体阻碍另一个物体运动,则说明这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互挤压或相互拉扯,这两个物体一定发生形变。20、 弹力的大小计算:(1)可以根据胡克定律计算;(2)可以利用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分析判断;(3)同一根弹簧或轻绳两端的弹力大小是相等的。21、 两个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用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之间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力,就叫摩擦力。摩擦力又可以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22、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2)接触面粗糙;(3)存在正压力。23、 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

6、动趋势的方向相反。24、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N,N是指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为动摩擦因素,它是由接触面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决定的。25、 静摩擦力的大小0到fmax之间,跟正压力无关,静摩擦力要看具体情况受力分析才能求出。若是最大静摩擦力,其大小也与两接触面的正压力成正比,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一般可近似地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26、 摩擦力是否存在的判断:根据摩擦力产生条件判断,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挤压可根据上面所讲的判断弹力有无的“假设法”判断,对于是否有相对运动的判断一定要注意这里所讲的相对运动,是指相对于接触而言。如果物体静止,判断物体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也用

7、“假设法”判断,即假设接触面是光滑的,判断此时物体能否运动,如果此时能运动,则说明物体有运动趋势,即原来是受到一个摩擦力作用的。27、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所谓相对运动方向,即是把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作为参照物,研究对该参照物运动的方向。28、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运算法则是代数运算,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叫矢量,运算法则是平行四边形法则。29、 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另外几个力作用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与另外几个力可以等效代替,这个力称为另外几个力的合力,另外几个力称为这个力的分力。30、 力的合成:(1)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两个力方向相同

8、时,合力等于两力之和;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合力等于两力之差,方向跟较大的力相同。(2)两个互成角度共点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用表示两个共点力的线段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3)两个力合力的范围:合力随两个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合力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31、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一般按力的效果来分解。32、 力的分解的具体方法:(1)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2)根据已知力和两个分力方向做平行四边形;(3)根据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知识确定分力的大小和方向。33、 力的正交分解

9、法:常把一个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个分力,特别是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把物体受到的各个力都分解到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然后分别求两个方向的力的合力,这样可把复杂问题简化,尤其是在求多力的合力时,用正交分解法,先将力分解再合成非常简单。选取坐标轴原则上是任意的,实际问题中,让尽可能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好处在于尽可能少的力进行分解。34、 物体的受力分析:(1)明确研究对象;(2)按一定顺序进行分析,避免丢力:重力已知外力弹力摩擦力其它场力;(3)在分析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时,必须找全周围与研究对象接触的所有的物体,一般来说有几个接触物体就可能有几个接触力,然后在具体判断每一个接触力是否存在;(4)

10、遇到某力存在与否或其方向难以确定时,通常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分析:一利用平衡条件或牛二定律,二利用牛三定律;(5)画出受力图后要进行检验,看是否有多余的力,检验的主要依据是:力的概念(看各力是否有施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看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分析的结果是否吻合;各力产生的条件等。35、 共点力:物体受到作用于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的力。36、 平衡状态: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或者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37、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条件:合力为0。38、 力的平衡:作用在物体上几个力的合力为零的情形叫做力的平衡。(1) 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仅受两个力作用,这两个力一定是

1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即两力平衡。(2) 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三个力的作用,则这三个力中的任意两个人的合力一定与另一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 若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力的作用,则宜用正交分解法处理,此时的平衡方程是:Fx合=0,Fy合=0。39、 求共点平衡的一般步骤:(1)选研究对象;(2)画力的示意图;(3)建立直角坐标系;(4)列方程:Fx合=0,Fy合=0。40、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直线上。(1)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12、;(2)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不是现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的;(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4)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不可叠加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用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41、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比较(1) 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2) 平衡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3) 平衡力中的某一力发生变化或消失时,其它力不一定变化或消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4) 平衡力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分别对两个物体产生效果。注意:判断两个力是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应分析这两个力是否具有“甲对乙”和“乙对甲”的关系,即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是否具有相互关系,否则,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很容易与一对平衡力向混淆。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