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教师主体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挥教师主体作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发挥教师主体作用, 高效利用课程资源东塔中学 陈频内容提要: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教师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完成对自身角色的转变。开发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课程资源,注重实效。培养新的教材观,结合实际,整合教材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课程资源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关键词:课程资源 效率 整合 以人为本新课程方案已在全国推行,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作为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必
2、须参与课程改革,参与课程开发,并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课程意识, 提高课程开发的技能。这是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但是,据了解很多教师仍然缺乏革新意识,还在沿袭端着课本从头讲到尾的做法。那么,教师应如何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发挥作用呢?下面是我在学习与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愿与各位专家交流。一、以课标为纲,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首先应该认真解读新课标、明确改革的目标和任务、重建自己对课程资源的认识。什么是课程资源?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按其功能特点,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素材性资源作用于课程并成为课程的素
3、材和直接来源;条件性资源包括作用于课程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设备和环境等,它不是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按照空间分布的不同,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教师要改变课程资源即教科书的观念。新课程不再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以前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不够,认为教科书就是课程资源的全部,而忽略了课程资源的多样性。从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来看,要改变过去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方式,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就必须开发利用校内外一
4、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事实上,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如果说以前“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那么现在教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 正确的课程资源观还包括教师自身角色的转变。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同时,教
5、师还应当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提高利用率。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性与原创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资源的能力,必须发挥主动精神和自身潜力,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要,才能实现新课程所设的教育目标。二、以效率为先,优化资源配置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原则是:高效、协调与共享。为了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课程资源,首先要优化课程资源结构,追求最优化的多元化资源配置。除了教材资源以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实验室、音像等基本的设备和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等。还要重视开发和利用社会其他有助于教育的社会资源,如:社区
6、资源、家庭资源等,以丰富教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推进课程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增强学习兴趣,拓宽教育视野,形成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有机结合。在获得多元化课程资源的后,教育的艺术重在如何整合各类资源,使其优势互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教师可以对课程资源进行鉴别、开发、积累和使用,所以教师对于哪些教育资源可以成为课程资源、哪些课程资源可以进入课堂、转化为现实的课程要素起到决定性作用。教师要始终瞄准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对各类资源进行再加工,研制和开发,以一种整合的眼光重新看待课程和教学。既要做到不浪费一切可利用资源,又要注意不要流于形式、缺乏层次性和实效性。要造就资源配置的良好绩效,还要加强学
7、校全体教师间的合作和校际间的资源共享。教师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高中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尤其需要根据每个教师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挥教师团对的整体优势。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发扬团队工作精神。教师要有不断进取的事业心,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加强研究和交流,提高资源使用率。 三、以教材为主,纵深课堂教学课程资源能否在课堂层面发挥作用,是课堂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课程资源只有进入课堂,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才能最终体现课程资源的价值。所以,作为课程实施主要途径的课堂教学活动,无疑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是教材仍然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材料。
8、对教材的使用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按照新课改和新课标倡导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材观,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当依据学情,教情和校情,对教材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整。因为新一轮课改后虽然一标多本政策落实,但是一个区域内的统一教材仍然与各学校学生实际存在一定距离。缩小这一距离的方法就是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如果学生基础较好,教材内容偏易,学生吃不饱,应该进行补充;如果学生基础较差,教材过重,应该删减;如果教材内容、活动或练习题不太合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替换;如果教材中有一部分内容与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情相连或为了便于讲授目前部分,在延续性和难度等方面没有太大问题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对教材内容
9、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另外,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以及具体教学实际情况的差异,有时教材推荐或建议的教学方法不一定适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还可以调整教学方法。教师对教材的这种再加工、再创造正是因材施教原则的体现,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认知特点而确定的。所以教师应根据课程的要求,对学生的需求和水平进行深入了解,对教材进行分析,挖掘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并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自己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对教材进行整合,从而创造性地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四、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现代教育使教师不得不考虑这样的问题:教学是以知识为本还是
10、以学生为本?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新课程理念回答了这个问题,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基于此,教师在选择课程资源时,要始终关注学生的能力基础和实际,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倾向,其内容和活动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学习和使用教育资源获得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学生的学习是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是培养创造能力和健全人格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存在差异,他们的学习风格、学习策略也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多渠道开拓课程资源,整体设计课程目标,通过采取诸如感知、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构建知识,提高综合能力,展现学生个性和拓展学生视野。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教育规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渠道,允许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并不是教育的终结性文件,随着我国教学实践的发展,它还会不断完善。课程资源的范畴也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外延。而教师将始终担负着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主体作用,所以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开发和驾驭课程资源的能力。愿每一个教师都能强化课程意识,提高研究能力,冲破传统观念的禁锢,开发出教学效率,开发出教育创新,开发出教师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