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隐含识破陷阱跳出误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找准隐含识破陷阱跳出误区.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找准隐含 识破陷阱 跳出误区九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同学们在解答物理题时容易出现的几种错误,分析了以下几种原因:对概念理解不深刻,受思维习惯的影响,导致错误;对物理规律理解不透彻,缺乏灵活运用、综合分析的能力,也是造成错解的原因;不注意发掘题目中的一些隐含条件,不会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创设的物理情景进行解答。另外有些试题,题干中暗藏“陷阱”,同学们稍不留神就中了圈套,导致错解,如果识别了这个“陷阱”,问题就会变得非常简单。因此,准确快速识别题目中的“陷阱”,无疑是同学们解题的一项重要能力。一、对概念理解不深刻,受思维习惯的影响,导致错误;还有对物理量混淆。这是同学错得最多的地
2、方。而且常利用“负迁移”设置“陷阱”。某些“经验”会引起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干扰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正确理解和掌握,要排除这种干扰,必须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克服思维定势,不能想当然得出结论。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某一物体温度降低的多,放出热量就多。 b. 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c. 温度总是从物体热的部分传递至冷的部分。 d. 深秋秧苗过夜要灌满水,是因为水的温度高。 解析:此题就透彻理解内能、热量、温度、比热的含义比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所以热量是过程量,热量不能“含”。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不能说成温度传递。因为水的
3、比热大,秧苗过夜灌水可使夜间水向外放热时温度降低少,保护秧苗。选项a正确。例 将一杯水倒掉一半后,剩余半杯水的密度将() 。a变小; b变大; c 不变;d 无法判断。分析:很多同学由于对物理概念理解不深刻,没有认识到密度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不随质量、体积、形状、位置等而改变。简单地认为质量减半时密度也减了半,忽视了体积也在减半,从而导致错解a。其实这道题如果能认识到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物理概念加深理解,就能找到正确答案c。例 物体在大小为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2米,若物体重50牛,则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_焦。分析:本题重力对物体做功为0,因为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这些题
4、目就是考查同学对物理概念本质的理解。例:用手将一小石子竖直向上抛出,当小石子离开手时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则小石子如何运动?分析:这是出错最多的题。学生在解题时没有注意到“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却根据生活经验答题,说先上升再下降;实际上答案是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二、对物理规律理解不透彻,缺乏灵活运用、综合分析的能力,也是造成错解的原因;例:小吉同学用10n的力去水平拉一张桌子但没拉动,由此可推断桌子受到的摩擦力f大小为( )。a、f=10n b、f10n c、f10n d、无法判断分析:很多学生易受生活经验的影响,认为拉不动即为拉力小,这种说法本身并不错,但学生会想当然地认为拉力就是
5、小于了摩擦力,从而得出错误的答案c。没有弄清这个拉力只是小于某个数值而已,并不是小于摩擦力f。同时也忘了物体平衡的规律,没有考虑到物体既然处于静止这种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应当相等。该题正解为a。例 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分析: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在物态变中,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时,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改变;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做功,另一个是热传递,这两种方法是等效的。因此,本题答案是a。三、不注意发掘题目中的
6、一些隐含条件,不会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创设的物理情景进行解答利用隐含条件设置“陷阱”。 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限定条件呈现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用数据呈现,有的用文字呈现,有的用图象、图形呈现。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充分挖掘题目中的条件,特别是暗藏的条件只有充分掌握了题目中的条件,才能做出正确的解答。在题中常常容易被忽略的隐含条件:(1)光滑平面:不计摩擦阻力;(2)同种物质:意味着物相等;(3)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意味着完全没受力或受平衡力;(4)浸没:意味着物体完全浸入v排=v物;(5)物体自由置放于水面:意味着g=f;(6)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例:在标准大气压环境用0.1kg 液化气燃烧放出的
7、热给温度为20,质量为 10kg水加热,能使水温度升高 。(液化气的热值3.54107j/)分析:题中“标准大气压”意味着水的末温应该是100。而题中求得末温达到100以上,因此题中答案只能是80。例:一瓶液化汽用完一半后,质量 ;密度 (选填:不变、变大;变小)。四、审题不认真,对题中陷阱没有发现审题不认真是大家出错最严重的地方。尤其是有陷阱的试题。如利用题目条件改变设置的“陷阱”。 此类“陷阱”常是因为计算公式有相关的适应的条件限制;要识别这种“陷阱”,要求同学们在读题时,注意分析题目前后条件是否发生变化,不同小题之间的条件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发生变化,可能就是“陷阱”,因为条件变化了,某些物理量可能发生变化,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可能就要随之改变或不变,否则你就中了圈套。例:工人利用图1所示的滑轮组将重400n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所用拉力为25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若用此滑轮组将重900n的物体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m,拉力在这一过程中所做的功是多少?(不计绳重和摩擦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