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背后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争论背后的思考.doc(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争论背后的思考一日,到教师办公室去,恰巧碰到几位老师为一道数学题的答案展开争论。题目是这样的:一根木条锯2段需2分钟,那么锯成4段需几分钟?很显然,这时一道开发学生智力的竞赛题。由题中得知,木条锯2段,需锯1次,要2分钟;锯4段,则需锯3次,就需6分钟。然而,学生答案中出现了4分钟和6分钟两种答案。此道题重点弄清的是锯木条的段数、次数及需要的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很明显,锯2段需2分钟,锯4段需4分钟是一种类推出来的错误答案。然而有教师马上提出反对意见,因为有学生答出需4分钟并画出了分割图:第一次从中间锯开(),第二次把锯下来的两根木条重叠再锯开(/)共锯2次,所以需要4分钟,由于这是根木条,而
2、且添加了条件(重叠),这种答案也比较合理,但学生只写出需4分钟或6分钟的答案,而无计算过程,到底4分钟该打“”还是“”,教师为此而争论。经过争论后,教师一致认为6分钟为正确答案,4分钟不可完全否定,只要学生能说出理由也算正确。争论过后,回到办公室,教师间争论的场面还久久呈现在眼前。教师中除敬业、严谨的作风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待学生学习中错误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面对错误不是一味的否定,也不是简单的“”或“”,而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作为教育者,如何去面对学生的错误,是教育成败的关键。要善待每一个犯错误的学生,不要一味的去讥笑、讽刺、挖苦他们,往往一个大大的 “”会扼杀孩子的创新;对他们的评价要客观多方面,找出他们身上闪光的一面,因材施教,这样更多的瓦特、牛顿、爱迪生才会脱颖而出!